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筛选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如何进一步选择合适病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提高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因怀疑PCa而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分析其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US)、核磁共振(MRI)对于PCa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258例活检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BPH)146例,PCa112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及PSA的增高,PCa的检出率增加,而前列腺体积对PCa的检出率无影响。联合使用直肠指诊、PSA、TRUS可以提高PCa的检出率并避免不必要的活检,3者皆阳性时检出率为84.6%。MR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为98.3%,但特异性很低,为22.4%,总有效率为21.8%。结论 应注重直肠指诊、PSA、TRUS在PCa筛选中的作用,MRI对于早期PCa的诊断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 病人某男,34岁。因排尿困难1月余就诊。体检见下腹部膨隆,直肠指诊见前列腺增大,质软。临床考虑为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PC)在欧美发病率高,在高龄男性中仅次于肺癌。近年来,我国临床PC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诊断在临床上只有肛诊触到硬结才予以考虑,往往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测量前列腺的大小及回声情况,本文拟比较经腹部与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PC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恶性疾病,对男性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近几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PCa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已居第一位(超过肺癌),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男性恶性疾病。PCa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直肠指诊(DRE)、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中常用的前列腺检查手段,后者包括经腹部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前列腺检查(TRUS)、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TRUPB)超声造影及经直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TRTE)等检查方法。该文对PSA及超声技术在PCa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量不同年龄段正常男性前列腺的各个径线,建立正常前列腺各径线标准。方法选取1 200例正常成年男性,按照年龄段分为4组。利用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各个径线,并与其他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成年男性前列腺左右径值为(4.23±0.40)cm,前后径为(2.82±0.35)cm,上下径为(3.24±0.37)cm,平均上限值为左右径5.0 cm,前后径3.5 cm,上下径4.0 cm。不同年龄组前列腺大小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增加各个径线也随之增长。结论本文所得结果可以为经腹超声评价前列腺大小提供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00年6月~2006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的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活检(TUGPB)的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方法 直肠指诊检查阳性,血清PSA>4 ng/ml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怀疑前列腺占位病变的513人进行TUGPB.结果 513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95例占57.5%,前列腺癌(PCa)167例占32.6%,前列腺炎25例占4.9%,前列腺上皮内瘤14例占2.7%,结核4例占0.7%,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5例占1.0%,肉瘤3例占0.6%.结论 在合理筛选病例的前提下,TUGPB 6针活检操作简单,并发症及痛苦少,在PCa和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8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或直肠指检异常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检查,通过与系统穿刺活检病理的比较,评价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结果218例患者中,经直肠超声提示前列腺癌可能者145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前列腺癌76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3例,前列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超声与病理的符合率为50.00%;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36.96%。结论经直肠超声是诊断前列腺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可提高前列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玉海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1):1114-1116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解除尿路梗阻。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开放性手术和腔内镜手术。腔镜方式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手术方式,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也涌现较多的新型腔内治疗方法。该文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腔内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地观察及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及超声引导下穿刺对前列腺肿大病变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及前列腺癌(PCa)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临床分期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拟诊为PCa患者进行检查,然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方法为系统6点加可疑结节处穿刺法;与血清PSA及病理结果对照;并将前列腺癌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PPBCs)、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病理证实413例中PCa 149例,前列腺增生171例,增生并炎症44例,增生并上皮内瘤(PIN)、非典型增生(AAH)共49例。前列腺癌与临床(Whitmore-Jewett法)A、B、C、D分期对照有一定的临床分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不同PCa临床分期的TRUS声像图特点:血清PSA、PPBCs及Gleason评分三者分别与PCa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前列腺病变尤其是前列腺癌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PSA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病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及分化程度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62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临床疑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行经直肠超声造影和穿刺活检。采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造影图像,记录6个造影参数: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达峰时间、到达时间、曲线下面积。对穿刺活检获取的组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化检测和微血管密度计数,根据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进一步依据gleason评分系统对前列腺癌组的腺体分化程度进行分级。比较各组造影参数及微血管密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前列腺癌组超声造影曲线以速升速降型为主,而前列腺增生组以缓升缓降型为主;前列腺癌组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明显大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达峰时间、到达时间明显小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两组下降支斜率、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患者的前列腺组微血管密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越低,微血管密度计数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与微血管密度计数呈正相关;达峰时间、到达时间与微血管密度计数呈负相关;下降支斜率、曲线下面积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与组织微血管密度具有相关性,组织微血管密度随病灶分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超声造影可推断前列腺病变微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在早期无创评价病变性质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血清分类PSA筛查的前列腺病变老年患者398例,且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比较各组分类PSA水平、PSA密度(PSAD)以及不同超声特征分型的前列腺癌患者分类PSA水平及PSAD。结果 398例患者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48例,前列腺炎33例,前列腺增生317例。前列腺癌组游离PSA(F-PSA)、总PSA(T-PSA)、PSAD均显著高于前列腺炎组和前列腺增生组,F/T-PSA显著低于前列腺炎组和前列腺增生组(P<0.05),前列腺炎组F-PSA、T-PSA、PSAD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两组F/T-P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前列腺癌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将患者分为隐匿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弥漫浸润结节型。弥漫浸润型、弥漫浸润结节型F-PSA、TPSA、PSAD均显著高于隐匿型和结节型(P<0.05),弥漫浸润型与弥漫浸润结节型F-PSA、T-PSA、PSA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隐匿型和结节型F-PSA、T-PSA、PSA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F/T-P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PSA有助于提高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应开展穿刺活检,及早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直肠能量多普勒显像(PDI)显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微血管变化情况,用以评估HIFU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20例经HIFU治疗后的BPH患者进行12个月的观察随访.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Vp)和残余尿量(RUV)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应用经直肠PDI观察前列腺的微血管变化,利用Photoshop软件测量前列腺组织内彩色面积像素值占前列腺总面积像素值的百分比(BCR),与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IPSS评分和QOL评分降低,RUV减少,Qmax提高,Vp明显缩小(P<0.01),随访至术后12个月时PDI测定的BcR值均<5%,且与各临床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经直肠PDI具有灵敏、准确、便捷等优点,BCR可以方便、有效地显示前列腺的形态及微血管变化,能够对于HIFU治疗BPH的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92例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统计术后并发症。292例患者中,前列腺癌12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106例,增生并慢性前列腺炎症28例,前列腺增生伴上皮内肿瘤18例,前列腺不典型增生15例,前列腺结核2例,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1例。结果采用6+X 点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阳性率为41.78%,平均穿刺针数6+1.73。术后并发症:血尿43例,血便25例,发热20例,少量出血20例,腰痛16例,尿痛14例,排尿不.11例,大出血1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操作方便,时间短暂,并发症少,前列腺癌检出率高,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在经直肠超声(TRUS)、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影像学表现,评价TRUS联合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3例临床表现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行TRUS及MRI检查,对超声图像及MRI图像表现行血管半定量分型定量分析.结果 ①良、恶性病变在发生部位、边界、回声类型、及对包膜等方面的影像具有显著差异(P<0.01);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前列腺癌(PCa)较前列腺增生(BPH)血管丰富、增粗、走形迂曲、紊乱;③TRUS诊断PCa的敏感性为72.73%,特异性为83.33%,符合率为77.78%;MRI诊断PCa的敏感性为81.82%,特异性为83.33%,符合率为82.54%;TRUS联合MRI诊断PCa的敏感性90.91%,特异性为93.33%,符合率为92.06%.结论 TRUS联合MRI可提高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率,可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直肠超声(TRUS)下前列腺体积参数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评价各体积参数对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经直肠前列腺彩色超声测量前列腺的左右径R1、上下径R2、前后径R3、前列腺移行区体积(TZV)。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计算AG值,并根据AG值分组,AG40为A组,AG值介于20~40之间为B组,AG20为C组,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与AG值的相关性。结果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此次研究中前列腺上下径R2与AG的相关系数为0.822,P0.05;TZV与AG的相关系数为0.831,P0.05,膀胱出口梗阻程度与前列腺上下径R2及TZV呈正相关,而与前列腺左右横径R1及前列腺前后径R3不相关;根据AG值分组后三组间前列腺上下径R2、前列腺移行区体积TZV比较的F值分别为33.766、33.048,对应的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左右横径R1及前列腺前后径R3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前列腺上下径R2、前列腺移行区体积TZV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前列腺增生所致下尿路梗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春地区老年男性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的特点。方法经直肠指诊阳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 ng/ml或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怀疑前列腺存在占位性病变的1 218例老年男性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恶性肿瘤占49.2%(599/1 218),良性前列腺增生占45.0%(548/1 218),炎症占2.8%(34/1 218),前列腺结核占0.2%(2/1 218),上皮内瘤变(PIN)占2.9%(35/1 218),前列腺肉瘤占0.2%(2/1 218)其他少见肿瘤病理类型1.3%(16/1 218)。结论长春地区老年男性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存在地域性特点,加深对前列腺穿刺病理类型的认识,有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结节的经直肠超声(TRUS)表现特点及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老年前列腺结节的穿刺标本,根据穿刺活组织检查及手术结果 将其分为老年前列腺良性结节组71例和恶性结节组28例,并对2组结节的形态、内部回声、边缘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比较2组结节内的血流动力学检测参数和病人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探讨2种病变的鉴别诊断特征. 结果 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结节表现以结节回声偏强为主,境界清晰,有假包膜,血供稀疏呈条状或枯枝状分布.癌性结节表现为回声偏低、形态不规则、呈小分叶状外侵、局部血流信号丰富、血管丛集而不对称.比较2组血流参数如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血流阻力指数(Iu)和收缩末期与舒张朱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等,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的RI值减低,恶性结节的血清PSA浓度相对于良性结节增高(P<0.01). 结论 老年前列腺的良、恶性结节,其内部回声及其血流变化均具有各自的分布特征,TRUS结合PSA可有利于提高对老年前列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有助于减少创伤性检查和不必要的手术切除,但是最终诊断有赖于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2岁。因排尿不畅3年,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2d,于2002年11月就诊,既往体健,高血压史8年,自服珍菊降压片控制血压良好。门诊评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分。拔除尿管后1个月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前列腺体积52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的超声普查意义及其与职业的相关性。方法对1227名不同职业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应用常规二维超声经腹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并对超声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的部分病例行手术切除与病理检查,同时将不同职业人员的前列腺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手术对照显示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的准确率达100%(191/191);高校教授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为72.85%(314/413),行政管理人员为64.40%(328/494),农民为45.03%(136/302),三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不同职业的人员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参与运动的人员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明显减低。结论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增生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前列腺普查的重要筛选方法;前列腺增生与职业有关,运动可能对减少和延缓前列腺增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其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对65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术前进行TRUS检查, 记录癌肿浸润周径, 同时采用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并与术后TNM分期进行对照.结果:65例直肠癌术前TRUS检查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6.15%, T1-T4期TRUS诊断准确性分别为 93.85%、87.69%、90.77%及100%, 直肠癌癌肿浸润周径与TNM分期间呈正相关(r =0.89, P <0.01), 结合直肠癌癌肿浸润周径程度可以使直肠癌术前分期总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95.38%).结论:TRUS检查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合直肠癌组织浸润周径可提高术前分期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