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有研究表明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IINP)水平升高,用PIIINP水平可反映SSC患者的胶原合成情况[1,2].但正常皮肤和硬皮病皮肤中主要胶原成分是I型胶原,因此我们检测了SSC患者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I型胶原羧基交联末肽(ICTP)值,以了解其与SSC患者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Ⅳ型胶原(Ⅳ—C)是基底膜网状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前胶原形式参与间质的构成。我们检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Ⅳ—C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硬皮病(SS)的特点是受累器官中胶原过度聚集。胶原合成和降解的血清学标记——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ⅢN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ICTP)均可测定。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了97例活动性S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ⅢNP水平,其中25例还检测了ICTP和PICP。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阿维A对系统性硬皮病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FB),使用不同浓度的阿维A(10~(-5)、10~(-6)、10~(-7)、10~(-8)mol/L)作用48 h,用羟脯氨酸法测定胶原的质量浓度,RT-PCR法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阿维A实验组FB胶原合成及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且均与阿维A呈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阿维A可能通过抑制FBⅠ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减少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6.
IV型胶原(IV-C)是基底膜网状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前胶原形式参与间质的构成。我们检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V-C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40例SLE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SLE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例,女34例,年龄12~46岁,平均23.5岁。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丹参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药理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方法和光度检测法测定了丹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培养基中胶原含量的影响。结果 丹参水溶性提取物丹参注射液 (10 m g/m l、7.5 m g/ml、 5 .0 m g/m l、2 .5 m g/ml)及其活性单体丹参素 (6 0 μg/m l、 45 μg/ml、 30 μg/m l、15 μg/m l)和原儿茶醛 (40 μg/m l、2 0 μg/m l、10 μg/m l、5 μg/m l) ,以及丹参脂溶性总提取物 (1mg/m l、0 .5 m g/m l、0 .2 5 m g/m l)及其活性单体丹参酮 A (4μg/ml,2μg/m l) ,不仅对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还能显著降低该细胞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 (P<0 .0 5~ 0 .0 1)。上述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高或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该细胞周期的检测显示 ,丹参素组 G0 /G1 期细胞 ,原儿茶醛组和丹参酮 A组 G2 M期细胞的比例较正常人对照组细胞显著增高 (P<0 .0 1)。结论 丹参对体外培养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可能是其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药理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以组织块培养法建立3个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株.将活血化瘀中药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其浓度分别为5g/L、2.5g/L和1.25g/L,于加药后第3、6 d,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浓度并折算成胶原浓度.结果积雪草和丹参在5g/L、2.5g/L及1.25g/L浓度下于作用第3 d和第6 d时能显著抑制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P<0.05~0.01),红花在5 g/L、2.5g/L及1.25 g/L浓度下于作用第3 d和第6 d时能显著促进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P<0.05).此外,当归在5g/L、茜草在2.5g/L浓度下于作用第6 d时也能显著抑制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P<0.05).结论不同的活血化瘀中药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作用不一,该结果可为临床制定治疗SSc及其他相关疾病的中药方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皮病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否影响Ⅰ型胶原α1链(COL1A1)mRNA表达。方法采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培养的硬皮病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中COL1A1mRNA的表达和TGF-β1蛋白质的含量。结果硬皮病组成纤维细胞COL1A1mRNA(A值x±s为905.09±20.36)表达较对照组354.17±30.89明显增高。硬皮病组和对照组成纤维细胞的COL1A1mRNA表达均存在异质性,硬皮病组COL1A1mRNA高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数x±s为27.33%±4.63%明显高于对照3.67%±1.20%,而对照组低COL1A1mRNA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数62.33%±3.53%明显高于硬皮病组14.33%±4.91%。硬皮病组内各细胞株间,高、中、低胶原表达的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硬皮病组和对照组成纤维细胞中TGF-β1蛋白质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硬皮病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增多,这种表达增多与成纤维细胞自身合成TGF-β1的水平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体内存在着多种自身抗体,如抗Scl-70、抗U1RNP、抗着丝点抗体和抗RNA聚合酶抗体。国内外对抗U1RNP抗体与SSc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笔者发现SSc患者抗U1RNP抗体阳性率较高,故对314例SSc患者作了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检测,并就抗U1RNP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一分析.探讨该抗体在SSc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草药半边旗5F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期找到治疗该病的新的有效药物。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和光度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半边旗5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培养基中的胶原含量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半边旗5F对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显著降低该细胞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1)。上述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采用RT-PCR法对Ⅰ、Ⅲ型前胶原的mRNA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二者的表达量降低。结论 半边旗5F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寻找有效治疗该病的药物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阿维 A 对系统性硬皮病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 I 型前胶原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FB),使用不同浓度的阿维 A(10-5、10-6、10-7、10-8 mol/ L)作用48 h,用羟脯氨酸法测定胶原的质量浓度,RT-PCR 法 I 型前胶原 mRNA 的表达。结果:阿维 A 实验组 FB 胶原合成及 I 型前胶原 mRNA 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且均与阿维 A 呈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阿维 A 可能通过抑制 FB I 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减少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栓素,前列环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克隆水平上研究系统性硬皮病(SSc)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FB)胶原代谢异质性的特点。方法以皮肤克隆FB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Ⅰ,Ⅲ型前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筛选出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异质性克隆,分析其胶原代谢的特点。结果 SSc和正常皮肤克隆FB的胶原代谢均具有异质性,SSc患者克隆FBⅠ,Ⅲ型前胶原mRNA水平的异质性较正常人大(F=20.540,P=0.000;F=6.822,P=0.012),SSc患者Ⅰ型前胶原mRNA高表达克隆的比例高于正常人(48.0%vs14.3%);SSc和正常皮肤克隆FB细胞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蛋白水平与其mRNA水平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873,P=0.000;r=0.538,P=0.039)。结论 SSc和正常皮肤克隆FB的胶原代谢均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已有人报告过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清Ⅲ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3NP)水平升高,但正常皮肤和硬皮病皮肤中主要胶原成分是Ⅰ型胶原。因此作者研究了SSc患者中血清Ⅰ型原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_1CP)水平,以了解后者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血标本采自61例SSc患  相似文献   

16.
正常人和硬皮病患者皮肤中Ⅲ型胶原和板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文俊  车乃增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1,24(6):383-385,T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SLE患者血清、尿液中的含量及与SLE脏器损害、活动性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临床资料,ELISA方法检测OPN在100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清中的浓度,同时用ELISA检测OPN在57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尿液中的浓度.免疫组化检测3例SLE患者肾脏组织中OPN蛋白的表达.结果 OPN在SLE患者血清和尿液中浓度显著升高,分别为(64.03±72.87)μg/L和(454.87±231.63)μg/L,与正常对照组[(29.88±11.28)μg/L,(122.67±39.47)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LE活动组血清和尿液中OPN浓度显著升高,分别为(80.92±87.49)μg/L和(584.36±207.15)μg/L,与SLE非活动组[(36.43±23.48)μg/L,(281.08±131.92)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尿液中OPN浓度均和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462,0.901,P值均<0.01).尿液OPN浓度和尿免疫球蛋白G、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B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r=0.458,0.359,0.342,0.409,P值均<0.05).OPN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管上皮表达.结论 OPN与SLE及肾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E-选择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血清E-选择素(sE-selectin,CD62E)在系统性硬皮病(SS)中表达异常,国内未见报道。为检测SS患者血清CD62E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本次试验,旨在探讨其在S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Ⅲ型胶原和板层粘连蛋白(LN)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发现,正常人皮肤中Ⅲ型胶原主要分布在真皮乳头部和血管、附属器周围,而硬皮病皮肤中Ⅲ型胶原则大量沉积于整个真皮,正常人皮肤中LN呈线状分布于真皮各处的基底膜带,而硬皮病皮肤的真表皮交界处LN则呈节段性增粗,有些部位LN消失.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检测,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SLE临床表现、凝血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SLE患者血浆sTM水平。结果①SLE患者血浆sTM水平显著增高,并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而与血沉ANA、补体C3间无显著相关性;②SLE患者中有肾损组血浆sTM水平显著高于朊肾损组,并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③SLE患者血清sTM水平与纤维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