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在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单用氯沙坦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卡托普利有一定的作用,二者合用时抑制作用较明显。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明显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合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在血管紧张素II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的影响。结果 :血管紧张素II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单用氯沙坦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 ,卡托普利有一定的作用 ,二者合用时抑制作用较明显。结论 :血管紧张素II具有明显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合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应用CD29、CD11b/c抗体进行细胞鉴定。对细胞以不同浓度AngⅡ预处理3 h,采用缺氧联合无血清(hypoxia/SD)的方法诱导缺氧损伤模型;应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拮抗剂PD123319进行干预。应用MTT和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以确定最佳刺激浓度,采用台盼蓝染色,CCK-8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和凋亡率。结果:①MSCs表面抗原CD29阳性率>97%,CD11b/c阳性率<1%;②AngⅡ预处理显著提高MSCs的活力,减少细胞凋亡率;③AngⅡ对MSCs的预适应保护作用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最佳浓度为10nmol/L;④氯沙坦可抑制AngⅡ的预适应细胞保护作用,而PD123319无此效应。结论:AngⅡ通过AT1受体发挥对MSCs的预适应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变化的作用及药物对其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在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平滑肌细胞MMPs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及脉平对其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MMPs的表达,MMP-9表达较MMP-1和MMP-2出现早;应用药物后对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一定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MMPs表达作用,尤其在大剂量作用较明显;脉平可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Ⅱ)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作用受体.方法: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以AⅡ10-11~10-5 mol*L-1孵育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然后加入AⅡⅠ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与AⅡ共同孵育,观察其对A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Ⅱ 10-11 mol*L-1组凋亡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14.63±3.18)% vs (10.55±2.67)%, P>0.05]; AⅡ10-9 mol*L-1组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2.18±3.59)% vs (10.55±2.67)%, P<0.01]; AⅡ浓度为10-9 mol*L-1、10-7 mol*L-1和10-5 mol*L-1三组间,凋亡细胞数量差异无显著性[(22.18±3.59)%, (19.07±3.27)%, (25.06±5.64)%,P>0.05].氯沙坦抑制A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12.87±4.31)% vs(19.07±3.27)%,P<0.05].TUNEL染色支持以上结果.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AⅡⅠ型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β细胞(RIN-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氯沙坦的保护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RIN-m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ngⅡ(0、0.1、1、10、100nmol/L)在24、36及48h对RIN-m细胞增殖的影响;随后分为空白对照组,100nmol/LAngⅡ组和氯沙坦预处理组,各组干预48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及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⑴AngⅡ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显著抑制RIN-m细胞增殖(P<0.001),以100nmol/LAngⅡ作用48h抑制的最为明显;⑵各组干预48h后,100nmol/LAngⅡ组RIN-m细胞增殖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高于100nmol/LAngⅡ组(P<0.001);⑶透射电镜观察RIN-m细胞,空白对照组和氯沙坦预处理组细胞形态大致正常,100nmol/LAngⅡ组细胞发生典型凋亡样改变;⑷100nmol/LAngⅡ组RIN-m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低于100nmol/LAngⅡ组(P<0.001)。结论AngⅡ抑制β细胞增殖,诱导β细胞凋亡,氯沙坦预处理可以拮抗AngⅡ的效应,对β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单药以及联合柔红霉素对成人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生长、凋亡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Ficoll液分离各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硼替佐米(5、10、20、50 nmol/L)、柔红霉素(50、100、200、500 nmol/L),以及低浓度硼替佐米(5、10 nmol/L)联合不同浓度柔红霉素(50、100、200、500 nmol/L)进行细胞培养;采用MTT方法检测培养48 h后细胞增殖活性,计算抑制率、半抑制浓度(IC50)和相互作用系数(CDI).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24 h后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培养48h后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结果 所测各型急性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率随硼替佐米或柔红霉素单药浓度增高而增高;柔红霉素联合小浓度硼替佐米(5、10 nmol/L)后,柔红霉素的IC50由(102±27)nmol/L分别减小为(73±26)、(55±22)nmol/L;柔红霉素200 nmol/L联合硼替佐米10 nmol/L时协同作用最为显著,CDI=0.17.柔红霉素100 nmol/L联合硼替佐米20 nmol/L组与未加药组或单药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增高、Bcl-2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柔红霉素对成人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有协同促凋亡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和受体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诱导的作用。[方法]取新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和AT2受体激动剂CGP-42112A,孵育24 h,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比值,RT-PCR半定量检测AT2受体mRNA表达。[结果]血管紧张素Ⅱ以10-5mol/L、10-6mol/L、10-7mol/L、10-8mol/L浓度加入培养细胞24 h后,凋亡细胞比值分别为(21.73±1.25)%(、18.65±0.49)%、(17.29±0.67)%(、15.98±0.71)%,均显著增高于对照组(6.89±1.17)%,(P<0.001)。CGP-42112A以10-5~10-8mol/L浓度作用于细胞后凋亡细胞值分别为(22.32±2.69)%(、19.17±1.63)%(、17.98±1.96)%、(16.06±1.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4±0.61)%,(P<0.001),凋亡细胞数与2种药物均呈剂量依赖性。RT-PCR半定量分析,两种药物作用于细胞后,随着浓度的逐渐增加,AT2受体mRNA的表达均逐渐增强。[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和AT2受体兴奋剂均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细胞凋亡可能通过AT2受体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肾素活性,探讨白藜芦醇对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集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时的骨髓和外周血,以放射免疫法检测标本中的肾素活性,9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采用一定浓度梯度(25~2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人白血病U937细胞,培养不同时间(12、24、36、48h)后,以MTT法检测U937细胞增殖抑制率。选择100、2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U937细胞,培养48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肾素活性高于对照组骨髓及自身外周血中的肾素活性,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藜芦醇作用U937细胞后,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降低。白藜芦醇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抑制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下调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药露蜂房纯化蛋白(nidus vespae protein-Ⅱ,NVP-Ⅱ) 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NVP-Ⅱ在体外作用于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MTT比色法检测NVP-Ⅱ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变化,并用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TdT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0.019 19 mg/L、0.191 9 mg/L NVP-Ⅱ组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使白血病细胞在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而且TUNEL检测见凋亡细胞核深染,NVP-Ⅱ处理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 NVP-Ⅱ体外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人单核细胞THP - 1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的人单核细胞THP - 1予不同浓度的AngⅡ刺激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单核细胞的凋亡率随Ang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加用Ang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可部分阻滞这种作用。结论 AngⅡ促进单核细胞凋亡 ,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体外培养犬胰岛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氯沙坦(losartan)抑制胰岛凋亡和对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获得的纯化犬胰岛经不同处理培养48h后,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胰岛细胞凋亡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百分率,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细胞Fas和Fas-L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犬胰岛经1.0μmol/L AngⅡ处理48h 后,胰岛细胞出现调亡(16.41±3.01)%现象,电镜见细胞皱缩、胞核裂解,电泳显示核酸断裂片呈"梯形"结构,Fas(11.46±1.97)%和Fas-L(14.68±3.51)%表达亦显著增强.氯沙坦组凋亡细胞数减少至(9.25±1.58)%,Fas(6.85±1.89)%和Fas-L(8.16±2.13)%表达减弱.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凋亡由AT1受体介导,Fas和Fas-L参与其凋亡过程.氯沙坦具有胰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b)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肌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体外建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b)增殖建立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分别观察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及槲皮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genistein抑制AngⅡ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P<0.01),加入Que后其抑制作用更加显著(P<0.01),但对H-89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说明Que与genistein有协同作用,部分通过酪氨酸激酶途径抑制AngⅡ(10-6mol/L)诱导的细胞增殖.结论:槲皮素通过部分酪氨酸激酶途径抑制CFb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肝星形细胞系HSC-T6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Hoechest 33342直接染色法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HSC-T6凋亡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无血清培养的HSC-T6自发凋亡率分别为(2.99±0.98)%(流式细胞仪检测)和(5.69±1.52)%(Hoechest 33342直接染色法),血管紧张素Ⅱ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其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血管紧张素Ⅱ还能上调Bcl-2/Bax比值.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抑制HSC-T6凋亡是其参与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此作用是通过上调Bcl-2/Bax比值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48 h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处理后HepG2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作用24 h,10...  相似文献   

16.
鲁辛  蔡德鸿  张桦  孙嘉  陈宏 《广东医学》2007,28(1):17-20
目的 探讨分离纯化的人胰岛细胞是否表达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通过体外实验了解该酶在血管紧张素Ⅱ损伤胰岛细胞功能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分离纯化后的胰岛分别进行p22phox亚基和胰岛素免疫荧光检测;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干预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 免疫荧光标记胰岛p22phox亚基和胰岛素均呈强阳性;血管紧张素Ⅱ抑制高糖刺激下胰岛细胞胰岛素的分泌,使用AT1受体拮抗剂或者NAD(P)H氧化酶抑制剂能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抑制作用.结论 分离纯化的人胰岛细胞表达NAD(P)H氧化酶;血管紧张素Ⅱ可能通过激活细胞表面NAD(P)H氧化酶使胰岛细胞发生氧化应激,从而损伤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张红  周静  姜政 《重庆医学》2011,40(28):2812-2814,2804
目的分别探讨白藜芦醇(Res)联合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将来临床上以Res基础的联合用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5-FU单独或与半抑制浓度(IC50)的Res联合处理SGC-7901细胞24、487、2 h后,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5-FU单独或与Res联合处理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的中效浓度,以检测二者有无联合增效作用;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等,观察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MTT法显示:5-FU单独作用于SGC-7901细胞,其IC5011.44μg/mL,而与150μmoL/L Res联合作用时,则IC506.65μg/mL,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FCM结果显示:5-FU分别与Res联合应用,其凋亡率15.68%,与5-FU单独应用相比(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显示: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相比,细胞核明显棕黄色深染,且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表明5-FU与Res联合作用,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 Res联合5-FU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说明Res与5-FU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suberic bishydroxamate( SBHA)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BHA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AML细胞24 h,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SBHA能显著抑制AML细胞株U937ˉ、KG-1及Kasumi-1细胞的生长.AnnexinV-PI双标记法及FACS分析结果证实,SBHA能显著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激活Caspase-3、Caspase-9、Caspase-8,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及Bcl-xl的表达,下调Survivin、XIAP及cIAP的表达.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SBHA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对凋亡相关蛋白的调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与5-氟尿嘧啶(5-Fu)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方法 、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及电镜技术等研究丹参酮ⅡA与5-Fu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 丹参酮ⅡA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与5-Fu合用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强.8.0μg/mL丹参酮ⅡA作用72h后,电镜下出现细胞核固缩,形成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丹参酮ⅡA 4.0和8.0μg/mL作用HeLa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为34.13%、45.84%,在浓度增至32.0μg/mL时细胞凋亡无明显增加.结论 丹参酮ⅡA具有直接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值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具有增强5-Fu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5-FU)、尼美舒利(Nimesuhde,NIM)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5-FU、NIM抑制食管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不同浓度5-FU、NIM单独或联合作用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NIM与5-Fu联合作用于食管癌EC109细胞株时,其抑制率与凋亡率较两者单独作用时高,且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两者单独作用时的表达水平.结论:NIM联合:5-FU能有效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其中抑制VEGF表达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