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妇不同体重指数下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状况。方法对本科室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40例双胎妊娠孕妇实施观察研究,根据孕妇孕前体重指数是否正常分组:偏低组8例(体重指数18.5kg/m2)、正常组22例(18.5kg/m2体重指数25.0kg/m2)、偏高组10例(体重指数25.0kg/m2),分析总结孕妇孕前及孕期体重指数与妊娠结局、并发症、新生儿体重的关联。结果偏低组、正常组、偏高组孕妇剖宫产发生率、妊高症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低组、正常组、偏高组新生儿体重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妊高症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数明显高于无妊高症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数与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体重指数将影响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增加体重(gestation weight gain,GWG)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78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BMI分为低体重组(117例),正常体重组(51...  相似文献   

3.
孕妇体重指数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巨大儿逐年增多,分娩巨大儿产妇多较肥胖,产妇的肥胖和巨大儿成为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难产加重了产妇的痛苦,增加了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或产伤的危险。我们对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间初产分娩巨大儿的116例产妇和初产分娩正常体重儿的116例产妇的体重指数(BWI)与巨大儿发生、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关系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460例单胎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妇孕10周体重体数(BMI)以及整个孕期体重指数增长(△BMI)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肥胖组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消瘦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当△BMI>6时,巨大儿、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孕期体重指数的变化是影响分娩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徐静  陈霞  王颖 《临床荟萃》2012,27(16):1393-1395
目的 探讨初产妇增加的体质量指数(BMI)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1年4~12月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有记录的单胎初产妇资料,根据第1次产前检查(妊娠10~15周)记录的体质量、身高计算BMI,分为4组(体质量较轻组BMI≤18、正常体质量组BMI>18~24、过重体质量组BMI> 24~28、肥胖组BMI>28),将其他3组的资料与正常体质量组资料相比较,分析早孕期BMI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随BMI增加剖宫产率升高;过重体质量组的延期妊娠、引产风险与正常组相比增加RR =2.2(CI =1.4~3.4)、RR =2.3(CI=1.4~3.8);与其余3组相比正常体质量组的早产率6.8%最低.肥胖组的巨大儿风险与正常BMI组比较增加2.7倍RR =2.7(95% CI =1.5~5.1),肥胖组的高危妊娠风险与正常体质量组相比增加2.1倍RR =2.1(CI =1.2~3.5).结论 增加的早孕期BMI与一些不良的妊娠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6.
苏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4034-4035
将180例孕妇按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分为ΔBMI增长较小组(A组,36例)、ΔBMI增长适中组(B组,104例),ΔBMI增长较大组(C组,40例),比较分析A、B、C三组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 A组的低体重儿、高危新生儿发生率明显显著高于B组(P0.05),C组的GIGT、GDM、PIH、剖宫产、巨大儿、高危新生儿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C组的GIGT、GDM、PIH、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而C组的低体重儿发生率要显著低于A组(P0.05)。妊娠期体重增长指数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合理控制妊娠期体重增加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孕产期安全,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青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972-974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孕期增重指数(ΔBMI)、与妊娠结局关系。 方法 将512例在我院进行产检并足月分娩单胎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A组(20~25):246例、B组(<20):152例、C组(25~30):94例、D组(>30):20例,并随访其妊娠结局。 结果 (1) 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7.5±5.0kg。(2)巨大儿发生与孕前体重指数无关;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P=0.05),或ΔBMI≥7(P<0.0005)时,巨大儿发率显著增高。(3)B组GIGT、GDM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7;P<0.0005)。(4)妊高征发生与孕前体重指数明显相关,高于标准体重组妊高征发生明显增加;体重增加>18kg,或ΔBMI≥8时妊高征发生率增加;正常与B组体重增加>23或ΔBMI≥9时妊高征发生率明显增加。(5)高于A组剖宫产率明显增加(P<0.0005),因产程异常行剖宫产比例明显增加(P=0.001;P<0.0005) 。B组羊水过少发生率增加。 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指数与巨大儿、妊高征、GIGI、GDM、剖宫产率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孕期体重可以得到良好妊娠结局。 [关键词] 体重指数 体重增长 孕期增重指数 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孕妇妊娠后24周至胎儿出生期间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分为三组:A组(n=31)、B组(n=46)及C组(n=23),其中A组体重指数增长<3kg/m2,B组3kg/...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建卡并行常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281例.其中体重指数≥24kg/m2的孕妇100例,为高BM I组;体重指数在18.5~23.9kg/m2范围内的孕妇181例,为正常BM I组.并将两组孕妇按照孕期增重分为三个...  相似文献   

10.
营养健康教育控制孕妇体重对妊娠过程、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通过营养健康教育控制孕妇体重增加对妊娠过程、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门诊定期产前检查高于标准体重指数(BMI)的222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1例,实验组通过营养健康教育调控孕妇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妇体重指数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孕妇孕38周后高于体重指数、妊高征,产后巨大儿发生率及手术产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糖尿病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于标准体重指数的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指导,能减轻和控制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可使孕妇获得良好的妊娠过程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分娩认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对两组孕产妇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分娩结局、阴道分娩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评分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仅为16.3%,其中仅1例为社会因素剖宫产。对照组剖宫产率高达39.6%。其中10例均因为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达98.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孕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孕产妇分娩认知行为,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孕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3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选择再次剖宫产,19例孕妇阴道试产,13例成功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为68.4%。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4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36例分娩情况。结果136例中35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2.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官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相似文献   

14.
Aim: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growth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of the students.
Background:  School health services are important to evaluate, protect and to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student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growth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of the students who were registered in a primary school with low socio-economic level in Kayseri Province in Türkiye between 1 April 2004 and 30 May 2004.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questionnaire and health-screening forms.
Finding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average age was 9.77 ± 2.41 in girls and 10.16 ± 14.70 in boy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average height was 137.95 ± 14.70 cm, and the average weight was 33.07 ± 10.08 kg for all students. The girls between 10 years and 12 years old had a better average body mass index (kg/m2) (BMI) compared with boys. Boys between 6 years and 9 years old had a better BMI than the girl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important ( P  = 0.006 and P  = 0.002,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4.9% of the students were underweight and 2.2% of the students were obese. It was thought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height, weight, BMI, age and the blood pressure values; and as BMI and age increased, so did the blood pressure value.
Conclusion:  Cooperation and dialogue need to be established among the school directorate, the families and the students to promote and encourage proper growth development and nutrition of the students within the school health servic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信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3个月的患者按透析单双日分组,单日治疗的患者为短信教育组(46例),双日为对照组(46例)。短信教育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患者在透析间期每天7:00~7:15接收护士发的教育短信;19:30~20:00护士接收患者反馈的信息。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结果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短信教育组低于对照组(P<0.01);液体摄入依从性,短信教育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间期的患者进行短信教育,有利于提高MHD患者限制液体摄入的依从性,使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控制在规定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初产妇225例作为对照组,在孕7~9个月不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分娩时实施常规护理,并采用导乐陪伴;观察组361例,在孕7~9个月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分娩时除导乐陪伴外,严格执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技术规范.比较两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分级.结果 两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方式中顺产、剖宫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分级中0~3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应用于初产妇,可以缩短产程时间,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有效地减轻分娩疼痛程度,值得产科临床优先应用.  相似文献   

17.
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及超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混合回声包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声像图表现以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混合回声包块为特点的CSP患者52例,分析其病史、二维及CDFI特点。将其中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清宫术)的40例按出血量分为<200 ml组(26例)和≥200 ml组(14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及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包括停经、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HCG下降不满意或反而升高,14例曾出现大出血。病灶声像图特点为位于子宫前壁下段的混合回声包块,血流分布以周边为主。治疗出血量<200 ml组和≥200 ml组之间在停经时间、病变最大径、平均径和阻力指数(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包块型CSP的声像图具有较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15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再次剖宫产,88例孕妇阴道试产,阴道试产分娩成功78例,试产成功率为88.6%。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产程中枕后位产妇采取特殊体位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取2年内产程发作时胎方位为枕后位的健康初产妇13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4例,采取特殊体位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体位.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顺产率77.0%,对照组16.7%(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16.2%,对照组76.6%(p<0.01).而且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产程中特殊体位护理有利于加快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该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晶莹  傅晓英 《新医学》2014,(4):266-271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BMI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对某轻体力劳动单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等,对资料完整的172名职工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BMI水平、不同性别及不同GGT水平组别间一般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GGT与BMI的相关性。结果体质量过低组、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肥胖组4组间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个GGT四分位组间BMI、腹围、心率、舒张压、ALT、AST、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4个GGT四分位组间ALT、AST、ALP、HDL-C、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男性组 GGT 水平与 BMI、腹围、心率、肝右斜径、ALT、AST、ALP呈正相关,女性组GGT水平与BMI、腹围、收缩压、舒张压、ALT、AST、ALP、血肌酐、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GGT可以显著影响BMI及腹围;调整了性别、年龄、GGT、肝右斜径、ALT、AST、ALP、血肌酐、HDL-C、LDL-C、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等指标之后,GGT与BMI独立相关。结论血清GGT水平的上升与BMI水平存在显著且独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