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苑走廊     
卫生部:加强对各地预约诊疗检查推进预约服务卫生部医管司司长张宗久在卫生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卫生部将加强对各地预约诊疗检查,推进预约诊疗工作在公立医院全面开展。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和卫生厅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精神,我院门诊部于2010年开始在电话、现场、诊间预约的基础上增设手机实名制预约挂号服务,通过联合移动、联通、电信实现手机实名制预约挂号,经1年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医护走廊     
卫生部通知有条件医院可实行出院患者床旁结算日前,卫生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预约门诊和全年开放门诊,鼓励开展延时门诊、夜诊等医疗服务形式。在尊重患者诊疗付费习惯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先诊疗,后结算服务,即患者在门急诊诊疗时,可先预缴押金,不必在接受每项诊疗服务时单独缴费,待本次所有诊疗过程结束后再统一结算。  相似文献   

4.
《华西医学》2011,(8):1216-1216
2009年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在公立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各地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定于2011年10月26日至10月28日,在成都市召开第十次全国门急诊管理学术年会暨门急诊管理学习班。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特发出征文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华西医学》2011,(7):1067-1067
2009年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在公立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各地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定于2011年10月26日至10月28日,在成都市召开第十次全国门急诊管理学术年会暨门急诊管理学习班。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特发出征文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碎片时间"在预约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预约诊疗工作中纳入"碎片时间"预约,比较普通挂号组、普通预约组、"碎片时间"预约组3组病人候诊时间、医生诊疗时间。[结果]"碎片时间"预约组病人候诊时间明显缩短,诊疗时间加长。[结论]"碎片时间"预约在我院当前的预约管理模式中具有满意效果,作为预约诊疗内容和形式的补充,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当代护士》2010,(3):32-32
日前,卫生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预约门诊和全年开放门诊,鼓励开展延时门诊、夜诊等医疗服务形式。在尊重患者诊疗付费习惯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先诊疗,后结算”服务,即患者在门急诊诊疗时,可先预缴押金,不必在接受每项诊疗服务时单独缴费,待本次所有诊疗过程结束后再统一结算。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三级医院门诊量居高不下现况下,探索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最佳方式。[方法]借助医院HIS预约诊疗系统,实现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多种预约方式,配合持续改进的专科护理门诊管理措施,护士主导的预约诊疗全程宣教措施等,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在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前后的运行效果。[结果]医院HIS系统中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预约就诊率和门诊量数据显示,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后,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预约就诊率较同期显著提高,门诊量稳步增长。病人满意度调查显示,门诊诊疗秩序明显改善,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提高。[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病人诊疗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严超  张为民 《护理与康复》2014,13(8):782-784
总结实行全预约分时段诊疗模式的管理体会。完善相关预约制度,实施分时段全预约诊疗服务,推出多样化的预约形式,制定预约优先原则,实行预约挂号实名制,并制定预约约束机制。2012年本院专家门诊预约挂号比例达30%左右,2012年门诊量130万余人次,预约24 017人次,占总门诊挂号人数的1.84%,全年失约率下降18.94%。同时针对该预约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优化预约诊疗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公立医院推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改变传统挂号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电话、现场、诊间、候诊区和网络等方式预约,合理分配诊疗时间,对门诊预约实施流程化管理。结果预约量稳步上升,复诊预约率逐渐增加,失约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减少候诊时间,提高预约就诊率,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相似文献   

11.
黄燕  华静 《全科护理》2013,(31):2943-2945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预约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建立HIS系统,成立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心,100%开放专家预约号源,增设预约专线电话3部和现场预约专窗5个;新增自助预约、挂号、查询、收费机和自助报告打印机;开展员工素质教育和争创“群众满意窗口”竞赛活动,转变服务理念,延长预约工作时间(增加中午连班,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均安排人员值班,接受现场或电话预约诊疗);网络、电视24h达到有效预约,满足不同病人需求;与江苏省预约挂号平台、常州市数字电视频道联网,实行分时段预约及预约优先原则;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科学规范信息化管理。[结果]门诊预约挂号流程简化、渠道增加、信息录入方式改变(原手工记录变电脑输入),工作效率提高,病人预约例次大幅度上升;病人候诊时间缩短至15min,满意度明显提笥,诊疗、检查规范有序,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结论]HIS系统的应用与不断完善是医院为病人提供优质诊疗服务、促进医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燕  华静 《全科护理》2020,18(26):3535-3537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网络系统(HIS)在综合性医院预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新型诊疗检查预约服务(应用HIS系统)病人153 838例次作为观察组,其中预约螺旋CT 113 985例、核磁共振成像(MRI)34 049例、心脏彩超(UCG)5 804例。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传统预约诊疗模式下接受诊疗检查病人113 694例次作为对照组,其中预约螺旋CT 76 381例、核磁共振成像30 994例、心脏彩超6 319例。比较两组病人预约检查时间、无效预约及病人满意度,以评价新型预约诊疗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预约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心脏彩超检查时间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预约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心脏彩超检查的无效预约分别占2.57%,3.24%,3.3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74,19.596,7.535;P0.05)。观察组病人对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心脏彩超检查预约诊疗的满意度分别为96.12%,96.55%,93.5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6,6.21,4.37;P0.05)。[结论]在综合性医院预约检查中应用HIS系统可缩短病人诊疗检查的预约时间,减少无效预约、反复改约等现象,提高诊疗检查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型综合医院新型预约诊疗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8月接受新型诊疗预约服务的门诊患者6000例作为观察组,2011年5—6月接受传统诊疗模式的门诊患者60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预约检查时间、无效预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新型预约诊疗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放射科预约检查时间≤1d者占68.8%、≥2d者占31.2%,在超声科预约检查时间≤1d者占67.2%、≥2d者占32.8%,在内镜室预约检查时间≤2d者占85.6%、≥3d者占14.4%,在心血管彩超室预约检查时间≤2d者占75.9%、≥3d者占24.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38,9.199,28.355,10.359;P<0.05)。观察组在放射科、超声科、内镜室和心血管彩超室的无效预约分别占1.9%,2.4%,4.1%,2.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82,19.687,8.684,7.623;P<0.05)。观察组对放射科、超声科、内镜室和心血管彩超室预约诊疗的满意度分别为94.9%,93.6%,96.3%,95.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623,4.120,15.640,19.231;P<0.05)。结论新型诊疗预约服务的实施,缩短了患者诊疗检查的预约时间,减少了无效预约、反复改约等现象,提高了诊疗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出院复诊卡在门诊预约诊疗优质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门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设计出院复诊卡,患者出院后在门诊复诊时使用复诊卡,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出院复诊卡在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加强医患联系,延伸医疗服务,完善门诊工作流程,提高了有效随访率及门诊复诊率,提高了复诊患者的满意度(P0.05)。结论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运用出院复诊卡,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预约诊疗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探索提高患者预约率、降低爽约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方法,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方法依托信息技术,规范预约流程,加强精细化科学管理,不断开展多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结果通过强化预约挂号系统的优化管理模式,我院预约人数逐年上升,明显提高了门诊复诊预约率,降低了爽约率,缓解了候诊拥堵问题,提高了门诊预约满意度。结论预约诊疗服务是医院开放服务的窗口,不断提高医院预约诊疗服务质量,才能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内镜诊疗技术等级的项目选择性预约模式在内镜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2年9月30日采用诊疗项目选择性预约模式的8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21年1月1日~11月31日采用指定医生预约模式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候诊时间、预约等待时间、二次候诊人数、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约等待时间、候诊时间、二次候诊人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诊疗项目选择性预约模式可转变指定医生预约模式的固定格局,实现预约服务医生的随机性,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提升内镜诊疗效率,实现社会效益、运作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准预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方法简要介绍精准预约的途径与方法,提出精准预约在缩短候诊时间、提高诊疗效率、改善就医体验等方面的积极意义,重点总结实现精准预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精准预约切实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了医师的诊疗效率。结论精准预约建立了医患双赢的良好局面,并有待进一步改进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约诊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预约挂号的患者设为预约组,就医当天现场挂号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和等待化验结果时间。结果预约组患者候诊时间和等待化验结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预约诊疗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时间,降低了就医成本,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最受外地和慢性病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为改进服务流程,提高预约诊疗服务质量,对预约挂号流程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方法,从而方便了患儿就诊,有力打击了“倒号”等行为.认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掌握预约挂号流程,降低失约率,可提高预约诊疗服务的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的持续改进及效果。方法通过采用搭建统一预约管理服务平台、拓展预约方式和取号途径、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调查统筹安排预约号源、加强出诊医生管理、加大预约诊疗服务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患者知晓率等措施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效果与改进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预约挂号服务的持续改进使医院预约率逐年提升,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预约挂号服务是加快患者分流,改善医院就诊秩序的主要措施,不断提升预约挂号服务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