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275例。喉返神经解剖区域保护法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155例,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叶或腺叶 峡部切除120例。结果:喉返神经解剖区域保护法155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显露喉返神经120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原发性的情况而行喉返神经解剖区域保护法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和显露喉返神经行腺叶或腺叶 峡部切除术,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66例甲状腺肿瘤手术行甲状腺全切或腺叶+峡部切除术,对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190例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采用解剖区域保护法。结果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65%(3/456),其中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0.21%(1/456)。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原发病灶的不同情况采用显露喉返神经与区域保护法均能避免损伤喉返神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13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将70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患者分为观察组,余下60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后观察两组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显示,对照组(未显露喉返神经)中,并发喉返神经损伤7例,永久性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4例,甲状腺旁腺功能减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显露喉返神经)中,并发喉返神经损伤4例,为暂时性损伤,无喉上神经损伤或甲状腺旁腺功能减退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71%(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失为一种安全而又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5年420例甲状腺手术资料,对甲状腺病变的位置及手术方法与RLN损伤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生不同程度声带麻痹21例,位于甲状腺背侧的病变RLN损伤率为14.29%,甲状腺腺叶切除RLN损伤率为12.5%,甲状腺次全切除RLN损伤率为2.27%。结论: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与病变位置和手术方法明显相关;肿块位于甲状腺背侧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时,手术应常规显露RLN。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与肿瘤位置和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及如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方法 分析320例甲状腺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320例甲状腺手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损伤率0.94%,无永久性损伤,远低于文献报道最高达13.3%喉返神经损伤率.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能明显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解剖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在预防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7年9月340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资料,172例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168例按传统方法对喉返神经行径区进行保护,未解剖喉返神经。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损伤率为0.6%;未解剖喉返神经组暂时性损伤6例,永久性损伤2例,总损伤率为4.8%,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特点和变异,术中正确辨认喉返神经,行甲状腺手术时解剖显露喉返神经能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并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1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于2000年3月至2005年5月,采用主动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共施术140例。结果:手术基本做到无出血切除腺叶,1例甲状腺腺瘤出血囊性变压迫喉返神经致麻痹3个月,术后2d发音改善,30d恢复正常;发生喉返神经暂时麻痹2例,1例拔引流管后5d恢复,1例术后30d恢复;器质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损伤率为0.71%,系用米氏钳钝性分离甲状腺上极后方时分离点过份靠下、接近环甲区,钳夹损伤了喉返神经分支所致,术后5个月发音接近正常。结论:在行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中,主动解剖喉返神经直视下保护是避免损伤的最可靠措施;在处理上极血管时注意分离点不宜过份靠下、接近环甲区,以防损伤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8.
阴英  王毅  姚远  吴泽宇  胡世雄  赵刚  彭林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33-4135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喉返神经的必要性.方法:将2007年1月到2009年8月我院实施的甲状腺手术1 252例纳入非解剖组,手术时不解剖喉返神经,2009年9月到2012年5月我院实施的甲状腺手术1 303例纳入解剖组,在手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记录手术方式,手术总时间,解剖喉返神经所需时间,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解剖组手术总时间比非解剖组长(P< 0.001),解剖组中位解剖喉返神经所需时间为7分钟.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解剖组与非解剖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解剖组0.9%,非解剖组1.1%,x2=0.535,P=0.464),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时,解剖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比非解剖组低(解剖组0.9%,非解剖组2.7%,x2=4.877,P=0.027).结论:甲状腺手术解剖喉返神经是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重要方法,在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时应常规解剖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新的暴露甲状腺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侧支、甲状旁腺的方法,从而避免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我科连续收治的79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从环甲间隙开始暴露和解剖甲状腺,应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结果:在所有的79例手术患者中,很容易找到环甲间隙,并且从这个间隙开始入路,应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很容易就可以识别出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79例患者均从环甲间隙开始完成了标准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其中32例在术中看到了喉上神经外侧支,79例患者术中均看到了喉返神经.术后,除1例患者可能因牵拉而出现了暂时性声音嘶哑外,无其他永久性低钙、饮水呛咳或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环甲间隙是位于甲状腺上极内侧与环甲肌之间的无血管区域,从这个区域入路开始行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或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采取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380例,并与未显露喉返神经的316例对照,比较术后两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发生率为0.3%,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3例(4.1%),永久性损伤11例(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93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3项指标,并设立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Ⅳ-C、LN及HA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原发性肝癌组和乙肝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且以HA最具意义,三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临床价值。结论血清肝纤维化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能动态观察肝病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张毅飞 《临床医学》2009,29(6):21-2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1月术中显露与未显露RLN的597例甲状腺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实施597例甲状腺手术,显露组299例,解剖显露RLN391条,喉不返神经1条,损伤RLN3条,损伤率0.77%;未显露组298例,损伤RLN19奈,其中永久性损伤3条,损伤率6.4%;两组损伤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显露RLN可有效预防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3.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46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显露喉返神经组(A组)233例和不显露喉返神经组(B组)236例,对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0.86%,无永久损伤病例;B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5.10%,永久性损伤率2.54%。两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积极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46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显露喉返神经组(A组)233例和不显露喉返神经组(B组)236例,对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0.86%,无永久损伤病例;B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5.10%,永久性损伤率2.54%.两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积极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对于微波消融高风险甲状腺结节中避免喉返神经(RLN)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172例患者共201个高风险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40例采用液体隔离带法、52例采用杠杆撬离法、80例采用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以预防热损伤RLN,比较3种方法RLN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201个高风险甲状腺结节均完全消融。4例发生RLN损伤,发生率为2.33%(4/172),其中3例(3/40,7.50%)采用液体隔离带法,1例(1/52,1.92%)采用杠杆撬离法。采用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患者均未发生RLN损伤。3种方法的RLN损伤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结论 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微波消融高风险甲状腺结节可有效避免RLN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甲状腺切除术中显露和非显露预防喉返神经(RLN)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各种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119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显露与非显露RLN,比较二者之间其并发损伤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术中显露RLN出现暂时损伤0.9%,无发生永久性损伤。非显露RLN出现暂时损伤为6.9%,永久性损伤1.1%。术中显露RLN与非显露RLN二者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中对RLN进行解剖显露,可预防或避免RLN损伤。对甲亢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者宜选择单侧残叶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法与功能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显露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33例甲状腺手术中,良性病变83例,恶性病变50例,术中均显露喉返神经,在直视下保护喉返神经并切除病变。结果所有患者原发病灶完整切除,术后1周发现2例患者声音嘶哑,随访3个月后恢复功能,其他患者声音正常。结论喉返神经显露是甲状腺手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合理的显露方法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实时监测与常规暴露的差别,探讨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并介绍喉返神经监测仪的应用.方法 采用NIM-ResponseTM实时肌电图监测仪对43例患者行喉返神经实时监测,采用常规暴露法对70例患者行喉返神经全程显露,比较两组之间喉返神经探查时间、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率、喉返神经损伤后再次手术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的差异.结果 实时监测组探查喉返神经79根,常规暴露组探查喉返神经85根.实时监测组平均喉返神经探查时间、平均手术时间较常规暴露组短,分别为(6.2±1.2)min vs.(13.6±2.5)min,P〈0.01;(102.3±8.9)min vs.(139.8±18.6)min,P〈0.01;而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较常规暴露组低,分别为1.35% vs.10.26%(P〈0.05),0 vs.2.56%(P〉0.05);喉返神经损伤后再次手术有效率较常规暴露组高,60% vs.14.3%(P〉0.05);两组之间出血量、引流量无明显差异;实时监测组平均住院费较常规暴露组高,(13 962.6±125)元 vs.(10 851.6±89)元,P〈0.01.结论 喉返神经监测仪实时监测较常规暴露能更快完成喉返神经探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但费用较高.两组之间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再次手术有效率、出血量、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