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欧美荣 《淮海医药》2008,26(2):151-15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6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培养,显示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产气肠杆菌。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老年糖尿病因糖代谢异常,循环的损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糖、尿糖升高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各种感染,特别是尿路感染。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感染的治疗,控制血糖与控制感染为同等重要。适当的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院内感染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24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组(糖化血红蛋白≤7.0%)和B组(糖化血红蛋白>7.0%),比较两组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及抗菌治疗疗程.结果 B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以下呼吸道、皮肤及尿路感染多见,病原菌以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多见,但B组患者的耐药菌株产生率及抗菌治疗疗程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易并发院内感染,且耐药菌株多,抗菌疗程长.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7,(7):1294-1298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为制订预防对策及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期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病程及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等因素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1.00%;其性别因素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因素具有相关性,患者的清洁中段晨尿中检出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其所占比例为66.67%。结论:患者性别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具有相关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探讨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7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实验室常规生化项目检查,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肌酐、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案信息,依据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标准,按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方案等分组讨论影响因素。结果 7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是42.1%;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病程、治疗方案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结论合理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值,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对15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者多于病程短、血糖控制达标者,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者高于无并发症者(P值均为〈0.05);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最常见。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及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3例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3例患者血糖均达到良好控制,复查尿常规尿培养正常。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泌尿道感染互为因果,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泌尿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林彬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05-106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抗菌药预防、病程、住院时间、空腹血糖、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分析。结果60.71%的尿路感染患者有自觉症状;性别、年龄、抗菌药预防、并发症、住院时间、糖化血红蛋白等6个因素,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因其多饮多尿,尿路感染的某些症状会被掩盖而被忽视,又因部分患者起病隐匿,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危害大,发病率高,临床上应做到加强患者尿液、血糖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脂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较正常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呈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价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脂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较正常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呈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价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玉珏 《医药世界》2010,(6):537-53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4.09%,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积极控制血糖、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因、致病菌、耐药性及诊治,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方法对88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88例,感染率为62.86%,其分布情况:糖尿病病程〉5年(73.40%)明显高于病程≤5年(41.30%)(P〈0.05);空腹血糖≥7.0mmol/L(76.92%)明显高于空腹血糖〈7.0mmol/L(36.73%)(P〈0.05);餐后2h血糖≥11.1mmol/L(63.64%)明显高于餐后2h血糖〈11.1mmol/L(38.54%)(P〈0.05);伴有糖尿病并发症(68.70%)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36.00%)(P〈0.05);血浆白蛋白〈35.0g/L(77.11%)明显高于血浆白蛋白≥35.0g/L(42.11%)(P〈0.05)。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主(21.59%),其次为葡萄菌(2.27%),肠球菌(4.55%),变型杆菌(2.27%),念珠菌(3.41%),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88例老年女性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者中有68例(77.3%)治愈,16例(18.2%)好转,4例(4.5%)治疗无效,无效者糖尿病病程均〉5年,均有慢性并发症。结论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空腹及餐后2h血糖高、有慢性并发症、低白蛋白血症者更易并发尿路感染。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并进行致病菌及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测定113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以>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的吼压、血脂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其尿微最蛋白,尿肌酐阳性率越高,其肾病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尿微最蛋白/尿肌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测定113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以>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的吼压、血脂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其尿微最蛋白,尿肌酐阳性率越高,其肾病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尿微最蛋白/尿肌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异常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2型糖尿病高尿微量白蛋白患者和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尿微量白蛋白组与正常尿微量白蛋白组比较,表现为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监测早期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晏莲英  刘翔  朱俊 《安徽医药》2012,16(12):1806-1807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该科住院的患者64例,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成3组:血糖控制良好组、血糖控制一般组、血糖控制不良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值表示血糖波动,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波动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高于血糖控制一般组及血糖控制良好组(P<0.01);SDBG>2 mmol·L-1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SDBG≤2 mmol·L-1者(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低,尿微量白蛋白越少;相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血糖平均波动水平越小,尿微量白蛋白越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测定113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以>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的吼压、血脂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其尿微最蛋白,尿肌酐阳性率越高,其肾病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尿微最蛋白/尿肌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测定113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以>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的吼压、血脂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其尿微最蛋白,尿肌酐阳性率越高,其肾病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尿微最蛋白/尿肌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测定113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以>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的吼压、血脂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其尿微最蛋白,尿肌酐阳性率越高,其肾病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尿微最蛋白/尿肌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测定113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以>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的吼压、血脂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其尿微最蛋白,尿肌酐阳性率越高,其肾病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尿微最蛋白/尿肌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测定113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以>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的吼压、血脂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其尿微最蛋白,尿肌酐阳性率越高,其肾病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尿微最蛋白/尿肌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