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胃扩张模型大鼠孤束核(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胞外记录神经电生理学方法,先找到大鼠NTS胃扩张相关神经元,以内关、足三里、偏历、合阳穴为刺激点作为研究对象,在各刺激点上分别用手针施以捻转手法刺激30 s,记录NTS内胃扩张相关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结果:55只大鼠共记录到149个NTS神经元放电,149个NTS神经元中与胃扩张相关的有65个,其中,44个对胃扩张刺激呈增频反应,21个呈减频反应.65个NTS胃扩张相关神经元中对来自体表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出现比例,在针刺足三里、内关、偏历、合阳穴后分别为61.54%、53.85%、29.23%、33.85%.对来自体表的刺激,NTS内胃扩张相关神经元主要是以兴奋为主.选取44个对胃扩张刺激呈增频反应的神经元,比较针刺足三里、内关、偏历、合阳穴前后神经元频率变化,其兴奋性神经元频率变化率分别为(34.61±6.88)%、(31.73±8.05)%、(19.84±4.50)%、(18.07±4.29)%.内关、足三里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内关、足三里穴组与偏历、合阳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TS是针刺和内脏(胃)伤害性刺激传人的共同的信息整合中枢;腧穴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X线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胃蠕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21例胃脘痛患者针刺足三里前后,观察了胃蠕动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以胃脘痛分型中例数最多的中虚型为观察对象。其标准是:胃脘隐痛、喜按、得食则安、面黄肌瘦、神倦、脉细或软弱。体质较健,无严重心、肝、肾等病者。造影剂量:按医用硫酸钡150克,糖15克,淀粉5克,水100毫升进行配制。观察方法:患者于隔日晚餐后至检查日早晨禁用任何饮食。(一)观察项目:(1)波速:取10厘米长铅丝一根,在荧光屏上,一端置于胃幽门处,另一端沿胃大弯而止于另一点,观察蠕动通过此10厘米铅丝所需要的时间,即为该蠕动波的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电针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足三里和关元穴。比较2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及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等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电针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电针组的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组患者的各项炎症反应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第7天电针组患者的各项炎症反应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可减轻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提高脓毒症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激光组8只和捆绑对照组7只,大鼠固定于鼠台,激光组每天用5mW氦氖激光照射右“足三里”穴10分钟,捆绑组不作其它处理,连续实验6天,乙醚麻醉后断头放血处死大鼠,即取距空肠起始部5cm的一段空肠系膜铺片、固定,醛品红一橙黄G染色,在10×40倍显微镜视野下观察,激光组脱颗粒肥大细胞均值为11.8±2.1个,脱颗粒率为34.7%,捆绑对照组脱颗粒肥大细胞平均4.4±1.2个,脱颗粒率占15.7%.两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说明激光照射穴位可以使空肠系膜透明窗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健康雄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不同激光功率的4个组和捆绑、空白对照组。大鼠捆绑于鼠台,每天用激光照射右“足三里”10min,第6天实验后,取空、回肠系膜铺片,醛品红—橙黄G染色,10×40倍光镜作镜检。结果发现,除40mW激光组出现抑制效应外,激光照射使肥大细胞数量升高,接近正常水平,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增加。此种变化尤以5mW和20mW激光作用最佳。激光照射“足三里”的作用,空肠优于回肠。  相似文献   

6.
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正常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阐明NTS在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细胞外记录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时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NTS内神经元对针刺刺激主要以呈兴奋性反应为主;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NTS内兴奋性神经元出现率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兴奋性神经元频率变化率亦显著高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P<0.01)。结论NTS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的整合中枢之一;经穴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CD4 T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Jak1激酶表达水平的影响来证实针刺对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IL - 2刺激组及模型组。给予不同处理,尾静脉采血后处死,进行PBMC、T细胞的分离,Jak1 激酶表达水平检测。结果在相对分子质量1 2 0kd附近,三组均呈现不同程度阳性条带,薄层扫描结果显示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针刺两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试验表明补法针刺足三里穴可显著提高SD大鼠T细胞内Jak1 激酶的表达水平,从而可能影响效应细胞的功能,为针刺机理研究也探索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刺对中风患者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42倒中风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针灸改善微循环的机理.结果表明,中风患者不仅有微循环的病理的改变.而且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经一个疗程的针刺治疗后,患者微循环得到改善同时,血液粘度的下降,并表明微循环血流速度与血液粘度有负相关关系.认为针刺改善微循环与改变血液粘度,减少血液流动时的摩擦阻力,从而使血流加快有关.推测血液粘度的改变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1)调整红细胞数量:(2)调整红细胞的变形能力;(3)调整红细胞聚集性;(4)调整红细胞表面电荷;(5)调整血浆粘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当归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2个疗程后(共治疗20次)评定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胃电图作为指标,观察氦氖激光照射胃脘痛病人足三里穴前后的胃电变化,并与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表明,激光针足三里穴对胃电慢波频率影响不明显,对波幅则产生升高和降低的双向变化,与针刺的胃电图改变相似。和激光针间使穴前后波幅变化不大的结果相比较,提示胃经足三里穴与胃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并认为胃电图可以作为胃脘痛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实验性大鼠胰岛素抵抗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对实验性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抵抗的逆转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8只。采用高糖饲料喂养方法复制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以及肾俞等穴位对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PI)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的FBG、PI均较正常组升高,而ISI则降低(均P<0.01);给予针刺治疗后,模型大鼠的FBG、PI均下降,而ISI则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结论]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蜂针治疗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活蜂蜂针直刺法治疗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患者40例,每天1次或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续观察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晨僵、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及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和ESR、CRP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临床控制22.5%,显效40.0%,有效32.5%,无效5.O%。不良反应有皮疹、低热,但很轻微,病人能安全耐受。[结论]蜂针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安全有效、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全秃普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治疗全秃普秃的有效疗法。【方法】对19例全秃、12例普秃患者采用脱发综合疗法,包括梅花针合TDP神灯(高效电磁波治疗仪)照射疗法、足三里穴位注射法、激素合并益发B外用酊外搽疗法、激素内服疗法、香莲外洗液外洗疗法。【结果】31例全秃、普秃病例中,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临床难治性斑秃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探讨针刺足三里穴的后续效应对脑部的影响.[方法]选择1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在针刺足三里前及拔针后25 min对其进行磁共振功能扫描,应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l homogeneity,ReHi)方法处理fNRI数据.[结果]拔针后25 min时,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后扣带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选择32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例作为试验组,术后6 h开始运用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治疗,选择同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例28例作为对照组,术后不用中药和电针治疗,两组西医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0.32±4.34)h、肛门排气时间为(29.43±9.66)h及排便时间为(40.69±13.69)h,与对照组的(30.66±6.06)h、(40.66±17.33)h、(66.48±17.58)h相比,均有明显缩短(均P<0.05);此外,试验组术后肺部感染、症状性肠粘连、MODS、MOF及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合并电针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电针组, 每组又分为2周和5周两个时间段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2周和5周后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规律以及针刺对其影响。【结果】两个假手术组大鼠手术侧皮层只见到很少的NGF免疫阳性细胞;两个缺血组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免疫活性细胞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增多(P<0.01),缺血5周组与缺血2周组相比缺血区皮层NGF阳性细胞的数量下降(P<0.01);电针组在2周时缺血区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增高,与缺血2周组、假手术2周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5周组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同时间段的缺血组大鼠(P<0.01)。【结论】电针可以增加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的分泌和表达时程,这可能是其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外敷、针刺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按入院先后顺序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A组)、单纯西医 电针治疗组(B组)、单纯西医 中药 电针治疗组(C组)。3组单纯西医治疗方法相同,均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及支持疗法。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双侧足三里;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同时用双柏散外敷腹部疼痛部位。观察3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梗阻解除时间以及胃肠减压引流管引流量等情况。【结果】A组和B组各有3例中转手术、C组有2例中转手术,其余56例均经非手术治愈。3组患者梗阻解除率分别为85.0%、85.7%和91.3%(P>0.05),但C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较A、B组缩短(P<0.05或P<0.01),而且胃肠减压引流量第2天起明显减少,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灌肠、外敷、针刺等综合疗法可缩短肠梗阻解除及康复时间,表明对粘连性肠梗阻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注黄芪、当归注射液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随机将7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40μg/mL MNNG造模)、模型2组(60μg/mL MNNG造模)、穴位1组(40μg/mL MNNG造模+穴注)与穴位2组(60μg/mL MNNG造模+穴注)。穴注组均于造模10周开始以黄芪、当归注射液等份混合注入足三里穴。造模31周时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病理及胃粘膜屏障的改变。[结果]随造模浓度的增加,胃粘膜损伤,粘膜上皮细胞连接减少、间隙增宽,其变化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生数呈正相关(均P<0.05)。穴注组均细胞间隙明显缩小,胃粘膜损伤减轻(均P<0.05)。[结论]黄芪、当归注射液注射足三里穴,可以抑制实验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致敏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组织iNOS的表达,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电针内关穴组的肾组织iNOS的表达低于内毒素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能部分下调内毒素休克所致肾iNOS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内毒素休克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0.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温针疗法与电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肩周炎惠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疗法,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42.8%和78.6%(x2=7.0,P<0.01;x2=5.2,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青的治疗,温针疗法的疗效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