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2010,(8)
目的:为桂林唇柱苣苔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鉴别资料。方法:采用显微鉴定的方法对桂林唇柱苣苔的根状茎和叶进行生药鉴别。结果:桂林唇柱苣苔根状茎横切面上木质部呈不连续环状;根迹维管束可见。叶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界限不明显。根状茎粉末中纤维长条形;网纹导管成群;淀粉粒和方晶较多。叶粉末中导管多为网纹导管;非腺毛和方晶多见。结论:本实验研究的组织特征及粉末鉴别特征可作为该种药用植物质量标准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苦苣苔科蛛毛苣苔属植物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的开发利用提供性状与显微鉴别资料.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对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根状茎和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锈色蛛毛苣苔和白花蛛毛苣苔根状茎横切面无明显区别,叶柄横切面上环状排列的外韧维管束的数目不同;锈色蛛毛苣苔根状茎粉末中有少量油细胞,叶粉末中有平轴式气孔、较多的挥发油、螺纹导管和梯纹导管;白花蛛毛苣苔根状茎粉末有螺纹导管和环纹导管,叶粉末中有不定式气孔、螺纹导管.结论:该实验生药研究的组织特征及粉末鉴别特征可作为这两种药用植物质量标准的主要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的显微和化学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的鉴定和分类提供解剖学和化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和水合氯醛透化法对2种药用植物的根状茎和叶横切面和粉末特征进行研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结构。采用HPLC-UV法进行化学鉴别。结果: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显微特征无明显区别,但是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化学诞生特征鉴别方法可以作为2种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0,(1)
目的:对香木菌桂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鉴别。方法:通过观察粉末、横切片,进行显微鉴定。结果:香木菌桂的显微鉴别特征明显,叶横切面主脉发达,有分枝状石细胞与上表皮垂直。粉末鉴定叶石细胞较多,且多呈分枝状;导管多见,多为螺纹导管,少量为梯网纹导管;腺鳞和气孔类型明显。枝的石细胞较多,细胞壁多增厚不均,导管也多见。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香木菌桂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川西吊石苣苔显微和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川西吊石苣苔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和化学资料及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石蜡制片法、水合氯醛透化法和HPLC-UV法。结果:茎横切面上木栓层为一列排列紧密的细胞;大量石细胞存在于皮层;木质部较窄呈环状,髓部发达。叶横切面中上、下表皮各由1列类方形细胞组成,上表皮内方有2~3列大型上皮细胞;栅栏组织由2~3层长方形的薄壁细胞组成;主脉维管束为周韧型。粉末中大量梭形纤维存在,直径14.6~29.9μm;多为具缘纹孔导管;石细胞长方形,胞腔大,具孔沟;不定式气孔。川西吊石苣苔所含的苯乙醇苷类成分主要是阿克苷acteoside,caleolarioside B。结论:川西吊石苣苔的显微和化学特征可作为鉴定该植物的理论依据,也为该植物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络石藤及薜荔进行显微特征研究,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石蜡切片法及显微技术对叶组织构造和药材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络石藤叶横切面有栅栏细胞2~3列,穿过中脉,主脉维管束双韧型,浅槽状;粉末中有一些细长的纤维,局部膨大成椭圆形,导管主要为螺纹导管.薜荔叶横切面中栅栏细胞不通过中脉,具钟乳体,中脉维管束外韧型;粉末中具有钟乳体,石细胞多见,常聚集,导管主要为梯纹、具缘纹孔导管.结论:络石藤与薜荔在叶横切面、药材粉末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可作为二者显微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开发研究蛇鳞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蛇鳞草进行性状、显微鉴别.结果:根横切面可见表皮和内皮层;根茎中柱分3~5个,叶柄木质部呈竖着的"W"形;叶横切面中柱类心形,木质部"V"形.粉末可见单细胞非腺毛、方晶、棕色体、梯纹导管、孢子、气孔垂直式等.结论:以上鉴定特征对蛇鳞草具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宽叶千斤拔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滑走切片、粉末制片对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宽叶千斤拔根横切面韧皮部中纤维较多,多成束,韧皮射线不明显;木质部较宽;导管近木心处较密集,排列成放射状.粉末可见木薄壁细胞、韧皮纤维和棕色块等特征结构.结论 上述特征可作为宽叶千斤拔的显微鉴定依据,为开发利用这一药物资源提供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9.
李勉  袁王俊  吴宏欣  李昌勤  康文艺 《中药材》2008,31(9):1328-1329
目的:对药用植物绿豆升麻的组织形态、理化性质等特征进行鉴别.方法:采集原植物类叶升麻,对该植物的根茎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绿豆升麻的生药学特征明显:其横切面髓部薄壁细胞发达,紧接维管束处有石细胞分布.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粉末鉴定其淀粉粒多为单粒,呈圆形、椭圆形及类圆形.导管多见,多为梯纹、网纹和具缘纹孔导管.通过理化鉴定可以推知其含有萜类、蒽醌类、酚类和鞣质类化合物.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绿豆升麻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疆地产多伞阿魏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鉴别法为该药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并确立其鉴别特征。结果:多伞阿魏根、茎及叶的横切面中存在大量椭圆形的树脂道,最大直径可达10μm;粉末中观察到非腺毛、石细胞、草酸钙方晶、网纹导管和螺纹导管等。薄层色谱中,供试品与阿魏酸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多伞阿魏的鉴别和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南天竹的根、茎、叶、果实进行系统的形态组织学研究,为其真伪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方法对南天竹各药用部位进行外观特征描述;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粉末制片技术对各药用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等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观察,绘制墨线图并拍照。结果:发现该原植物形态特征与本草描述一致;药材性状为根、茎、叶、花、果实类生药特点;根横切面无髓部;茎横切面中可见皮层有断续成环的纤维束及木质部内侧的帽状纤维束;叶横切面中栅栏组织较为宽广,主脉维管束周围的纤维束成环;叶柄横切面中纤维束间断排列成环;果实横切面中可见多层石细胞组成的环带;根和茎的粉末特征中主要含有含晶石细胞;叶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和不定式气孔;花粉末中可见花粉粒,具3孔沟,外壁网状雕纹明显,有较多的网纹细胞;果实粉末中可见大量分枝状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结论:上述形态与显微鉴别特征有鉴定意义,为南天竹的真伪鉴别、质量标准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糙独活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滑走切片、粉末制片对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糙独活根横切面的栓内层窄;皮层排列疏松,裂隙较多,油室成不连续环状排列;韧皮部宽广,薄壁细胞排列紧密,射线明显,油室成不连续环状排列;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有些导管外侧有黄色油细胞。粉末可见木薄壁细胞、油管、柱晶等特征结构。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糙独活的显微鉴定依据,为开发利用这一药物资源提供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红苞半蒴苣苔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和化学资料及深入研究提供数据。 方法: 石蜡制片法、水合氯醛透化法和HPLC-UV法。 结果: 在茎横切面上皮层内有大量类圆形石细胞,髓部极发达;叶横切面上的叶肉组织和环状排列的外韧型维管束内有大量个大、壁厚、层纹明显的石细胞。全株粉末中石细胞大量存在,形状多样;单粒或复粒淀粉粒较多;草酸钙方晶散在。红苞半蒴苣苔中含有多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包括新化合物parabosideⅢ,paraboside Ⅱ。 结论: 红苞半蒴苣苔的组织和化学特征可作为鉴定该植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生药学鉴别方法对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利用显微鉴定的方法对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的横切面组织形态结构、粉末鉴别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新疆阿魏、阜康阿魏在根横切面的表皮、树脂道、形成层,茎横切面的形状、表皮、皮层、维管束、树脂道特征,叶横切面的非腺毛和厚角组织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粉末中新疆阿魏、阜康阿魏在淀粉粒、气孔、方晶、纤维和油囊方面有明显区别。结论: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具有明显的生药学区别,可以作为阿魏品种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华南远志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华南远志药材茎、叶被柔毛;叶中脉横切面可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粉末中可见有角质纹理的上表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华南远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华南远志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华南远志药材茎、叶被柔毛;叶中脉横切面可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粉末中可见有角质纹理的上表皮细胞、草酸钙簇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华南远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多花钩粉草和柳叶赛爵床进行显微特征研究,并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用常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结果:多花钩粉草根横切面具髓部;茎横切面表皮具钟乳体,髓部发达;叶横切面栅栏组织穿过中脉上方;粉末中导管主为孔纹导管,棕色块多见,纤维壁厚.柳叶赛爵床根横切面皮层宽,内皮层具凯氏带,中间具髓部;茎横切面表皮具非腺毛及腺鳞,棱角处具厚角组织,具髓部;叶横切面中脉维管束3束.结论:以上特征为多花钩粉草和柳叶赛爵床的主要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九头狮子草显微结构鉴别特征,为鉴定、开发利用和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九头狮子草的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显微鉴别。结果:九头狮子草根、茎、叶横切面表皮细胞含钟乳体;茎、叶横切面表皮外着生非腺毛、腺鳞和少量腺毛;叶横切面栅栏组织1列过主脉,主脉维管束外韧性;粉末中钟乳体腺鳞,头部多4个,细胞薄壁细胞中均含草酸钙小针晶和小片状结晶。结论:以上特征具有鉴别意义,可做为鉴别九头狮子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毛花猕猴桃叶的鉴别特征。[方法]对毛花猕猴桃叶进行性状特征、横切面显微特征和粉末特征的研究。[结果]毛花猕猴桃叶横切面有栅栏组织、气孔和厚角组织;粉末有非腺毛、气孔碎片、导管和草酸钙柱晶。[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毛花猕猴桃叶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6种不同基源钩藤药材的显微特征,对钩藤药材进行分种鉴别。方法:研究光镜下6种钩藤属植物的茎、钩、叶横切面特征和粉末显微特征。结果:不同种的钩藤在组织构造方面有基本相同之处,由外到内均由表皮、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及髓部组成。大多数钩藤的皮层、韧皮部及髓部薄壁细胞中均含棕色内含物。但各种之间又有不同特征,如主脉在叶的腹背面突出的形状、栅栏组织的列数、维管束的个数以及薄壁细胞中可见的草酸钙晶体类型。6种钩藤药材的显微特征比较研究表明,茎的横切面观轮廓、表皮毛的有无、韧皮部与木质部比例、形成层是否明显成环、射线宽窄和导管散在或径向相连以及髓部所占比例;叶主脉在叶的腹、背面凸出的形状、栅栏组织的列数和薄壁细胞中所含晶体种类;钩的形状等可作为钩藤属分种鉴别依据。粉末鉴定主要依据表皮细胞的形状、表皮细胞内是否存在油滴状物以及有无梯纹、环纹和网纹导管加以区别。结论:以上特征可以作为不同基源钩藤药材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