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受治人员艾滋病病毒(HIV)阳转的原因,为提高美沙酮受治人员长期治疗效果,改进相关门诊服务提供建议。方法选取云南省13个美沙酮点所有HIV抗体阴性在治人员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半年,对其中HIV阳转人员以问卷及个人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人口学、相关高危行为、美沙酮门诊相关服务及HIV阳转原因等方面资料。结果 1 129名HIV阴性初始研究对象中,半年后894人中12例HIV阳转,其中共用针具6人,高危性行为3人,共用针具及高危性行为共存3人,HIV年新发感染率为每百人年2.68。结论美沙酮受治者治疗期间不时注射海洛因现象普遍,共用针具及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时有发生,美沙酮门诊强化提供安全套,相关咨询及同伴教育十分重要。综合干预手段才能保证美沙酮维持治疗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美沙酮维持治疗对预防吸毒者中HIV传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和行为干预,对减少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岳阳市吸毒人群开展MMT,配合同伴教育和行为干预,1年后对观察对象进行HIV检测和行为测试,评估维持治疗效果.结果 113名入组治疗时HIV为阴性者,1年后无1人转为阳性,22名HIV阳性者的阴性配偶/性伴1年后仍为阴性;1年后尿检阴性率维持在76.1%.治疗者的行为明显改变,社会功能逐步恢复.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结合同伴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有效减少海洛因的使用,预防HIV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降低其同伴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3.
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是控制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流行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它可以减少吸毒者对海洛因的需求。为此,对来泉州市皮肤性病防治院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HIV和梅毒的检测,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为HIV感染及相应传染  相似文献   

4.
146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淑芝  陆广钦 《内科》2008,3(4):541-541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46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海洛因成瘾者采取电话或家庭随访和社区调查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造成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主要原因与患者的戒毒主观愿望不够坚决,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认知度不够,生活负性事件应对能力差有关。结论患者的戒毒主观愿望是否坚决和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知度高低及生活负性事件的应对能力强弱是美沙酮维持治疗成功与否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海洛因成瘾者性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于2004年5~7月,采用横断面调查,从社区招募海洛因成瘾者,采用问卷调查其社会人口学、近1个月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对其近1个月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的影响情况。结果在调查的346名海洛因成瘾者中,参加过MMT的占30.4%(105人),参加MMT时间的中位数为49天。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结果均显示,参加MMT的海洛因成瘾者近1个月与固定性伴性行为频率增加(OR 2.61,95%CI 1.43~4.75),与临时性伴性行为频率降低(OR 0.35,95%CI 0.16~0.74),提高与临时性伴的100%安全套使用率(OR 21.0,95%CI 3.25~135.87)。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第一批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项目,在减少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性行为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疆200例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维持治疗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性行为等特征。方法采用国家工作组设计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综合干预项目基线调查表》对200例收治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200例被调查人员HIV阳性率26.6%;HCV阳性率71.9%;梅毒螺旋体感染率为0;最近一次尿检吗啡阳性率33.1%(入组前检测均为阳性);当前的美沙酮维持量平均52mL。首次吸毒原因72%因为朋友聚会,好奇开心;79.4%的人没有参加过针具交换活动。结论进入维持治疗的吸毒者中,存在HIV和丙肝等的传播的高危性,迫切需要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等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省个旧市药物滥用人群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知晓程度和可接受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项目海洛因成瘾者基线调查问卷”,对正在个旧市强制戒毒所的118名戒毒人员和社区内22名(前)海洛因成瘾者进行调查.结果61.8%的被调查者曾使用过美沙酮戒毒;29.4%的人听说过美沙酮维持治疗项目;有91.9%的被调查者(125人)愿意接受长期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项目在当地海洛因成瘾人群中具有可接受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要开展多形式的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服药人员的性行为情况,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坚持安全性行为的动机。方法对云南、广西两省(自治区)艾滋病疫情较严重的MMT门诊的20名HIV阳性服药人员、15名HIV阴性配偶(其中2人为20名HIV阳性服药人员的配偶)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受访对象平均年龄35.3岁(23~47岁),服药人员中男性13人、女性7人,配偶中男性2人、女性13人。海洛因成瘾者在参加MMT后的性行为较吸食或注射海洛因时有明显改善;受访服药人员报告在知道自己感染HIV前有多个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且很少使用安全套;10名受访配偶和6名受访服药人员报告,目前偶尔使用或从不使用安全套。HIV阳性服药人员"为了保护对方"、"为了孩子有人照顾",是他们与其HIV阴性配偶坚持安全性行为的主要动机。结论 MMT门诊HIV阳性服药人员存在继续经性传播HIV的风险,急需对该人群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179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无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焦虑状况,并探索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编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社会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焦虑状况以及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社会功能情况等,建立Epi Data数据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的焦虑症检出率为35.2%,其焦虑状况与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吸毒时间、患者与邻居同事的关系等因素有关.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有利于恢复海洛因成瘾者的心理健康;对于海洛因成瘾者来说,应该尽早参加治疗,以全面恢复身体及心理健康;除药物治疗外,家庭、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省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美沙酮受治人员进一步综合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后高危注射行为、共用针具高危影响因素,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共调查12个县美沙酮门诊1 935名维持治疗人员,HIV抗体阳性731人,阳性检出率为39.3%(731/1 860)。72.50%的受治人员治疗期间曾偷吸海洛因及其他毒品,在偷吸毒品人员中有69.14%的人是注射毒品,在注射毒品人员中有29.69%的人共用针具。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中,第一次注射吸毒的年龄越大,与他人共用针具的概率越低(OR值=0.831);注射吸毒的频率低者不易与他人共用针具(OR值=0.254)。结论美沙酮治疗人群中仍然普遍存在偷吸现象和共用针具等高危行为,需在美沙酮门诊加强对注射吸毒年龄较小及频率较多的受治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强化干预活动,以减少共用针具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评价新疆已运行6个月、12个月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减少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中发挥的综合效果.方法 根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评估方案要求,对新疆12个门诊开诊后2个月内新参加维持治疗病人进行了基线调查,3个开诊后满6个月、2个开诊后满12个月门诊的参加服药人员进行了高危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家庭功能、有关疾病感染情况等4方面调查,以反映维持治疗促进吸毒者行为发生向好的方面转变,阐述维持治疗的效果. 结果 吸毒者服药前后毒品滥用次数有非常明显下降,且共用针具下降尤其明显, 服药人员服药后安全套使用率也有一定程度提高,与既往毒友往来大幅度减少,与家庭成员关系明显改善,就业机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服药人员艾滋病感染机会. 结论 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是应用合法、安全的美沙酮药物替代正在使用毒品的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减少吸毒人员毒品使用、静脉注射毒品和共针现象的发生,能大幅度减少艾滋病经共用针具传播,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种违法犯罪,促进服药人员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减少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目前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多药滥用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广东、江苏三省市6个MMT门诊,选取1 202名符合条件的服药人员进行尿液吗啡、冰毒、摇头丸、苯二氮卓类、丁丙诺啡定性检测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多药滥用情况等信息。结果 1 202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9.7±6.8)岁,75.7%为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2.5%,56.7%没有工作。平均吸食海洛因年限(15.6±4.8)年。在MMT期间经常偷吸海洛因的人数有156人(占13.0%),最近6个月其他物质滥用人数达到426人(占35.4%)。所在地区、职业、与家人关系、美沙酮平均剂量、其他物质滥用等,对经常偷吸海洛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在地区、职业、有无临时性伴、参加MMT时间、参加MMT之前是否有其他物质滥用、是否经常偷吸海洛因等,对其他物质滥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T门诊服药人员中偷吸海洛因和滥用其他多种药物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加强对多药滥用现象的干预,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昌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内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为开展社会支持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收集海洛因依赖者的人口学数据;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与正常人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69例海洛因依赖者中以男性为主,占76.2%。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正常人群;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的海洛因依赖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不同。结论南昌市美沙酮门诊内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评分低于正常人群,文化程度低、离异、失业是其社会支持评分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目前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服药人员的不安全性行为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重庆、广东、江苏三省(直辖市)6个MMT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服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尿液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性行为状况、美沙酮服药情况及多药滥用信息。结果共调查1202人,平均年龄(39.7±6.8)岁;其中男性占75.7%(910人),平均吸食海洛因年限(15.6±4.8)年。758人(63.1%)过去6个月有过性行为,其中10.2%(77/758)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男性、未婚单身/N异丧偶、与家人关系差、存在药物滥用、HIV阳性与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存在正向的统计学关联(P〈O.05)。结论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于所调查的MMT门诊服药人员中,针对服药人员不安全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拓展服药点的运转情况。方法对调查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拓展服药点正在服药的在治病人、40名家属、20名门诊医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40名在治病人平均年龄36.7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多为首次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平均为18.3个月。从居住地到达拓展服药点的距离和费用可以接受,拓展服药点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服务,便于家属和工作人员了解在治病人的情况。门诊医生主动将服药者的家庭纳入了门诊的干预活动之中。在治病人家属认为拓展服药点的开诊为病人提供了更多方便。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拓展服药点在交通不方便地区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在治病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估。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抽取185名接受MMT的海洛因依赖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症状测评,进行单因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其症状各因子均分、总分、总均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表明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方差分析表明,女性多数因子均分高于男性;维吾尔族依赖者的心理问题较汉族、回族严重;接受MMT〈6个月者,各项因子均分明显高于6—12月和〉12个月者。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戒毒所内吸毒人群对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认识及参与意愿。方法对戒毒所内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艾滋病(AIDS)知识、对MMT的认识及参与意愿等信息,并抽取3-5mL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436名戒毒所内吸毒人员,HIV阳性者62人(14.2%);AIDS知识得分(7.47±1.129)分。236名(54.1%)调查对象表示出戒毒所后若复吸,愿意参与MMT。200名不愿意参加MMT的原因主要有:已经戒除毒瘾无需服用美沙酮(33.5%),美沙酮与海洛因一样有毒(17.5%),美沙酮不能替代海洛因无欣快感(8.5%),美沙酮不良反应多(6%)及不了解MMT(7%)等。单因素分析显示,入所前知道所在地MMT服药点、知道针具交换、文化程度、有自愿戒毒史和强制戒毒三次及以上、AIDS知识得分高、HIV感染等因素与MMT参与意愿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自愿戒毒史、HIV感染及AIDS知识得分较高,是吸毒人群参与MMT的有利因素。结论被调查的吸毒人员中,愿意参与MMT的占半数以上,不愿意的原因多是对戒毒与MMT的认识不足,建议加大针对此类人群的MMT及AIDS相关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介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干预服务模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方法依托MMT门诊的驻点社工,构建广州市MMT社工干预服务模式,收集并比较分析开展和未开展社工干预服务的门诊的受治者,在治疗依从性、毒品偷吸等行为、与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差别情况。结果随着MMT门诊社工服务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与没有开展社工服务的门诊相比,有社工服务的门诊的受治者治疗脱失率较低(21.03%VS58.68%,χ^2=98.730,P〈0.001),新人组受治者12个月尿检阳性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χ^2=293.378,P〈0.001),受治者与家庭关系较差的比例较低(2.22%vs7.66%,χ^2=10.186,P〈0.001),自述存在毒品偷吸行为的比例较低(7.96%VS25.74%,χ^2=45.985,P〈0.001)。与开展社工服务前相比,HIV阳性受治者治疗脱失率显著降低(14.57%VS43.02%,χ^2=13.688,P〈O.001)。结论社会工作机构介入MMT干预服务模式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能有效提高MMT的效益,此经验可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综合强化干预措施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病人美沙酮服用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MMT门诊60个,分层配对后,以门诊为单位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在干预组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常规防治工作。采用混合效应模型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综合强化干预对提高美沙酮服用剂量的效果。结果共入组6 631人,干预组3 797人,对照组2 834人。干预组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从(64.1±35.4)mg/d提高到(68.9±38.2)mg/d,对照组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从(61.4±33.6)mg/d提高到(63.3±34.1)mg/d,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等因素后,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69,P<0.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提高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8%和53.5%(χ2=34.78,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综合强化干预是提高美沙酮日均服用剂量有意义的影响因素(OR=1.236,95%CI:1.119~1.364)。结论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提高美沙酮服用剂量有一定效果,但是提高幅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