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溶液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6例拟行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糠酸莫米松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rh-bFGF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的TIgE、ECP、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及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和VEGF、EGF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TIgE、ECP水平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TIgE、ECP水平及Lu...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安脱达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AR)对鼻阻力、嗜酸性粒细胞(EOS)与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方法收集65例行安脱达脱敏治疗的AR患者(病例组)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鼻症状评分、鼻阻力大小及鼻灌洗液中EOS、ECP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病例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鼻症状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EOS阳性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病例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的鼻阻力、ECP含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12个月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病例组治疗12个月的鼻症状评分与鼻阻力、ECP含量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AR脱敏治疗中,鼻阻力、EOS及ECP呈动态改善的过程,可作为独立于鼻症状评分之外的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85-88
目的 观察脱敏舒鼻颗粒治疗鼻鼽肺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8 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120 例鼻鼽肺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脱敏舒鼻颗粒)、中药对照组(玉屏风颗粒)、西药对照组(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每组各40 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gE指标,对比三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流清涕、鼻痒评分低于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清IgE 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低,观察组血清IgE 指标治疗后低于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与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中药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7.5%,均低于西药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敏舒鼻颗粒应用于鼻鼽肺气虚证,在改善患者流清涕、鼻痒症状及血清IgE 指标方面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粉螨浸液脱敏治疗前后对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粉尘螨浸液对螨性哮喘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前后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总IgE,螨特异性IgE,IgG,IL-2,IL-4;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脱敏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螨特异性IgG显著上升,外周血CD3+、CD4+含量增加,CD4+/CD8+比值上升,IL-2的水平上升,IL-4水平下降。结论螨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学变化复杂,其体液免疫产生螨特异性IgE、IgG,对患者症状缓解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免疫变化似有Th2型反应受抑制,Th1型反应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前后,哮喘患儿尘螨及其他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局部红斑直径改变以及血清总IgE变化情况,探讨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中的作用及时效性。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确诊哮喘并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及血清总IgE检测的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予哮喘规范化吸入治疗,其中未加用SLIT者为对照组,加用SLIT维持6个月者为治疗6个月组,加用SLIT维持12个月者为治疗12个月组。检测入组前、完成治疗后血清总IgE值和过敏原皮试直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共收集病例52例,其中对照组18例、治疗6个月组18例、治疗12个月组16例,入组前三组患儿皮肤点刺试验显示至少1种螨皮试反应≥(+++),其中粉尘螨、屋尘螨同时阳性者占82.58%(43/52),螨合并其他过敏原阳性者占63.46%(33/52),血清总IgE均大于同龄儿童正常值高限,平均升高(5.12±1.06)倍;治疗6个月组和治疗12月组疗程结束后螨、狗毛及蟑螂过敏原皮试直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12个月组各种过敏原皮试直径均明显下降(猫毛、蒲公英、荨麻P〈0.05,其他P〈0.01);两组血清总IgE升高倍数在治疗后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65±0.78)、(3.88±1.0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过敏原皮试直径和血清总IgE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抑制哮喘患儿对尘螨和其他常见吸入类过敏原的过敏反应,12个月疗程的脱敏效果明显优于6个月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及对血清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研究方法,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控制哮喘症状,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口服,对照组加用酮替芬口服,12周后观察疗效,检测治疗前后IgE、ECP水平并作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14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E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后ECP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gE、ECP水平,有效治疗儿童CVA。  相似文献   

7.
张雄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8):999-1002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免疫球蛋白E(TIgE)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7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个月预后分为复发组(n=23)和未复发组(n=84);比较手术前后及术后3个月不同预后患者血清ECP、TIgE、TGF-β1水平变化.结果:术后1周、4周和12周,慢性鼻窦炎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和Lund-kennedy内窥镜评分及血清ECP、TIgE和TGF-β1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且复发组患者血清ECP、TIgE和TGF-β1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ECP、TIgE及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CP、TIgE和TGF-β1预测术后复发的AUC值分别为0.707、0.805和0.688.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ECP、TIgE和TGF-β1水平升高,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对预测术后复发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联合特异性脱敏(SIT)对哮喘缓解期患者血清IgE及IL-4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斯奇康、特异性脱敏及斯奇康联合特异性脱敏治疗,并比较3组治疗后血清总IgE及IL-4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 36 d 后IL-4水平开始下降,疗程结束时显著降低[(6.50±8.30)ng·L-1],与单用斯奇康组和特异性脱敏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时血清总I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61±329)mg·L-1].结论:斯奇康与特异性脱敏联合治疗可减少体内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较单用斯奇康、脱敏治疗起效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香菊胶囊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次,1次/d,布地奈德鼻喷剂1~2喷/次,2次/d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香菊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gE、IL-4、IL-8水平及EOS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gE、IL-4、IL-8水平及鼻腔分泌物EOS计数明显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香菊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AR,能够显著改善血清中IgE、IL-4、IL-8水平,从而改善机体细胞免疫状态,降低鼻腔分泌物EOS计数,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香菊胶囊服用方便,毒副作用低,可作为治疗AR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康复鼻腔透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4例, 观察组给予鼻康复鼻腔透药疗法, 对照组给予通窍鼻炎颗粒+欧龙马滴剂口服, 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中医鼻渊症状与体征积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等的变化, 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及血清炎性因子前列腺素D2(PGD2)、白细胞三烯C4(LTC4)、白细胞介素(IL-17、IL-33)、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IgE)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 2组患儿VAS评分、中医症状及体征积分、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 0.05, P < 0.01),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P <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患儿血清及鼻分泌液中PGD2、LTC4、IL-17、IL-33、ECP、Ig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 < 0.05, P < 0.01),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P < 0.01)。2组治疗过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鼻康复鼻腔透药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患儿临床症状, 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及鼻分泌物中的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鼻康复鼻腔填塞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和鼻分泌液中炎性因子、炎症相关蛋白及神经肽的影响。方法 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康复鼻腔填塞。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量表(Lund-Kennedy)、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及鼻气道阻力(NAR)变化;检测患者鼻纤毛清除功能[鼻黏膜纤毛清除率(MCC)、鼻纤毛传输速率(MTR)、糖精颗粒清除时间(SCT)];检测血清及鼻分泌液中炎性因子[白三烯C4(LTC4)、白细胞介素17(IL-17)、前列腺素D2(PGD2)]、炎症相关蛋白[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通道蛋白-3(AQP-3)、免疫球蛋白E(IgE)]及神经肽[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神经肽Y(NPY)]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Lund-Kennedy评分、SNOT-20评分、NAR、S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鼻内镜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镜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术前给药组(A组)、术后给药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20名。A组于术前15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C组不给药,分别观察术后6h和12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A组和B组术后6和12h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A组术后6hVAS评分低于B组,但术后12h无显著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有效缓解鼻内镜术术后疼痛,且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13.
刘书博 《当代医学》2011,17(11):66-6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于本院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经口治疗组)37例和B组(经鼻治疗组)37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gE、NO、IL-6、TNF-α及IL-2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而治疗后血清血清IgE、NO、IL-6、TNF-α及IL-2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花粉症的长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小平  何韶衡  高军  迟秀丽 《医学争鸣》2005,26(16):1487-1489
目的:探讨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花粉症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对夏秋季豚草(Ragweed)和蒿草(Atremisa vulgaris)过敏的花粉症患者(过敏性鼻炎或哮喘)235例,随机分为SIT组:包括过敏性鼻炎组(n=65);过敏性鼻炎 哮喘组(n=60);对症治疗组(symptomatic therapy,ST),同样包括过敏性鼻炎组(n=56),和过敏性鼻炎 哮喘组(n=54).健康对照组(n=43).应用UniCAPsystem免疫荧光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放射比浊法和瑞氏染色法分别测定血清特异性IgE(sIgE)、总IgE(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gG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分别比较二组治疗前、后上述各种参数、肺功能指标、症状评分和皮肤试验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sIgE、tIgE、ECP水平、血Eos计数、tIgE:IgG值均明显升高(P<0.01).经SIT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而IgG含量明显上升(P<0.01).肺功能指标、症状评分和皮肤试验指数均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临床控制率40%,有效率57.7%(显效46.4%,好转11.3%),无效率仅为2.3%,不良反应8.9%.ST组治疗前、后上述各种参数无明显改变,其中23%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了哮喘.ST组以上各种参数无改变.结论:SIT能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临床症状,增加血清IgG水平,减少IgE的生成并抑制Eos的募集.  相似文献   

15.
赵宏钧  秦琴  余江萍 《医学综述》2014,(10):1912-19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于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的变化。结果术后1 d与3 d观察组血清应激激素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术后1 d各指标水平高于术前及术后3 d,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1 d与3 d血清氧化应激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变化小于传统手术,临床应用价值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鼻内镜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镜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术前给药组(A组)、术后给药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20名。A组于术前15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C组不给药,分别观察术后6h和12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A组和B组术后6和12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A组术后6h VAS评分低于B组,但术后12h无显著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有效缓解鼻内镜术术后疼痛,且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当代医学》2014,(13):11-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72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状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为5.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鼻腔黏连发生率方面2组患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实施鼻内镜手术能够改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状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复发率,是有效的治疗鼻窦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中的总IgE及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50例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无肾损害HSP组患儿26例,HSPN患儿共24例,另选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血清总IgE和ECP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①HSP急性期HSPN组的血清总IgE、ECP均分别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且无肾损害组的血清总IgE、ECP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HSP恢复期HSPN组的血清总IgE、ECP均分别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③HSP急性期血清ECP与血清IgE二者间呈明显正相关(r=0.68,P<0.05)。结论血清总IgE和ECP协同,均参与了过敏性紫癜及肾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HSP及HSPN病情进展程度的有效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苓盥洗液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术后鼻窦盥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行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高渗盐水组各30例,在相同的术后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参苓盥洗液、西药盥洗液、高渗生理盐水盥洗鼻窦。观察比较3组盥洗前后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及鼻腔分泌物p H值变化。结果盥洗后3组Lund-kennedy评分较盥洗前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高渗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盥洗后鼻腔分泌物p H值较盥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行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采用参苓盥洗液盥洗鼻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