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试验检测农药克螨特Comite,Propargite,2-(4-特丁基苯氧基)环乙基丙-2-炔基亚硫酸酯的诱变性。克螨特剂量分别为440,220,110mg/kg.bw.其结果: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5±1.8,8.3±1.6,3.8±2.1;微核率分别为8.5±2.6,6.2±1.5,5.1±1.5;与阴性对照0.6±0.7(染色体),2.0±1.7(微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测试表明:克螨特能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增高微核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快杀灵和敌杀死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抑制和染色体诱变效应。方法 :分别按受试药的1/4、1/2和1×LD50(快杀灵和敌杀死的LD50 分别为72.8mg/kg和26mg/kg)3个剂量分5次(每次间隔24h)经口灌胃给小鼠染毒 ,每次灌胃量为20ml/kg;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骨髓的细胞增殖指数、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的变化。 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2种农药的3个剂量都使骨髓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 ,快杀灵作用后骨髓细胞增殖指数为3.38±0.42~3.40±1.16(P<0.00001) ,敌杀死作用后骨髓细胞增殖指数为5.12±0.47~5.97±0.62(P<0.001~P<0.0001) ;快杀灵大剂量组以及敌杀死的3个剂量组各自的染色体畸变率、畸变细胞率均有显著性增高 ,快杀灵大剂量诱导的染色体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分别为8.87±1.65(P<0.001)和7.21±2.10(P<0.01) ,敌杀死诱导的染色体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分别是11.74±2.81~23.42±2.17(P<0.001~P<0.0001)和9.36±1.52~17.33±3.68(P<0.001~P<0.0001) ;敌杀死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比快杀灵的多而复杂。 结论 :快杀灵和敌杀死既能抑制骨髓细胞增殖 ,又能诱发染色体损伤。以LD50 为评价标准 ,快杀灵抑制骨髓细胞增殖的效应较强 ,敌杀死诱发染色体损伤的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遗传物质的影响,以便正确评估放射从业人员以及低剂量辐射的健康效应。方法:选自北京市87名接受健康体检的成年人,每人用肝素钠抗凝管抽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提前加秋水仙素和松胞素B法分别制备染色体与微核标本,Metafer自动分析系统结合人工分析染色体畸变与双核淋巴细胞微核,按不同年龄段与不同性别分组进行统计比较。结果:87名受检者的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平均为0.70%,染色体型畸变率为0.20%,其中双着丝粒体+环为0.13%,单纯无着丝粒体为0.06%。微核与微核细胞率分别为25.30‰和21.56‰。除单体型畸变外,染色体型畸变率与微核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成人染色体型畸变(双着丝粒体+环)率与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未超过国内外报道的本底范围,但较国内以往报道的本底值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硫),0.1mol/L浓度加入体外培养液,能够引起人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微核(MN)率的增加,可使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延迟及细胞分裂指数下降.且这些作用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亚硫酸氢钠在低浓度仅引起细胞染色单体畸变,在高浓度既可引起染色单体畸变,又可引起染色体型畸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相应用Bt DR标记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检测医用硅橡胶致突变作用。硅橡胶Eagle浸出液,剂量为400mg/ml、200mg/ml和100mg/ml;硅橡胶生理盐水浸出液,剂量为60mg/ml、40mg/ml及长×宽×厚为2.5cm×3cm×0.05cm共2块硅橡胶置于CHL细胞培养液内。结果表明,细胞与检测物接触时间,不论24h或48h,除400mg/ml组的染色体畸变为可疑阳性结果,畸变类型以断裂为主外,其它剂量组均为阴性结果。SCE法检测结果表明,除400mg/ml Eagle浸出液与正常对照的26h平均值为4.36±1.92;48h平均值为7.10±2.28相比较,有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剂量组均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271例正常人遗传安全性指标基准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粒、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细胞动力学参数对人群进行了遗传安全性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年龄与染色体畸变、微核、姐妹染色单体互换、M_1、M_2均呈正相关。年龄与M_3、增殖率指数则呈负相关。男女性别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自1988年以来,中国广东先后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接触工人中发现以皮损(严重的药疹样皮炎)、发热、肝功能损害和浅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病例过100例,死亡20例,且近几年每年都约有30例左右发病。因其发病特殊,后果严重,诊断不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病因尚未完全确定,现有防治措施效果不太理想,故进行了系列研究。这是患者染色体水平的初步研究结果。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G带)和脆性分析按中山医科大学遗传教研室的方法,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分析按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毒理研究室方法进行。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12例(其中男性7例;皮炎分型为剥脱性皮炎7例,重症多形红斑2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和多形红斑2例)进行染色体核型、畸变分析及微核分析;对6例剥脱性皮炎进行染色体脆性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男性7例均为46,XY,女性5例为46,XX,未发现明显异常,染色体畸变分析(%):总畸变率为0.917(范围1~3);染色体型畸变率为0.25(0~2);染色单体型畸变率为0.75(0~2);微核细胞率为1.23‰±0.42‰(范围0~3),均在本实验室正常范围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分析也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核型、畸变、脆性分析和微核分析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在上述的检测条件下,未发现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有任何染色体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1例肿瘤病人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测定,结果表明,肿瘤病人的细胞微核率(MNF)(5.38±2.5‰)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1.64±1.35‰)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鼻咽癌患者MNF为5.37±2.36‰,宫颈癌患者为6.12±3.09‰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微核率,差异显著(P<0.001)其余几种癌症患者(原发性肝癌,乳腺癌,直肠癌、胃癌等)也出现较高微核率,表明微核率的升高与肿瘤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各种肿瘤的微核率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健康人,提示微核检验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烷苯聚醇醚外用避孕药膜给27只雌性猕猴(Macaca mulatta)(分为5组)阴道投药180d,观察骨髓细胞微核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变化,结果:①高剂量组(25mg/kg)的SCE率平均为7.32±0.37,中剂量组(15mg/kg)为5.93±0.31,低剂量组(5mg/kg)为6.49±0.35,与空白对照组和药膜组(PVA)的6.62±0.31,6.72±0.43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②骨髓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55‰(高剂量),0.33‰(中剂量),1.00‰(低剂量)和 1.00‰(PVA),0.6‰(空白对照),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研究胃癌患者的染色体畸变情况.材料与方法:以临床已确定的未经放疗和化疗的2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健康、无不良嗜好、无有害物接触史的志愿者26人作为对照组.采取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每一例的外周血样本,各培养3个培养物,分别用于进行微核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畸变率等指标的研究.结果: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显示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微核率、染色单体交换率、染色体畸变率均存在着差异性.结论:染色体畸变可能是胃癌发生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颜明  顾文祥 《肿瘤》1993,13(5):224-226
本实验观察了20例乳腺癌患者、19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1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发现乳腺癌组的SCE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均比乳腺纤维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后两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丝裂霉素C(MMC)诱导后的染色体畸变率在三组间也存在这种区别。作者认为:乳腺癌患者具有对癌肿的遗传易感性;观察淋巴细胞的SCE率及杂色体畸变率对于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以及乳腺癌的预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乙双吗啉诱发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微核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乙双吗啉的遗传毒性与潜在的致癌作用,应用终浓度为2.5~30μg/ml的乙双吗啉,体外处理培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到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各类畸变和间期细胞的微核形成,其畸变细胞率与微核细胞率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可用线性回归描述;用上述浓度的乙双吗啉体外处理人外周血,放置18小时后直接制备富集淋巴细胞微核片,发现乙双吗啉可诱发G_0期淋巴细胞的微核形成,其微核细胞率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同样可用线性回归描述。本实验三种短期测试法所检测的乙双吗啉最低浓度均为2.5μg/ml。这些实验结果一致地表明,乙双吗啉具有显著的遗传毒性,并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建议慎用于临床非肿瘤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PDP紫杉醇是否对小鼠骨髓细胞产生致突变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PDP紫杉醇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各试验分别取昆明种小鼠30只,雄性,体重18~2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PDP紫杉醇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20 mg/kg(1/2 LD50)、60 mg/kg、30 mg/kg,给药途径为iv,并设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 60 mg/kg)及阴性对照组(iv给予无菌生理盐水20 ml/kg)。CP组采用一次给药后24 h取材,其余4组根据预试结果采用一次给药后48 h取材。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后取出双侧股骨,按常规法制片,镜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PDP紫杉醇高、中、低3个剂量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2.50‰±1.87‰、7.33‰±1.63‰、2.71‰±0.75‰,阳性对照组为50.33‰±7.92‰,与阴性对照组(1.67‰±1.17‰)比较,高、中、两个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DP紫杉醇高、中、低3个剂量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23.6%、16.6%、3.6%,阳性对照组为50.4%,与阴性对照组(1.6%)比较,高、中、两个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PDP紫杉醇对昆明种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为阳性。说明PDP紫杉醇具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研究亚硫酸钠和亚硝酸钠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 材料与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亚硫酸钠和亚硝酸钠(25、50、100、 200、400 mg/L)分别处理蚕豆根尖4 h,并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用石炭酸品红染液染色,分别观察、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亚硫酸钠和亚硝酸钠均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增加(P<0.05或P<0.01),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浓度下,亚硝酸钠诱导的微核率高于亚硫酸钠诱导的微核率。亚硫酸钠和亚硝酸钠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游离的染色体、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滞后、染色体桥、多极分裂和染色体环等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 结论: 亚硫酸钠和亚硝酸钠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效应,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其中亚硝酸钠对植物根尖细胞的致突变效应比亚硫酸钠强。  相似文献   

15.
香菇多糖系从人工培养的伞菌科真菌香菇子实体中提纯而得到的高分子葡聚糖,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为评价硫酸香菇多糖的安全性,进行了硫酸香菇多糖致突变性实验研究。①细菌回复突变实验:选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a、TA98、TA100、TA102及色氨酸缺陷型大肠杆菌WP2uvrA进行检测,结果在存在或缺乏大鼠肝微粒体酶的条件下,5 mg/皿、2.5 mg/皿、1.25 mg/皿、0.625 mg/皿、0.3125 mg/皿的硫酸香菇多糖均未诱发突变菌落数的增加。②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实验:选用昆明种雄性小鼠,静脉注射给予硫酸香菇多糖,24 h后取骨髓制片,计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中微核的发生率,结果硫酸香菇多糖在35~8.75 (mg/kg)的剂量范围内所诱发的MNPCE(‰)分别为3.31±1.21、2.50±1.05、2.67±0.5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30 mg/kg)的MNPCE(‰)显著增高,为41.33±7.91。③体外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通过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细胞株(CHL)染色体畸变实验,探讨了硫酸香菇多糖对CHL是否具有诱发染色体畸变作用,以4.350 μg/ml、2.175 μg/ml、1.087 μg/ml剂量的硫酸香菇多糖,在加与不加S9mix的条件下,分别与细胞接触24 h和48 h,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阳性对照组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硫酸香菇多糖未显示出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石棉引起矿工末稍血和小鼠骨髓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实验给果表明,石棉浸出液可以引起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和微核率明显升高,同时亦能引起石棉工人末稍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升高,并与工龄相关。说明石棉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  相似文献   

17.
环磷酰胺与异环磷酰胺对小鼠骨髓及胎肝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与方法 :本文研究了受孕小鼠尾静脉注射环磷酰胺 (CP)和异环磷酰胺 (IFO)对母鼠骨髓和胎肝微核频率及嗜多染红细胞与正成红细胞比率 (PCE/NCE)的影响。结果 :CP和IFO分别在 5mg/kg .bw时均不诱发母鼠骨髓、胎肝微核率升高和PCE/NCE比率显著变化。当剂量升高至 15mg/kg .bw时 ,CP和IFO诱发骨髓微核率分别为 15 .40± 3.0 5‰和 12 .2 0± 3.5 6‰ ,诱发胎肝微核率分别为 2 3.6 0± 3.6 5‰和 2 1.0 0± 5 .15‰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 (P <0 .0 5 )。当剂量为 30mg/kg .bw时 ,微核率升高更显著 ,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两药在诱发微核的剂量条件下 ,均可使骨髓和胎肝PCE/NCE比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同等剂量条件下 ,两药对胎肝的作用均明显强于各自对骨髓的作用 ,但IFO对两种组织微核率及PCE/NCE的影响均轻于CP对相应组织的作用。结论 :鉴于CP和IFO都可进入骨髓和透过胎盘屏障引起染色体损伤 ,提示对生产和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临床使用的患者要密切监测两者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儿童染色体的稳定性研究,探讨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技术检测23例恶性肿瘤患儿的染色体稳定性。[结果]患儿外周血SCE率(10.40±2.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47±0.771),经统计学分析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恶性肿瘤患儿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表明DNA受损,修复能力减低,为基因突变和癌基因激活引起细胞癌变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肺癌染色体异常与临床反应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肺癌手术后高生存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肺癌组织进行染色体分析,为肺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肺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肺癌高生存期组术后生存5年以上的肺癌患者2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9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5例。肺癌对照组随机选择术后1年内患者2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腺癌7例、小细胞癌5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常规法进行以上3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分析。肺癌高生存组和肺癌对照组选择石蜡组织包埋块提取基因组DNA,DeVries法进行CGH分析。结果:高生存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发生率为3.15%,显著低于肺癌对照组的10.85%(P<0.01),染色体畸变主要为染色体单体裂隙、断片、无着丝粒片段,偶见衍生染色体。CGH分析结果显示,高生存期组有6例未见任何染色体畸变发生,肺癌对照组有1例未见染色体畸变发生。高生存期组畸变染色体平均数目(2.60±1.85)显著少于肺癌对照组(5.10±2.13)。结论:染色体畸变少的肺癌患者预后好、生存期长,肺癌临床高生存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肿瘤遗传易感性的遗传基础。方法:应用病例对照配对调查及细胞遗传学技术,对四川省盐亭县食管癌高发区患者遗传度、染色体畸变率(CAR)、脆性部位(fra)及SCE频率、染色体端粒联合率等进行检测。结果:遗传度为18.20%;CAR、fra及SCE检出率高发家族成员为11.94±5.92%、6.9%及7.56±1.41/细胞,低发家族成员为5.71±3.91%、3.5%及5.24±0.92/细胞,正常人为5.92±3.42%、3.20%及4.91±151/细胞。高发家族与低发家族、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CARP<0.01,fraP<0.05,SCEP<0.05)。染色体端粒联合率食管癌组为14.38%、正常对照组为9.38%,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染色体端粒联合率食管癌组为14.38%、正常对照组为9.38%,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食管癌是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疾病,其遗传易感性的遗传基础是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