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肢者,诸阳之本也,”见载《素问·阳明脉解篇》。是岐伯在解释足阳明之脉病“登高而歌……窬垣上屋”的病机时提出来的。两千年来一直被医者注释、诵习和引用。细揣文意“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应为“四肢者,诸阳之末也。”这是否与经文相违呢?否!笔者认为“四肢者、诸阳之本也”的“本”字系“末”字之误。本、末不容倒置,故敢正其误  相似文献   

2.
1“痓”字校改之误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卷四第一下注8:“痓,此为‘痓’误。按:‘痓’俗体作‘痓’,故古籍中多与‘痓’相混。《素问》、《太素卷十五·五脏脉诊篇》皆作‘瘛’,与‘痓’义同”。下‘痓’字同。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脾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中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病名,但有其特有症状的描述,如“腰者,肾之府,摇转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素问·刺腰痛篇》)、“腰痛拘急,牵引腿足”(《医学心悟》)、“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锢,腰雎痛,寒湿持于气交而为疾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岁火不及,寒乃大行,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等。归纳其病因病机为:  相似文献   

4.
痉证刍言     
痉,音径。僵直之意也。痉证是以筋肉牵引颈项强急,甚有角弓反张为主的疾病。如《注解伤寒论》云:“痉者,强也,千金以强直为痉。经曰:颈项强急,口噤反张者痉。”古方书有将痓字作痉的。如仲景《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第二》一则,即用痓字。痓,音翅。查《广韵》痓字作恶解并无僵直之意。从痓与痉两字音意皆异,办无通用之说考虑,显系传写之误。如《金匮要略论注》云:“盖痓即痉,强直之谓也。”又如《景岳全书》云:“痓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辨疒至 湿脉证》:“伤寒所致太阳病 ,疒至 、湿、此三种 ,宜应别论。”句中“疒至 ”字 ,有的笼统注为病名 ,是什么病 ,语焉不详。有的注为通“痉”,是个通假字。其实都是错误的。因为如认为是病名 ,大都依从《集韵·至韵》:“疒至 ,风病。”其显然不当。如认为“疒至 ”通“痉”,古音不同 ,不能构成通假。其实 ,“疒至 ”是“痉”字之讹 ,因古字形体相近而误。考《说文解字》无“疒至 ”字 ,而有“痉”。其云 :“痉 ,强急也。”《说文解字》没收“疒至 ”,这说明汉以后“痉”在传抄时讹写为“疒至 ”。到魏张揖《广雅》才把…  相似文献   

6.
正语出《素问·五藏别论》篇,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王冰注:"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郭霭春注云:"其下"之"下"谓二便。"适其脉",《太素》"脉"下有"候"字。"适"有"察"的意  相似文献   

7.
1.以脉象揭示某一病证 《痉湿暍病篇》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疟病篇》:“疟脉自弦……。”《水气病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等均为以脉示病,辨证的典型。指出紧如弦的脉主痉病;弦脉主疟病;沉脉或沉小脉主水。再如“腹满脉微弦”,“寒疝脉弦紧”等亦是以脉象揭示病证的。 2.以脉象鉴别病证异同 (1)辨病名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肺痿、肺痈的病变部位虽均在肺,但肺痿是肺的津液过度耗损,  相似文献   

8.
答:病机十九条言痉,有因凤、因热和因肝的不同,这几条都易于理解,但因湿致痉,应该说是病机十九条中比较难解的条文。为什么因湿致痉呢?古今学者的认识不尽相同。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六·痉因质疑》中说:“痉病之因,素问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泓’。此湿字,大有可疑,盖风字误传为湿字也,”认为“湿”字有误;有的认为不是字误,如北京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一九八○年的内部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章考察了《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的六个语词,或仅释其义,或兼校其文,总以祛疑解惑、阐明经义为旨归。其具体结论是:(1)“针除”犹言针砭,指的是采用针刺、砭弹的方法来治疗疾病;(2)“津泄”是同义复词,即渗泄、渗漏之义;(3)“嘶败”是同义复词,义谓“(声音)破散”,切不可据杨上善注语而删“败”字;(4)“敷”为“陈”字之形误,而“陈”则是“神”的借字,其义即“树木自然死亡”;(5)“其叶发”的“发”字通“废”,义同于“落”,今存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中的“落发”才是古医经的旧貌,学者或以《素问》“发”字为误,或以《黄帝内经太素》“落”字为注语误入正文,或疑《黄帝内经太素》“发”字为衍,皆不可从;(6)“哕”即呃逆,而其文很可能本作“噫哕”,指的是嗳气和呃逆。  相似文献   

10.
三、虚热: 邪热劫灼肝肾真阴,虚风内动为虚热。故临床表现为身热朝衰暮盛。《温病条辨·下焦篇》:“燥久伤及肝肾之阴,上盛下虚,昼凉夜热,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者,三甲复脉汤主之,定风珠亦主之,专翕大生膏亦主之。”精气虚竭,故神倦、耳聋。《温病条辨·下焦篇》:“温病耳聋,病系少阴。”阴液耗伤,故咽干口燥,牙齿干枯。《外感温热篇》:“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血虚筋脉失养,故手足蠕动。《温病条辨·下焦篇》:“邪热久羁,吸灼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疯,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舌质光绛,示伤阴脱液,脉虚数,示阴虚热灼。  相似文献   

11.
山东10个不同种质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及其品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不同种质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并进行初步的品质评价,为优良种质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10个不同种质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01%~2.36%。结论:不同种质金银花间绿原酸含量存在差异。初步认为,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结合药材产量分析,可作为优良品种筛选的有4个种质,包括小鸡爪花、细毛针、大毛花和小毛花;有待研究的4个种质,为大麻叶1、大鸡爪花、红裤腿和麻针;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2个种质,为大麻叶2和红梗子。  相似文献   

1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的基本原则之一,许多篇章的语义都可按此原则去理解.但遗憾的是,后世医家未能理解"凡将用针,必先诊脉"的深刻含义,将<素问·长刺节论>中的"刺家不诊,听病者言"错误的理解成"刺家不必诊脉,但听病者言",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本来描述脉象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理解成针刺手法,同时还将本来描述脉象改善的"气至"理解成"针下气至"等等.  相似文献   

13.
鉴于目前针对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阴虚"的内涵不完全一致的问题,为明确"阴虚"的内涵与外延,对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阴虚"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研究发现,"阴虚"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11处,其涵义有5种,分别为中土受伤,形气衰少;尺脉不足;五脏精亏;肾虚;阴经气虚。本文就正确理解"阴虚"内涵与外延,界定"阴虚"概念,为中医理论的正确运用和继承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32-934
以张仲景乌梅丸上热下寒证,探讨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病机与治则,不拘于治蛔思路,以糖尿病之阴虚发热紧扣厥阴病"上热"之病机,并以乌梅丸"风木熄火""酸味制甘"思路进行论治;再以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之"阳滞脉微"对应"下寒",并以乌梅丸"阴阳交泰""二气通调"思路进行论治。乌梅丸方暗含了标本同治、上下同治的思想,值得继续研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补泻汤的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五脏大补泻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行推理,而不需强记了;同时为用数术思想研究《伤寒论》组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第12条中"阳阴"的含义,历代医家见解不一,大致可归纳为3种观点:一者"言脉说",或言尺寸,或言浮沉;二者"病机说";三者既言脉象又言病机。《伤寒论》第12条中"阴阳"是指代"营卫","阳"为"卫","阴"为"营",而"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正是对太阳中风病机的论述,也是对太阳中风后机体"营卫"所做反应的描述。可见研究《伤寒论》定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前后联系,互为参照,才能明晓仲师本意,万不可断章取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将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发挥的治疗作用拟作"阳气",根据激素使用剂量不同,从"升阳""温阳""回阳"分论,提出激素发挥其功能的同时,辨证发挥中医药优势预防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重在及时顾护津液、挽存真阴、填精益髓。基于此,提出激素的使用应中西结合,扬长避短,以期为更好地认识及使用激素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吴良村教授认为正气不足是肠癌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也是被邪毒伤耗的结果。正虚邪积为肠癌的根本病机。肠癌属因虚而致积、因积而益虚,本虚而标实之病证。在肠癌的病因病机中,除了正气不足外,最重要的便是热毒内蕴,而热毒内蕴势必耗气伤阴,临床多以气阴两虚为基础。吴教授结合辨证,按人体正气盛衰将肠积分为初中末3个阶段,治疗按此3阶段与攻补二法相结合,用药特点以益气养阴清热为本。“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在治疗中,常以沙参麦冬汤为底,结合辨证,加减用药,尤善用黄芪、党参、生晒参、太子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生地、天花粉等,以求“养正积自消”之功。此乃吴教授治疗肠癌特色之最,其之重要性可以说是贯穿治疗过程的始终。且吴教授很重视中医药配合放化疗治疗的阶段区别,加减用药,以期达到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国医大师郑新认为,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原因主要缘于特殊病理类型、感染因素、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用药不规范、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高凝状态及高脂血症等。郑老师提出了"肾病三因论""肾病多瘀论""祛邪扶正并重、扶正重在脾肾""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同时,郑老师结合儿童"稚阴稚阳""纯阳"之体等生理病理特点,总结出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认为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难治之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主因肺肾两虚、阴阳失和,实主因肺热、瘀血、风湿、湿浊(热),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重视"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活血化瘀"等。  相似文献   

20.
耿晨  董海航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2022,42(2):186-189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