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不规则抗体及抗体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输血前患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检,抗体阳性者进一步鉴定。结果对3765例输血前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其阳性率为0.18%,其中抗-D2抗体2例,抗-E抗体3例,抗Ec抗体2例。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临床意义在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输血和手术备血患者21 384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并对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种类鉴定。结果共检出不规则抗体89例(0.42%),其中抗-D 2例、抗-E 13例、抗-C 1例、抗-c 1例、抗-Ec 2例、抗-M 12例、抗-s 1例、抗-JKa 1例、抗-Fya2例、抗-K 1例、抗-Lea 2例、抗-Leb 1例、自身抗体1例,49例未检出特异性抗体。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输血前常规检测项目,且应推广使用微柱凝胶技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4.
微柱凝胶技术筛检输血相关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应用的价值,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样本加用凝聚胺法、传统试管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做比较.结果:阳性结果35例,阳性率为0.7%,其中温自身抗体8例,同种特异性抗体27例.传统的试管抗人球试验漏检2例II缶床意义抗体,凝聚胺法漏检特异性抗体4例.结论: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进行输血前抗体筛选,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可取代传统抗人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探讨申请输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免疫试验对1500例申请输血者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在150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中,检测出不规则抗体3例,其中男1例,女2例且均为孕妇,阳性率分别为0.067%和0.14%。结论对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应成为输血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尤其孕产妇更应该及时加强不规则抗体第一时间的检测,对保障输血安全与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规则血型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集的760份血清样本,运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的试验方法筛查不规则血型抗体.结果 共筛查出12例不规则血型抗体(1.58%),联合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方法与鉴定细胞1~11号鉴定不规则血型抗体的特异特点,其中抗E4例,抗Ce2例,抗D3例,抗C3例.12例阳性患者中,女8例,其中有4例有妊娠史,2例有输血史,2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男4例,均有输血史.结论 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的试验方法在临床输血过程中能够准确筛查出不规则血型抗体,还能发现其中少见的不规则血型抗体,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血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强生微柱凝胶法免疫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结果在3 30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中,检出血清不规则抗体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阳性率分别为0.15%和0.21%。抗筛血细胞Ⅰ、Ⅱ、Ⅲ号全阳性占33.3%,Ⅱ与Ⅲ阳性占50.0%,Ⅰ与Ⅲ阳性占16.6%。结论对血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应成为输血工作中的必检项目,对预防各类急慢溶血性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实施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检查结果,并总结检查临床意义。方法输血前患者2000例,实施不规则抗体筛选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两种辅助检查,分析结果以及研究性别、既往妊娠史和输血史对结果的影响。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查阳性率为0.20%,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阳性率为1.05%;既往输血史或者妊娠史是影响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可以针对检查结果实施输血,避免溶血反应,临床上对患者安全以及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对输血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情况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患者29208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统计分析阳性结果,鉴定阳性抗体的特异性。结果29208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90例,阳性率为0.31%。特异性抗体以Rh血型系统居多,抗-D抗体占2.22%、抗-E抗体占21.11%、抗-Ec抗体占11.11%;MNSs系统抗-Mur抗体11例(12.22%)、抗-M抗体7例(7.78%);Lewis系统抗-Lea抗体占8.89%;冷抗体占7.78%。非特异性抗体占13.33%。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其特异性,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85-87
目的分析健康献血者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对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中心17 652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不同抗体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与性别、年龄、输血史和妊娠史的关系。结果在17 652例健康献血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血样41例(0.23%),其中男性阳性率(0.16%)显著低于女性(0.32%);≥50岁的阳性率(0.52%)明显高于青、中年人的0.16%和0.24%;少数民族高于汉族;有妊娠史妇女为0.43%,高于未妊娠者的0.16%;有输血史者为0.41%,高于无输血史者的0.2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50岁、少数民族、有妊娠史妇女和有输血史者的阳性率较高,输血前应对血样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避免发生输血反应,确保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择期手术需输血的1979例患者提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结果:在1979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0.45%(9/1979),其中男性3例,阳性率为0.30%(3/992),女性6例,阳性率为0.61%(6/987)。Rh系统抗体6例,占66.6%。结论:对择期手术需输血患者提前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可以及早发现阳性的患者并有充裕的时间鉴定其特异性,选择相配合的血液输注,有利于保障输血的安全,保证手术如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查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浆)中的不规则抗体,以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693例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用酶、抗球蛋白法进行鉴定,并观察不规则抗体检出的阳性率。结果: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2例,阳性率为0.29%。结论:不规则抗体检查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两种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卡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观察两者间的差异性及与传统试管法作比较。方法:应用Diamed和Biovue两种免疫检测卡对本院住院患者的血标本进行上述对比试验,凝聚胺试剂试管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检测卡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9.7%,符合率完全相同。结论:两种免疫检测卡之间虽然存在着部分差异,但都可以捕捉到十分微弱的抗原抗体反应且符合率相同,比手工操作简便、标准化、易于保存,对临床安全输血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前采用不规则抗体筛查对安全输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1839例输血患者,以coombs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随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39例患者血清标本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17例(0.92%),其中,男性4例,女性13例;不规则抗体阴性1822例(99.08%),其中,男性1039例,女性783例.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进行性别比较发现,抗体阳性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χ2=7.698,P=0.006);不规则抗体检测,以Rh血型系统为最多,共检测出8例(47.06%),其次为MNS血型系统,共3例(17.65%);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进行特异性鉴定发现,特异性抗体15例(88.23%),未确定特异性抗体2例(11.77%).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防止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临床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用血及输血患者安全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输全血治疗的93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输血前未接受不规则抗体检测),另将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输全血治疗的93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输血前均接受不规则抗体检测,实验方法为微柱凝胶检验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情况,并将观察组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抗体筛查阳性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率结果中,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史与无妊娠史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输血史与无输血史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分型以抗 M和抗 E为主,分别占3333%、2223%,抗 D、抗 s、抗 K、抗 c相对占比较低。结论〓输全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用血安全,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