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采用经股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静脉溶栓的综合性治疗,对其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 38例患者阻塞段血管再通,未发生穿刺点渗血、局部感染、滤器移位、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选择原则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38例DVT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进行血管腔内治疗,包括静脉腔内插管溶栓术38例、球囊扩张术14例和支架放置术2例.48h照腹平片观察滤器的位置,1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下腔静脉和病变深静脉的通畅度,出院后定期复查滤器位置和患肢情况.结果髂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肱静脉DVT的完全缓解率为100%,股静脉DVT完全缓解率为93.3%,小腿静脉DVT为68.4%;其余为部分缓解.滤器放置成功率为100%,溶栓过程中及追踪复查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结合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有效而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应用于临床可预防肺动脉栓塞。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手术适应证,以及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市人民医院2001/2011经颈内静脉或股总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96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与结论:96例中55例置入永久性滤器,23例置入可回收滤器,18例置入临时性滤器。置入后随访8个月~7年,有症状的肺栓塞发生者1例,滤器倾斜2例,轻微宿主反应2例,均未对治疗有太大影响。表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以有效预防致命性肺栓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选择原则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38例DVT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进行血管腔内治疗,包括静脉腔内插管溶栓术38例、球囊扩张术14例和支架放置术2例。48h照腹平片观察滤器的位置.1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下腔静脉和病变深静脉的通畅度。出院后定期复查滤器位置和患肢情况。结果 髂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肱静脉DVT的完全缓解率为100%,股静脉DVT完全缓解率为93.3%,小腿静脉DVT为68.4%;其余为部分缓解。滤器放置成功率为100%,溶栓过程中及追踪复查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结合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有效而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腔静脉滤器置入对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180例各种原因导致,经超声检查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58例已发生肺动脉栓塞,男性128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65岁,均接受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结果本组病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全部成功,滤器全部置入在肾静脉水平下方1~3cm的下腔静脉之内,无穿刺部位血肿及局部血栓形成,149(83%)例随诊1、6、12个月,55例(30%)随访超过36个月,均末见有滤器漂移、变形、下腔静脉穿孔等并发症。所有病例未出现致死性肺动脉栓塞;腔静脉通畅率超过95%。结论腔静脉滤器目前是治疗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妇科肿瘤围手术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25例,良性肿瘤患者3例,平均年龄51.6岁。经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结合D-二聚体监测,确诊后采用全身及局部抗凝、溶栓及活血化淤药物治疗;术前并发中央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术前或术后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均放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28例患者均达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1.妇科肿瘤尤其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充分重视LDVT的诊断及治疗。2.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妇科肿瘤围手术期致命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预防肺栓塞(PE)的发生及使用问题.方法 对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病人实施经皮股或颈静脉穿刺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及扩张情况,然后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12例均在下腔静脉距右肾静脉开口以下0.5~2cm处成功置入,然后进行溶栓治疗,随访时间3~23个月,所有病例在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安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同时为了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腔静脉滤器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总结腔静脉滤器的应用现状,包括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方式、滤器分类、滤器植入的适应证和存在的问题(禁忌证、并发症等),分析可降解滤器、药物涂层滤器等新型滤器研究的前沿问题,并阐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滤器结构的血流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滤器结构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应用Aegisy式可回收滤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急性或亚急性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92例,Aegisy滤器经股静脉植入下腔静脉,第2天开始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后10~15 d观察患者患肢愈合情况,采用超声以及血管造影证实下肢静脉内无新鲜或游离血栓,采用抓捕器将Aegisy可回收滤器取出,下肢静脉造影术复查,并同时抗凝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置入成功,Aegisy滤器释放均无明显前跳和回缩现象,介入治疗及造影复查过程中,滤器无移位。置入滤器时间平均(16.8±1.3)d,89例患者回收滤器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治疗效果明显,疼痛减轻,无肺动脉栓塞症状。结论 Aegisy可回收滤器能够明显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具有置入定位准确、捕获血栓能力高、回收成功率高等优点,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血栓消融、球囊扩张联合动静脉瘘冶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严重的亚急性、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先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再经患侧股静脉用Acolysis超声消融器进行血栓消融、球囊导管扩张髂静脉病变、股动静脉间临时性动静脉瘘术治疗。结果:30例消融顺利,造影见有髂静脉狭窄29例,用球囊导管扩张;11例置入永久性滤器,19例患者置入临时性滤器。25例获随访3~30个月,其中19例患肢肿胀消退,无血栓后综合征表现;另6例导管穿透血管壁治疗失败。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多数患者能耐受、效果良好;下腔静脉滤器以临时性为首选,放置时间越短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