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现在主要从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发病机制[1],通过基因 DNA 甲基化研究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参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基因有很多种,不同基因甲基化或去甲基化在高血压发病中的机制各不相同。高血压疾病的主要相关基因有血管紧张素受体(ATR)、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内皮素转换酶1(ECE-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醛固酮合成酶基因等几十种,这些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由于这些基因突变、DNA 甲基化或去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重塑等机制,影响并改变了高血压调控作用,从而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DNA 甲基化的改变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2],本文就高血压病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改变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增加社会经济负担。主流观点认为抑郁症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完美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DNA甲基化是最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也是抑郁症中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机制。本文对常见DNA甲基/去甲基化酶与抑郁症的关系,候选基因DNA甲基化与DNA甲基化组学在抑郁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DNA甲基化与抗抑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除DNA序列改变外,有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变化,但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DNA甲基化是指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将活性甲基从S-腺苷甲硫氨酸转移到胞嘧啶C5位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的化学修饰过程,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最近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4.
肺纤维化为许多肺部疾病的终末期病变,以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组织疤痕形成和肺组织重塑为病理特征.近年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参与了多个器官的纤维化过程,包括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和肾纤维化等.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DNA甲基化的重要性也愈发明显.本文对DNA甲基化在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探究肺纤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观遗传学调控对男性不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门诊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及不育组(50例)。收集精液标本,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MT1、ERp29、PTEN、TSC2 m RNA和蛋白表达,采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Me DIP-Seq)检测甲基化差异显著的基因。采用GC1、GC2、TM4精子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ERp29沉默组(sh ERp29组)、ERp29过表达组(ERp29~(OE)组)。去甲基药物(5-AZA-DC)处理后进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细胞增殖、凋亡能力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育组患者DNMT1 m RNA[5.25±1.12 vs 8.22±0.67,P<0.05]和蛋白[3.33±0.98 vs 7.31±0.55,P<0.01]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Rp29 m RNA[5.17±0.98 vs 2.27±0.33,P<0.05]和蛋白[6.12±1.03 vs 2.59±0.43,P<0.05]、PTEN m RNA[4.58±0.77 vs 1.97±0.28,P<0.05]和蛋白[6.21±1.04 vs 2.28±0.36,P<0.05]、TSC2 m RNA[6.39±0.83 vs 3.16±0.52,P<0.05]和蛋白[6.56±0.67 vs 3.03±0.17,P<0.05]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e DIP-Seq结果显示,不育组中ERp29、PTEN和TSC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MSP证实GC1细胞株PTEN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DNA甲基化,5-AZA-DC干预前sh ERp29、ERp29~(OE)组甲基化上升,干预后sh ERp29、ERp29~(OE)组甲基化下降。GC1、GC2、TM4细胞株5-AZA-DC干预后sh ERp29和ERp29~(OE)组增殖上调,凋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29是引起男性不育发病的重要基因,可作为男性不育表观遗传学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基化胞嘧啶 (5’ methylatedcytosine ,5mC)被称之为人类DNA的第 5种碱基。肿瘤表观基因组(cancerepigenomics)概念的提出和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 (HumanEpigeneticProject,HEP)的实施将表观遗传学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了解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的原理、适应范围和优缺点有利于研究者根据自身不同需求和设备条件来选择有效方法达到最终目的[2 ,3]。1 DNA甲基化非特异性分析属于早期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 ,其主要特征是只能分析基因组水平的 5mC比例 ,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薄层层析、M .SssI甲基转移酶分…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与肿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括靶向性治疗在内的新疗法已使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有所延长,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治愈率并无改善。缺乏检出早期癌症的能力是  相似文献   

8.
翁文浩  李智 《检验医学》2009,24(8):622-625
表观遗传学主要从基因组修饰的角度来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DNA甲基化,这也是目前胚胎学、肿瘤生物学关注热点。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二核苷酸胞嘧啶(CpG)第五位碳原子上,即5-甲基胞嘧啶(5-mC)。甲基化的CpG岛可产生阳性信号导致相关基因沉默。在不同组织或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基因组DNA上各CpG位点甲基化状态差异构成了基因组DNA甲基化谱,异常DNA甲基化会导致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抑癌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到基因水平,除了遗传学(genetics)改变如基因突变、杂合丢失等,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后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但能够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其中DNA甲基化是研究最多也最深入的一种表观遗传学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1.
马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9):2227-2229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由于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其死亡率一直居妇科肿瘤之首。随着对卵巢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肿瘤的发生不仅与遗传学机制有关,表观遗传异常也是肿瘤发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AS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DNA甲基化这一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现象作为基因表达沉默的重要机制逐渐被人们认识,甲基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转录失调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方式,甲基化与癌症的发生有关,现巳发现抑癌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后,可使这些基因表达受抑,同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DNA甲基化抑制剂的使用,将有助于人类预防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修饰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白血病患者中存在着组蛋白修饰的异常,H3K9甲基化失平衡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相关。SUV39H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特异性H3K9甲基转移酶,催化H3K9甲基化从而参与异染色质形成及基因转录调控。通过纠正H3K9的甲基化异常,使高甲基化失活的抑癌基因再度表达,将有望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组蛋白H3K9甲基化如何影响基因转录调控、沉默基因表达及H3K9甲基化与白血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DNA甲基化及其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DNA甲基化是研究最为深入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该机制的异化可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及基因组稳定性的降低,继而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启动子CpG岛的高甲基化已被认为是与遗传性缺陷同等重要的、造成抑癌基因在肿瘤中失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虽然有关DNA甲基化肿瘤特异性异化谱式信息仍极有限,但其在肿瘤临床诊断和预后中的巨大潜力已开始得到重视。现结合我们近3年的工作和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对DNA甲基化作为肿瘤临床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前景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方式 ,甲基化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现已发现抑癌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后 ,可使这些基因表达受抑 ,同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DNA甲基化抑制剂的使用 ,将有助于人类预防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Sli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星形细胞肿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li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星形细胞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理级别分别为WHOⅡ、Ⅲ、Ⅳ级的星形细胞肿瘤标本各 12例和正常脑标本 4例 ,提取基因组DNA及总RNA ,以亚硫酸氢钠修饰 直接测序法检测其sli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半定量RT PCR测定slit2基因表达情况 ,并对微卫星位点D4S15 4 6做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 (LOH)分析。结果  17例 (47 2 % )星形细胞肿瘤可测得slit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甲基化更多见于高级别 (Ⅲ、Ⅳ级 )星形细胞肿瘤 ;发生甲基化的slit2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甲基化者 ;仅 2例 (5 5 % )肿瘤有LOH表现。结论 sli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引起的slit2转录抑制是抑癌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可能在星形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基因病,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欧洲CRC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我国CRC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变化2007年全世界新增120万CRC病例中有60万人[3]死亡。目前常用诊断方法如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结直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存在不足,甚至可导致肠道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限制了它们在早期诊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是真核细胞DNA最普遍的修饰方式,可以通过影响基因突变、表达调控、细胞增殖等调节基因转录活性和表达。研究发现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并且呈负相关。由于肿瘤的形成从本质上讲就是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所致,所以异常的DNA甲基化在致癌作用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mu5(GSTM5)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MDS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潜在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初诊的40例MDS[MDS伴单系发育异常(MDS-SLD)5例,MDS伴多系发育异常(MDS-MLD)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