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证,古谓之“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郁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引起病邪郁滞、瘀结、壅遏的一组疾病。郁证范围甚广,正如古人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王安道亦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滞而不通之义”。郁证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和朱丹溪倡言六郁之说(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均属广义的郁证,  相似文献   

2.
郁证是对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不通所引起疾病的总称.所谓郁,是滞而不通之义.凡因情志不舒,气郁不伸,而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均属郁的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安、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  相似文献   

3.
郁证是对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不通所引起疾病的总称。所谓郁,是滞而不通之义。凡因情志不舒,气郁不伸,而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均属郁的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安,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  相似文献   

4.
郁证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情志因素是郁证 主要的致病原因,同时还和机体本身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病源流》所说:“诸郁、脏气病也, 其本源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脏气 弱”即是人体的心理障碍,因此心理疗法治疗郁证,在临床 上十分重要,现分虚实浅述之。  相似文献   

5.
郁证,是由于情志拂郁,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症.其主要的病机是肝脏疏泄功能失常.所谓“郁”者乃滞而不通之意.正如《丹溪心法·六郁》中所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寿世保元·郁证》中亦指出“夫郁者,结聚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六郁之病见矣.”  相似文献   

6.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引起的一类病症的总称。郁者,郁而不散,滞而不通之义。所以凡脏腑气机阻滞、气血津液运行紊乱、失其通畅调达的病症皆属郁证范畴。古人日:“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起也。”郁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郁证泛指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引起的脏腑功能不和,从而导致气、血、痰、火、湿、食积等引起的滞塞与郁结。狭义郁  相似文献   

7.
郁症是临床多见病,而有轻重之分,轻者给予精神治疗可愈,重者则需药物调治而安。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多缘情志所伤,气机郁滞所致。华岫云引《临证指南医案·郁》篇云:“因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病矣。”王安道曰:“郁者滞而不通之义。”然其郁证,总不离乎气郁痰结二端,故笔者用“疏郁化痰汤”以治疗本病,显获疗效治。将近三年间治疗观察重症郁病患者36例,报导如下: 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爱茹 《开卷有益》2014,(9):23-23
<正>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症见情绪低落、兴趣或乐趣缺乏、持续性疲劳、生活原动力低下,常伴有紧张不安、失眠、早醒、体重下降,周身不适等心身症状,导致整体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产生自杀倾向。中医认为,抑郁症属"情志病"、"郁证"、"脏躁"等范畴,主要认为是由精神刺激情志不舒,导致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证。历代医家对其病因多有论述。《丹溪心法·六郁》提出"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气机瘀滞则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没有抑郁证之名,但历代文献中可以见到与本病相似的描述,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众疾病与郁证相似,相关内容散见于郁症、百合病、脏燥、癫症等,当代医家大多将郁证等同于抑郁症,因而将抑郁症基本病机归结于肝气郁结,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脏。病理性质起初为属实,日久属虚,或虚实夹杂。郁证初期,病变以气滞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等,多属实证。  相似文献   

10.
肝气郁结证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气郁结“简称“肝郁”,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此证多与情志有关,属实证、郁证的范畴。关于郁证,《素问》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之说。后世朱丹溪根据病因将其划为气郁、热郁、湿郁、痰郁、血郁、食郁六类。张景岳又提出了情志三郁:怒郁、思郁、忧郁。肝气郁结系属《内经》中的木郁,与张景岳的情志之郁也相吻合。 本证的病因多为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使肝的疏泄功能受到抑制,升发受阻,导致肝经经气阻滞而产生,当然也有因其它病邪侵扰而发病的。  相似文献   

11.
逍遥散治疗郁证临证举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 ,气机郁结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常表现为心情抑郁 ,情绪不宁 ,胁肋胀痛 ,太息或心烦易怒善哭 ,失眠等。《丹溪心法·六郁》中云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 ,诸病生焉 ,故人身诸病 ,多生于郁。”临床中笔者常以逍遥散为基本方治之 ,效果满意。郁证与情志怫郁的关系极为密切 ,首先是气机失调 ,然后影响至血 ,气血失调与肝的疏达有着密切的关系。郁证的病理基础是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肝性喜条达 ,主疏泄。肝以愉悦舒畅为德 ,忧愁恼怒为病。七情的变化 ,首先肝失条达之性 ,疏泄失职 ,气机郁结不畅。所谓“当升不升…  相似文献   

12.
疏肝法在郁证中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郁证病人常见。郁者 ,烦闷抑郁不畅之义 ,与情志密切相关。言其情志 ,宜和悦 ,宜舒畅。《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 ,诸病生焉” ,故人身诸病 ,多由此生。可见情志活动失其常度 ,则气机郁滞 ,日久不愈 ,故百病生焉。现以疏肝法从舒通肝经 ,疏散郁结治之 ,以恢复肝主疏泄的正常功能 ,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引起的病证。汉代张仲景首创“四逆散” ,明代张景岳的“柴胡疏肝散” ,以及《和剂局方》的“逍遥散”在今日郁证中皆行之有效 ,今总结于下 ,以供参考。1 疏肝健脾多因脾虚气弱 ,运化失健 ,肝木乘虚 ,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程原仲辨治郁证的经验。[方法]以《程原仲医案》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内经》、丹溪、河间等名家论著,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证验案,归纳、总结其辨治思路及特色。[结果]程氏认为,凡人身之滞而不通,皆为之郁。诊法上,程氏四诊合参,重视脉诊,擅于凭脉辨证。辨证论治方面,程氏认为,诸因皆可生郁,当各求其属,随证治之。虚可致郁,郁久易虚,解郁补虚须审察标本,谨守病机,同时重视脾胃中土的枢机作用。治疗时,若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治以开郁养心;若误用寒凉、血郁邪伏,治以开郁逐邪;若误用温补、气血郁滞,治以行气开郁。程氏临证善用古法而不泥古,常有独创之见,脾胃中土,畏其壅淤,郁则夺之,有硝黄下之,有桂附温之,亦有平胃散燥之,皆为“土郁夺之”之发挥。对于儿科患者的辨治,程氏重视气的生理作用,提出“幼无七情,惟气滞则诸病生焉”,治疗则重在调畅气机。[结论]程氏临床诊治郁证,善从脉证入手,治疗上注重调和脾胃中土和全身气机。整理分析程原仲郁证验案及其辨治特色,可为现代临床中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郁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喜叹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此与现代医学的抑郁障碍相似。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各种家庭社会问题频发,人们心理生理压力普遍增加,郁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连建伟教授认为:情志怫郁为郁证之始因,气机郁结而进一步导致痰、湿、食、血诸郁为郁证之病机。因此,连老师临证多从情志郁结辨治郁证,常以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行气开郁、降逆化痰;清化痰湿、温胆开郁;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滋阴清热、镇心安神等六法来统领而治,每获良效,可为后学者法。  相似文献   

15.
连建伟教授辨治郁证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喜叹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此与现代医学的抑郁障碍相似.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各种家庭社会问题频发,人们心理生理压力普遍增加,郁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连建伟教授认为:情志怫郁为郁证之始因,气机郁结而进一步导致痰、湿、食、血诸郁为郁证之病机.因此,连老师临证多从情志郁结辨治郁证,常以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行气开郁、降逆化痰;清化痰湿、温胆开郁;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滋阴清热、镇心安神等六法来统领而治,每获良效,可为后学者法.  相似文献   

16.
木瓜解郁     
<正>抑郁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或紧张担心、恐惧状态为特征的情感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中医"情志病"、"郁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范畴。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主要认为是由精神刺激致情志不舒,诱发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证,其病理源于肝、脾二经。《丹溪心法·六郁》提出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并创六郁汤、越鞠丸等治疗方剂。单味药可选食木瓜以作食物调节。  相似文献   

17.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相当于西医的部分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及心理障碍等疾病,根据郁症的病因病机等特点,郁症的治疗要以“调”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郁证乃气机郁滞为病,致气血运行不畅,倘治疗不及时、不得法极易导致脏腑气机逆乱变生他病.三年来,笔者对郁证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求郁证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诊疗规律. 方法 选郁证患者100例,依据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的法则,运用中草药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与调护. 结果 本病的发生与病人的精神因素,情志刺激有着必然联系,多因情志致病导致气机郁滞为病;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的治则疗效显著;心理治疗与调护对患者治疗同等重要,具有提高疗效、防止复发、防衍生他病的良好作用. 结论 本病病因是情志失调和体质因素,病机是肝气郁结,病位在肝,可涉及心、脾、肾,气机郁滞为病;治疗原则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心理治疗与调护是治疗与预防郁证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恩、悲、恐、惊,是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分屑五脏,但五志过极又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尤其内伤疾病多因情志变化而得。《素问·举痛论》就有“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论述。因而情志失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可以发生多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怒者伤肝”。肝主疏泄,喜舒而恶郁,与全身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疏泄太过,则肝气实,肝实则怒,过怒气上逆,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两胁胀痛,月经量多,甚则两目红赤涩痛。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滞,气虚则血脱,气升则血逆而上行,  相似文献   

20.
李小娟教授从气论治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证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其病机关键是气机不畅。治疗上从气入手,通过理气、调气、益气使气机条畅而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