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形势下援外医疗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援外医疗是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性、技术性很强的任务,也是我国对外医学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做好援外医疗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7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受卫生部委托向摩洛哥派遣了第一支由12人组成的医疗队。随后援摩医疗的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增至12支医疗队,分布在摩洛哥的12个省,并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设立了援摩医疗队总部。30年来,上海援摩医疗队充分发扬高尚的医德和精  相似文献   

2.
对外医疗援助(简称"援外医疗")是我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大国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加快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援外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更深远、更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广东省援外医疗工作为例分析我国援外医疗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援外医疗工作,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非洲是我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地区,了解我援外人员在非洲的疾病流行情况,对后派人员的选拔、药品配备,确保援外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驻非洲扎伊尔的10名中国援外人员疾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为1994~1996年我国驻...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对卫生安全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国援外医疗队在维护全球卫生安全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援外医疗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开展对外医疗援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是国内援外医疗队派遣难问题日益突出。以广东省援外医疗队派遣为例,从卫生政策三角理论视角分析援外医疗队派遣难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完善援外政策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谈援外医疗队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援外医疗是花钱少、效益好、影响大的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好形式。20多年来,援外医疗队在贯彻执行我国外交路线,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增进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第三世界人民防病治病,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医院船援外医疗服务模式建设。方法通过对"和谐使命-2010",以及外军医院船活动总结分析,提出援外医疗计划任务、突发任务二种模式,对不同模式的要求和建设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针对不同模式要求,建立健全卫勤任务预案系统、人装模块建管机制、院船结合训练考评是完全可行的有效的。结论医院船援外医疗服务模式可循、要求可据、建设可鉴,不断探索特点规律,加强针对性建设准备,必将有力提升医院船遂行援外医疗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援外医疗是我国对外援助乃至我国整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首批援助桑给巴尔医疗队始于1964年。1965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桑给巴尔时,亲切会见了第一期援桑的中国医疗队员。医疗队员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为桑给巴尔人民的健康服务,救助了无数患者。2009年,江苏省政府为了庆祝援桑医疗45周年,特意捐赠价值20余万美元的眼科仪器和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回顾援助非洲的亲身体验,查阅对外医疗援助的文献,从自然属性、投入产出及政治属性等方面,分析援外医疗在国际交往中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提出正确认识、合理把握、努力营造援外医疗的软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琪  贾守雄 《中国卫生产业》2013,(33):191-191,193
目的 对援马达加斯加医疗工作实践与思考.方法 笔者根据2年援外医疗工作经历及体会,作相关思考.结果 在马国各科分亚科不像国内细致,县、地区医院为主选拔手术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急诊处理熟练,可在简陋的医疗环境中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结论 为今后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根据援助国家的需求和感情,要把派遣医疗队这件好事做好,使之继续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0.
无国界医生是一个独立且非牟利的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在救援队的培训方面有较成熟的体系.我国援外医疗队同样拥有丰硕成果,也开展了一系列援外队员的相关培训工作,但依旧存在援外人员语言沟通障碍等问题.作者从无国界医生的培训内容、线上支持和人员职业发展方面介绍了该组织的援外医疗队培训体系,为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16日,在合肥召开的全省卫生外事工作会议上,六安市人民医院被安徽省卫生厅评为2007年度援外医疗工作先进单住。此次大会共有3家医疗单住被评为援外医疗工作先进单位。5名同志被评为援外医疗优秀队员。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回顾我国及四川省承派援外医疗队的历程,梳理目前工作的主要难点.为应对援外医疗管理的新挑战,需要有新认识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政策风标     
《中国卫生产业》2008,(4):11-11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援外医疗队工作 近日,卫生部提出《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援外医疗队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援外医疗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意见提出,援外医疗队要做好日常医疗服务,积极为受援国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受援国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并加强同受援国及第三国医务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在援外医疗队队员的选拔与培训方面,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派人单位要服从国家外交大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援外医疗队队员的推荐和选拔工作,并把该项工作纳入派员单位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同时,还要切实落实好援外医疗队队员出国前后的相关政策。援外医疗队队员在国内培训和国外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14.
做好援外医疗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援外医疗工作的体会李华刘远厚唐坤华我院从1991年起,先后从骨科、烧伤科、普外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口腔外科、麻醉科、妇产科、耳鼻喉科挑选出20名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专业骨干参加医疗队前往非洲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执行援外任务。有4...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援外工作范围的逐步扩大,援外医疗卫生装备从数量到品种日益增多。总体上看我国援外的医疗设备在质量、性能方面均比较好,得到受援国家的普遍赞誉,但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我方的重视。l存在问题1.1包装运输近年来我国援外医疗设备涉及世界许多国家。有些国家由于条件所限,援外设备经长途运输抵达目的地时,损伤较为普遍(如某些国家无铁路、无装卸机械),较多的设备包装破损,部分零备件及技术资料丢失,仪器受损、受潮,部分电缆被鼠咬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因装卸困难而受损的问题严重,甚至报废。其主要…  相似文献   

16.
援外培训指由我国政府出资,邀请发展中国家的官员或技术人员来华接受培训,是我国对外援助的方式之一,也是我国卫生外交的举措之一。医学援外培训不仅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也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12年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随着倡议的提出,全国各行各业开始积极行动。作为开展援外人力资源培训的“援外人”,面对新形势开始了新的思考:如何将医学援外培训融入全球健康治理中.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分析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特别是援外人道主义医疗救助的特点和要求,提出由于援外人道主义医疗救助情况紧急、环境特殊,对卫生装备的管理、维修及保养有极高的要求。总结了在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援外条件下,卫生装备维护工程人员的配备、卫生装备运输安全、设备工作场所的布局以及卫生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卫国际发[2008]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派出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全力支持下,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队员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坚持不懈地开展援外医疗工作,为提高受援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增进与受援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与受援国的友好合作,配合我国的  相似文献   

19.
正国卫办国际发[2016]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援外医疗队派遣工作,选拔优秀医务人员参加援外医疗队,确保援外医疗队组建质量,我委制定了《援外医疗队员选拔暂行规定》,已经委党组会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外医疗援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面对新形势,需要在认识、机制、管理、结构、舆论和预案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在认识方面,要充分认识援外医疗具有超越政治的便利,它是国际关系的试金石和外交斗争的角力点。在机制方面,应实现援助的一体化,达到全非洲"一盘棋,共进退";从提高现有资金的效率、丰富合作形式、收取费用和利用国际资金等方面入手,改善医疗队的造血机能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开发非官方机制,拓展合作领域,灵活处理产权,提高对外医疗援助的抗击打能力和战斗力。在管理方面,应从医疗队的派遣、队长的选拔和队员的管理入手,完善和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结构上,或可建立非洲总医院,以实现医疗队的升级与升格。在舆论上,要主动作为,正确应对,掌控国际话语权。同时制定各种规避风险的预案。通过以上方式,提高我国对外医疗援助的实效,实现受援国民众健康与我国战略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