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大叶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方法 总结2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本组病例以年长儿多见,3~5岁3例,5~10岁18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体征少,可伴有肺外并发症;21例胸部X线均呈单侧大叶性肺炎,1例以腹痛、腹泻为首发症状,1例并少量胸腔积液;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测定均阳性;所有病例阿齐霉素治疗有效。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大叶性肺炎在临床和X线表现上与细菌性肺炎不易区分,尤其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大叶性肺炎难以区分,血清学检测MP—IgM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引起大叶性肺炎的常见诱因包括受凉、疲劳、酗酒、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害气体吸入、全身麻醉、镇静剂过量、手术创伤、长期卧床等.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大叶性肺炎的发病主要与自身性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等因素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小儿大叶性肺炎的发病率可达0.4%~1.6%,特别是在具有呼吸系统感染的小儿人群中,大叶性肺炎的发病率更高[1-2]。在探讨小儿大叶性肺炎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发现,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及细胞炎症因子的激活等,可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加剧免疫缺陷等途径,促进肺泡上皮组织的炎症损伤,进而导致病情的进展[3-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相似文献   

4.
张玲  李静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2):177-178
大叶性肺炎是由不同病原引起的肺泡炎性病变,一般多局限于一个肺叶,偶可同时发生于几个肺叶,右肺上叶或左肺下叶最为多见。儿童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年长儿较多,婴幼儿偶可发生,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程长,易发生并发症。近年来大叶性肺炎病原发生了变迁,由支原体感染所致者明显增加。现将本院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86例儿童大叶性肺炎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感染是指各类病原体引起的气管-支气管和肺实质的感染,亦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以肺实质感染即感染性肺炎最常见。过去教科书上对肺炎的分类主要按解剖部位来分,如: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等。随着近年来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化及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及小叶性肺炎已很少见。因此这一分类已不适于现代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即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痰培养结果)的特异性很差,因此,目前按照病原学对肺炎进行分类依然非常困难。去年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大叶性肺炎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04年问32例MP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X线表现特点。结果:MP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长儿童.多有高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84.4%为单侧病变,病变下肺多于上肺,多为不完全节段或大叶实变,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均痊愈。结论:MP大叶性肺炎临床症状较重,且与肺部病变范围及程度有关,时有上述表现的肺炎患儿应及时寻找MP感染证据,阿奇霉素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要注意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尹本义410008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肺部感染是一个广义名词,是指下呼吸道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等。长期以来,临床一向把细菌视为主要病原体,并由此决定了抗生素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大叶性肺炎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易发生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并发症.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等情况,现将本院106例大叶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且病原资料完整的10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肺部X线或CT呈肺叶或节段性大片状密度增高或肺实质浸润性改变,排除肺结核.106例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3个月至14岁,平均6.4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变迁。方法对344例大叶性肺炎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平均6.1岁,〈1岁24例,1~3岁56例,〉3~6岁104例,〉6~18岁160例。344例患儿中咳嗽342例(99.4%),多为刺激性干咳,发热267例(77.6%),胸痛57例(16.7%),气促45例;肺炎支原体抗体188例,80例病毒感染,14例痰培养阳性,混合感染46例。细菌感染多发生于≤3岁儿童,〉3岁儿童支原体感染发生率高。累及部位右肺多于左肺,均以下叶为主;经系统治疗后,大部分好转,2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大叶性肺炎多好发于3岁以上儿童,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渐减少,而由支原体、病毒及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渐增多,大部分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肺脾气虚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炎症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84例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肺脾气虚证)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常规组按照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联合组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进行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炎症指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低于常规组(P <0.05),临床疗效等级分布优于常规组(P <0.05),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无差异(P> 0.05)。结论 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肺脾气虚证)患儿治疗中人参五味子汤加减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小儿嗜血杆菌下呼吸道感染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葳  杨亚静  李焰  吴英  邓佳 《华西医学》2005,20(4):735-735
我院呼吸科病房2001年2月~8月共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8例,临床诊断的疾病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麻疹肺炎、水痘并肺炎等[1].  相似文献   

12.
孙雪丽 《中国临床研究》2013,(10):1069-1070
目的总结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儿童大叶性肺炎中43例(87.86%)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肺部听诊无异常或仅闻及干罗音31例(63.27%),可闻及呼吸音减弱或湿罗音仅18例(36.73%);49例X线胸片均可见到节段或大叶分布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治疗均给予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45例(91.84%)治愈,4例(8.16%)无好转,转上级医院治疗。住院时间10~14 d。结论大叶性肺炎可有肺炎支原体与细菌的混合或单一感染,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容易误诊,在临床中发现不典型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早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在病原不明确时,可及时应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3.
75例老年性肺炎中,男54例,女21例,年龄60~88岁。其中小叶性肺炎57倒,大叶性肺炎18例。68例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基础疾病。75例中,68例用药前作痰细菌培养,3例无菌生长,1例单一球菌剂染,12例单一杆菌感染,52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赵碧波  谢静  钱瑞 《临床医学》2011,31(8):85-86
目的探讨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诊断明确的36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胸片均可见到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肺炎链球菌5例,支原体阳性9例,经治疗治愈30例,好转4例,转院2例。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应结合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及早进行胸片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5.
华丽 《全科护理》2014,12(7):608-608
[目的]总结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大叶性肺炎合理护理方案。[结果]90例患儿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6.
大叶性肺炎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是有时在临床上遇见不典型病例,常给诊断造成困难,笔者在门诊工作中,遇到大叶性肺炎表现为胃肠型与腹痛型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酷似继发性肺结核的上肺野大叶性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性肺炎是细菌性肺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有一定特征,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典型大叶性肺炎较少见,特别是上肺野大叶性肺炎酷似继发性肺结核,极易误诊.我院近年收治9例大叶性肺炎误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常规细胞学形态学检测、肺炎支原体-DNA(MP-DNA)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的患儿87例,行BAL当天对患儿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重症组27例,轻症组60例;根据BALF免疫荧光定量MP-DNA结果,分为支原体感染73例:中拷贝组32例、高拷贝组41例,无支原体感染14例;ELISA法检测BALF中IL-17水平,对BALF中细胞HE染色后放大100倍计数,比较各组间常规细胞学计数百分比差异。结果 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百分比(LY%)与血清中NE%和LY%无相关性(P0.05);轻症组患儿BALF中柱状上皮细胞计数百分比高于重症组,并且重症组患儿BALF中巨噬细胞百分比高于轻症组(P0.05);高拷贝组NE%高于中拷贝组(P0.05),且NE%与BALF中IL-17水平及MP-DNA拷贝均呈正相关(r1=0.49,P=0.000,r2=0.48,P=0.000)。结论大叶性肺炎肺泡灌洗液中成分更能反应大叶性肺炎局部炎症情况;大叶性肺炎发生时柱状上皮细胞受损脱落,同时巨噬细胞趋化聚集参与炎症反应;肺炎支原体感染时,IL-17通过中性粒细胞募集作用发挥抗感染能力,BALF中NE%可间接反映患儿局部感染支原体拷贝数。  相似文献   

19.
小儿大叶性肺炎及肺内炎性假瘤比较少见,我们经临床证实的大叶性肺炎患儿23例,肺炎性假瘤1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1997—03~2004—09经X线平片和高频彩超(探头频率6.0~11.0MHz)检查、住院治疗确诊的大叶性肺炎患儿23例的影像学资料。男10例,女13例,年龄1月龄~11(5.7±2.1)岁。其中右肺上叶3例,中叶5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学龄期儿童支气管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的124例学龄期儿童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支气管镜组(56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支气管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下治疗。比较两组儿童发热、咳嗽、肺部体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胸部CT/胸部X线片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支气管镜治疗有助于改善咳嗽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支气管镜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早期行支气管镜治疗可促进肺部病灶吸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