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系统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活动关节的滑膜[1]。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侵蚀性关节炎及晨僵,病情迁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受累关节的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失调为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抑制炎症反应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手段。白细胞介素-6(IL-6)是多功能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密切相关,切断IL-6信号传导是治疗RA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观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指标疗效和疾病疗效,对比分析补肾壮骨止痛汤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完成为期15w的研究,补肾壮骨止痛汤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组(以下称治疗组)及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组(以下称对照组)各20例。主要指标疗效以及疾病疗效在疗程后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甲氨喋呤、来氟米特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是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并发关节炎最早由Alibert于1818年进行过描述,其后Bazin提出“银屑病关节炎”病名。然而,本病完全从类风湿关节炎区分出来并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疾病,则始于本世纪60年代。银屑病关节炎(PA)系指发生在银屑病患者的一种血清阴性炎性关节炎,有些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故被列入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类。一、流行病学银屑病在白人中的患病率为1%~2%,在非洲人、美国黑人和日本人则罕见。据估计5%~7%的银屑病患者患某种类型的炎件关节炎,而在专科临床及住院的银屑病患者中关节炎的发生率可达7%~49%。患者的男…  相似文献   

4.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同时或不同时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而不能确定其为哪一种病,血清中有高效价的斑点型抗核抗体(ANA)和抗核糖核蛋白(n—RNP)抗体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属难治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患者往往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临床护理显得十分重要而困难。我科自2006年6月~2009年9月收治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3例,经精心医治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难治的疾病,可用于治疗的有效药物不多,而且过度的药物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有时要比疾病本身还要严重“’。血浆置换疗法(PE)虽然对适合病人的效果是明确的,但由于一些医疗和经济上的原因,其临床应用并不广泛。我们从1992年10月开始用血浆成份分离方法(PlasmaFractionation,PF)已对周例病人成功地进行了71次的治疗。我们将在本文中介绍治疗方法及结果,以供同道参考。对象R方法周例中女性15例,男性6例,平均年龄37.4(13~64)岁,从发生类风湿表现到接受本治疗的平均时间为66.0月。所有病人的…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古老疾病。在近一个世纪里,人们一直将AS和类风湿关节炎混为一种疾病,称AS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心型,或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异型,直至本世纪60年代才将AS从类风湿关节炎区分出来作为一独立疾病。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灭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四肢)关节,也可发生关节外病变。本清的特点是椎间盘纤维环和纤维环附近结缔组织的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受累关节的强直。由于很少病例发展为脊柱“弯曲”,故AS不是一个理想的名称。一、流行病学AS…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AS)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均属风湿类疾病。据报道[1],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为0.3%,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为0.4%。二者均属常见病、多发病。为了能够早期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以便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我们分别检测了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健康对照个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B27(HLA-B27)与类风湿因子(RF)各50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患者为本院门诊病人和外院介绍病人。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各50例。在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8.
贾洪峰  刘瑶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61-2162
七氟烷(sevoflurane)于1968年由Regan合成,于1971年Wallin等最先报道并于1 975年对其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毒理学进行了评估,1976进行临床一期试验,1986年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1990年日本国正式批准临床应用.1995年经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核素关节显像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能够判断疾病的活动性,评价其对治疗的反应。本文扼要介绍几种用于关节显像的放射性药物及该显像在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的特点是关节,滑膜,滑囊和腱鞘的滑膜组织高度增生和含铁血黄素的沉着,在临床上由于认识不足大多被误诊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结核,滑膜肉瘤,腱鞘囊肿等,因此该病临床上认为是一种少见疾病,实际上并不少见,国外已报导数百例(1-5),国内迄今亦有多篇报导(6-13),今将我们经造影,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2例进行临床X线分析。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手腕部动态增强MRI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早期RA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4周时均行手腕部DCE-MRI检查。在增厚的滑膜或血管翳处选取感兴趣区,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早期增强率(REE)和最大灌注斜率(SSmax)。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分析治疗前后REE和SSmax与DAS-28的相关性。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将治疗后患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两组,比较两组间SSmax、REE及DAS-28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6例患者(100%)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18例(69.2%)出现骨髓水肿征象,3例(11.5%)可见腱鞘炎。治疗后滑膜的REE、SSmax值及DAS-2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66±1.30 vs 3.21±0.83;6.26±1.61 vs 4.18±1.16;4.58±1.34 vs 3.80±0.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CE-MRI显示,15例患者的灌注曲线呈速升-平台型,但信号强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1例患者为缓升型。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的REE、SSmax和DAS-28(3.53±0.89 vs 2.79±0.54,4.82±1.10 vs 3.30±0.45,3.34±0.93 vs 2.99±0.44)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手腕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确定临床分期和评估疗效,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计划的制订提供有效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1-02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和对照组40例(甲氨蝶呤),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摘要】类风湿恶病质(rheumatoidcachexia,RC)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常见的并发症,是类风湿关节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RC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所以人们往往会低估类风湿恶病质的影响。评估类风湿恶病质患者的体质成分并减少代谢并发症及其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总结类风湿恶病质的主要检查手段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洋马酊外治风湿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1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湿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疼痛、肿胀,治疗常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但不良反应较多,特别是胃肠道反应,且长期服用可引起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等症,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为此,我们自制洋马酊外用治疗上述两类关节肿痛140例,疗效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40例中男48例,女92例。年龄6~74岁。风湿性关节炎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早期43例,中期15例,晚期4例。二、制剂、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1.制剂:取洋金花(质量控制在合东英吉碱0.3%)、制马钱子(质量控制在合士的宁,0.8%)各1009加60%酒…  相似文献   

15.
病例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男1例,女10例,年龄15~57岁(平均38.8岁)。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皮肌炎(多肌炎)2例,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硬化症各1例。11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者4例,并发泌尿系感染、腮腺炎和化脓性关节炎及副伤寒各1例,不明原因者3例。8例患者入院前曾用强的松20~40mg/d治疗原发病,入院后继续用原剂量皮质激素治疗。10例患者在接受环丙沙星治疗前曾用多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哌酮钠及头孢噻肟三嗪和氟哌酸等)治疗4~18d(平均10.8±4.6d)。二、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尺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治疗后观察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3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疼痛5例;对照组切口感染8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关节疼痛11例。观察组各类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的影像学表现ImagingManifestationsofTheKneeinRheamatoidArthritis朱志远综述姚安晋审校△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以下简称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性疾病,主要...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累及手、足部小关节,呈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改变,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甚至功能丧失。不同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PET提供了一种在细胞水平上的显像方法,是一种潜在的、高度灵敏的滑膜炎评估方法。笔者就PET分子探针在RA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RA的诊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它可侵犯多个关节,并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伴晨僵。病变反复发作,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MR由于其软组织分辨率高、成像切面和序列丰富,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MR能直接显示关节积液、滑膜炎和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软骨和骨质的侵蚀破坏及肌腱、韧带异常等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病理改变,敏感性远高于普通X线检查。MR能早期发现病变,判定病变的活动度,明确病变累及的程度和范围,为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羟氯喹的药理作用及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详细阐述了羟氯喹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在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和安全性。羟氯喹通过复杂的抗炎、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在临床中发挥退热、抑制关节炎、消除皮疹、抗凝和降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不仅在系统性药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病情改善作用,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而且耐受性极好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