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9,(1):74-77
寻找理想的新型药物递送载体材料一直是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白芨多糖是一种新型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制剂材料在药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以白芨多糖及白芨多糖衍生物为制剂材料、药物载体,尤其是作为血管栓塞材料、基因载体和聚合物胶束材料在抗肿瘤药物递送领域的文章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芨多糖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载药微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玲  段远福 《中国药房》2008,19(19):1506-1509
药物载体是用于包埋或负载药物的微球或微囊。制备微球所采用的基质材料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己基纤维素、玻璃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天然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如淀粉、自蛋白、明胶、环糊精、甲壳素和壳聚糖等)和合成可降解性聚合物材料(如聚乳酸、聚烷基氰基丙烯酸脂等)。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载药微球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  相似文献   

3.
聚氨基酸作为一种毒副作用低、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以及基因治疗。聚氨基酸链的活性基团丰富,可通过多种反应途径与目的基团连接,从而实现药物的主动靶向性。同时又因为聚合物胶束的粒径为1~100纳米,而肿瘤组织毛细血管壁与正常组织血管壁相比间隙较宽,可以形成“渗透滞留”效应(EPR效应),使载药纳米粒在肿瘤组织中不断蓄积,进而实现药物在肿瘤中的被动靶向性,本文简要综述了载药聚天冬氨酸、聚谷氨酸以及聚赖氨酸聚合物胶束的理化性质及优势,如肿瘤靶向性、缓释性等,并对近年来聚氨基酸胶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3):1847-1850
目的:介绍聚合物胶束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情况。方法:以"Polymeric micelle""Indissolvable drug""Bioavailability"等为关键词,在Pub 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中查询1989-2014年的文献,综述聚合物胶束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原理、不同性质胶束的应用以及聚合物胶束在口服给药系统中的前景和研究方向。结果与结论:共查阅文献138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聚合物胶束以其特异稳定性、控释性、生物黏附性以及抑制外排泵活性,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同时,赋予聚合物胶束多种特性可实现多功能化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使其更加有效地递送药物,这必将成为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胶束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高效、长效及高载药量等优势.本文简单比较了聚合物胶束与其它纳米级药物载体(如高分子直接键合药物、树枝状聚合物、脂质体)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综述了聚合物胶束在肿瘤主动靶向性、环境刺激响应释药及医学成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胶束,一种自组装纳米化胶体粒子,具有疏水性内核与亲水性外壳,作为一种药物载体,目前正成功地被应用于水不溶性药物的投送中,并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能够形成胶束的材料中,两性聚合物,比如由疏水性和亲水性部分组成的聚合物胶束,正不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类聚合物胶束在体内外展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并能广泛对多种类型的水难溶性药物进行增溶,目前有很多这类载药胶束正处于不同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将对聚合物胶束这种药物载体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胶束已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载体,然而部分单聚合物胶束往往存在一些性能缺陷,如载药量偏低、稳定性不佳和微环境响应能力弱等。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混合聚合物胶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尝试从聚合物混合胶束的分子间作用力、制备表征、性能优势和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展示聚合物混合胶束的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为抗肿瘤纳米胶束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胶束具有粒径小、稳定性高、滞留时间长、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这些优良性质使得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涌现了许多围绕聚合物胶束设计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报道,包括利用肿瘤的病理学性质,设计被动靶向给药系统和对聚合物胶束进行表面修饰,设计主动靶向给药系统。本文主要综述了聚合物胶束作为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纳米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剂学中以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载体材料形成的胶束为载体制成的药物胶柬制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粒径为纳米尺寸的纳米胶束作为药物的载体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缓控释及靶向特性、与细胞和组织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新型载药系统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综述了纳米胶束的性质、形成机理、载体材料、制备方法、体内外释药特性及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星形聚合物胶束是一类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它具有独特的分枝结构,所形成的单分子胶束具有理想的粒径和稳定性,可使难溶性药物有效增溶,降低药物毒性,延长体循环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星形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通过在聚合物表面接枝功能基团可产生靶向释放效果,聚酯结构的星形聚合物还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不在体内蓄积产生毒副作用。本文对星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理化性质、载药优势、制备方法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胶束作为肿瘤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中  方晓玲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0):1127-1131
聚合物胶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胶态药物载体,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体内外稳定性高、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难溶性药物的增溶作用等.它可以作为靶向肿瘤的给药载体,通过多种机制,如环境响应的聚合物胶束、特异性配基耦合的聚合物胶束、免疫聚合物胶束、通透性增强与滞留(EPR)效应、肿瘤的血管系统等途径来实现药物靶向给药.现主要讨论肿瘤给药的靶向策略和聚合物胶束作为靶向肿瘤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药物纳米载体——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目前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纳米载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文献50篇,从聚合物胶束的类别和构成,药物的包载方法,药物从聚合物胶束中的释放,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聚合物胶束的表征,聚合物胶束对药物的药动学和体内分布的影响以及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其研究进展。结果聚合物胶束包括自聚集胶束,单分子胶束和交联的胶束,可采用化学结合法、物理包载和聚离子复合法包载药物;药物分子在聚合物胶束中的分布以及聚合物的降解行为决定了药物的释放速度;聚合物胶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与其结构组成密切相关;载药聚合物胶束可改变药物的药动学和体内分布;目前聚合物胶束已被用于作为肿瘤药物、难溶性药物的载体,也可作为药物药物经皮传递载体和药物的缓释载体,发展前景较好,但同时也面临挑战。结论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的纳米载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用载体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宏娟  张灿  平其能 《药学进展》2002,26(6):326-329
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用载体,可使难溶药物有效增溶,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是一种良好的释药系统,本文从聚合物胶束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综述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用载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稳定无毒、价廉易得及无炎症反应等特点,表现出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常作为生物组织工程与药物递送载体的材料广泛应用。本综述介绍了丝素蛋白的结构与组成,以及其体内外生物降解特性与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以期为丝素蛋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Chen D  Ding PT  Deng YH  Wang SL 《药学学报》2010,45(5):560-564
聚合物胶束是由两亲性聚合物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它对难溶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许多具有良好活性的药物由于溶解性差,其口服给药受到限制。将聚合物胶束作为口服给药的载体可以显著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增加透过生物膜的药量,进而提高药效。此外,聚合物组成和性质具有多样性,利用聚合物的这一特性可以制备出对pH值、温度敏感或者具有黏膜黏附性的胶束。在提高药物溶解度的同时,通过改变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过程,进一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主要介绍聚合物胶束在口服给药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总结其作为口服给药载体应用的特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贾守雄  李平  魏琴 《中国药师》2007,10(10):972-975
生物黏附药物传输系统(bioadhe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BDDS)是以具有生物黏附性能的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将其置于人体特定部位而缓慢释放药物的一种给药系统。生物黏附释药系统的作用部位包括各种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两亲性聚合物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载体,紫杉烷衍生物TM-2作为模型药物,制备出高载药量的胶束制剂。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核磁、红外等方法对聚合物材料性质进行表征,芘荧光探针法测定材料的临界胶束浓度,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聚合物胶束,并对胶束溶液进行冻干,考察胶束的粒径、电位、载药量、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结果胶束粒径约为20 nm,载药量在10%左右,冻干后体外释放可在72 h内释放80%以上。结论以无定型形式存在的TM-2通过薄膜水化法与聚合物自组装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体外释放起始可能是因附在粒子表面或近表面的药物快速释放,随后通过载体孔道扩散而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可注射氢化泼尼松缓释注射剂。方法 采用胶原、壳聚糖、明胶三种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通过复合乳化-交联法制备氢化泼尼松微胶囊缓释注射剂。结果 在显微镜下观察所制备的含药微胶囊,呈密封球状,微胶囊中心含有针状药物晶体,微胶囊平均粒径66.2μm。结论 三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微胶囊可成功包裹氢化泼尼松,并具有适用注射的粒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改良瑞德西韦现有剂型,构建瑞德西韦聚合物纳米胶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b-聚D,L-丙交酯(mPEG-b-PDLLA),并用固体分散法制备瑞德西韦聚合物胶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与马尔文激光粒度测定仪分析胶束的形态与粒径,用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定性测试胶束包裹效果,并通过高...  相似文献   

20.
杨坛  奉建芳  张倩  张玮 《中国药房》2020,(6):763-768
目的:综述壳聚糖(CS)衍生物胶束功能化修饰及其在不同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壳聚糖""胶束""给药系统""Chitosan""Micelle""Drug delivery system"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5年1月-2019年5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其各衍生物胶束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在不同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78篇,其中有效文献37篇。CS作为一种性能优良、可修饰性强、生物相容性高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可通过疏水骨架、长循环、P-糖蛋白抑制、靶向、刺激信号响应等多种功能化修饰装载疏水性药物,制成CS衍生物胶束,在黏膜给药、眼部给药、口服给药等多种给药系统中均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CS衍生物胶束在解决难溶性药物溶解度、促进药物渗透、增强靶向、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多停留在体外研究,且对详细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若要将其成功应用于临床,尚需对CS衍生物胶束的体内稳定性、药物释放度、药物靶向效率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