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膀胱全切除回肠原位代膀胱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至2005年3月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15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2个月~67个月,平均20个月,患者除1例外均无瘤存活.手术时间7~9 h,平均8 h,术中出血800~1 100 ml;平均960 ml;代膀胱容量平均300 ml;最大尿流率平均15 ml·s-1;剩余尿平均26 ml.代膀胱排尿状态良好,有一定的并发症出现值得注意.结论膀胱全切回肠原位代膀胱手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正位排尿,可控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2.
杨素珍 《成都医药》2008,(5):372-373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回肠结肠(回结肠)新膀胱手术前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经验。方法:对施行膀胱全切、回结肠新膀胱术后的130例膀胱癌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新膀胱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9%,夜间排尿可控率达72%。129例术后3个月至1年手术切口愈合,膀胱造瘘口愈合良好,患者无排尿困难,1例熟睡后有轻度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等康复训练后缓解。结论:通过精心护理,特别是排尿功能的训练,可使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去带原位新膀胱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去带原位新膀胱术,观察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所有患者白天可完全控制排尿,2例夜间偶有尿失禁。结论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及早期缩肛训练新膀胱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去带膀胱术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要点.方法 收治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使配合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去带膀胱术围手术期的各项处理;术后早期对患者行新膀胱功能训练、饮食指引等康复指导,随访观察手术的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6个月,患者新膀胱功能良好,无尿道狭窄等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白天可完全控制排尿.结论 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结合术后早期正确的新膀胱功能训练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可完全控尿,夜间需定时排尿;膀胱最大贮尿量平均330 ml,残余尿均小于70 ml;所有患者均随访4~58个月,平均18个月,27例无瘤生存,1例肿瘤复发;并发症:有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粘连性不全肠梗阻和肠膀胱颈口梗阻、肠膀胱结石各l例,性功能完全丧失3例.结论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正位排尿、可控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去带膀胱术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要点.方法 收治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使配合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去带膀胱术围手术期的各项处理;术后早期对患者行新膀胱功能训练、饮食指引等康复指导,随访观察手术的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6个月,患者新膀胱功能良好,无尿道狭窄等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白天可完全控制排尿.结论 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结合术后早期正确的新膀胱功能训练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回肠结肠(回结肠)新膀胱手术前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经验。方法:对施行膀胱全切、回结肠新膀胱术后的130例膀胱癌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新膀胱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9%,夜间排尿可控率达72%。129例术后3个月至1年手术切口愈合,膀胱造瘘口愈合良好,患者无排尿困难,1例熟睡后有轻度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等康复训练后缓解。结论:通过精心护理,特别是排尿功能的训练,可使患者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膀胱全切术后的尿流改道一直是泌尿外科学者探讨的课题。而正位可控肠代膀胱术中 ,以回肠新膀胱和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是较接近生理的尿流改道术式 ,特别以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较为理想。 2 0 0 0年以来我科完成 8例膀胱癌、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本组 7例为男性 ,1例为女性。年龄 42~ 74岁 ,平均 62岁。术前经B超、KUB +IVU、CT及尿道膀胱镜检查 ,确诊为移行细胞癌Ⅱ -Ⅲ级 5例 ,鳞癌 2例 ,腺癌 1例 ,均为T3 期患者 ,无膀胱颈和尿道侵犯。 8例均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保留膀胱手术加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疗法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接受保留膀胱手术并辅助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的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2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治疗(TULBT)2例。术后给予羟基喜树碱40mg加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定期复查膀胱镜,术后每半年作复查血尿及生化常规、胸片、腹部B超及泌尿系CT等。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6.5个月(6~96个月),22例复发,复发间隔18个月;8例进展,进展间隔16.8个月;61例无瘤生存,4例死于膀胱癌,除外1例术后8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为术后42个月及以上死亡。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加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疗法治疗膀胱癌,在肿瘤复发及进展上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存活时间,但对于深肌层浸润的膀胱癌患者应尽早行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10.
李钢  刘中文  张扬  陈智勇  胡鹏  陈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407-407,409
目的探讨保留勃起功能的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价值。方法对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切除,保留精囊、输精管、神经血管束及大部分前列腺包膜。结果 11例患者回肠储尿囊术后经尿道自然排尿,尿量>200mL,最大尿流率>15mL/s,剩余尿<25mL。术后性功能保留。全部患者均保留勃起功能。结论保留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能较好的保留勃起及控尿能力。  相似文献   

11.
章华  孙传洋  单玉喜  李延军 《江苏医药》2012,38(11):1271-1273
目的比较根治性全膀胱术后,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新膀胱的尿动力学结果、尿控差异。方法膀胱癌患者行标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获得随访39例,22例采用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作原位膀胱替代术(A组),17例采用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B组)。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尿控情况、储尿囊及流出道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 A组白天完全获得尿控率略高于B组(92.2%vs.89.1%),但夜间尿控率显著高于B组(68.3%vs.45.2%)(P<0.05)。A组新膀胱容量、顺应性高于B组(P<0.05)。结论与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比较,回肠新膀胱有更大的容量、更好的顺应性、更高的夜间尿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11月至2006年3月,共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3例,首发症状两例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为难治的尿路感染。单发的表浅肿瘤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TURBt)。多发2例,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另1例行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保留膀胱的两例患者术后均定期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3例术后均将免疫抑制剂减量。结果行TURBt的患者术后4个月复发,再行TURBt,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至今未见复发(15个月);行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患者随访至今已9个月,未见局部及远处复发。随访期间,3例患者的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对肾移植后血尿及迁延不愈的尿路感染,除外排异后,早期的膀胱镜检查是必要的。手术是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效果良好。术后将免疫抑制剂减量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分析该病的诊治情况。方法62例多原发大肠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同时性、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多原发大肠癌病灶分布以及治疗情况。结果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47例,病灶94处。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15例,病灶30处。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病灶高中分化发生率84.04%高于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40.00%,病灶黏液分泌发生率3.19%低于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时性、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病灶长径、病灶部位、是否伴腺瘤、TNM分期、是否伴淋巴结转移、病灶错配修复(MMR)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病灶在回盲部3处、升结肠9处、横结肠9处、降结肠6处、乙状结肠26处、直肠41处,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病灶在横结肠3处、降结肠3处、乙状结肠15处、直肠9处。所有患者的治疗中均使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对15例肠梗阻中的6例患者采用结肠支架桥接一期根治手术。结论双发癌是多原发大肠癌的主要特点,直肠、乙状结肠是该病病灶的主要分布区域。采用结肠镜对低分化、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癌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33~76岁,平均61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血Cr、BUN均正常,未出现酸中毒.膀胱造影仅1例出现单侧输尿管返流.白天可自控排尿17例,尿失禁3例.新膀胱容量230~500ml(平均330 ml),新膀胱充盈时最大压力16~50 cmH2O.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膀胱全切正位回肠新膀胱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正位回肠新膀胱术护理规范。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26例,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弓l流管护理,注重新膀胱的功能训练。结果腹腔镜膀胱全切正位回肠新膀胱术均获成功。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6个月时,患者白天和夜间的尿控率分别为88.5%(23/26)、80.8%(21/26)。结论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术后新膀胱的控尿训练,是本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该手术护理规范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结肠内支架解除梗阻后Ⅱ期结肠癌根治术与术中大肠灌洗I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遵照患者意愿行结肠内支架解除肠梗阻后Ⅱ期结肠癌根治手术(支架组)14例和术中大肠灌洗I期切除吻合术(I期吻合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结果支架组均一次性成功放置结肠内支架,Ⅱ期结肠癌根治吻合术顺利,未发生吻合口漏和腹腔感染等,并发切I:3感染1例;手术时间(115±26)rain,术后3d内引流量(127±66)ml,住院时间(12.5±3.2)d。I期吻合组手术时间(210±39)min,术后引流量(175±57)ml,住院时间(14.8±2.6)d,并发吻合口漏2例、切口感染12例,死亡7例。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吻合口漏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肠内支架解除梗阻后Ⅱ期结肠癌根治手术与术中灌洗I期切除吻合术相比较,术后恢愎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