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p53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调控因子。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对象与方法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我院1989~1991年手术切除的12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TGFβ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术后均随访5年以上(表1)。结果 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可分为:①间质型:阳性显色位于癌巢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及癌旁纤维间质内;②胞浆型:阳性显色位于癌细胞胞浆内。总阳性表达率为77-7%(94…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基因水平进行肺癌诊断,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银染方法,检测了肺癌患者支气管活检标本的p53基因突变。25例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标本中检出了15例p53基因外显子6、7和8的突变,阳性率为60%。其中10例小细胞肺癌检出了7例突变,15例非小细胞肺癌检出了8例突变。这些与国外从手术肺癌标本用测序方法检测的p53基因突变率相符。临床资料分析认为,p53基因突变与年龄、性别、吸烟以及诊断时临床分期均无统计学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p53、p21^WAF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方法。结果 共检测非小细胞肺癌147例,其中鳞癌63例,腺癌66例,腺鳞癌14例,大细胞癌4例。p53蛋白总阳性率为61.2%(90/147),鳞癌阳性率为63.5%(40/63),腺癌为57.6%(38/66),腺鳞癌为71.4%(10/14),大细胞癌2例阳性。p21^WAF1蛋白总阳性率为40.1%(59/147),鳞癌为41.3%(26/63),腺癌为42.4%(28/66),腺鳞癌28.6%(4/14),大细胞癌1例阳性。肺腺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预后相关,66例腺癌中,生存率低于3年组和高于3年组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21/28)和44.7%(17/38),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基因水平进行肺癌诊断,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怀-银染方法,检测了肺癌患者支气管活检标本的p53基因突变。25例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标本中检出了15例p53基因外因子6,7和8的突变,阳性率为60%。其中10例小细胞肺癌检出了7例突变,15例非小细胞肺癌检出了8例突变。  相似文献   

5.
长程小剂量VP—16加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报告山东省警官总医院(250002)张艳丽近年来,我院应用长程小剂量口服VP—16加卡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7例;年龄38~70岁...  相似文献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是糖酵解烯醇酶的神经元型,见于脑组织浸出物,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为确定胸水NSE 对SCLC 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作者测定了胸水NSE 水平。对胸膜活检、积液细菌学或细胞学研究证实的SCLC 癌性胸膜炎1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引起癌性胸膜炎37例(腺癌32例,表皮样癌4例和大  相似文献   

7.
癌肿和结核是渗出性胸水的常见原因,虽然胸水病因可通过胸膜活检、细胞学或细菌学检查确定,但临床上病因诊断仍是一个常见的难题,测定胸水中各种标记物则有助于鉴别诊断。经胸膜活检、细胞学或细菌学检查确诊癌性胸水36例,结核性胸水35例。癌性胸水患者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32~88岁,平均63.7±14.4岁。肿瘤类型:原发性肺癌30例(腺癌20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3例,大细胞癌1例,未分类者2例),转移癌5  相似文献   

8.
癌性胸腔积液临床上多见于肺癌及乳房癌患者,其治疗常采用反复胸穿或胸腔插管引流术尽可能抽尽胸水,继而胸腔内用药以控制胸水增长。但反复的胸穿或胸腔插管致病人痛苦较大、胸水难以抽尽,常有并发症等不足。我们对25例癌性胸水患者采用深静脉胸腔内留置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来源 1.1 病人情况:25例均为本院支气管肺癌病人,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腺癌15例,鳞癌6例,小细胞癌4例。  相似文献   

9.
康赛宁治疗癌性胸水14例湖北省财贸医院武汉430015李莉,顾锡良,王虚实1992年1月至1995年3月我们应用康赛宁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水14例,取得显著疗效。资料与方法治疗对象全组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46~72岁。其中肺癌10例(腺癌8例...  相似文献   

10.
肺的小细胞和雀麦细胞癌可能起源于神经嵴,有时具有甲状腺髓样癌的性质,如产生肽类激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5—羟色胺。组胺酶(二胺氧化酶)在髓样甲状腺癌组织持续增加。为了检查小细胞肺癌中组胺酶的活性,作者测定63例正常人,25例小细胞肺癌和20例非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和大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浆组胺酶活性。发现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组胺酶活性常增高。肺癌病人均经活检或痰液或胸液细胞学检查而确诊。正常人群全部为健康的志愿者。2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组胺酶测定,约有1/3病例比63例正常人的平均值大2个标准差以上。20例鳞状细胞和大细胞肺癌的测定值与正常人相仿。小细胞肺癌5例经尸解见4例癌组织中组胺酶升高。本文研究了临床情况和该酶血浆活性的互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全身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11。一2)、r一干挠素(IFN—r)及化疗药物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探讨其初步疗效及联合用药依据。对象与方法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而确诊为肺癌并恶性胸水的62例病人,男性4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4岁。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4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平均S.I,l岁,腺癌32例,鳞癌1例,小细胞未分化癌6例;(2)B组:ZO例,其中男性l。1例,女性6例,171”均年龄53.8岁,腺癌16例,鳞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全部病例均先采用全身化疗,非小细胞肺癌用顺铂30mp/m‘体表面积、环…  相似文献   

12.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94年2月至11月中药制剂康莱特注射液4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肺癌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3.1岁。治疗分单药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药组和联合治疗组中患者非小细胞肺癌23例。对照组11例。患者小细胞肺部治疗组11例,对照组3例,均为广泛期患者。  相似文献   

13.
我们试图通过对结核性、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液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sVEGF)水平进行检测 ,初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来源、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  69例胸腔积液中肺癌恶性胸液细胞学检查阳性者 (阳性组 ) 2 7例 ,男 10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65岁 ,均经胸液脱落细胞学确诊为腺癌。肺癌恶性胸液细胞学检查阴性者 (阴性组 )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71岁 ,均经组织病理学脱落细胞学确诊 (其中鳞癌 4例、腺癌 10例、小细胞癌 2例 ) ,而胸液脱落细胞学反复检查 3次均阴…  相似文献   

14.
小导管引流胸内注入顺铂治疗癌性胸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导管引流胸内注入顺铂治疗癌性胸水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梁先万,凌培基恶性胸水的治疗至今仍无特效方法。我们用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内注入顺铂治疗恶性胸水3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36例患者为晚期肺癌并癌性胸水。男31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 (胸液 )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FCM)检测血小板表面黏附分子P选择素 (CD6 2P)表达阳性率及进行胸液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 ,以探讨其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 结核性胸液组 4 3例 :男 2 6例 ,女 17例 ;年龄 19~ 5 9岁 ,平均 35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穆魁津等[1] 建议的诊断标准。癌性胸液组 4 2例 :男 2 7例 ,女 15例 ;年龄 38~6 5岁 ,平均 4 7岁 ;本组病例均经病理学和 (或 )细胞学检查证实 ,其中腺癌 2 3例 ,鳞癌 10例 ,小细胞癌 5例 ,未定类型癌4例。正常对照组 30例 :均为本院健康体检者 ,男 19…  相似文献   

16.
胸水细胞DNA/CK双参数法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DNA/角蛋白(CK双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肺癌的价值。方法对68例癌性胸水和24例结核性胸水患 同一 胸水进行DNA/CK双参数、DNA单参数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以非整倍体阳性为标准,DNA/CK双参数和DNA单参数诊断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4.1%、80.1%,其中56例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3.2%、83.9%;12例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5%、66.7%。而细胞病理学的阳性率则为69.1%。DNA/CK双参数检测法与另两种检测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DNA/CK双参数,DNA单参数两种检测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细胞肺癌两种检测法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24例结核性胸水经DNA/CK双参数、DNA单参数检测非整倍体均为阴性。结论、胸水细胞DNA/CK双参数法是诊断肺癌的更为敏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肺癌的免疫功能研究颇受重视 ,但大多研究仅限于某个细胞功能。为此我们选择了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NKC)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作为免疫指标 ,综合研究了 134例老年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以期为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老年肺癌组 134例 ,初诊确诊为原发性肺癌。男112例 ,女 2 2年 ,年龄 6 0~ 80岁 ,平均 76 .8岁 ,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未采用任何治疗方法 ,排除免疫方面的疾病。鳞癌99例 ,腺癌 12例 ,小细胞癌 17例 ,大细胞癌 6例。非老年肺癌组 112例 ,男 87例 ,女 2 5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TARBP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手术后病理组织中TARBP1蛋白表达情况,探究TARBP1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ARBP1 mRNA表达量,探究TARBP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预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TARB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78例,占比75. 73%; TARBP1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23例,占比22. 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TARBP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关(P 0. 05),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TARBP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TARBP1 mRNA在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非小细胞肺癌术后3年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接受根治术治疗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ARBP1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TARBP1 mRNA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生存期的AUC为0. 891(95%CI:0. 723~0. 975),价值较高,可辅助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TARBP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直径≥5 cm、淋巴结转移及TARBP1阳性表达,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结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ARBP1蛋白表达有助于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水Survivin基因及血清Survivin抗体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组)及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胸水脱落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和血清Survivin抗体水平。结果:恶性胸水组脱落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患者12例(24%)明显高于对照组(0%),恶性胸水组血清Survivin抗体浓度(102.10±94.53)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56.32±19.37)pg/mL(P0.01)。当血清Survivin抗体浓度80 pg/m L时,对癌性胸水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分别为88.0%和84.6%。结论:胸水脱落细胞Survivin基因联合血清Survivin抗体检测在肺癌性胸腔积液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肺癌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时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过观察18例肺癌合并感染乙肝病毒(HBV)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患者1年存活情况,探讨HBV感染对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18例并发HBV感染的肺癌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45~72岁。平均53.2岁。其中鳞癌者9例,腺癌者5例,肺泡细胞癌和小细胞癌者各2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非HBV感染的肺癌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4.3岁。其中鳞癌者19例,腺癌者11例,小细胞癌和肺泡细胞癌者各2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经痰细胞学检查、纤支镜刷片及活检证实。 2 方法 用美国产流式细胞仪,在患者人院时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采血前患者均未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论患者采用什么方法治疗,均随访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