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旨在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15例的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88株,占64.70%,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21.3%、大肠埃希氏杆菌16.9%等;革兰氏阳性球菌42株,占30.9%,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1.03%,溶血葡萄球菌6.62%等;真菌6株,占4.41%,主要为白色念珠菌3.68%.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有低耐药率,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有低耐药率.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主导,病原菌多重耐药现象明显,临床医生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防止耐药细菌产生  相似文献   

2.
振动排痰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应用振动排痰机对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并与同期52例未应用振动排痰机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结果振动排痰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促进了痰液的排出,改善了通气。结论振动排痰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畅通呼吸道,改善通气,利于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异常气道炎症反应,呼吸道感染可导致COPD患者急性加重,并发肺性脑病及呼吸性酸中毒而死亡。我院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  相似文献   

4.
住院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36-3037
目的:了解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耐药性,强调个体化用药的原则。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PA痰培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30.0%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多西环素。其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4.9%,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对头孢噻肟耐药性最高。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强化PA的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实行个体化用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刘平莉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0):131-134
目的 探讨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2010年1月~2014年4月住院的98例合并支气管扩张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6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2株,占78.8%;革兰阳性球菌5株,占7.6%;真菌9株,占13.6%。最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7.3%)、大肠杆菌(13.6%)、肺炎克雷伯菌(12.1%)、鲍曼不动杆菌(10.6%)、阴沟肠杆菌(7.6%)。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4.5%)为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现象均较普遍,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度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 结论 合并支气管扩张的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革兰阳性球菌。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结合本地区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余天峰  吴苏武  林茂煌  朱蔚仪  黄斌 《医学综述》2012,18(15):2528-2530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伴发呼吸道感染的痰中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504例COPD患者痰培养和细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患者504例共送痰标本609次,培养出病原菌属480株,包括G+菌属63株(13.12%)和G-菌属417株(86.88%)。痰标本培养出各菌属中对9个菌属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发现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最高,大多数在60%以上。504例COPD患者中有164例经验性治疗未发现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控制不佳的224例根据痰培养更换或联用抗生素后感染多数得到控制,有65例因耐药性严重,感染无法控制最终死于肺部感染,住院病死率为13.69%。结论 COPD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细菌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治疗COPD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吸病房及呼吸监护病房(RICU)住院的111例COPD患者的痰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5.0%,以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2.1%,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占32.8%,以白色念珠菌及酵母样真菌感染为主。细菌体外药敏试验发现: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等均有较高而药性,对强力霉素、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最敏感。本组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均为100.0%敏感,除了光滑念珠菌对依曲康唑为100.0%耐药外,其他真菌对依曲康唑为100.0%敏感。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分离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率较高,不容忽视。各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药敏测定,合理应用抗生素,联合用药,减少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培养结果、耐药情况以及与肺功能的关系,为本地区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借鉴.方法 在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随机抽取116例,其中76例痰培养结果阳性,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痰培养结果阳性者中有革兰阴性细菌51例(67.11%),革兰阳性细菌18例(23.68%).真菌7例(9.21%).细菌感染前4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1株(14.47%)、大肠杆菌9株(11.84%)、鲍曼不动杆菌7株(9.21%)及表皮葡萄球菌7株(9.21%).真菌感染为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显示前5种细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等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COPD患者随着肺功能损害的加重常伴随假单胞菌、肠杆菌、不动杆菌的高检出率.结论 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痰细菌学培养结果与患者肺功能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析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1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7株(69.60%),革兰阳性球菌8株(6.40%),真菌30株(24.00%)。38例出现2种及以上混合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等耐药性高,对强力霉素、万古霉素敏感性高;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耐药性高,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30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敏感性均为100.00%。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各致病菌耐药性不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联合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指导。  相似文献   

10.
陈忠仁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08-1009,1012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2012年9月~2013年3月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的196例患者下呼吸道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抽取静脉血检测呼吸道九联病原体的IgM;结果 196位患者分离到148株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8株(39%),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12株(8%),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78株(53%),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多,占64%.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3代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呼吸道病原九联检只有4例肺炎支原体阳性. 结论 AE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逐年升高,二重感染增加.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抗革兰阴性杆菌治疗,并注意真菌感染,减少细菌耐药性和减少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1.
确定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为选用抗生素的先决条件[1].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及老年COPD病人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可加重病情,有时可危及病人生命.近几年,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无指征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2].为了进一步明确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菌群在COPD病人中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我们对COPD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3 200份合格痰标本进行了培养、鉴定.并对革兰杆菌进行了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测定,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蒙光意 《右江医学》2011,39(6):731-732
目的分析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痰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14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测定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6种5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株,占76.4%,革兰阳性菌7株,占12.7%,真菌6株,占10.9%。药敏试验显示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老年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有多重耐药、交叉耐药现象,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伴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52例CPHD患者呼吸道感染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痰培养检测406次,培养出病原菌364株,其中细菌278株,真菌86株;革兰阴性菌182株(65.5%),革兰阳性菌96株(35.5%)。252例CPHD患者中有82例经验性治疗与药敏较吻合,感染控制不佳112例根据痰培养更换或联用抗生素后感染多数得到控制,有34例耐药明显,感染无法控制最终死亡,住院病死率为13.5%。结论 CPHD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药物滥用致细菌耐药引起难治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张建  缪莉  艾尼娃  陈健 《重庆医学》2011,40(30):3063-3065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痰培养菌种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对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呼吸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76例,其中99例痰培养结果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PD患者肺功能损伤加重时常伴随肠杆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的高检出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随着肺功能的损害而增加,而当肺功能相对较好时,则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痰培养菌种分布差异明显,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不完全性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1]。本病急性加重期的频繁发作,导致病情恶化。COPD急性加重期以感染为主要原因,因此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各种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使得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症患者10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仁伟 《右江医学》2012,40(6):809-8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观察5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当天治疗前测定血清PCT及CRP水平,并进行痰液细菌学培养和相应的影像学等检查。治疗后达稳定期时再次复测血清PCT及CRP水平。根据临床特征、实验室、痰液细菌学培养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急性加重期,感染组血清PCT及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稳定期两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可协助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OPD)是以气道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并呈进行性发展 ,往往在感染等因素影响下进入急性加重期 ,成为COPD入院治疗的主要原因。目前 ,COPD的治疗除了传统的吸氧及药物等治疗外 ,机械通气以其在COPD治疗上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研究观察分析了 2 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对其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为我科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2月收治病人 ,其中男性 2 1人 ,女性6人 ,年龄 39~ 90 (平均年龄 6 9.36 )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探讨革兰氏阴性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作用与地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61例。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4级,其中,COPD Ⅰ级15例,COPD Ⅱ级55例,COPD Ⅲ级57例,COPD Ⅳ级134例。在患者入院后24 h内采痰标本,然后对标本进行染色镜检,对分泌物病原菌进行培养,并分离鉴定病原菌种类。除此之外,对常见病原菌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判断耐药性。结果 COPD Ⅰ级阳性7例,阳性率为46.67%;COPD Ⅱ级阳性45例,阳性率为81.82%;COPD Ⅲ级阳性51例,阳性率为89.47%;COPD Ⅳ级阳性123例,阳性率为91.78%。随着COPD的病情程度的增加,病原菌阳性率也随之升高,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61例患者痰培养共检测出病原菌50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04株,占20.51%,革兰氏阴性菌403株,占79.49%,不同病情程度患者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原菌感染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感染率也随之升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最主要原因,机械通气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研究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耐药情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自然病程产生不利影响,患者就医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1].临床治疗中抗菌尤为重要,头孢菌素联合阿奇霉素为首选治疗措施,但近年来耐药菌株增加,莫西沙星为中到重度社区或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线用药[2].我们对2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探讨莫西沙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