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何常  薄丽  钟愉 《贵州医药》2004,28(1):22-23
目的研究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NP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NPC组织中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64例NPC中nm23、p53和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35/64)、29.7%(19/64)、81.3%(52/64),nm23、p53和bcl-2蛋白表达均与NPC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0.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参与了NPC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根据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 ,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标本中c erbB 2和nm2 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术前检测c erbB 2和nm2 3蛋白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手术标本96例 ,其中 5 6例经肠镜活检标本病理证实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 erbB 2和nm2 3蛋白在手术标本及活检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c erbB 2阳性率为 2 1.4%~ 2 8.6 % ,nm2 3为 6 9.6 %~ 76 .1%。c erbB 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 ,c erbB 2表达阳性组 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 ;nm2 3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有关 ,且nm2 3表达阳性组 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组。c erbB 2和nm2 3蛋白的阳性率在结直肠癌的肠镜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中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结直肠癌组织进行c erbB 2和nm2 3蛋白的检测 ,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 ,以及进一步了解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6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63的表达情况。分析p6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及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 6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31例(47%)p63高表达,35例(53%)低表达。p63与癌周结节有关(P=0.021)。p63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5年OS分别是49%和74%(P<0.001),5年PFS两组分别是44%和71%(P<0.001)。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p63的表达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3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63与癌周结节呈负相关,与OS和PFS呈正相关,p63可作为结直肠癌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组织中p53和bc1-2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和突变型p 53蛋白在不同胰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标记的链霉卵白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胰腺导管腺癌(PC)、10例慢性胰腺炎(CP)、9例正常胰腺组织进行P53及bcl-2癌基因蛋白检测.结果 bcl-2和p 53蛋白阳性表达仅见于PC,阳性率分别为36%和55%;p 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bcl-2蛋白表达在组织学1、2级和临床1、2期显著高于组织学3级和临床3、4期.结论p 53和bcl-2蛋白在部分胰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bcl-2蛋白表达可能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p53基因与食管鳞癌的预后关系,用免疫组化法对117例食管鳞癌病理标本做了p53蛋白检测。结果显示:①p5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选的阳性率为58.97%,在正常食管粘腹中不表达;②p53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食管鳞癌的中期或早期;③p53的定性表达与病人预后无明显关系,不随病期或有转移而提高其阳性率;④p53蛋白的定量表达与病人预后有关,强阳性存活期短,预后差;弱阳性存活期长,预后较好。结论:食管鳞癌病人p53蛋白的表达强度,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病人预后的一个免疫学参考指拆。  相似文献   

6.
何勤  毕慧 《云南医药》2002,23(3):177-179
目的 研究bcl-2和p5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AL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初治AL骨髓细胞bcl-2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FAB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L骨髓细胞中bcl-2及p53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在AML亚型中,bcl-2在M4及M5中的表达高于M1,M2和M3(P<0.05);而p53的表达在各亚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的表达与初诊时的细胞数呈正相关(R=0.44,P<0.05),与疗效呈负相关(R=-0.44,P<0.05)。结论 bcl-2和p53基因的紊乱可能达AL的发病中起作用,还与白血病的某些特征,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p53、bcl-2及Ki-67蛋白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1例CA组织和16例正常包皮中的p53、bcl-2及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31例CA组织中p53、bcl-2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4%、48.39%和77.42%,而正常上皮p53、bcl-2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25%、13.50%和37.50%;p53、bcl-2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A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A中p53、bcl-2和Ki-67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C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p53、bcl-2、caspase-3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17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存档石蜡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53、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117例老年晚期NSCLC组织标本中,p53、bcl-2、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2.74%(50/117)、38.46%(45/117)、36.75%(43/117)。p53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中央型、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患者中较高;bcl-2阳性表达率在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较高;caspase-3阳性表达率在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较高。NSCLC组织中bcl-2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r=0.262, P=0.003)。结论 p53、bcl-2、caspase-3可能在老年晚期NSCL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产物表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在4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该基因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bcl-2蛋白在鼻吕中有较高表达(50%);在高分化、低分化、未分化癌中bcl-2蛋白的阳性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下降,高分化与未分化癌间bcl-2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bcl-2蛋白表达与预后判别无显著性。结果 bcl-2蛋白过度表达是鼻咽癌的早期表现,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旁移行黏膜P21、P53蛋白表达及其对保肛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直肠癌癌旁黏膜p21、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对直肠癌切缘距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直肠癌癌旁移性黏膜中p21、p53蛋白表达。结果①直肠癌远端扩散有9例,占29.4%,远端扩散距离均在2cm以内;②34例直肠癌标本其癌组织远端均表现为癌旁黏膜,其癌旁黏膜的距离均未超过4cm;③P53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为20例,阳性率为58.6%;在癌旁表达为10例,阳性率为29.3%。同时资料表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④P21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为21例,阳性率为61.5%;在癌旁组织表达为9例,阳性率为26.4%。同时资料表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直肠癌远端肠管移性黏膜2~4cm处于癌前病变状态,建议远端切除距离应更长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53与Bcl-2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接受单纯性放射治疗(15mv,dt=66~68Gy/33~34f/45~49d。SSD=100cm,剂量率为2Gy)的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的患者的生存时间与p53、Bcl-2表达的相关关系,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进一步应用COX-regression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p53、Bcl-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预后呈负相关关系。结论:p53、Bcl-2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治疗预后有意义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3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癌组织的P53和bc1-2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53例LCSS中25例(47.17%)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为阳性,同时一些癌旁不典型增生上皮中也有P53表达,说明突变型P53表达可能是LSCC发展的早期事件。此外,在所有检测病例中bc1-2蛋白表达率为69.81%(37/53),bc1-2蛋白表达和P53蛋白表达间未见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 ki- 6 7、bcl- 2、bax、p5 3表达及癌细胞自发凋亡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4 8例档存的肾透明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细胞中 ki- 6 7、bcl- 2、bax、p5 3的表达 ,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 ( TU NEL )检测癌细胞的自发凋亡率。结果  ki- 6 7表达率 ( PI)为 0 .15 %~ 36 .4 % ,随TNM分期的增高而增高。癌细胞自发凋亡率 ( AI)为 0 .2 %~ 15 .4 % ,随 TNM分期的增高有上升趋势。各因子之间关系分析 :1高 bax表达组的癌细胞凋亡率高 ;2 p5 3阴性组的 AI高 ,bax高 ,PI低 ;3未发现 bcl- 2与其他因子间有相关关系。预后分析 :PI、AI、p5 3、bax、bcl- 2 / bax、TNM是预后因素 ,PI、p5 3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细胞增生状态、细胞凋亡状态以及凋亡调控因子的表达情况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冉冬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782-1784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确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卵巢癌组织作为观察组,60例卵巢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测定两组组织中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okemo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9.2%(36/52)和11.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8%(41/52)和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1)。Pokemo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9.16,P〈0.05)、临床分期(χ2=5.86,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32.28,P〈0.01)和是否复发(χ2=27.08,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82,P〉0.05)无明显关系。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χ2=8.24,P〈0.05)、临床分期(χ2=9.24,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χ2=19.62,P〈0.01)和是否复发(χ2=21.16,P〈0.01)均有显著的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χ2=0.77,P〉0.05)无明显关系。经相关性分析,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阳性表达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97,P〈0.05)。结论Pokemon蛋白和p53蛋白与卵巢癌的诊断、病变程度和预后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张林  宋精玲等 《云南医药》2002,23(3):173-17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erbB-2和p53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胃癌中C-erbB-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51例胃癌中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5%和41.5%。周围非癌怀部分的组织均未见阳性表达。C-erbB-2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53阳性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有关。C-erbB-2和p53阳性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erbB-2和p53联合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Ki-67标记指数、DNA含量及倍体情况、微血管密度(MVD)、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端粒酶(hTER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合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CerbB-2等的表达,进一步明确各指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用图像分析系统对Ki-67、MVD及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乳腺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中Cathepsin-D、hTERT基因蛋白、Ki-67、抗FⅧ-RA的表达;选择10项可能影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Ki-67标记指数、MVD、细胞DNA相对倍体均值(U值)按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的顺序呈递增趋势,且随乳腺癌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高。Cathepsin-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呈正相关(P<0.05),与CerbB-2呈负相关(P<0.05);hTERT在乳腺癌与癌前病变组,乳腺癌与良性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ER、PR、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因素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MVD、Cathepsin-D。结论乳腺癌肿瘤大小及病理组织学分级仍然是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密切相关因素。多种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预后预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57例大肠癌组织和10例大肠正常组织中p53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53、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正常组织(P<0.05);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中p53的表达与VEGF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p53能上调VEGF的表达,二者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大肠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原癌基因(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16例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ER、P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的相互关系。结果 516例患者C-erbB2、p53、ER、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p53为43.7%、56.7%、43.2%、41.4%。C-erbB2、p53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及预后呈正相关,ER、PR表达则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53、C-erbB2、ER、PR可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尼杰  智英辉  只向成 《天津医药》2013,41(4):317-320
【摘要】目的 探讨P53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预后的意义及其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 29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新发组),采用肿瘤原代细胞胶原凝胶体包埋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CD-DST法)进行常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吡柔比星、诺维本、顺铂)的体外检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中P53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同时回顾性收集有完整临床和随访资料及完整的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的153例TNBC患者资料作为随访组,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29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TNBC患者43例,其中P53阳性表达率为62.79%(27/43),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30.65%,76/248)。在组织学Ⅲ级患者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66.04%,高于组织学Ⅰ级(23.73%)和Ⅱ级(30.17%)的阳性表达率。P53是影响TNBC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其阳性表达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者(69.7% vs 89.4%,P = 0.001)。对顺铂化疗药物敏感的TNBC中P53阳性表达率低于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结论 P53阳性是判断TNBC预后较差的指标之一,其表达和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