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2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娟  杨婉花 《中国药房》2013,(6):543-54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收集的220例ADR报告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20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占62.27%),女性患者发生ADR的概率明显更高,男、女比例为0.71∶l;涉及的药品中,抗微生物药、循环系统药、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致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0.45%);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结论:抗微生物药、循环系统药、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莞市厚街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frug reaction,ADR)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2014年我院呈报的38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8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227例,女性患者161例,男性多于女性;20~<40岁患者居多(194例,占50.00%);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287例次,占合计455例次的63.08%),药物剂型以注射剂和粉针剂为主;抗感染药引起的ADR病例数最多(241例次,占合计455例次的52.97%),其次为中成药;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05例次,占合计455例次的45.05%)。结论:抗感染药、中成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厦门市2013年中成药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特点与规律,为加强中成药的ADR监测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剂型、引发ADR的主要药品、累及器官或系统、ADR的类型等项目,对333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3例中成药ADR报告中,女性占64.56%;涉及136种中成药,其中报告3例次及以上的有35种,占总例次的61.26%;口服用药引起的ADR最多,占59.76%,其次是静脉给药,占26.43%;ADR的临床表现以感觉器损害最多,占77.77%,其次是消化系统,占39.04%。结论:中成药的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做好监测以促进其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2年1-12月收集的171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信息汇总,分析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总结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结果 171例ADR报告中〉60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女性患者发生ADR的概率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0.6∶1;涉及的药品中抗菌药物、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结论抗菌药物、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郭睿  陈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4):589-590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报的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抗茵药物类别、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157例ADR中,老年患者的发生概率较大,引起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其中以抗茵药物和中成药所占比例较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培训教育,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濉溪县3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民 《安徽医药》2007,11(7):665-666
目的 分析ADR病例报告,探究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对365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涉及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选择静脉给药治疗;中成药的ADR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收集我市2006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表795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评价.涉及ADR药物363种,报告例次1093次.前两位药物为:抗感染药物、中成药;ADR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胃肠道损害:静脉给药是造成ADR主要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8.
386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院近2 y来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08~2009年涉及抗菌药物386例ADR利用Excel建立相关表格,分别对报告所涉及的患者性别与年龄、引起ADR药物的种类、名称、给药方式、原患疾病、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386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最多;抗菌药物种类及病例数统计中,共涉及10类44个品种;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 结论医疗机构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与上报的情况及特点,解析原因,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通过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上报的27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ADR中男女比例各半.14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比例相对较高;ARD临床表现类型以皮肤、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等较轻症状反应居多;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和中成药占绝大多数;静滴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比例较高.结论:重视对临床医护人员和不良反应监测员的宣传和培训,促进ARD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加强抗感染药物和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根据病情、给药目的和药物性能遴选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致药源性疾病的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新 《首都医药》2002,9(12):44-44
近年来,由于中成药所致的药源性疾病不断上升,能致药源性疾病的中成药很多,且多为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双黄连注射液、板蓝根制剂、清开灵注射液等,本文对近年来医药报道的中成药致药源性疾病进行了分析,以提高广大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李燕  徐璐敏  汤宇华 《海峡药学》2009,21(3):164-166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中成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成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特点、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是广泛的,复杂的;引起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以利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收集的179例ADR报告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79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有69例,占38.55%;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和抗肿瘤药发生率高,各占43.58%,16.20%和13.4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占30.73%。结论抗感染药物、中成药和抗肿瘤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医院应加强此类药物的管理和监测,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住院病人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状况,指导患者和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1999年6月到2000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中成药是引起ADR的主要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结论:要加强药物,特别是中药、新药的全面宣传工作,并加强中成药的质量监控,指导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和危害,探讨ADR/ADE的防护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航天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129例ADR/ADE报告,按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统计。结果:129例ADR/ADE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2;静脉给药是引发ADR/ADE的主要给药方式;共涉及药品82种,引起ADR/ADE例次数最多的为抗感染药,共25种,其次为中成药,共24种;ADR/ADE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胃肠系统最为常见;原患疾病排第1位的是支气管炎。结论:临床应重视ADR/ADE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全方位加强ADR/ADE报告意义的宣传,提高认识,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证药物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1 药源性疾病(DID) 1.1 DID定义 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既可防治疾病,又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随着新药特别是化学药物不断增多,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对其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不够,加上某些新药管理不严,易导致临床用药不当、用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致使药物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称为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DID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6.
李璇  刘红建  旷南岳 《安徽医药》2018,22(2):285-285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临床特点、规律和相关因素,提高ADR的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某院2012年—2016年807例ADR报告.结果 807份ADR报告中,男性患者352例,女性患者45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ADR构成比较高,占52.8%;静脉滴注为主要给药途径,占74.29%;引起ADR频次较高的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物(占比25.77%)、中成药(占比15.69%);引起ADR前10位药品的剂型大部分为注射剂,ADR报告中最多的药品是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全身性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应注意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尽可能减少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用中成药制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探讨ADR发生的特征,挖掘预警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690例ADR有效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程度、药品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60岁以上个案占38.4%,ADR发生频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无性别差异;涉及药品12类351种,主要为抗感染药(占25.07%)和中成药(占14.53%),引起严重ADR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和抗肿瘤药;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56.5%);30.29%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抗感染药、中成药及抗肿瘤药的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7 - 12月上报的333例ADR/ADE报告,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总结ADR/ADE的发生状况.结果:ADR/ADE报告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ADE最多,其次为抗肿瘤药、中成药、循环系统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对抗感染药和静脉给药方式的监测,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014年~2015年上报的106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找出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亮点以及不足之处,制订相应改进措施,更好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药物.方法 运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ADR上报的病例数2015年比2014年有所上升,新的一般的、严重的、新的严重的状态报告比例逐年增加.ADR涉及的药物最多为抗菌药物占41.51%;其次为中成药针剂占22.64%.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不良反应报告最多;其次为中成药针剂.药物不良反应最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我院ADR监控力度不断加大.除静脉滴注以外的其他用药途径监测工作较欠缺.抗菌药物、中成药针剂不良反应问题较凸出,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DR时有发生,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和中成药针剂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分析西京医院2014年1月~ 2016年6月中成药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特点与规律,为加强中成药的ADR监测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剂型、引发ADR的主要药品、累及器官或系统、ADR的类型等项目,对256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6例中成药ADR报告中,女性占59.37%;涉及30种中成药,其中报告3例次及以上的有30种,占总例次的100%;口服用药引起的ADR最多,占72.6%,其次是静脉给药,占25.8%;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最多,占33.5%,其次是感觉器损害占23.8%。结论:中成药的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做好监测以促进其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