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脏在全身脂质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肝细胞通过转运和代谢,调节体内和肝细胞内脂质的代谢。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脂类物质动态平衡失调,肝细胞摄取脂肪增加而脂肪氧化减少,均可导致肝细胞内脂肪蓄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的病因比较复杂如单纯性肥胖、乙醇中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俊良 《河北中医》2002,24(3):227-229
脂肪肝系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 5 % ,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 1/ 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 ,称为脂肪肝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脂质代谢异常、激素水平改变、环境和遗传因素、脂质过氧化损害、免疫  相似文献   

3.
脾位于中焦,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膏脂由脾运化水谷所生,中土得运,纳运有常,则膏脂可随血循环以濡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肝脏是脂质代谢重要的器官,其参与脂质消化、吸收、转运等功能,脾气健运,肝失疏泄,肝脏脂质代谢功能与"脾"运化功能相关。肝细胞自噬是维持肝脏脂质代谢稳态的关键因素之一,自噬功能正常则肝脏脂质代谢趋于平衡。本文基于脾与脂质相关性,从"脾主运化"探讨肝细胞自噬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4.
丹参护肝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实验结果表明,丹参能明显抑制正常及损伤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诱导细胞色素P450的合成,防止损伤肝细胞蛋白质、DNA、RNA、尿素及铜兰蛋白的降低,减轻肝毒物对体外培养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及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檗碱组,每组各15只。除正常组给予维持期饲料外,其余两组均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小檗碱组灌胃盐酸小檗碱进行干预,8周后行HE、油红O染色进行模型鉴定,分离肝细胞,Typan blue染色和FCM对肝细胞分别进行活性和纯度鉴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及肝组织脂质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LXRα、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脂饮食诱导成功建立NAFLD实验动物模型,每只大鼠获得纯化后的肝细胞(6.0~7.5)×108个/肝,经Typan blue染色的细胞活力均在95%以上,FCM检测纯度均在90%以上;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LXRα、FA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 01);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LXRα、FA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结论LXRα/FAS 通路是NAFLD脂质平衡代谢紊乱重要的信号通路,小檗碱通过调控肝细胞LXRα/FAS通路使NAFLD大鼠肝细胞脂质沉积恢复,可能是小檗碱抗NAFLD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1.1 抗氧化反应 吕氏等观察了“肝气郁结”大鼠模型肝组织,血浆丙二醛(MNA)和肝组织、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从逍遥散治疗作反证。结果提示:肝郁模型大鼠过氧化作用增强,消除自由基能力下降,肝细胞受损。逍遥散能抗脂质过氧化,对肝郁大鼠模型肝细胞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体外筛选芪葛汤降脂的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300 μmol/L油酸+150 μmol/L棕榈酸+100 μmol/L亚油酸体外构建大鼠BRL肝细胞脂质堆积模型,体外筛选黄芪甲苷、葛根素、川陈皮素、3’-羟基葛根素、毛蕊异黄酮、柚皮素、槲皮素等7个芪葛汤的有效成分。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确定芪葛汤有效成分对肝细胞的毒性剂量。预给药干预48 h,分别使用氯仿与甲醇、异丙醇抽提细胞脂质,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脂质堆积情况。【结果】 经MTT实验确定100 μmol/L 黄芪甲苷、1 mmol/L 葛根素、40 μmol/L 川陈皮素、500 μmol/L 3’-羟基葛根素、100 μmol/L 毛蕊异黄酮、100 μmol/L 柚皮素、20 μmol/L 槲皮素为干预肝细胞的无毒性剂量。氯仿与甲醇抽提脂质发现 100 μmol/L 黄芪甲苷、1 mmol/L葛根素、40 μmol/L川陈皮素、100 μmol/L柚皮素能降低肝细胞TG含量。而异丙醇抽提脂质结果发现100 μmol/L黄芪甲苷、40 μmol/L川陈皮素、100 μmol/L柚皮素、20 μmol/L槲皮素能降低肝细胞TG含量。油红O染色结果提示模型组细胞大量脂质堆积,而黄芪甲苷,川陈皮素、柚皮素的脂质堆积稍有减少,其他组则改善不明显。【结论】 芪葛汤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川陈皮素、柚皮素可降低大鼠BRL肝细胞脂质堆积。  相似文献   

8.
脂代谢酶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娟 《江西中医药》2010,41(8):73-75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肝细胞在脂质的摄取、转运、代谢及排泄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认为,脂肪代谢紊乱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是脂肪肝发病的始动环节。与脂肪肝有关的脂肪代谢包括:甘油三酯代谢、胆固醇代谢、磷脂代谢等,其中以甘油三脂代谢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中药淫羊藿(仙灵脾颗粒)及主要成分及代谢产物淫羊藿素调控脂肪肝细胞模型脂代谢的功能,以期获得具有调控肝脏脂代谢的小分子单体药物,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前期动物实验发现淫羊藿苷可以降低肥胖老年大鼠的体重,通过油酸钠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构建体外脂肪肝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仙灵脾颗粒、淫羊藿苷、宝藿苷Ⅰ、淫羊藿素分别处理模型细胞24h,油红O染色观察不同药物对模型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10μM淫羊藿素处理脂肪肝模型细胞能加强其脂质代谢,减少脂肪肝模型细胞内的脂质聚集作用。仙灵脾颗粒、淫羊藿苷、宝藿苷Ⅰ对脂肪肝细胞模型的脂质代谢未见明显影响,也不影响模型细胞内脂质聚集。结论:中药淫羊藿主要成分的代谢产物淫羊藿素可能具有调控脂质代谢和预防脂肪肝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番石榴苷(guaijaverin, GAN)对油酸诱导的大鼠H4ⅡE 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并从AdipoR-1/AMPK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0.2 mmol/L的油酸诱导大鼠H4ⅡE 细胞脂质沉积模型,采用0.3 mM的番石榴苷干预24小时,采用GPO?DAOS评估细胞甘油三酯的含量,以DCTM法检测总蛋白含量,以甘油三酯/蛋白含量评估脂质沉积的情况;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肝细胞内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etyl-CoA arboxylase,ACC)以及其各自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AdipoR-1mRNA含量。结果:番石榴苷具有减少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提高AMPK、ACC磷酸化水平、提高AdipoR-1 mRNA相对表达量的作用,且其减少肝细胞内脂质沉积作用可被AMPK阻滞剂Compound C所逆转。结论:番石榴苷可改善油酸诱导的大鼠H4ⅡE 细胞内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与通过激活AdipoR-1/AM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 (fatty liver)是由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质 (主要为甘油三酯 )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 ,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 5 % ,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 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 ,称为脂肪肝。目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发现 ,肝窦内皮细胞呈筛孔状结构 ,组成肝筛。在正常情况下 ,肝筛对脂质代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从而维持肝脏的结构正常。如果肝筛结构遭到破坏 ,其功能发生变化后 ,对脂质代谢则无选择性 ,引起脂质代谢异常 ,肝脏可因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脂肪肝 ,最终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 [1 ]。因此 ,积极防治脂…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靶向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研制靶向于肝细胞的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方法 :化学合成 3-琥珀酸-30-硬脂醇甘草次酸酯 (Suc-GAOSt)作为导向分子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 (LP-SM-GA)。结果 :Suc-GAOSt确能掺入脂质膜中 ,掺入比例最高可达总脂质的9%。结论 :LP-SM-GA制备成功 ,可作为肝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3.
疏肝化瘀为主治疗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已是常见疾病之一。因此,防治脂肪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认为,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质变时,称为脂肪肝。笔者结合临床就疏肝化瘀在脂肪肝辨证施治中的灵活应用,以及如何把握病机合理用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脂质堆积细胞模型和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动物模型,探讨泽泻汤(Zexie Decoction)体内外改善NAFLD的药效,以LKB1/AMPK/PGC-1α通路为切入点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MTT结果显示泽泻汤对HepG2细胞活力无影响,泽泻汤剂量依赖性下调PA诱导的肝细胞培养基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降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小鼠血浆ALT、AST及肝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尼罗红染色观察PA诱导的细胞内脂质沉积,P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蓄积显著增加,体外细胞脂质堆积模型诱导成功,泽泻汤有效改善P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小鼠肝脏油红染色结果同样表明,泽泻汤剂量依赖性减少HFD小鼠肝脏脂质堆积。线粒体膜电位染色显示泽泻汤能够逆转PA诱导肝细胞损伤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同时泽泻汤激活PGC-1α上调其靶基因ACADS、CPT-1α、CPT-1β、UCP-1、ACSL-1、NRF-1等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泽泻汤可体内外上调LKB1、p-AMPK、p-ACC、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综上所述,泽泻汤能够有效改善NAFLD,其机制可能与调控LKB1/AMPK/PGC-1α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化痰利湿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探讨其对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软脂酸诱导幼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复制NAFLD体外细胞模型,并用活血化瘀、化痰利湿方药含药血清干预,检测肝细胞活性和甘油三酯水平(TG),肝细胞线粒体SOD、MDA、NO、GSH活性,观察中药和水飞蓟素对其的影响。结果中药能明显升高NAFLD体外模型细胞存活率,降低TG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线粒体SOD、NO、GSH含量。结论活血化瘀、化痰利湿中药能有效提高抗氧化水平,改善脂质过氧化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芦荟大黄素 (AE)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拟探讨AE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以CCL4体外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为实验模型 ,通过测定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 (ALT)、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H)、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水平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观察AE对急性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CCL4体外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为实验模型 ,通过测定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 (ALT)、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H)、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水平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观察AE对急性肝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 :AE浓度为 10 -4mol/L - 10 -7mol/L时能显著抑制CCL4所致ALT和MDA水平的上升 ,提高GSH水平及细胞存活率 ,并呈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结论 :AE能有效保护CCL4所致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曹小菊 《中医杂志》2000,41(6):373-375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脂质代谢异常、激素水平改变、环境和遗传因素、脂质过氧化损害、免疫反应、缺氧和肝循环障碍等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肥胖症、药物及药物中毒、糖尿病、妊娠、肝炎病毒或其它病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导NAFLD大鼠模型,对其肝细胞脂质蓄积及氧化应激状态进行评价。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比较两组大鼠的肝湿重、Lee's指数;超声下观察大鼠肝脏影像学改变;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组织匀浆TC、TG含量;取肝组织行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学改变;Ⅳ型胶原酶法提取原代肝细胞行油红O染色并检测肝细胞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模型组肝脏超声所见符合脂肪性肝病影像学改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湿重、Lee's指数、血清TC、TG、LDL-C,肝组织匀浆TC、TG及肝细胞MDA、NO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HDL-C及肝细胞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及肝细胞病理提示肝细胞脂质蓄积。结论:高脂饲料喂养16周的大鼠模型其肝细胞存在脂质蓄积和氧化应激状态,是成功的NAFLD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肝脏脂肪代谢紊乱、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或组织上每单位面积1/3的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以甘油三酯升高者最为多见,同时多伴有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体外培养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HC)、星状细胞(HSC),观察软肝冲剂含药血清对其影响。结果:软肝冲剂有保护肝细胞、减轻CC l4对肝细胞损伤,抑制HSC活化,促肝细胞再生的作用。结论:软肝冲剂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HSC活化的作用,从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