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罗恩病诊治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涛  郑泽霖  张弥平 《腹部外科》2002,15(3):137-137
克罗恩病 (Crohndisease ,CD)是炎性肠病的一种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目前多数作者认为 ,其发病是以特定的遗传因素为基础 ,在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下 ,机体的免疫调整障碍 ,经过由炎症性细胞因子介导 ,淋巴组织、粘膜上皮内免疫相关细胞及脉管系统参与的一系列复杂反应 ,最终导致组织损害和病变形成 ,病损从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开始 ,向近端蔓延 ,可波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病变特点为连续弥漫性结肠粘膜、粘膜下层慢性渗出性和出血性炎症及溃疡性病变 ,很少累及肌层和浆膜[1] 。一、诊断1.临床表现 :慢性起病、反复发作右下腹…  相似文献   

2.
多原发性大肠癌,又称为大肠重复癌,它可同时发生,也可异时发生.近3年我科共收治同时多原发性大肠癌6例,均为二原癌.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女,68岁.因粘液便1年余住某院。查体右上腹部扪及10×10cm 肿物,钡灌肠示钡剂达乙状结肠受阻,局部粘膜紊乱,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腹腔转移,给予化疗.1986年12月住我院,CT 检查示右上腹为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大便习惯改变1月余"于2008年5月4日入院.患者1月余来反复出现便秘,大便4~5 d一次,门诊肠镜检查及病理提示:横结肠近肝曲管状腺瘤、局部癌变(腺癌),收治入院.既往11年前曾因"乙状结肠癌、低位完全性肠梗阻"在我院急诊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近端肠造口、远端肠封闭(Hartmann术) 部分膀胱切除术(肿瘤侵及膀胱壁)",术后病理:乙状结肠黏液腺癌,膀胱及淋巴结未见癌.病理分期:Dukes B期,术后用5-FU LV化疗4周,1年后择期行"造瘘关闭 降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变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横结肠,甚至全结肠,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UC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锡类散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刘辉 《护理学杂志》2002,17(1):73-74
溃疡性结肠炎 (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 ,病变主要侵犯结、直肠粘膜和粘膜下层 ,表现为炎症和溃疡 ,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近年来我国 UC发病率明显增长 ,复发率高 [1 ,2 ] ,易反复发作 ,是消化科一大顽疾。 1 996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 ,我科收治 UC病人 6 7例 ,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 ( SASP)的同时 ,采用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 ,效果显著。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6 7例中 ,男 5 2例、女 1 5例 ,年龄 1 6~ 6 2岁 ,平均 39.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旁移行粘膜(TM)病理学性质及保肛手术肠管切除范围。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粘液组化方法观察了81例直肠癌及癌旁粘膜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及癌旁TM的变化规律。结果:在癌旁TM、非典型增生及癌组织PCNA呈递增表达,与正常粘膜差异非常显著(P<0.01)。癌旁TM范围在粘液癌明显大于乳头状癌及管状腺癌(P<0.01)。癌旁TM范围在粘液癌明显大于乳头状癌及管状腺癌(P<0.01),在Dukes C期明显大于Dukes A、B期(P<0.01、P<0.05)。结论 直肠癌旁TM具有一定的恶性潜势,直肠癌旁TM的范围与直肠癌的类型及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遍及整个结肠。欧洲20个中心调查显示UC的年发病率为11.2/100000,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且病程长,病变程度轻重各异,由于病因不明,临床上常常表现反复发作而治愈难度大,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2岁。因腹泻、便秘反复交替,便血,左下腹痛3月,按慢性结肠炎治疗无效,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而收入院。一般情况较差,BP14/10kPa,腹平软,左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术前胸透和肝脏B超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于1989年11月18日手术,术中见乙状结肠中段有4×5×6cm大小肿块,与周围有粘连。肿块上段结肠扩张呈肠梗阻表现,肿块周围淋巴结无肿大,肝脏未见转移征象。行降结肠中、下段,乙状结肠、直肠上段及其系膜切除;同时清扫乙状结肠淋巴结/左结肠淋巴结,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行降结肠上段与直肠端端吻合术。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类癌。术后第13天发现吻合口瘘,经治疗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讨论;类癌为一种少见肿瘤。据国外资料分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特点。方法 分析经肠镜、钡灌肠及各项生化检查而确诊的64例UC的临床特点。结果 UC的发病以成年人多见。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及全结肠为主,分别占46.9%和48.4%,并且后的病情较重:体温、血沉、白细胞、血红蛋白及α2球蛋白与病情呈正相关。大多数患用柳氨磺胺吡啶(SASP)治疗有效。结论 掌握UC的临床特点可正确地诊断与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进展期乙状结肠癌或直肠上段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顽固性便秘的致病因素,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共21例顽固性便秘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既往均为进展期乙状结肠癌或直肠上段癌于外院行根治性手术,原手术均明确记录为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术后2~4年(平均3.4年)逐渐出现顽固性便秘,以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减少及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病例术前行X线钡剂灌肠造影均显示一共同特征,即结肠脾曲未游离,降结肠未切除,降结肠结肠袋消失,犹如小肠;结肠传输试验均提示为慢传输型,排粪造影均未见出口梗阻。12例再次接受手术,余9例因个人因素放弃手术,仍选择保守治疗(灌肠或口服泻药通便)。所有病人均随访至今,随访时间24~168个月,平均87.8个月,手术组术后效果显著,1年内均恢复正常排便(1~2次/d);而保守治疗组便秘症状无改善。结论乙状结肠癌或直肠上段癌根治术中行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而未游离结肠脾曲行包括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腹膜返折以上部分肠切除。其后果是部分病人降结肠慢性缺血,结肠形态及生理功能退化,导致顽固性便秘发生(慢传输型便秘)。其有效治疗为再手术行降结肠切除,横结肠-直肠吻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对结肠造瘘后旷置肠段粘膜的刺激作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粘膜萎缩时的变化。方法 将28只CD大鼠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n=9),另外两组接受结肠造瘘、远端结肠旷置术,于术后8d起连续5d分别接受每日半小时的电磁场刺激(n=10)和不接受刺激(n=9)。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电磁场刺激有效地防止了旷置部分结肠粘膜的萎缩。接受刺激的大鼠结肠粘膜的DNA和RNA含量均比未受刺激的高。结肠旷置后大鼠血浆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有了明显的下降,而电磁场刺激未使之升高。结论 脉冲电磁场能在缺乏肠内营养的情况下刺激肠道粘膜的增生,但未改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提示了肠粘膜萎缩和阻断机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朱某某,65岁,2017年8月30日因“反复腹泻2年伴腹痛血便半月余”就诊我院急诊科。入院后全腹部CT平扫示乙状结肠增厚;肠镜检查考虑(距肛门12~18 cm)结肠腺癌(图1)。2017年9月8日转入我普外科,完善相关术前检验检查后,2017年9月11日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 TME),手术顺利,术中置盆腔引流管及肛管1根。术后病理示(直肠)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上、下切缘未见癌组织累及;肠周淋巴结(0/12枚)均未见癌组织转移(图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梗阻的治疗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2例乙状结肠癌及乙状结肠扭转所致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行Ⅰ期肠切除吻合24例,单纯近端结肠造瘘6例,2例经肛门插入减压管症状缓解后行Ⅰ期手术。术后切口感染6例(均为造瘘病人),无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乙状结肠梗阻病人,如一般情况好,无明显并发症,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是可行的,经肛门插入导管减压可以缓解症状,增加Ⅰ期肠切除吻合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4.
IL-17A及Th17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IL-17A、IL-10、IFN-阍诨航馄谘字⑿猿觃(inflammatory bowl disease,IBD)患者中的表达,探讨诸炎症因子及Th17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检测12例Crohn病(Crohn disease,CD)、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lcerative colitis,uc)和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7A、IL-10和IFN-愕乃剑⒂妹庖咦橹炸检测CD、UC及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局部IL-17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局部未检测到IL-17A的表达,而UC和CD组在结肠黏膜活组织中均检测到IL-17A的表达.同样UC和CD组血清中IL-17A明显增高,而正常对照组血清未检出IL-17A;UC和CD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CD组明显高于UC组(P<0.05);CD、UC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愕谋泶锊钜煳尥臣蒲徕襙(P>0.05).结论:IL-17A不仅在缓解期IBD患者结肠黏膜局部表达,同时在其血清中高表达,提示Th17及其分泌的IL-17A在缓解期IBD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伴随促炎因子和抑炎性因子失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全小肠切除术后 ,大鼠残留结肠的代偿性增生和粘膜上皮细胞酶学改变。方法 建立全小肠切除大鼠模型 ,经肠内营养支持 3个月 ,处死 10只模型大鼠为实验组 ,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切取结肠 ,测量长度、直径、腺窝深度、皱襞高度及粘膜厚度。刮取结肠粘膜组织 ,测量双糖酶活性。结果 实验组结肠长度、直径、湿重、腺窝深度、皱襞高度及粘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实验组结肠蔗糖酶特异性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实验组麦芽糖酶特异性酶活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实验组麦芽糖酶总体酶活性、乳糖酶特异性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全小肠切除术后 ,经过肠内营养支持 ,大鼠结肠粘膜发生了明显的适应性代偿增生并伴有蔗糖酶、麦芽糖酶的代偿性表达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其发病率在我国近十几年来呈上升趋势[1]。多数学者认为UC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精神等因素有关,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许多研究结果认为肠黏膜局部免疫学异常或正常免疫功能的破坏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结肠黏膜的免疫及炎症反应,且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认为这与调节细胞因子基因转录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认为,大肠癌多数系起源于结肠腺瘤。本文对我院1982年至1996年间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息肉和大肠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对大肠癌与大肠息肉发病关系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82年至1996年的15年中,共行全结肠镜检查3561例,发现大肠息肉488例(564)枚,其中男性289例,女性199例,平均54岁(10~84岁);大肠癌331例(339个癌灶),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61例,平均61岁(23~86岁)。大肠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大肠息肉主要症状是便血。本组资料中,大肠息肉和大肠癌肿发生部位均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常见,其次为降结肠或升结肠(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肠道储尿囊粘膜远期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术后肠道储尿囊粘膜远期形态学的变化与临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肠道储尿囊代膀胱术后随访25例患者,其中结肠储尿囊15例,回肠储尿囊10例.取得活检组织后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结肠储尿囊术后远期病例肠粘膜腺体深度为(0.17±0.04)mm,明显浅于对照组腺体深度[(0.42±0.04)mm],微绒毛高度为(0.35±0.05)μm,明显短于对照组微绒毛高度(0.69±0.08)μm,出现粘膜明显萎缩;回肠储尿囊术后肠粘膜绒毛高度,近期组为(0.61±0.22)mm,远期组为(0.37±0.16)mm,与对照组(0.41±0.14)mm比较,远期、近期都有明显的粘膜萎缩.在远期病例,2种储尿囊粘膜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都保持良好.没有发现明显恶变的形态学征象.发生了代谢性酸中毒或储尿囊结石的病例在粘膜形态结构上无特殊改变.结论术后肠道储尿囊粘膜出现了结构上的萎缩,是"适应性”的变化,认为肠管是一种良好的膀胱替代物.  相似文献   

19.
1969年英国学者Filipe首先以组织化学方法发现在大肠腺癌上皮与正常肠粘膜之间存在着一段过渡性粘膜组织,这种肠粘膜主要的组织化学特性表现为腺管上皮细胞内唾液酸粘蛋白(sialomucin)含量的增加和硫酸粘蛋白(sulphomucin)含量的减少或者消失,而肉眼或者组织学检查其结构正常,称这种在大肠癌旁发生区域性变化的粘膜为移行粘膜(transitional mucosa,TM)。现已知正常人结肠粘膜上皮细胞主要含有硫酸粘蛋白,若以高铁双胺——奥蓝(high iron diamine——alcian blue,HID-AB)组织化学染色呈棕黑色;而癌旁移行区粘膜上皮细胞主要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73岁。 196 4年因升结肠中段癌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约 4cm× 5cm大小 ,无转移 ,病理结果 :结肠腺癌 ,未侵及浆膜层 ,无淋巴结转移。1991年发现横结肠中段肿瘤 ,术中见肿瘤约 3cm× 4cm大小 ,亦无局部及远处转移 ,行横结肠大部分切除术 ,病理结果 :结肠腺癌 ,未侵及浆膜 ,无淋巴结转移。 2 0 0 0年 10月因大便不规律 ,偶见粘液血便 ,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横结肠近脾曲处肿瘤 ,合并有乙状结肠息肉 ,行第 3次手术 ,术中见乙状结肠中段肿瘤约 4cm× 5cm大小 ,结肠脾曲近回横结肠原吻合口6 0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