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37例骶前肿瘤的治疗情况。方法术前诊断包括直肠指诊、B超、CT等。肿瘤直径3~16cm,平均10.2±3.7cm。经骶尾部切除15例,经腹切除10例,经腹、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4例。结果完整切除21例,部分切除10例,未切除6例。切除率83.8%。并发症有出血、直肠损伤、术后骶前感染、脓肿形成。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是切除肿瘤的关键。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定位和术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直肠恶性肿瘤,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时,需将骶前及直肠周围的软组织做广泛的切除,术中分出骶前间隙将其中的软组织清除时,往往发生出血过多或不易止血的情况,导致手术的失败。对骶前静脉丛的具体结构,到目前仅有较少的文字记载及形象的图解描绘,因此本文特做尸体解剖,对骶前静脉丛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观察的描述,为研究骶前静脉丛出血易发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一、材料及方法材料:两具成人尸体,男女各一具,男尸年龄25岁左右。女尸年龄50岁左右。方法:切除腹下区的前腹壁及盆腔前面的盆壁,在直肠的上端将其切断,在小骨盆的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骶前肿块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法及主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骶前肿块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措施。结果: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胀痛,周围脏器压迫症状,直肠后壁饱满,CT示盆腔包块,13例均完整切除,其中经腹前切除5例,经骶尾部切除7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切除1例。结论:骶前肿块多通过直肠指检,B超及CT检查而诊断,确诊后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手术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入路,并积极防治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盆腔手术操作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骶前出血。一些严重的出血病例,往往因止血无效而死亡。本文报道6例患者,女性4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51岁。因分别患有骶前神经纤维瘤、直肠癌作盆腔手术。术后4例成功,2例因出血性休克死亡。死亡者1例因神经纤维瘤与骶前粘连固定,钳夹切除肿瘤后,发生骶前出血,行缝扎髂内动脉等无效死亡;另1例直肠  相似文献   

5.
【摘要】 背景: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肿瘤,由于其发生的位置在直肠后间隙,因此也称为直肠后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骶前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治疗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骨科、普外科及妇产科收治并进行手术切除的33例(男20例,女13例)骶前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切除方式:前路经腹入路10例,后路经骶骨切除18例,经腹经骶骨联合入路5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123个月(平均45.1个月)。对此类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症状、组织学诊断、手术类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患者手术时年龄平均48.5岁(18~71岁)。病理类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5例,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肠源性囊肿1例,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及血管肉瘤各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无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获肿瘤完整切除,1例血管肉瘤患者因与直肠粘连术中直肠损伤而行直肠造瘘术。术中出血400~11000 ml(平均2400 ml)。4例(12.1%)在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l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血管肉瘤发生局部复发同时发生肺部转移,术后7月死亡。 结论:(1)骶前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原则为完整切除肿瘤。(2)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完整切除骶前肿瘤至关重要,应当肿瘤部位、性质、皮肤软组织条件及患者体型等决定手术入路,并强调多学科协作完成。(3)骶前肿瘤的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大量出血、骶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强调术前24小时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纱布填塞、术中仔细分离,轻柔操作、术中肛肠指诊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报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发生骶前静脉破裂致大出血病例较多,但对于盆腔其它部位损伤所致大出血的病例报道甚少,(如:前列腺静脉丛、阴道壁静脉丛及直肠侧韧带等损伤致大出血)、故本文收集了自1978至1986年施行直肠肿瘤手术1070例中发生盆腔大出血的31例病案资料报告如下,阐明骶前静脉破裂与其它盆腔组织损伤可致大出血之比例,以提高对后者出血的重视,在施行直肠肿瘤手术时除应注意避免骶前静脉破裂外,还应重视上述其它部位损伤也可导致大出血,从而避之,得以使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使用PPH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探讨难耐受经腹手术老年完全性直肠脱垂病者的治疗方式.方法 从2002年11月~2005年9月收治老年完全性直肠脱垂病者共6例,均使用PPH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一期切除,并做盆底修补.结果 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没有术后出血、盆腔脓肿、肛门狭窄并发症,无术后便秘,随访8月~3.5年,1例于术后5月出现直肠黏膜脱垂,再行PPH切除脱垂黏膜治愈;其他没有复发.结论 应用PPH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对难耐受经腹手术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图钉在直肠癌根治术骶前大出血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晖 《重庆医学》2003,32(11):1512-1512
直肠癌术中医源性损伤较多 ,其中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并发症为骶前静脉丛大出血 ,并且该并发症多发生在十分困难的大手术中。本文报道近 7年来遇到骶前静脉大出血 12例 ,采用不锈钢图钉止血的方法 ,收到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病人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8~ 71岁 ,平均年龄 5 2 3岁。临床和病理均诊断为直肠癌 ,距肛门 5~8cm。手术方式Miles手术 8例 ,直肠前切除 3例 ,后盆腔脏器切除 1例。1 2 出血原因 手术中分离过深 3例 ,分破及撕裂血管 6例 ,反复用纱布蘸擦盆底 ,造成骶前出血 1例 ,肿瘤侵犯血管 2例。…  相似文献   

9.
董怀松 《河北医学》1996,2(1):27-28
报告肛管直肠损伤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58岁,其中儿童4例。单纯直肠损伤9例,其中盆腔腹膜返折上损伤4例,盆腔腹膜近折下损伤5例。复杂性肛管直肠损伤7例,其中盆腔腹膜返折上损伤2例,盆腔腹膜返折下损伤5例。全部病例手术治疗,直肠修补和骶前引流9例,不加骶前引流2例,乙状结肠造口、肛管直肠修补和骶前引流5例。本文着重介绍肛管直肠损僵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直肠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由于直肠脱垂手术操作主要限于盆腔,因此经腹腔镜途径进行乙状结肠切除、直肠缝合固定术受到人们的关注。方法:手术选择改良的膀胱截石位,以5个trocar孔进行操作。肠系膜下动脉在远侧分出左结肠动脉分支,根据切除范围,从两侧分离乙状结肠直至降结肠。结肠脾曲保持在位,沿骶前筋膜分离直肠至盆底,保留腹下神经。于直肠上1/3横断直肠,扩大左下腹切口至5cm后将结肠残端拖出体外。利用双吻合技术在体内行结肠-直肠吻合。用2-0不可吸收缝线缝合3针将右侧直肠蒂固定于骶前筋膜。肛门镜检查确保缝合部没有遗留裂隙或漏气。结果:录像报道1例37…  相似文献   

11.
郭毓文  李威 《湖南医学》2002,19(2):87-88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区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1-2000年收治的12例原发性骶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2例中以成熟畸胎瘤为多见。直肠指诊、骨盆骨片、B超、CT、窦道造影检查对于术前评估较为重要。手术路径多选择经腹入路或经骶尾入路。11例完整切除肿瘤,1例仅取活检。结论:原发性骶前区肿瘤一旦发现,均首选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避免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7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经腹组)70例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经阴组)106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腹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少于经阴组(P<0.05).经腹组发生切口感染和盆腔感的发生率低于经阴组(P<0.05).结论 与经骶前会阴引流术比较,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PPRT)的手术效果。方法 分析1981~1999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58例PPRT的治疗情况。经腹径路24例,经骶部径路25例,经腹、骶部或耻部、腹股沟部等联合径路手术9例。结果 完整切除48例,次全切除3例,未切除探查活检7例,完整切除率82.76%,联合器官切除3例。手术后死亡1例。复发再手术10例。其中完整切除8例,探查活检2例。恶性肿瘤2、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21.43%、14.29%。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法是肿瘤完整切除的关键。复发后早期再手术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骶尾入路切除骶前腹膜后间叶组织肿瘤的经验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1987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28例骶前腹膜后间叶组织肿瘤的手术经验,肿瘤上界均在骶2水平以下,平均直径6.8 cm,15例初发,13例为复发,经骶尾入路探查并备切除。结果:23例患者均经骶尾入路完整切除肿瘤,5例术中改为经腹辅助骶尾入路联合切除。本组无手术死亡,2例骶前静脉丛损伤,1例肠瘘,术后无肛门失禁。随访8月~10年,仅1例术后7月复发。结论:对于骶2水平及以下的骶前间叶组织肿瘤,经骶尾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术前应充分做好经腹辅助骶尾入路联合切除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骶尾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骶尾部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经骶尾部切除12例,经腹骶联合切除3例.其中1例恶变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 成人骶尾部囊肿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常误诊.彻底切除病灶可以预防复发和可能发生的恶变,手术路径可选择经骶尾或腹骶联合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后肿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直肠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均行手术治疗,经骶切口38例,单纯腹部切口6例,腹骶尾部联合切口1例。完整切除肿瘤43例,部分切除2例。术中大出血2例,直肠损伤2例,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9例。结论直肠后肿瘤位置深,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及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30例直肠中下段肿瘤经腹骶手术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方法及临床观察结果。本手术在直视下行超低位直肠肿瘤切除,能完好地保留肛门括约肌。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从而改善和提高了直肠中下段肿瘤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探讨防止低位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留肛门术的骶前吻合口漏发生的措施 .[病例报告 ]给 4 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骶前吻合术时应用了会阴部向盆腔内推顶、吻合完毕后向肛门内注气的技术 ,术后均未出现便失禁 ,3例出现盆腔内局部复发 ,2例出现吻合口漏 (4% ) .[讨论 ]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留肛门术中应用会阴部推顶、肛门内注气的技术进行骶前吻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中下段直肠良性肿瘤的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经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16例中下段直肠病变,其中包括15例直肠绒毛状腺瘤和1例直肠平滑肌瘤,术中根据病变切除的需要,对肛管括约肌进行了部分至完全的切断。结果:16例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肛门和大便控制功能。5例病人发生了术后并发症:骶前间隙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随访中有2例病人出现吻合口复发,4例病人诉坐位时会阴部疼痛。结论:切断肛管托约肌的经括约肌途径直肠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只要术毕立即予以细致的括约肌重建即可。经括约肌途径手术是治疗多种良性直肠病变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切除中下段直肠绒毛状腺瘤。  相似文献   

20.
<正> 直肠癌病人在切除直肠分离后壁时常因手术操作不慎损伤骶前静脉丛而致大出血,往往采用传统的纱布压迫止血、缝扎止血、电凝止血均难以控制,相反可继续损伤血管,加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我们采用双侧髂内动、静脉结扎术控制骶前大出血迅速有效。例1,男,51岁。因高位直肠癌拟行骶前吻合术,在切除直肠分离后壁时不慎发生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纱布压迫难以止血,术中出血约8000ml余.血压几度至零,结果采用双侧髂内动、静脉结扎术,出血控制后继续完成手术,行骶前吻合术,术中、术后共输血5400ml,术后恢复50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