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草蒙筌》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一卷的开头,专门列出了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其中,《本草蒙筌》赫然在目,李时珍说此书“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诵。”赞赏该书“间附(作者)已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日《蒙筌》,诚称其实。”  相似文献   

2.
《中医研究》2014,(8):F0004-F0004
《本草蒙筌》亦名《撮要本草蒙筌》《图象本草蒙荃》,乃明代医家陈嘉谟撰著,成书于公元1565年。书凡十二卷,卷首载历代名医图说及药物总论(其中名医图说为后人所增)。卷一至卷十二,分述诸药,  相似文献   

3.
一种延胡索的伪品刘晓江①楼月英①彭任辉②①江西上饶地区医药公司334000;②江西上饶地区药检所334000关键词延胡索;真伪鉴别延胡索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  相似文献   

4.
杨扬 《西部中医药》1993,6(3):41-41
自《本草纲目》问世以来,中药学虽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和发展,但就基本理论来说,却无显著的变化。现今中医药院校的《中药学》教材有些内容不甚妥当,笔者在教学中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中药”的基本概念,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 中药的正确含义与范围中国的药不仅包括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药物,还包括其他医药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维药及民间草药。自古以来,中药学叫本草学,是取“药物以草为本”之意。当西方医药学传入我国,为与西药区别,又将“本草”称作“中药”。曾经从海外引进过上百种药物,最初多是以香料输入的,后来发现了药用价值,就纳入中药学宝库之中,并沿用至今。现今全国中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说:“中药是在西方医药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  相似文献   

5.
<本草蒙筌>为明代医药学家陈嘉谟所撰.陈氏长于医药,工于诗文,晚年集诸本草之长,并附自己几十年医药经验,编成是书.书中各药条下每每附加按语,阐述其在医理方论和药物应用、采藏炮制、真伪鉴别等方面的见解,多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陈嘉谟的《本草蒙筌》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该书共收载药物742种,其中炮制药物254种,辅料炙药物125种,辅料品种达38种之多。本文对其在中药炮制方面的贡献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1 提出三类分类法 明代以前对中药炮制方法分类的资料比较缺乏。为了便于掌握运用各种炮制方法,陈嘉谟把炮制方法作了概括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7.
《本草蒙筌》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一卷的开头 ,专门列出了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 ,其中 ,《本草蒙筌》赫然在目 ,李时珍说此书“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 ,创成对语 ,以便记诵。”赞赏该书“间附 (作者 )已意于后 ,颇有发明。便于初学 ,名曰《蒙筌》 ,诚称其实。”  《本草蒙筌》作者为明代医家陈嘉谟 ,字廷采 ,号月朋 ,安徽新安人。因青年时期体弱多病 ,放弃举子业而改学医 ,他在“自序”中写道 :“予少业举子 ,寻以体弱多病 ,遂留意轩岐之术于凡三代以下诸名家 ,有裨卫生者 ,罔不…  相似文献   

8.
中药的水试鉴别法是我国传统经验鉴别内容之一。早在 1千多年以前《名医别录》就有秦皮水试、《图经本草》有秦皮沉香水试的记载〔 1〕, 我国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把水试作为鉴定中药的一种方法予以收载,此后历代本草著作将水试这种方法沿用至今。《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仍将这种方法作为鉴别真伪和优劣的重要内容。中药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理化反应现象),以鉴别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实践证明,一些药材在水中的特殊变化与其所含某种化学成分有关。根据水试的情…  相似文献   

9.
本草文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刍议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本草文献研究是中医药文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我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问世,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完成,直至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组织编纂的《中华本草》,表明了我国历代十分重视对本草文献的研究。随着现代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加深本草文献研究,为中药学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继而进一步推动中药学的发展显得尤....  相似文献   

10.
海洋药物鱼脑石的真伪鉴别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刘月琴(202450)鱼脑石,别名:“鱼枕骨、鱼首石。”是一味常用中药。有化石、通淋、消炎等功效。用于治疗石淋、小便不利、小耳炎、鼻炎、尿路感染、脑漏等病。我国历代本草对其主治、功效也有记载.《日华子本草》...  相似文献   

11.
每一学科都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正是该学科存在的基石。本草、本草学、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就是中药学科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对“中药学”的解释为近代中药学科的通称,中国药学古称“本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中国的传播,“本草”或“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这样的解释令人难以满意。下面是笔者对这几个概念的检索(见表1)和探讨,请雅正。  相似文献   

12.
正历代本草对白及别名的记载约有26个。《全国中草药汇编》有"白鸡娃",《吴普本草》有"白根",《新修本草》有"白给",《《证治准绳》、《本草蒙筌》有"白芨",《滇南本草》有"大白芨"、"小白芨"、"鱼眼兰"、"白鸟头儿"、"粽叶白芨",《贵州民间方药集》有"冰球子",《江苏植药志》有"白鸟儿头",《湖南药物志》有"地螺丝"、"羊角  相似文献   

13.
贾颖  赵怀舟  沈华 《山西中医》2006,22(6):43-44
从篇章结构和药物组成分析,认为署名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的底本,系当时流行较广的《本草蒙筌》一书。探讨二者的关系对于《本草新编》的校勘、整理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鉴别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对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中药研究工作中的首要问题之一。我国对中草药鉴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据传闻所记载,四千多年前(公元前约2700年)的神农氏偿百草,一日而迂七十毒,经验的积累流传而有《神农本草经》的著述。这是我国人民在生活中和与疾病斗争中所积累的药物治疗的经典著作。随后历代各种本草书籍都对前人著作中的错误品种做了修订。《本草纲目》对中草药鉴别更是集其大成。著者李时珍通过辛勤的访问、采集、观察除增加新药374种外,并对历代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明确指出清·陈士铎《本草秘录》一书的著述蓝本系明·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草秘录》一书中的"木通"一药进行了本草学方面的考证.指出《本草秘录》中的"木通"系指葡萄之根或藤茎,而非《中华本草》所指出的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藤茎,更非今称通草之通脱木.并提醒读者,在读《本草》类图书时,不但要尽量寻找较好的版本,更要善于从其书的宏观布局中体会作者的意图,否则难免产生张冠李戴、似是而非之误.  相似文献   

16.
中药郁金药性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森 《山西中医》2007,23(2):59-60
中药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属于活血化瘀药物,其主要功能古今认识基本一致,其药性古今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新修本草》载:“味辛,苦,寒,无毒”,《本草逢原》载:“辛苦,平,无毒”,《中药大辞典》称:“辛苦凉”,《实用中药学》载:“苦,辛甘温”,《全国中草药汇编》及五版教材《中药学》等多种书籍均为:“辛、苦,寒”。我们从峋床应用中体会,并从药源、化学成分等方面考证认为,该药性味应属辛苦温。  相似文献   

17.
定期拌盘法在中药保管中的运用申亚余①做好中药的保管工作,确立为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服务的保管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中药的贮藏保管方法,历代本草均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不少贮藏经验、保管方法相沿至今。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  相似文献   

18.
布日额  吴秋实 《中药材》2001,24(1):54-55
《无误蒙药鉴》一书在药材鉴别上有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按实物写生药图,突出药材特征;区分混乱品种,辨别药材真伪、优劣;并增补本草内容,纠正文献谬误;重视药物质量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中药学题解     
1.什么是中药?什么是中药学? 凡是以中国医药学理论指导药物加工炮制,说明药物作用,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我国历代有哪些主要本草著作?并简述其学术价值。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本草原始》内容的考察,认为该书在药材鉴别上有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实物写生药图,突出药材特征;区分混乱品种,辨别药材真伪;增补本草内容,纠正文献谬误;重视药物质量,阐述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