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对鼓室导抗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3例(59耳),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30耳),对照组26例(29耳)。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鼓室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鼓室注射治疗。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平均鼓室压、鼓室导抗图;比较两组治愈患者的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平均鼓室压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治疗组不同病程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鼓室压好转明显,鼓室导抗图较对照组也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鼓室压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同病程疗效不同,病程越短者,疗效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改善患者声导抗图型,缩短治愈时间,提高疗效,且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鼓室注射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辅助作用.方法 将100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58耳)和对照组50例(56耳).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鼓室内穿刺抽液注药,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观察组给予曲安奈德+盐酸氨溴索,1次/周,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鼓室压、导抗图以及语频气导听阈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和鼓室导抗图好转均优于对照组(Z=-2.175和-2.124,P=0.030和0.034);两组治疗后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88和103.679,均P=0.000).结论 盐酸氨溴索鼓室注射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由良好的辅助作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声导抗图型,提高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仙璐贝滴剂对急性中耳炎(AOM)中耳积液的疗效。方法以63例(65耳)有明显鼓室压图异常的AOM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30耳)使用地塞米松加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3例(35耳)除使用地塞米松加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外,加用仙璐贝滴剂口服。随访治疗后鼓室压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鼓室压图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8.5±6.2)d,治疗组为(19.5±6.1)d,经t检验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的鼓室压图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仙璐贝滴剂对AOM急性期中耳积液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缩短中耳积液的时间,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但其对长期或慢性中耳积液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及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的临床上,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观察组予以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鼓室压-109.85±32.18 daPa,语气导听阈37.18±15.90 dB,观察组鼓室压-87.18±25.09 daPa,语频气导听阈48.94±16.28 dB,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3例(6.25%),对照组出现2例(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较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提高鼓室压及语气导听阈,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廖海石  林柏洪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998-998,1009
目的探讨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早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87耳)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初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45耳)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B组25例(42耳)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结果 A组45耳治愈24耳,好转15耳,B组42耳治愈18耳,好转10耳,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无效6耳中2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1耳鼓膜穿孔,B组无效14耳中1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早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好,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吉诺通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n=37),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的上给予吉诺通胶囊。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鼓室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1周后,对照组A型鼓室图为14例(34.15%),治疗组A型鼓室图为22例(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率56.76%,总有效率83.78%;治疗组显效率为81.08%,总有效率94.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吉诺通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频共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方法将90例(9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51耳)采用声频共振+药物治疗,对照组42例(44耳)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频共振+药物与高压氧+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均取得较好疗效,但声频共振+药物疗法能更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型曲线在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穿刺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15例(145耳)感冒后出现耳闭塞感患者进行声导抗及纯音听阈测试检查。结果C型鼓室图145耳中,鼓室压≤-180daPa者87耳,鼓室穿刺抽液阳性86耳,占98.9%;鼓室压>-180daPa者58耳,抽液阳性15耳,占25.9%。2组抽液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鼓室压≤-180daPa时,纯音听阈测试为传导性耳聋,骨气导间距为25~40dB。结论C型曲线鼓室压≤-180daPa,提示存在中耳积液,依据该值范围进行鼓室穿刺抽出积液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57耳)0ME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54例中,3例失访,余51例(54耳)随访3~12个月。10例(10耳)无效,41例(44耳)有效,总有效率为81.5%(44/54)。41例(44耳)1个月内耳闷胀堵塞感减轻14耳(31.8%),消失30耳(68.2%),声导抗鼓室压图恢复成A型32耳(59.3%),AS型12耳(22.2%),0.5、1.0、2.0kHz气导平均听阂为(20.1±4.6)dB HL,鼓室压平均为(-28±16)daPa。结论α-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改良Politzer仪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双耳慢性OME伴听力损失的43例患儿随机分为A、B组。A组22例使用改良Politzer仪行咽鼓管吹张治疗;B组21例行观察随访。4周后,两组交叉。两组患儿在入组、4周及8周接受耳内镜检查、声导抗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治疗4周后A组有20耳(45%)中耳压力和纯音听阈恢复正常,14耳(32%)有好转,B组中6耳(14%)恢复正常,4耳(10%)好转,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交叉后,B组经过4周吹张治疗后有17耳(40%)恢复正常,13耳(31%)有好转;A组有24耳(55%)恢复正常,14耳(32%)有好转,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有8例(19%)接受鼓膜置管术。结论: 利用改良Politzer仪进行咽鼓管吹张能有效治疗患儿慢性OME,越早吹张治疗效果越好,从而降低手术机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声频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06例(138耳)。急性泌性中耳炎38例(47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47例(61耳),粘连性中耳炎21例(30耳),有效率达93.5%,治愈率达78.3%。对急性期治疗疗效显著。实践证明,声频共振辅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无痛、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耳鼻喉科2012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77),对照组行乳突根治术,治疗组行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在3个月内全部干耳,术后6个月测得患者听力,治疗组听力提高15 dB以上的有74例,听力改善率为96.10%。鼓膜成活70例,成活率90.91%,听力提高比例和鼓膜成活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化脓性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保留中耳解剖结构,恢复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OME)的发病机理,探索临床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35例(43耳)NPC放疗后OME患者,采用咽鼓管置管、冲洗并向鼓室注入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盐酸氨溴索混合药液,局部清理,治疗临近部位疾病,常规全身抗炎、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粘膜促排剂及皮质内固醇药物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有耳鸣、耳闷感及听力下降等症状;鼓室导抗图均为B型或C型.治疗后耳鸣消失31耳(72.09%)、好转8耳(18.6%)、无效3耳(6.9%),总有效率为90.69%.耳闷感消失35耳(81.40%)、好转6耳(13.95%)、无效2耳(4.65%),总有效率为95.35%.声导抗检查鼓室压图A型23耳(53.49%)、As型16耳(34.88%);B型2耳(4.65%);C型3耳(6.9%).治疗后0、0.5、1.0、2.0 kHz气导听阈均值为(25.6±3.5) dBHL,而治疗前为(48.5±4.6) dBH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依据NPC放疗后OME的发病机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咽鼓管置管及注药冲洗等综合治疗手段,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敏  郭广威  何玮  陆源 《四川医学》2011,32(10):1554-1556
目的探讨声频共振辅助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105例(11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频共振组及高压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频共振组及高压氧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频共振配合药物的深入渗透,可加速改善耳蜗与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有效的消除致病因素,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对比。方法选取107例(184只患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随机顺序分组,对照组51例(86只患耳),研究组56例(98只患耳)。对照组采用橡皮球吹张法,研究组采用经鼻腔吹气球法。治疗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各观察1次,比较2组患儿鼓室积液征象、鼓室导抗图和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治疗第1个月,2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个月,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个月和第3个月研究组鼓室积液征象消失例数和鼓室导抗图恢复正常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跟传统橡皮球吹张法对比,经鼻腔吹气球法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更佳,鼓室积液征象消失更快,鼓室导抗图恢复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鼓室与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频率听力阈值、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50 Hz、500 Hz、1000 Hz听力阈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与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当,但鼓室注射治疗的不同频率听力阈值和PSQI评分均低于耳后注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耳后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蒙西药联合声频共振治疗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突发性耳聋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辅助用蒙药及声频共振治疗仪,对照组不应用蒙药及声频共振治疗仪,观察2种方法的疗效是否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蒙药配合声频共振治疗仪的辅助应用可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对分泌性中耳炎(OME)损伤黏膜的修复作用,阐明OME的发病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40耳)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耳)、BPI对照组(4耳)、咽鼓管阻塞(ETO)组(8耳)、内毒素(LPS)注射组(8耳)、ETO+LPS组(8耳)及ETO+LPS+BPI组(8耳),通过咽鼓管阻塞和中耳腔注射LPS制备OME动物模型,在
动物模型制备后第1、2和4周分别处死动物,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中耳黏膜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BPI对照组大鼠的中耳黏膜保持正常形态,在咽鼓管的鼓室口处可见较多的假复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这些上皮细胞含有较多的纤毛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构成大鼠中耳粘液纤毛输送系统;上鼓室处的黏膜由单层、扁平鳞状上皮细胞和少量微绒毛构成,细胞界限清楚,呈多边形,纤毛细胞数量较咽鼓管鼓室口处明显减少。LPS注射组、ETO组、ETO+LPS组大鼠中耳黏膜明显增厚,在咽鼓管鼓室口可见纤毛细胞减少、杯状细胞增多,同时在上鼓室上皮层观察到数量较多的假复层立方上皮细胞。而ETO+LPS+BPI组大鼠为近似正常的中耳黏膜,上鼓室处的黏膜为单层鳞状上皮细胞和少量微绒毛。结论:LPS和ETO通过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削弱黏液纤毛输送系统的功能,导致OME的发生和迁延。BPI与LPS有特异的亲和作用,抑制LPS导致的炎症反应,恢复有效的黏液纤毛输送系统,而对正常黏膜没有损伤,是一种潜在的治疗和预防慢性中耳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采用声频共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要求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声频共振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1个疗程声频共振辅助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3%,而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频共振为目前突发性耳聋治疗提供了不仅显效明显且简单、方便、安全的又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杨晓军  多吉  曹红 《医学综述》2013,(23):4385-4387
目的 探讨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功能分析与鼓室积液的关系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孜州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9例(111只患耳),对所有患者进行鼓室图测试;并对得液组和未得液组声导抗指标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穿刺抽液+注药治疗,按照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111耳进行中耳功能分析,B型鼓室导抗图的实际得液率为81.97%(50/61),C型鼓室导抗图的实际得液率为62%(31/50),两组的得液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液组和未得液组的鼓室压、静态声顺值、压力范围法、比值法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6/40),对照组有效率为70.73%(29/41),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声导抗测试为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是否存在积液提供依据,采用穿刺抽液+注药治疗(曲安奈德 40 mg+盐酸氨溴索10 mg)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