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的乳腺癌的CR表现,以期提高认识,减少误漏诊。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而钼靶CR摄片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的21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位于右侧12例,左侧9例;局限性结构紊乱11例,非对称性密度增高8例,星芒征2例;肯定诊断5例,可疑诊断7例,误诊7例,漏诊2例,误漏率42.8%。结论: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的乳腺癌的主要表现是结构紊乱、非对称性密度增高、星芒征。诊断此类不典型乳腺癌时,要重视临床触诊,双乳摄片对照比较,注意观察间接征象,并结合超声及穿刺活检等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侧乳腺钼靶摄影对照观察不典型乳腺癌(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乳腺癌)的CR征象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误诊.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前CR乳腺钼靶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的2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乳腺钼靶X线片,采用单侧和双侧双盲观察分别进行诊断,并将两种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单侧观察诊断乳腺癌8例,诊断正确率为34.8%;双侧对照观察诊断16例,诊断率69.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侧观察乳腺结构紊乱2例,密度增高3例,异常血管2例,星芒征1例;双侧对照观察乳腺结构紊乱5例,密度增高6例,异常血管影3例,星芒征2例.结论 双侧对照观察法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尤其对未见明显肿块及钙化为主要征象的乳腺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8例早期乳腺癌X线表现。结果: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主要有:砂砾样微小钙化12例,其中X线未见确切肿块或结节而以钙化灶为唯一征象者6例;局限性片状、结节样致密影3例;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1例;血管影迂曲、增多、增粗1例;无异常X线征象1例。结论:砂砾样微小钙化是早期乳腺癌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甚至是唯一恶性征象;局限性密度增高,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血管影迂曲、增多、增粗等征象在排除乳腺炎和手术穿刺活检等病史后,可考虑有早期乳隙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钼靶乳腺癌X线影像学表现,分析其病理基础,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6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影像学资料及其病理学资料。结果:本组乳腺癌患者56例乳腺癌中X线表现为肿块36例;微小钙化(簇样、短棒样)11例:星芒影9例;局部密度增高、结构紊乱4例;血管影增多、增粗、迂曲10例;乳晕增厚8例;乳头凹陷7例;乳后间隙结构不清或消失3例。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47例;单纯癌7例;大汗腺样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结论:诊断乳腺癌除了重视特征性征象:肿块影、簇样钙化、星芒征,还应重视局部致密影、局部结构紊乱、血管影增多及增粗等间接征象;乳腺癌的病理基础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X线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乳腺钼靶摄影结合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定位穿刺活检、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53例,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早期乳腺癌X线影像中,结节肿块影23例,单纯性簇样钙化17例,结节伴钙化8例,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紊乱12例,星芒征15例,血管影增多增粗18例,导管破坏、中断3例。结论乳腺钼靶摄影结合X线立体定位穿刺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CR钼靶征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乳腺癌CR钼靶X线征象的特点,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乳腺癌的CR钼靶X线表现。结果37例乳腺癌表现为肿块29例;无肿块8例;钙化性改变15例;异常血管影7例;乳头回缩6例;皮肤增厚3例;塔尖征3例,漏斗征1例;乳腺局部结构紊乱和小灶性密度增高影3例。结论肿块和钙化是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CR钼靶X线摄影可以充分显示乳腺癌的表现特征,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计算机摄影(CR)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优越性;结合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分析乳腺癌影像学特征及病理表现。方法:64例乳腺癌患者均经CR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4例乳腺癌中肿块影36例,微小钙化18例,致密影12例,星芒影4例,局部结构紊乱11例,血管影增多、增粗9例。结论:致密影、星芒征、沙粒样钙化可作为乳腺癌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局部结构紊乱、周围血管影增多及增粗是乳腺癌重要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8.
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附40例报告)   总被引:82,自引:2,他引:80  
目的 提高对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将40例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有:泥沙样微细钙化30例(75%),X线未见肿块或结节而钙化灶为唯一恶性征象者18例(45%),与对侧乳房比较呈不对称局限性密度增高15例(37.5%),致密小结节影14例(35%),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4例(10%),条索状导管增粗5例(12.5%),血管影迂曲、增多、增粗1例,无异常X线征显示1例。结论 (1)泥沙样微细钙化仍是早期乳腺癌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甚至是唯一恶性征象。(2)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在排除乳腺炎和手术穿刺活检病史后,应考虑早期乳腺癌可能。(3)在串珠型结节样乳腺中混杂着的恶性致密小结节影,易被忽视,须与健侧乳腺仔细对照观察,以发现小癌或微小癌。(4)对临床疑为小纤维腺瘤,如果X线征有边缘模糊或小角状突起时,应予高度重视,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视野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泥沙样微钙化13例(65%),仅见钙化灶而不伴有结节或肿块9例(45%);良性钙化2例(10%);未发现钙化灶5例(25%)。乳腺呈不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9例(45%)。有致密小结节影7例(35%)。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6例(30%).未见异常X线征象1例。结论 (1)泥沙样微细钙化仍是早期乳腺癌重要的诊断依据,甚至比直接征象(肿块)更具特异性。(2)非对称性局限性致密、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在排除炎症和手术史后,应考虑乳腺癌可能。(3)除恶性钙化外,大于两种间接征象并存时,应高度重视,予以进一步检查或短期复查。(4)对临床疑为小结节,如果X线征有边缘模糊或小角状突起时,应高度疑为恶性。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分析(附114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X线分型和病理关系,以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影像资料的乳腺癌114例,回顾分析其钼靶X线征象及与病理关系。结果乳腺癌分5型:肿块型34例,肿块伴钙化型27例,钙化型28例,结构异常型21例,隐匿型4例。浸润性导管癌最多,占61.4%,其次是单纯癌,占20.1%。结论肿块型、肿块伴钙化型和钙化型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乳腺钼靶X线摄影能明确诊断。结构异常型乳腺癌X线表现不典型,认识其X线征象,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影像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钼靶X线片误诊分析(附1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钼靶X线误诊病例 ,回顾性分析其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中 ,4例呈小纤维腺瘤样表现 ,3例发现粒数极少的微细钙化 ,3例表现为局部腺体结构不良 ,2例表现为导管增生腺体内多发小片影 ,2例为小灶致密影 ,1例无任何异常。其中 4例临床未触及肿物。结论 通过对上述几种X线影像征象的认识 ,强调触诊与影像的紧密结合 ,在提高乳腺癌钼靶X线诊断率、减少误诊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典型乳腺癌的X线诊断(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作者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 18例不典型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  18例中 ,5例呈小灶致密影 ,6例出现局部结构紊乱 ,7例显示为星芒征。结论 对上述三种特殊表现的认识 ,在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钙化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中的表现特征及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乳腺X线钼靶片中表现为微小钙化的病例,观察钙化的数目、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疾病均可出现钙化。本组病例乳腺恶性病变112例,其中导管原位癌24例,浸润性导管癌88例,良性病变48例。钙化呈簇状分布、沿导管方向走行或呈蠕虫型、混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癌,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结论分析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形态学表现、密度、数目、走向分布及钙化与肿块的关系,能显著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切除术后的X线表现。方法对51例乳腺肿块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51例中,结构紊乱、扭曲15例(15/51,29.4%);局部腺体缺损11例(11/51,21.6%);星芒征7例(7/51,13.7%);肿块复发7例(7/51,13.7%);钙化5例(5/51,9.8%);乳晕区术后结构异常6例(6/51,11.8%)。结论乳腺术后X线表现对客观评估术后改变及良恶性病变复发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乳腺错构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乳腺错构瘤的X线征象及其病理学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的X线片。结果 主要X线征象:多发小囊肿2例;肿块以致密影为主、其间夹杂小透亮区3例;肿块以透亮区为主,其间见致密小岛、条索状影4例。结论 乳腺错构瘤的表现因其病灶内纤维组织、腺体、脂肪组织的比例不同而不同,部分表现为肿块内多发积乳囊肿。瘤体内密度不均匀是本病的特征性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6.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影像学表现。方法9例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病例,均有钼靶片,3例行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腺体外型表现为:随机分布纤维条索影和小结节样高密度影与脂肪密度影混杂存在;2例腺体内型表现为:规则和不规则肿物影。结论影像学检查较临床检查在鉴别脂肪坏死和乳腺癌方面更有价值。随机分布纤维条索影和小结节样高密度影与脂肪密度影混杂存在是乳腺脂肪坏死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7.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临床未触及肿块乳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临床未触及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 0 0 3 -0 4~ 0 7门诊及体检 412例中遇到的 3 4例乳癌 ,其中临床触及肿块的 2 2例 ,未触及肿块的 12例。全部病例采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 ,并经病理证实 ,检查体位常规采用CC位 (头尾位 )、MLO位 (内外斜位 ) ,必要时加照侧位及局部点片。对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癌 ,均行术前定位。结果  2 2例临床触及肿块的乳癌中 ,髓样癌 4例 ,硬癌 2例 ,浸润性导管癌 16例。 12例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癌中 ,X线呈现微小钙化 6例 ,其中癌前病变 1例、导管原位癌 2例、导管浸润性癌 3例 ;呈现微小结节 2例 ,其中 1例导管原位癌、1例导管浸润癌 ;呈现微小结节半结节内微小钙化 2例 ,1例导管原位癌、1例导管浸润癌 ;呈现结构紊乱区 1例 ,为小叶原位癌 ,结构紊乱区伴微小钙化 1例 ,为浸润导管癌。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能清晰显示乳腺癌的直接及间接征象 ,尤其对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癌具有更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