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陈世德  陶新智  伍伟锋 《临床荟萃》2004,19(13):724-726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 0例CHF患者 (CHF组 )和 2 0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t PA及PAI 1抗原含量。结果 CHF组血浆t PA和PAI 1平均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CHF患者血浆PAI 1含量增高随心功能恶化而愈加明显。结论 CHF患者纤溶功能明显下降 ,可用血浆t PA、PAI 1含量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介绍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来源、基本结构及在纤溶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并对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和恢复的关系以及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用底物显色法测定了29例隐匿性冠心病病人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活性水平,结果发现隐匿性冠心病病人的t-PA,PAI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P〉0.05),提示血液中t-PA,PAI的活性异常仅是冠心病病人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40例亚急性期、恢复早期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分析康复训练后即刻及3周后纤溶活性的变化。2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为:康复治疗后即刻、康复后3周与康复前相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分别提高30%和12.6%,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与激活物比值降低,纤溶活性增高(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训练可部分逆转脑血栓形成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异常改变,提高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Itwasreportedthatlow-fibrinolysisstatecharacterizedwithdecreaseof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activityandincreaseoftype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1)activityexistedinthepathologicalprocessofarterioscleroticcerebralinfarction犤1犦.Butre-centanimalexperimentshowedthatmRNAoft-PAandu-PAex-pressedincreasinglyinischemiccerebraltissue犤2犦.Sofurtherobser-vationwasindispensable.Wetestedtheactivityofplasmat-PAandPAI-1of91patientswitharterioscleroticcerebralinfarct…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变化在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6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和60例同期住院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活性。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相比,t-PA活性明显减低,PAI活性显著增高(P均&;lt;0.01)。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平衡失调,故检测其血浆t-PA,PAI活性动态变化可作为脑梗死诊断与治疗的一个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变化在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6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和60例同期住院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活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相比,t-PA活性明显减低,PAI活性显著增高(P均<0.01)。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平衡失调,故检测其血浆t-PA,PAI活性动态变化可作为脑梗死诊断与治疗的一个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来源,基本结构及在纤溶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并对其对与缺血发表离卒中的发生,发展和恢复的关系以及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测定了去卵巢大白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血浆t-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PAI为9.7±1.2AU/ml,去卵巢组PAI为7.8±1.9AU/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去卵巢组血浆中PAI降低,可能与卵巢激素的减少有关。卵巢激素会促使PAI合成并释放增加,这可能是服用雌激素等避孕药者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呈高凝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快速作用的抑制物(简称PAD 是近几年才证实的一种人类血浆纤溶系统新成分,是调节纤溶活性的重要因子。它目前暂分为三类:PAI-1,PAI-2和蛋白酶结合素(Profease Nexin)。对其生化性质已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临床上,由于PAI 的发现,更新了纤溶活性的概念,实际上血浆纤溶活性的高低是由PAI 与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二者的比值所决定的,许多病人的纤溶活性下降而导致血栓倾向或血栓形成,并非是t-PA 水平的下降,而是由于血浆PAI 的升高这一点对进一步阐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纤溶活性测定与血栓疾病的治疗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探讨蛇毒抗栓酶在阻断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对1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用蛇毒抗栓酶Ⅲ号加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蛇毒组),并与单纯常规疗法治疗15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表明:蛇毒组部分缓解所需天数(3.5±1.7天)少于对照组(5.1±2.2天),P<0.01;治疗后蛇毒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含量(分别为3.36±1.15kU/L和45.30±1.3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0±0.98kU/L和28.94±10.09ng/L),P<0.01和P<0.01。提示:蛇毒抗栓酶可能通过提高tPA及6ketoPGF1α含量纠正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低下,使基础治疗发挥更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于维持机体内纤溶和凝血两个系统的平衡、防止血栓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从t-PA分子的结构特征、生理作用机制、代谢调节以及血液中t-PA浓度变化在临床上的意义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t-PA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于维持机体内纤溶和凝血两个系统的平衡、防止血栓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从t-PA分子的结构特征、生理作用机制、代谢调节以及血液中t-PA浓度变化在临床上的意义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t-PA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所存在的高凝状态和纤溶机能低下能使原发病加剧,甚至可引起多系统脏3功能衰竭。蛇毒抗栓酶Ⅲ号具有良好的抗凝、溶栓及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有利于纠正高凝状态和纤溶机能失衡本文对30例住院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蛇毒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现抗感染,祛痰,平喘,低流量吸氧,利尿及解控等治疗。蛇毒组每天加用蛇毒抗栓酶Ⅲ号1单位溶于10%葡萄糖250ml静滴共10无结果表明:蛇毒组部分缓解所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5±1.7天比5.1±22天,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6-酮-前列环素(6-K-PGF_(1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提示蛇毒抗栓酶可能通过提高tPA及6-K-PGF_(1α)含量纠正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低下,使基础治疗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