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320排全脑动态CTA在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320排CT对47例病例进行头颅容积扫描,所有病例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60~70 ml,注射速度4~6 ml/s),延迟7 s后进行连续动态容积扫描,利用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采用电影模式观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取良好的平扫容积图像、动态CTA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发现脑血管病变24例,其中血管狭窄或闭塞14例,血管畸形5例,动脉瘤5例,其中8例狭窄或闭塞病例与MRI对照,3例动脉瘤病例与DSA对照,2例手术证实.5例血管畸形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动态CTA成像对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随访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 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10例拟诊脑血管病患者动态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检查的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病史、DSA检查、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经DSCTA检出动脉硬化、狭窄72例,动脉瘤9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病3例,脑静脉畸形2例.DSCTA能良好显示脑内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充盈过程及管腔情况,发现狭窄血管,明确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并能清晰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动态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对多种脑血管病的诊断能提供详尽客观的影像依据,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5月~2011年9月97例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行320排动态容积CT-DSA检查,其中行开颅夹闭术63例,血管介入栓塞术33例,栓塞并夹闭术1例。对未减影和减影图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本组97例患者图像优良率为96%,63例夹闭术及1例栓塞并夹闭术后患者共显示瘤夹65个,CTA均清晰显示动脉瘤夹位置、形态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33例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弹簧圈20例完全减掉,13例残留少许弹簧圈,但伪影较小。共发现动脉瘤残留3例,均为夹闭术后患者。此外,CTA显示2例载瘤动脉远端血管分支稀少,2例合并烟雾病,3例发现颅内其它部位动脉瘤,1例合并脑血管畸形。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可清晰显示动脉瘤术后有无瘤体残留、动脉瘤夹及栓塞材料与载瘤血管的关系,可以作为术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先行平扫,后行CTA扫描,并用减影法进行后处理,重建得到VR、MIP、MPR及CPR图像,综合分析多种图像评价脑血管病变.结果 动脉瘤患者11例,其中颈内动脉至大脑中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小脑上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1例,所有瘤体及瘤颈均得到清晰显示.动静脉畸形2例,均能显示畸形血管团,其中1例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另1例仅能显示引流静脉,供血动脉显示不清.脑血管狭窄或闭塞40例,均显示脑血管不同程度节段性、局限性狭窄或闭塞.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运用减影技术并综合多种重建方法能快速、准确诊断脑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 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在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4 例脑血管病行64 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扫描后,应用CTVE进行血管腔内、外重建,并与容积再现(VR)比较.结果 44 例脑血管病中,11例12 枚动脉瘤、3 例动静脉畸形、30 例动脉狭窄或闭塞(烟雾病6 例,动脉硬化24 例),血管内CTVE均显示病变血管腔大小、形态及内壁变化.44例血管外CTVE与VR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64 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可直观地显示脑血管病变的腔内、外情况,是脑CTA其他三维重建技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价值.方法 对12例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作CTA(320排CT)和对比增强MRA (CE-MRA)检查,并于1周内作DSA检查,评价CTA成像所示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并与CE-MRA、DSA检查对照.结果 12例患者经CTA检查均明确显示脊髓异常血管及病变范围,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成像清晰显示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畸形血管与周围骨性结构空间位置关系.CE-MRA检查显示脊髓畸形血管病变范围,但仅显示8例患者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瘘口,弥补了DSA、CE-MRA单一成像的不足,对SDAVF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在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4月~2010年11月间经320排动态容积CT检出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CTA图像质量及动脉瘤特征,并与DSA结果对照。结果:320排动态容积CT脑血管成像动脉瘤显示优良率为94%。48例患者共检出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3个,其中单发31例,多发17例;囊状动脉瘤45例,梭形动脉瘤3例。囊状动脉瘤中,最大径〈5mm的小动脉瘤有44个,发生在交通段数目最多,为25个。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能够准确发现和评价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特别在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的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320排CT头颅一站式扫描——全脑动态容积成像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在头颅扫描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利用320排CT对45例患者进行头颅容积扫描,所有病例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总量60~70 ml,注射流率4.0~5.5 ml/s),延迟7 s后进行连续动态容积扫描,利用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重组并采用电影模式观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取良好的平扫容积图像、动态DSA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发现血管变异12例,血管狭窄或闭塞13例,血管畸形4例,动脉瘤4例,脑膜瘤术后复发1例,颞叶癫痫1例,脑干炎症1例。其中8例与MRI对照,2例动脉瘤经DSA证实,2例动脉瘤及4例血管畸形经手术证实。结论320排容积CT全脑动态容积成像可以动态观察颅内血管的形态及动态血流信息,全脑灌注成像可以同时评价全脑灌注情况并进行量化,真正实现了头颅一站式容积扫描。对于颅脑病变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评价。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16排CTA检查后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达100.00%,大脑中动脉5级分支显示96.88%(62/64)。64例患者中脑动脉瘤51例,脑动静脉畸形13例,所有患者的检查图像均清晰显示具体位置、大小、形态、瘤颈及载瘤动脉关系。64例患者的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检查结果对照完全一致。结论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病变具有安全方便快速、无创辐射少、图像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28层CT减影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用减影方法进行后处理,重建得到VR及MIP图像,综合分析多种图像评价脑血管病变.结果 脑血管狭窄或闭塞21例,均显示脑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动脉瘤9例,其中大脑中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1例,所有瘤体及瘤颈均得到清晰显示.动静脉畸形2例,均能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128层CT减影技术能快速、准确诊断脑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