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注射性臂肌挛缩症在各地早已出现,但人们对该病诊治缺乏认识。国内于1978年才首次报道[1],我院自1992年—1996年收治臀肌挛缩症3例,现对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年龄分别为8岁、9岁、10岁;男性2例、女性1例,均... 相似文献
2.
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在四川地区是一常见疾病,重庆地区亦不少见。我院1986年5月以来治疗小儿注射性臀肌挛缩症115例,现结合文献作一系统报告。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15例中,男81例(70.4%),女34(29.6%)。侧别:本组均为双侧。注射史:本组115例均有臀部肌肉反复注射史,其中112例在注射的青霉素中加2%苯甲醇以减轻局部疼痛,注射药物以青、链霉素为主,庆大、卡那霉素次之,个别患者注射安乃近等退热药物。 相似文献
3.
4.
临床上,我们时常可以见到有些小儿经过多次反复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后,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姿势和步态,这是因为药物刺激或针头穿刺损伤了肌肉组织,引起化学及损伤性反应,致使注射部位的肌肉发生纤维疤痕病变,进而继发髋关节功能障碍,临床上称为:”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由于臀部肌肉注射引起的儿童坐骨神经损伤已广为人知,但是由臀部肌肉注射而引起的儿童臀肌挛缩,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见到一些患儿的病情已相当严重,因此,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及家长,警惕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同时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臀肌挛缩症是因臀大肌纤维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患,多见于儿童,由双侧臀部多次反复注射药物引起。我科自1994年7月~1997年8月收治62例,全部手术治疗。采用大粗隆上弧形切口,较之沿髂脊切口、臀上倒“U”形切口、臀上斜切口[1],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可行较深在的挛缩松解等优点。62例皆随访,结果满意,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双侧性,男37例,女25例,年龄5~17岁,平均年龄9岁。多为步态异常或双下肢不能并腿下蹲,或坐位时双下肢不能膝上交叉(搁腿)而来门诊…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探讨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远期疗效,回顾性总结了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278例,随访时间4~12年,平均7.5年,远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又称儿童臀肌挛缩症 ,系反复多次臀大肌内注射药物导致的以该部位肌肉或筋膜组织纤维性挛缩为主要病变的矫形外科疾病。我院于1 997年— 2 0 0 1年共收治此类患者 1 8例 ,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1 8例均为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1 0月我院住院儿 ,其中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3岁~1 1岁 ,平均 5 .8岁 ,均为双侧臀肌挛缩发病。患儿均来自海拔 2 2 60m~ 45 0 0m地区。2 治疗方法 均行Ⅰ期完成两侧手术的外科治疗。术中松解挛缩的臀大肌、臀中肌及髂胫束。患儿侧卧位取大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臀肌挛缩症在本地区的流行分布特点、发病原因、普及诊断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手术治疗。方法采用整体抽样二级梯度筛选方法,对琼海地区本病高发区域农村的4~18岁的500名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普查,并对已在我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出生时间大约在70年代或以后,并集中在同一乡村的居多,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臀部注射次数多者所占比例大。结论儿童臀肌挛缩症与反复多次接受苯甲醇溶媒青霉素臀部注射有关,并膝下蹲试验与行走步态试验简单有效易行,是筛选的可靠指标,掌握发病特点,及早发现本病并提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小切口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改进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法,对67例病人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效下肢交叉皮牵引,近期儿评价,优秀60例,良好7例,无1例坐骨神经损伤。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损伤小,而且术后效果肯定,臀部外观丰满,无明显臀肌肌力丧失,能有效避免坐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儿童臀肌挛缩症研究概况平果县人民医院外科黄春吉(综述)马飞岳(审阅)儿童臀肌挛缩症由Valderrama于1969年首次报告。国内1978年由马承宜(1)首次报道。它是因臀肌及筋膜的纤维变性,继发髓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有的步态,姿式异常...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对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在人群中的患病情况、病理解剖、病情轻重程度、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进一步观察,寻找对本病更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1987年6月以来,我们行小切口,在股骨大粗隆顶点横断臀肌挛缩带与髂胫束连接部的方法,治疗轻重型病儿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手术方法双臀同时消毒,氯胺酮全麻。分别左或右侧卧位。以股骨大粗隆顶点为中心,沿挛缩带后缘作纵形切口,长3~4cm。充分显露挛缩带与髂胫束的连接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院外科于1988年7月运用小切口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41例,经随访放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4~13岁;住院时间2~11天。注射史:本组41例均因“上感”、“肺门淋巴结核”,接受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及解热镇痛等药物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