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梁恒 《中国实用医药》2013,(24):243-243
《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运化水谷,通降浊阴。受纳是腐熟的前提条件,通降则是胃气和畅的基础。又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胃之六腑之一,水谷之海,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以降为顺,通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失之通降则传化无由,壅滞而病。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气机流畅,助其运化。反之脾升太过,则胃气上逆;胃降太过,则中气下陷。  相似文献   

2.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位在大肠,属于虚实夹杂证候.采用通、调、养三步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第一步,通,即以攻下导滞方药为主,达到腑气得通的目的 ,缓解便秘症状;第二步,调,即以消食和胃方药为主调畅中焦气机,使得中焦脾、胃、肝三脏调和,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第三步,养,即以养阴补气方药为主,恢复肠道气...  相似文献   

3.
李杲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升降相因为气机升降之枢机,辛开苦降是冶疗脾胃病的大法。半夏泻心汤是以寒热药配伍,以升散通降之功,调畅脾胃失常之气机。临床延伸治疗,凡与脾胃相关,因气机失调所致疑难病症,均可采用辛开苦降法,因势利导,有力拔千钧之功。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即脾主升清,胃主和降,以及脾胃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的升降失常,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脾胃病重在调升降的学术思想,并拟定"益气健脾,温阳健脾,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等12种辨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史正刚教授认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病机为外感时邪,脾胃受损,痰湿内生与气血搏结,导致痰瘀互结、肠腑壅滞。病位主要在脾、胃、肠。治疗以调畅气机、疏通经脉为主,同时提出3个治疗原则为调畅气机、疏通经脉,化痰散结、消食导滞,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临床以化痰通络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收效颇佳。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痞证”、“胃脘痛”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脾关系密切。因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气体升降的枢纽。脾胃互为表里,胃气下降则有碍脾气运化、升清,脾运失职亦可影响胃之通降、受纳,终至脾胃同病,导致“食积”、“湿滞”、“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丛生,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但总的病机是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以“滞”为重点、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临床症候改善较明显,疗效稳定和依从性好。笔者就此临床辨证施治中的体会如下。1 治胃1.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强调以…  相似文献   

7.
施奠邦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已故的著名中医名家,从医60余载治疗多学科疾病,尤其是脾胃病辨证论治见解卓越,笔者侍诊施老10余年,受益匪浅,现将施老论治虚寒性脘腹胀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虚寒性脘腹胀痛多因劳倦伤脾、中阳受损,或素体阳虚,中阳不运,或因久泻、脾阳受伐,或因他脏有病,累及脾胃,日久脏气虚寒,寒凝气机所致.其本在脾胃为虚,其标在脘腹胀痛为实,施老认为:脘腹胀痛多为脾胃胀痛,脾为脏,属阴,脾气主升;胃为腑,属阳,胃气主降.  相似文献   

8.
调治脾胃升降功能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法,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多能灵活应用。但运用脾升胃降理论治疗肾病者不多,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运用此理论确定治法方药者,更是少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毒素蓄积,内分泌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主要是气血虚弱、体内浊物及水积聚、纳差溲少。概括来讲,就是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文就从脾升胃降理论探寻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脾升胃降的中医理论,着重于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运用升脾降胃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显著疗效,并附验案2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初谈顾护脾胃调理与中医养生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一升一降,才能使正常的水液代谢及饮食化物功能正常,东坦据此创之脾胃学说,著书为《脾胃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仅就调理脾胃对抗老强身的意义予以初探,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湿邪作为脾胃病的重要病因,治疗当以祛湿为中心,祛湿健脾、调畅气机为其治疗大法,并提出在治疗的同时要把握得当,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桂玲  秦平  王秀华 《首都医药》2004,11(20):38-38
脾胃病一年四季均可罹患,且无年龄、性别之差异,与人体禀赋、饮食习惯相关。古代医家十分重视脾胃的功能,并不断探究其生理病理,而治疗脾胃病的法则与方药也是层出不穷。可是却常常听到一些抱怨,认为前人的法则不适合今天使用,古人的方药不适合现代人服用。笔者现对临床中的一些体会论述如下。1.升降与虚实是脾胃的生理和病机特点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与胃(府)互为表里,脾主水谷运化为阴(脏),胃主受纳腐熟为阳(府),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寒热无度,或脾胃素虚,复食生冷,脘…  相似文献   

13.
正"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胃气主降,脾气主升。即通过胃气的通降作用,使食物经胃腐熟后,下行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而脾气能将饮食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通过这种升降有序的运化,将水谷精气输送到全身各处,滋养机体。所以,调养脾胃的关键是让它们的运动符合脏腑的气机变化规律。单举手臂这个动作源于八段锦,在宋代时就已流传于世。其具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是现代临床常见的疾病,相当于中医“肋痛”、“腹痛”、“黄疸”等范畴。治疗此类疾病,应从脾胃着手,先固脾上,一般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脾胃的重要性,脾胃与肝病的关系及调理脾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运用等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位于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称为“后天之本”。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转输散精,上归于肺,由肺贯注心脉,灌溉回旁。同时通过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将多余的水液由肺肾从汗液、尿液中及时排出,防止水液由肺肾停聚为饮为湿。《医宗必读》曰:“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气入胃,酒陈六腑而气  相似文献   

15.
通法是临床治疗胃痛的常用方法,但是对于通法的运用,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也需要审证求因。临床上通法主要包括:祛邪以通、温补以通、辛开以通、消食以通、滋阴以通、温散以通、补泻以通等法。只有在临床中结合具体病机采取治法,尚须审证求固、辨证施治,才能善于用‘通’法,使气机调达,胃复和降,脾复升运,升降相济而痛则已矣,方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李振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出身于中医世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名老中医,业医60余载,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疗效独特,现介绍其经验如下。1脾胃病本证李老认为,脾主运化,胃主腐熟,脾为胃行其津液。脾主升清,  相似文献   

17.
晨泄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晨泄又名五更泄、鸡鸣泄、肾泄。临床以脾肾阳虚多见,一般采用四神丸治疗,但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一部分病人采用从肝论治,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如下。1 分型1.1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型 肝主疏泄,其性条达,调畅气机。其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正常和调。肝郁则枢机不利,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外达。黎明之时阴气盛极而阳气内阻不能及时到达而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后久咳的病因病机、治法及辨证论治等内容,提出在治疗肺脾的基础上分别加用黛蛤散和四逆散以调畅肝木气机,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中药可能通过Ca2+通道调节纤毛运动与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等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久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平胃散出自和剂局方,是临床上常用处方之一。它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红枣组成。适应于胸闷呕吐、(?)气吞酸、口淡肢倦,不思饮食,舌苔白腻或厚腻等湿困脾胃诸症。平胃散的加减运用,前人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个人在临床上常用平胃散去甘草红枣(以下简称平胃散)之甘能满中,随证加味,除用于病变直接属于脾、胃、肠者外,对于肝、胆、心、肾、妇科诸病,只要具有脾胃湿困见症,用之亦多有效。盖脾主升、胃主降,脾胃相为  相似文献   

20.
调肝理脾是傅山治疗小儿病的重要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山治疗小儿病不仅注重脾胃的调理,也非常重视调肝理脾,尤其在《傅山儿科》中调肝理脾是较常用的治法。下面就我们学习并结合临床体会,对调肝理脾在治疗小儿病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