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展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工作是保证疫苗效价,提高接种质量,实现儿童在12月龄内完成“四苗”基础免疫的重要措施。我市计划免疫门诊工作从1988年开始,实行每月开诊一次的制度。为了掌握计划免疫门诊工作开展后“四苗”的合理使用率,以便准确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我们于1990年12月对全市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的“四苗”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调查方法在年终对全市各乡镇计划免疫工作进行质量考核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划免疫疫苗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疫苗的质量稳定,免疫效果的提高。怎样科学合理地组织疫苗的接种,成为计划免疫工作成败的关键。我市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开展了以乡为单位规范化接种门诊模式,使得我市计划免疫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上了新台阶,分别顺利地通过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审评。1 背景新沂市于1982年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以村接种,因条件限制,村医生接种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严格无菌操作难,疫苗冷藏保管难,疫苗耗费大,工作缺乏监督,且接种卡证管理混乱,从而导致接种质量不高,事故隐患难以杜绝,“…  相似文献   

3.
计划免疫在控制和消灭疾病 ,尤其是针对传染病 ,保障人体健康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的规范化程度又将影响到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广大接种者的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卫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 ,安全接种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使涪陵区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尽快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我们作了如下工作。1 加强了规范化免疫门诊建设1 1 加强了免疫门诊制度化建设 为了规范免疫接种门诊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全国卫生防疫规范》…  相似文献   

4.
计划免疫示范接种门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我们按照浙江省卫生厅下发的《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和《浙江省规范化接种门诊评审标准》开展了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工作,目前.全市有138个接种门诊分别通过文明、规范化接种站等级标准验收.其中有42个达到省级示范接种门诊标准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管理.不断完善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在2004年对全市42家省级示范接种门诊按评审标准进行复核.本文对绍兴市省级接种门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滕州市自2001年将每两月1次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式免疫接种改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月1次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集中接种模式(以下简称"规范门诊"),为考核评价接种质量的提高效果,提供全面实行规范化接种门诊的科学依据,2001年1月~2002年6月,开展了12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及时接种率(以下简称"接种率")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镇自1999年成立了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经过近2 a的运转,收效甚好。现将2 a来的体会浅谈如下。 1 原预防接种的基本状况 在成立乡镇计划免疫接种门诊之前,我镇的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主要依靠所37个行政村的乡村医生。将全镇划成10个组,以组为单位,每2个月对全镇适龄儿童接种1次。这种接种方法好处是方便群众,但存在许多缺点,一是相当一部分儿童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现阶段计划免疫高质效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方法对2005-2011年管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统计与2011年实行责任承包制后管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重点对大齡儿童接种及时率进行统计比照,获取不同管理机制对计划免疫高质效持续发展的影响关系。结果 2011年后实行责任承包到人管理机制下,管理儿童接种率和及时率创历史最好水平。结论坚持免疫接种门诊的公益性,实行责任制承包管理机制是保持计划免疫高质效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的规范化验运行质量。[方法]对全市所有接种门诊进行督导、填表并汇总统计。[结果]全市所有接种门诊达到了规范化合格标准,计划免疫各项指标达到了上级规定的指标要求。1999年全市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四病两脑)总发病率0.83/10万,较计划免疫前下降了99.27%。[结论]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9.
我县自1986年装备冷链器材以来,计划免疫实行以村为接种单位,每两个月运转一次的分散式接种方式,对实现第二、三个85%儿童免疫目标起了关键性作用。但是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县的农村计划免疫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为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于1998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的集中式定点定时门诊接种(简称预防门诊)方式。为了解两种计免接种管理方式的效果,对有关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开展接种门诊等级验收的措施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防病保健需求,不断提高预防保健工作质量和卫生服务水平,从1997年开始,在全区12个乡(镇)实施了以乡(镇)为单位门诊化集中接种工作,1999年开展了以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为核心规范化接种门诊的创建活动,几年来,共创建规范化接种门诊14个,同时,在开展等级验收活动过程中,采取了以奖代补的形式,增加了对防疫保健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培训接种人员,配备宣教、冷链及取暖设备规范和完善消毒规程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的基础条件,促进了我区计划免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人口密度、计划免疫保偿制和村防疫人员劳务报酬对农村计划免疫接种模式的影响,认为在计划免疫工作的初期、目前、未来应分别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分散接种,以乡为单位的门诊化集中接种和更合理的2~4村设一个接种点的连片接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市 1995年在开展计划免疫规范化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于 1996年在全市共 2 0个镇 (区 )全部实行了以镇 (区 )为单位的计划免疫规范化集中门诊接种 ,使我市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现将两种接种模式的计划免疫状况比较分析如下。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与项目 :分别调查 1994年10月 1日至 1995年 9月 30日和 1997年 10月 1日至 1998年9月 30日出生的儿童。调查项目包括入户调查儿童家长、儿童接种证、接种卡和报表等。 (2 )抽样方法 :采用批质量检验抽样(LQAS)方法 ,在每个镇 (区 )中随机抽取 2 9名儿童进行调查。 (2 )…  相似文献   

13.
计划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保护广大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而不同的接种模式对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比较了南阳市宛城区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分村接种和以乡为单位的门诊化集中接种两种接种模式的作用效果 ,旨在为上级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用南阳市宛城区 1996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分村接种及 1998年以乡为单位的门诊化集中接种 (每月三次 ) 12个乡镇 2 43个行政村的有关儿童计划免疫资料。1.2 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 (PPS) [1 ]进行计划免疫有关接种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形势下的计划免疫工作途径,进一步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免疫服务,泰安市根据当地实际,自今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乡镇集中式免疫接种制度。即由以往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式接种改为以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为中心的集中式接种。新制度实行以后,全市已有80%以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镇海区创建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和《宁波市规范化接种门诊评审标准说明 (试行稿 )》有关精神 ,我区于 1999年开始创建规范化接种门诊工作以来至2 0 0 0年底已有 4家示范接种门诊 ,1家合格接种门诊 ,创建率达到 5 0 % ,现报告如下。1 正确认识创建规范接种门诊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计划免疫工作包括硬件设施和接种操作的规范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 80年代初期的计划免疫试点工作到全面铺开 ,儿童的“四苗”覆盖率得到稳步上升 ,家长给儿童的免疫接种意识逐渐从被动接种转换到主动接种 ,到 90年代计划免…  相似文献   

16.
自 1992年来我县实行儿童免疫定点集中接种工作 ,在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上提前实现了WHO以乡、县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 85%的目标 ,有效的控制了儿童相关传染病 ,确保儿童身体健康。在过去数年计划接种门诊日现场督导工作中 ,没有规范统一的督导标准 ,自去年按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 99)第 33号文件精神、再系统了现场督导依据 ,进一步促进了基层计免工作深入发展 ,完善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确保“九五”期间计划免疫工作目标的实现。按省统一制定督导标准 ,对全县 2 9个乡镇防保所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日进行现场督导工作 ,覆盖率为 10 0 …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香坊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评价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方法应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哈尔滨市香坊区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全区22家社区接种门诊BCG、PV、DPT、MV和HBV等5种疫苗110项指标中可信29项,占26.4%;可疑49项,占44.5%;不可信32项,占29.1%;不可信和可疑合计占73.6%。9家评为可信,占40.9%;4家评为可疑,占18.2%;9家评为不可信,占40.9%;不可信和可疑合计占59.1%。结论哈尔滨市香坊区儿童免疫接种率存在虚高现象,应加强多部门配合,规范接种管理,提高接种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最经济有效、社会影响最大的手段之一,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已逐渐深入人心。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模式的改变,群众对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如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是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结果显示:自1999年象山县开始规范化接种门诊创建工作,根据《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和《宁波市规范化接种室门诊评审标准说明》的文件规定,目前全县已有17家接种门诊达到规范化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计划免疫接种率,确保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疫苗接种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计划免疫是目前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以往我市接种方式主要是采取村卫生室接种,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加,该方式已不能适应计划免疫工作需要。1995年我市开始全面推行以乡镇为单位定时定点接种工作,在此基础上,1997年加强了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使集中式定时定点接种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了我市计划免疫工作水平。1 具体做法1·1 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是搞好规范化接种门诊的关键规范化接种门诊是一种新的预防接种模式,全市由分散式接种改为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式定时定点接种是一个很大的转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才行。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影响乡级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接种率因素,以利及时改进工作,促使以乡镇为单位定点接种和计划免疫工作更好的发展,我们于2000年6月22日~7月4日对全市乡级接种门诊接种率进行了调查,并对影响乡级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接种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