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野生食蟹猴感染猕猴瓦特松吸虫的病例和病理解剖情况进行了描述。猕猴瓦特松吸虫的感染可引起猴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等体征。吸虫的感染部位为盲肠和结肠,可导致动物肠壁发炎增厚、粘膜脱落、出血、溃疡等。吸虫的感染密度为每只猴100~1000条。猴年龄越大,吸虫感染所引起的病症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摸清STLV-1感染现状,从而有效地降低STLV-1在猕猴、食蟹猴群中的的感染率。[方法]采用STLV-1ELISA法对猕猴、食蟹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本中心送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2455只出口猴血清,103份血清呈STLV-1抗体阳性,19份血清呈STLV-1抗体可疑,其余血清均为STLV-1抗体阴性。[结论]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1的平均感染率为4.97%,其中猕猴STLV-1感染率为2.7%,食蟹猴STLV-1感染率为5.4%,是猕猴STLV-1感染率的2倍;随着年龄的增长,猕猴(食蟹猴)STLV-1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巢式PCR方法检测圈养的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和猕猴(Macaca mulatta)中猴D型逆转录病毒(Simian Type D Retrovirus SRV)和猴泡沫病毒(Simian foamy virus SFV)。方法针对SRV-env和SFV-pol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外引物,然后再设计特异性内引物。将外引物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PJET1.2blunt载体中作为阳性对照,运用NCBI中BLAST软件比对测序结果。用巢式PCR方法分别检测食蟹猴和猕猴中SRV和SFV。结果发现食蟹猴中SFV感染率为65.2%,SRV感染率为9.5%,猕猴中SFV感染率为60.5%,SRV感染率为12.8%。结论圈养的食蟹猴和猕猴SFV的感染率均较高,SRV感染率很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国内实验恒河猴和食蟹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参考文献中的螺杆菌属16S rRNA和幽门螺杆菌16S rRNA的引物序列,和新设计的"猕猴螺杆菌"16S rRNA特异性引物,在人工养殖的45只成年恒河猴和90只成年食蟹猴粪便样本中,通过q PCR或常规PCR检测来初步调查这两种猕猴中两种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恒河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率均为100%,在食蟹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100%和97.8%。结论证实我国人工繁育饲养的恒河猴和食蟹猴普遍存在"猕猴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几乎同时存在于所有人工繁育的实验猴个体中,可能会对这两种猕猴的健康以及相关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食蟹猴与猕猴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食蟹猴和猕猴血液生理、血液生化指标,分析食蟹猴和猕猴的生物学特性,初步建立食蟹猴和猕猴的常规血液生理生化检测指标。方法用日本光电MEK-5126K血球计数仪(动物芯片)、配套试剂盒检测及人工涂片染色镜检血液生理指标;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X5型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并对食蟹猴和猕猴猴雌雄之间及食蟹猴和猕猴之间进行比较。结果猕猴AST/ALT;食蟹猴的嗜酸性细胞、ALP、CK、GGR、CREA雌雄之间差异显著。食蟹猴与猕猴之间WBC、MCH、MCHC、嗜酸、单核、ALB、ALB/GLB、AST、AST/ALT、CK、LDH、GGR、CREA差异显著,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初步建立了猕猴和食蟹猴的常规生物学数据,为评价食蟹猴和猕猴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为其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适合SPF猕猴种群建立与保持所需的B病毒抗体监测模式。方法 采用BV EIA及BVELISA等方法对本中心自繁自育仔猴从断奶开始进行BV感染情况跟踪。结果 从自繁自育猴中随机挑选218只断奶食蟹猴,92只断奶猕猴,经过近两年反复筛选得到25只SPF食蟹猴,9只SPF猕猴,此结果经美国BioReliatnce公司检测得到确认。结论 该模式能有效监测猕猴BV抗体变化,为本中心在国内建立猕猴SPF种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干扰素-γ基因,为常用实验猕猴干扰素-γ的基因工程生产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恒河猴干扰素-γ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外周血液中分离单核淋巴细胞,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淋巴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干扰素-γ基因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克隆、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扩增到一498bp的目的片段,经序列测定证实为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干扰素-γ基因,与恒河猴、人及狒狒的干扰素-γ基因相比,同源性分别为100%、96%、99%。结论常用的两种实验猕猴食蟹猴与恒河猴的干扰素-γ基因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北京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的繁殖性能,为温带地区猕猴的人工饲养和繁殖方式提供借鉴.方法 对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317只恒河猴繁殖群(30只雄猴,287只雌猴)和78只食蟹猴繁殖群(8只雄猴,70只雌猴)近两年的繁殖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 恒河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60.73%、54.45%和96.89%.食蟹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9.86%、56.12%和75.00%.结论 食蟹猴和恒河猴可以成功的在温带地区饲养和繁殖,但人工饲养食蟹猴的妊娠率与产仔率较恒河猴高,而仔猴成活率则低于恒河猴.  相似文献   

9.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调查了我国A、B、C和D4个地区饲养的猕猴和食蟹猴的麻疹病毒感染情况。结果,以上4个地区猕猴的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0/23)、9.3%(6/68)、0.0%(0/82)和0.0%(0/69),D地区饲养的野生食蟹猴为2%(2/98)。作者还对控制猴麻疹病毒的流行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食蟹猴寄生虫驱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3 0只野生食蟹猴的体内寄生虫检查 ,发现有瓦物松吸虫阳性猴 88只 ,消化道线虫阳猴 85只 ,分批进行不同药物、不同剂量的药物驱治实验。其结果 :三氯苯达唑 3 0 m g/kg.d× 2 d,驱除瓦特松吸虫转阴率为 82 .4% ( 14 /17) ;吡喹酮 10 0 m g/kg.d× 2 d,驱除瓦特吸虫转阴率为 5 7% ( 10”18)。二者转阴率经 X2检验 ( P>0 .0 5 )差异不显著。阿苯达唑片剂 2 0 0 m g× 3 d,驱除消化道线虫转阴率为 84.7% ( 72 /85 ) ,2个月内 3个疗程的转阴率可达 98.9% ( 84/85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筛查老年猴群中自然产生的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通过对比灵长类动物眼底疾病改变与人类眼底疾病改变,探讨在老年猴群中建立年龄相关性眼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39只食蟹猴,平均年龄(11.9±2.05)岁,最小9岁,最大17岁和13只猕猴,平均年龄(15.5±5.2)岁,最小7岁,最大24岁,进行空腹血糖和2 h糖耐量检测。应用裂隙灯、眼底相机、眼压计初步筛查眼病和眼压值,疑似病例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对视网膜病变进行确诊。结果血糖筛查中发现4例食蟹猴,3例猕猴血糖升高,眼底未发现类似人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病理改变。13只食蟹猴和6只猕猴出现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食蟹猴眼压均值为右眼(15.98±3.315)mm Hg(1 mm Hg=0.133 k Pa),左眼(15.82±4.021)mm Hg;猕猴眼压右眼(14.9±3.867)mm Hg,左眼(14.7±3.329)mm Hg。1例食蟹猴出现高眼压,眼底有早期青光眼改变。眼底图像筛查中,发现2例食蟹猴眼底出现散在玻璃膜疣分布于视网膜周围部。1例食蟹猴单眼出现地图样脉络膜病变。结论在老年猴筛查中发现了自发形成的晶状体混浊、视网膜玻璃膜疣以及脉络膜萎缩等年龄相关性眼病,证实了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同时未见与人类相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可能由于灵长类动物因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结构改变与人类不同,或糖尿病尚未产生视网膜病变,为年龄相关性眼病灵长类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昆明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为恒河猴和食蟹猴繁育基地建设、生殖生物学研究及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昆明某规模化实验猕猴饲养基地饲养的150只恒河猴繁殖群(20只雄猴,130只雌猴)和900只食蟹猴繁殖群(120只雄猴,780只雌猴)全年12个月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地区恒河猴种群产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食蟹猴种群产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恒河猴种群的妊娠率、繁殖率、仔猴成活率分别是76.15%、69.23%和90.70%;食蟹猴种群的妊娠率、繁殖率、仔猴成活率分别是78.98%、74.87%和94.81%;恒河猴的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分别是(28.80±2.33)d和(165.87±7.52)d;食蟹猴的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分别是(29.35±3.05)d和(157.93±5.42)d;恒河猴仔猴平均出生体重和幼猴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是(425.00±100.50)g和(1491.67±172.35)g;食蟹猴仔猴平均出生体重和幼猴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是(314.33±61.18)g和(1013.50±115.50)g。结论明确了昆明地区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详实地报道了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繁殖性能参考值,为昆明地区恒河猴和食蟹猴的繁殖及开展实验猴生殖生物学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斯氏按蚊对食蟹猴疟原虫的感染率为77±0.15%;恒河猴易感性强,对照组的感染率非常稳定,用10~5个以上子孢子静脉接种恒河猴可100%获得感染,在食蟹猴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猴疟模型上,常用抗疟药如乙胺嘧啶、伯喹显示有病因性预防作用。伯喹剂量达到  相似文献   

14.
现在,用于实验的灵长类动物多数为树鼩、狨猴、猕猴、狒狒、黑猩猩。在猕猴类中则以猕猴(Macaca mulatta、食蟹猴(M. fascicularis)等为最多。大约10年以前,大多是从产地国进口野生猿猴,经检疫后用于实验。由于美国、日本等国每年消耗几万~十几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各年龄段食蟹猴血压参考值。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北京松下电工有限公司的腕式电子血压计,检测521只食蟹猴血压及血脂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经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的食蟹猴血压值差异显著,老年组食蟹猴血压值高于其它年龄组;老年组食蟹猴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高血压组食蟹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同年龄组血压正常的食蟹猴;老年组高脂血症食蟹猴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及高脂血症在预测高血压组的患病危险性的预测能力分别为血压正常组的1.435、1.218、2.337倍。结论初步建立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的血压参考值。年龄、BMI、高脂血症为食蟹猴自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基础血压值测量为食蟹猴自发性高血压模型筛选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B病毒,也称猴疱疹病毒,以猕猴为自然宿主,主要包括:恒河猴、食蟹猴、日本猴、红尾猴、短尾猴和西藏猴等。猴感染B病毒后可引起牙龈炎、结膜炎和口腔及生殖器官感染,之后可转为慢性感染。猴之间的传播主要以密切接触、抓咬和性活动为主,人、猴及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后,常常呈致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引进食蟹猴肠道微生物检测分离到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为引进的实验猴微生物检测和如何开展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肛拭子采集食蟹猴粪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 60只食蟹猴中有8只分离到可疑细菌,经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表明该群体食蟹猴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率为13. 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曲松、头孢赛肟,头孢哌酮、头孢唑啉、青霉素等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钠、呋喃妥因等中度敏感,对诺氟沙星、四环素、低度敏感、对杆菌肽、环丙沙星、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和呋喃唑酮产生耐药性;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到的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结论食蟹猴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相对较高,该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较敏感,可在临床中作为首选药物来进行疾病的治疗。该菌有较强的致病性,对食蟹猴群体有潜在的危害性,在平时饲养管理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对上海地区281只不同年龄、性别猕猴肠道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猴群中结肠弯曲菌感染率(27.4%)高于空肠弯曲菌感染率(6.8%);两者均无性别差异;成年猴感染率明显低于未成年猴,哺乳婴猴与1岁幼猴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所有感染猴不出现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恒河猴和食蟹猴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确立一种对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个体的遗传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扩增技术采用15个多态性微卫星DNA位点对50只恒河猴和50只食蟹猴个体进行了DNA多态性的分析,对比两群体间等位基因数目差异.结果 筛选的15个具有显著多态性的微卫星DNA位点对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可以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其等位基因数目均在7个以上,且两群体间有11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利用这些多态性微卫星DNA位点建立一种有效鉴别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遗传背景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并分析食蟹猴血糖值一年内季节性变化,考察食蟹猴血糖值在不同季节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比较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值之间差异。方法采集食蟹猴静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及便携式血糖仪检测不同季节食蟹猴血糖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食蟹猴血糖值呈现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秋位于两者间的周期性波动。且夏→秋和冬→春时间段血糖变化幅度(每℃约0.20 mmol/L)大于秋→冬和春→夏的变化幅度(每℃约0.06 mmol/L)。便携式血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之间血糖值差异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比较分析便携式血糖仪可以应用于食蟹猴血糖值检测。结论本研究填补食蟹猴血糖相关研究中,季节性温度变化对其影响分析,有利于在以后动物实验中,充分考虑两者的相关性来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