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婴幼儿细菌性痢疾并发肠套叠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8年收冶的16例细菌性痢疾并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由于细菌性痢疾引起肠套叠。13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然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3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婴幼儿细菌性痢疾是小儿肠套叠促发因素之一,当菌痢患儿大便性状改变、病情突然恶化时,应引起小儿内外科医生高度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套入邻近的肠管之中,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患的急腹症,尤以4~10个月婴儿发病率较高。为什么婴幼儿容易发生肠套叠呢?主要原因是喂养不当,如给孩子添加辅食时调配不当,喂养的主食突然改变,造成孩子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的节律过于猛烈,使局部的环肠肌发生痉挛,促使痉挛的肠管推入近端肠腔内,而发生肠套叠。此外,婴幼儿的肠系膜过长或松弛,回盲部不固定,游离度过大等,也是易发生肠套叠的原因,有的婴幼儿患有肠管憩室、肠息肉、肿瘤等先天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肠套叠系肠管的一部分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的肠腔内,是婴幼儿急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系婴幼儿急腹症之一。2003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肠套叠38例,非手术治疗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邻近的肠系膜进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肠套叠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约占95%,继发性肠套叠多数发生在较大的儿童,约占5%。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应用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诊断小儿肠套叠15例,本文就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诊断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影像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小儿外科中小儿肠套叠是一类常见的急腹症,婴幼儿肠套叠发病年龄多在1岁以下,5~9个月乳儿的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逐渐减少,多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特别多见于春秋季节,此季节上呼吸道和淋巴结的病毒感染较多,可能致肠蠕动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或形成痉挛,此外婴幼儿的食物性质突然改变、食物过敏、腹泻等都可能成为肠套叠的促发因素;回盲型肠套叠发病率最高,占小儿肠套叠的90%以上。本文对本院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92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空气灌肠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围灌肠期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96例患儿中整复成功的为94例,成功率为97.91%,对照组96例患儿中整复成功的为86例,成功率为89.58%,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整复效果可以通过围灌肠期护理的方式得到提升,精心的围灌肠期护理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性因素,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外科急诊,是导致婴幼儿时期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早期诊断、及时整复是治疗肠套叠患儿的关键。有的肠套叠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错过最佳整复时间,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我们将2004~2005年在本院急诊收治465例肠套叠中58例不典型肠套叠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肠套叠3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及新生儿期较常见的急腹症,但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表现各异、患儿无自叙能力,往往又合并其它表现,故早期易误诊、漏诊。现总结我院1991年~2006年误诊的小儿肠套叠32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治体会(附475例报告)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266600)王敏业,张英之山东省莱西市日庄中心医院庄福堂山东省莱西市南岚卫生院孙维跃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多发生于1岁以内婴幼儿,病死率为3.3% ̄〔〕。我们自1971年4月~...  相似文献   

9.
急性肠套叠的护理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110003)王丽彬杨爱军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的急腹症。患儿往往以突然哭闹不安、呕吐、阵发性腹痛及血便而就诊。多数急性肠套叠患儿诊治及时,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可复位成功。少数病人由于就诊时间晚,...  相似文献   

10.
肠“吃”肠──说说肠套叠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副教授金颖,黄颖●肠套叠-小儿急腹症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顾名思义是一段肠管套入相连的另一段肠管之中,最常见的是小肠的末梢部分套进与其相连的大肠的前端,其次是小肠套入小肠内,大肠套入大肠内。由...  相似文献   

11.
曲朝晖  彭旭  周福金 《中国保健》2008,16(14):628-628
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们对68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经超声诊断肠套叠病例78例,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的肠套叠小儿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达到100%。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混合性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横切面呈“同心圆”,纵切面呈“假肾征”。67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11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性、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16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68例经超声诊断为肠套叠,并有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的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8例超声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经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162例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96.4%。“靶环”征和“套筒”征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结论依据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准确、迅速而无痛苦,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休闲娱乐厅     
一段肠子套入邻近的另一段肠子内,使肠子内食物、气体、液体不能运行,称为肠套叠。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肠梗阴疾病。据统计,90%的肠套叠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女防比男孩多见。饮食失调、腹泻等使肠蠕动紊乱,肠子环状肌持续痉挛,可引起肠套叠。患了肠套叠,常突然发牛阵发性剧痛,因婴幼儿不能自己诉说,故表现为突发性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阵痛过后,可仍玩如常。腹痛发作后即  相似文献   

15.
顾芹 《工企医刊》2010,23(2):11-12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率。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肠套叠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特点为常突然起病或于肠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程中发生,可以以多种表现为首发症状,呕吐、哭闹、拒食、大便带血、精神萎靡等,腹部B超基本可以确诊,病程早期予空气灌肠可以整复。结论:婴幼儿肠套叠早期症状可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延误非手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一经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终可治愈.  相似文献   

16.
肠套叠是最常见的儿科急腹症,多发生于4~10个月的婴儿。所谓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肠腔内造成的肠梗阻,好发部位为小肠末端部分套入与其相连的大肠前端里。  肠套叠典型表现有腹痛、呕吐、粘液血便、腹部肿块。腹痛多为阵发性疼痛,小儿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四肢躁动、全身冷汗,约持续数分钟,可突然安静,如此交替发作,反复不止。腹痛发作时,常伴有呕吐,次数频繁。病初起大便可能正常或稍稀,继而大便带血,呈暗红色果酱样。当小儿哭闹时,腹部常可摸到腊肠样、硬而光滑能活动的肿块。小儿肠套叠发病突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则可发生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等危急情况从而危及生命,故尽早的确诊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婴幼儿肠套叠往往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误治。我院2002~2006年收治30例肠套叠患儿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乙肠套叠的X线表现,提高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及X线表现,并经灌肠诊断性治疗。结果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率85%。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及时发现小儿肠套叠有助于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是常见病、多发病,但小儿术后肠套叠却较罕见,仅占肠套叠总数的0.5%~3%,占手术治疗肠套叠的5%,且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故应加强对腹部手术后患儿的监护。  相似文献   

20.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居婴幼儿肠梗阻原因的首位,占小儿外科急性肠梗阻的首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很多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与肠套叠发病有关,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