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注射序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收集1999-07~2007-05在我院确诊的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联合肉毒素注射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2例,于治疗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贲门口内径、5min存留钡柱高度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吞咽困难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100%、96.88%、87.50%和74.19%。结论气囊扩张术联合内镜下肉毒毒素注射序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操作安全,近远期疗效好,治疗费用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贲门失弛缓扩张器在胃镜直视下对4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扩张及联合肉毒素注射.结果:贲门较术前扩张明显,内镜可顺利通过,24小时后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显效42例,有效3例,穿孔1例,总有效率97%.结论: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效果确切,费用低,可重复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方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建成  周雨迁 《中外医疗》2011,30(36):87-88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单纯气囊扩张与联合肉毒毒素注射序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在湘雅二医院行单纯气囊扩张和联合肉毒毒素注射序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各38例,于治疗后3个月、1、2年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贲门口内径、5min存留钡柱高度.结果 联合序贯组治疗后3个月、1...  相似文献   

4.
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气囊扩张、经纤维胃镜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88~2002年经手术、气囊扩张及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7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除气囊扩张组中有3例因扩张治疗后症状复发转手术治疗外,手术组及肉毒毒素注射组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3种治疗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应根据病人情况并尊重病人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动力学改变及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BT)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内镜及X线监视下,用3cm OTW气囊对56例患者先扩张后注射肉毒毒素,扩张压力为80~155kPa,维持30s~1min,反复2~3次。然后注射BT100u。结果:56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可进半流食和普食。13例患者治疗前LES压力(7.86±1.42)kPa,扩张治疗后LES压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小气囊扩张术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疗效高、持续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陈保银  马竹芳 《吉林医学》2011,(35):7493-7494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贲门失弛缓症行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结果:治疗后症状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结论:食管下括约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好,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球囊扩张与可回收自膨防返流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49例贲门失弛缓症,联合组25例;采用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球囊扩张。支架组24例;采用可回收自膨防返流覆膜食管支架,对照两组患者中长期疗效、并发症。结果联合组12个月、24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4/25(96.0%)、20/22(90.9%),支架组12个月、24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2/24(91.7%)、18/21(85.7%),联合组方法简单,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优于支架组。结论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少,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阮海兰 《西部医学》2009,21(8):1370-1372
目的探讨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8例随机等分为扩张组和联合组,前者仅用气囊扩张治疗,后者接受气囊扩张治疗后,在内镜直视下食管括约肌(LES)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术前、治疗后3、12和24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LESP)、松弛率(LESRR)及贲门口内径、5min存留钡柱高度等。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时联合组与扩张组的临床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2和24个月时,联合组的临床效果高于扩张组;治疗前后LESP和LESRR的差值,联合组均高于扩张组;治疗后3个月贲门口直径、5min存留钡高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O.05),治疗后12和24个月两组的贲门口直径、5min存留钡高度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疗效高、持续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是治疗责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内镜下食管括约肌 ( LES)内注射肉毒毒素 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 2例患者经食管钡餐透视、胃镜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注射前禁食 1 0 h,将肉毒毒素 A1 0 0单位用生理盐水稀释后 ,用 Olympus注射针在齿状线上方 0 .5 cm处选择 5个点进行食管括约肌内注射 ,每点注射肉毒毒素 2 0单位 ,术后禁食4h。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消失 ,造影时见 LES呈松弛状态 ) ;显效 (症状明显改善 ,偶有发作 ,L ES区间断开放 ) ;有效 (症状不同程度改善 ,LES区见部分钡剂由食管流入胃内 ) ;无效 (症状无改善 )。结果 :经内镜注射治疗后痊愈 1 0例 ,占 83.3% ;显效 1例 ,占 8.33% ;有效 1例 ,占 8.33% ,无无效病例。结论 :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 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简单、安全、有效 ,无明显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创伤治疗如球囊扩张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内镜组和超声内镜组各14例.前者在内镜直视下食管括约肌(LES)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后者采用实时超声内镜引导下LES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钡餐5 min存留钡柱高度及贲门口直径.结果 在治疗后3个月,内镜组和超声内镜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超声内镜组的有效率高于内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贲门口直径、5 min存留钡柱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贲门口直径、5 min存留钡柱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实时超声内镜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定位更准确,疗效确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气囊扩张及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扩张组18例,注射组13例)进行1个月和1年随访观察,通过对临床症状、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和食管测压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例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患者治疗前,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为(8.34±1. 62)kPa,松弛率(LESR)为(30.45±3.36)%.治疗后1周LESP降至(4.13±0.42)kPa,LESR为(50.87±3.47)%.13例行气囊扩张术患者治疗前LESP为(7.58±1.48)kPa,LESR为(29.45±2.29)%.治疗后1周LESP降至(4.53±0.38)kPa,LESR为(48.47±3.32)%.两者运动学参数改善无明显差异,但行气囊扩张术有贲门黏膜撕裂、擦伤、渗血等并发症.结论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和气囊扩张均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气囊扩张术并发症更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两种介入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方法:25例食管贲门失弛缓患者,其中Boston专用球囊导管扩张术组(A组)15例;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组(B组)10例。结果:A组15例共进行17次球囊扩张,平均1.1次。其中2例2次扩张。B组10例内镜下于贲门齿状线上0.5cm,分4点各注射BTXA20U至下食管括约肌。A组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2.4±1.2)mm,术后为(9.7±3.0)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4±1.2)级,术后为(1.0±0.3)级;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反流和出血。随访6个月的患者中6.7%(1/15)复发吞咽困难。B组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1.5±1.8)mm,术后为(4.4±2.4)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4±1.1)级,术后为(0.4±0.2)级;无明显副作用。随访6个月的患者中10%(1/10)复发吞咽困难。两组介入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Boston专用球囊导管扩张术和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是贲门失弛缓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方法,在贲门失弛缓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8~2012.6)、CNKI(1979~2012.6)、MEDLINE(1950~2012.6)、PubMed(1950~2012.6)、EMbase(1970~2012.6)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2期),全面收集关于注射肉毒杆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并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及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8个RCT,包括88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短期总有效率: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高于安慰剂[OR=43.79,95%CI(7.39~259.49),P〈0.0001];气囊扩张治疗高于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47,95%CI(0.30~0.73),P=0.0007]。2)长期总有效率:气囊扩张治疗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31,95%CI(0.13~0.70),P=0。005];3)临床复发率: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高于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OR=8.88,95%CI(3.31~23.79),P〈0.0001]。4)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气囊扩张治疗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14,95%CI(0.04~0.44),P=0.0008]。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治疗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且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依患者具体病情选用。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红梅  谢鹏雁 《中国医刊》2003,38(10):17-18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目的是降低LES压力 ,缓解吞咽困难和预防不可逆的食管损伤。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气囊扩张和外科手术。2 0 0 1年美国学者Richter比较了贲门失弛缓症的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费用 ,推荐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经济实用方案 :适宜行手术的有症状患者可根据医师的建议和经验 ,选择分级气囊扩张或腹腔镜Heller术 ;气囊扩张治疗无效者应行肌切开术 ;对于不宜行手术者 ,开始可注射肉毒毒素 ,无效者用硝苯地平和硝酸异山梨酯可能有效 ;巨食管 (乙状食管 ,直径大于 8cm)或LES压力低而有持续症状的患者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和临床症状,对比内镜下水囊扩张及肉毒毒素注射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初次确诊为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内镜下水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的临床症状评分和食管动力学指标,并记录随访12个月内患者的缓解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的临床症状积分(总体症状、反食、吞咽困难、胸痛)和食管动力学指标(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和松弛率、食管体部收缩幅度及顺行性收缩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1周水囊扩张组反食、吞咽困难症状积分的改善优于肉毒毒素注射组(P<0.05,P<0.01),治疗后1周和1个月水囊扩张组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的改善优于肉毒毒素注射组(P<0.01).术后12个月水囊扩张组和肉毒毒素注射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73.2%和61.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术后12个月两组累积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结论 内镜下水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两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有效,而且前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评价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3例贲门失弛缓症并经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定期随访。详细询问病史,并经内镜和钡餐检查对原有的吞咽困难等症状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结果:23例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显著改善。1次扩张有效率达86.9%(20/23),2次有效率可达100%。术中可见贲门黏膜撕裂、渗血,占73.9%(17/23),但未见致命性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具有安全、简便的特点,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贲门失迟缓症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3~2005年11例贲门失迟缓症患者的诊治经过。均采用内镜下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并予以抑酸补液治疗.结果:本组11例病人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贲门失迟缓症患者可经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在气囊扩张加食管下括约肌(LES)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T)组(联合组)和气囊扩张组(扩张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特征以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贲门失也缓症患30例,所有患根据临床症状、钡餐、内镜和食管测压确诊,确诊后联合治疗14例,单纯气囊扩张治疗16例。监测治疗后、治疗后3d、3个月及1年的临床积分及测压指标。结果:两组患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持续1年。治疗后3d、3个月和1年,两组LES压力(LESP)和LES松弛率(LES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LESP下降明显,较扩张组相差显(P<0.05)。治疗前全部患食管体部均为非推进性同步收缩波,治疗后联合组1例恢复为推进性收缩波,较扩张组相差显(P<0.05)。治疗前全部患食管体部均为非推进性同步收 缩波,治疗后联合组1例恢复为推进性收缩波,而单纯气囊扩张组无改善。结论:气囊扩张加LES内注射BT联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较好,不仅降低LESP,而且改善LESR,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单纯气囊扩张治疗为佳。食管测压是主要的随访方法,LESP和LESR是有效的动力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2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饮食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42例病人应用气囊扩张治疗1~3次,成功率100 %,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损伤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  相似文献   

20.
气囊扩张治疗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从1995年4月到1998年4月间应用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消化道术后吻合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其中食管癌术后185例,贲门癌术后8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毕Ⅱ氏吻合术后和其它8例,贲门失弛缓症28例.结果随访6~24个月.气囊插入成功率100%.1例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有效率90.1%,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率78.6%.结论上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者使用内镜引导气囊扩张法,方法简单,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吻合口狭窄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