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11例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1例颅咽管瘤。结果:11例颅咽管瘤患者无1例死亡,8例镜下全切,2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发症少,效果好,是颅咽管瘤常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鞍区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颅咽管瘤病人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翼点颞下入路11例,额下入路(包括转终板入路)14例,胼胝体-透明膈间隙-穹隆间入路2例,经皮层侧脑室入路4例,经口鼻蝶(或单鼻孔)入路1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69.6%),近全切除9例(19.6%),大部分切除5例(10.9%)。术后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尿崩症18例(39.1%),电解质紊乱21例(45.7%)。结论:对颅咽管瘤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在直视下显露并全切除肿瘤;熟练地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悉鞍区的解剖关系并重视术中对下丘脑的保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颅咽管瘤的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9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探讨颅咽管瘤的外科学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显微外科切除程度。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1~2007年颅咽管瘤手术病例91例,全部为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的外科学分型,手术入路的选择,统计各种入路下肿瘤全切、次全切、大部分切除的例数,分析研究不同入路下各种类型肿瘤切除程度。结果:本组91例患者中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51例(占56.00%),全切27例,次全切10例,大部分切除14例。结论: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是颅咽管瘤纤维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可以经过鞍区的4个间隙达到肿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来达到减少术后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34例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翼点入路20例,额底经纵裂终板入路10例,经鼻蝶入路4例,评估手术切除程度,并发症及预后分析,结果:24例肿瘤获全切,6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无死亡病例。24例随访3年左右,16例恢复良好,8例复发提示需要再次手术,结论:颅咽管瘤根据肿瘤部位,生长方式,术者经验,选择适合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程度的并发症的防治是影响颅咽管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徐建国  游潮  周良学  蔡博文  姜曙 《西部医学》2009,21(11):1866-1867,1869
目的探索额下-翼点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158例颅咽管瘤患者采取经额下-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并分析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手术效果、随访情况。结果158例颅咽管瘤患者经额下-翼点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全切138例(87.34%),围手术期死亡4例(2.53%)。术后尿崩129例(81.64%),癫痫发作9例(5.69%)。患者术后综合效果良好。平均随访56.3个月,2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7.53%。结论经额下-翼点入路能安全切除颅咽管瘤,死亡率、致残率低,术后并发症可预防,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成人颅咽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与鞍膈和第三脑室的关系分为4种类型:蝶鞍内型(6例),鞍上脑室外型(59例),脑室型(63例),复杂型(28例).手术采用单侧额下入路9例,前纵裂入路14例,翼点入路102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8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24例(79.5%),次全切除25例(16%),部分切除7例(4.5%),手术死亡2例.术中垂体柄确认并保护69例,术后出现尿崩症109例(69.8%).随访3个月至5年,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占75.3%,肿瘤复发26例.结论 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显微全切的手术技巧。方法在22例患者中,18例取翼点入路,2例经额下入路,1例经额部纵裂从胼胝体至穹窿间系入三脑室前部切除肿瘤,1例经额部纵裂经终板切除肿瘤。结果17例达到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全切除。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达到肿瘤全切除是治疗肿瘤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1例颅咽管瘤患者分别采用经额下终板入路10例,右侧额下入路9例,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正常生活13例,生活自理6例,效果不佳2例。16例随访0.5~3年未见肿瘤复发,视力、视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失访5例。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影响颅咽管瘤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0例颅咽管肿瘤的临床表现、CT检查进行分析并经翼点入路手术切除。结果 :颅咽管瘤临床没有特异性表现 ,CT和MRI是其重要检查手段。 1 0例患者肿瘤均获最大限度的积极切除 ,根据手术中操作情况判断全部得到次全切除 ;但据手术前后 CT、MRI影像对比 ,全切除有 4例 ,次全切除 6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翼点入路具有显露好易于变通的特点 ,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开展颅咽管瘤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鞍区颅咽管瘤病人,均行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8例达到肿瘤全切除,4例近全切,3例部分切除.术中垂体柄保留5例,术中断裂1例,术中未见垂体柄9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对降低术后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颅显微外科切除鞍区肿瘤的经验,探讨经颅切除鞍区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5月-2014年3月手术的鞍区肿瘤80例(脑膜瘤56例、垂体瘤12例、颅咽管瘤9例、皮样囊肿2例、神经内分泌源恶性肿瘤1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包括翼点入路、额下入路和额外侧入路,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分析全切除率、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采用翼点入路者50例,全切除率为66.0%;采用额下入路者16例,全切除率为75.0%;采用额外侧入路者14例,全切除率为71.4%。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鞍区肿瘤的主要手段,选择手术入路时应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以及肿瘤和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遵循最优化和个体化原则,结合手术者的经验来决定。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对我科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的2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小型4例,中型12例,大型11例;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17例随访患者出院均能正常生活及学习。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时肿瘤及周围解剖结构显露效果好,该入路是治疗鞍卜颅咽管瘤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颅咽管瘤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9例患儿全切除14例(73.7%),次全切除5例(26.3%)。手术入路包括经额底纵裂入路10例,经翼点入路7例,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2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15例,电解质紊乱14例,垂体功能低下10例,癫痫5例,颅内感染4例,中枢性高热3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19例,垂体功能低下需要长期激素替代10例,因垂体功能低下死亡2例。结论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合理的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改善颅咽管瘤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46例。术前对临床表现、影像检查进行分析,经额下或翼点入路进行手术。结果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2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可以提高肿瘤本身和肿瘤壁的全切除率,达到保护视力,改善内分泌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目的。首次手术应尽量全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的三脑室内颅咽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电解质紊乱、尿崩症、内分泌功能紊乱、缄默、体温调节障碍、癫痫等。结论: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为切除三脑室内颅咽管瘤最佳入路之一;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围手术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常用手术间隙的应用和下丘脑重要血管的保护方法。方法:22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结果:18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3例达到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术后16例患者出现多饮多尿,15例患者有血钠紊乱。术后随访1~4年,18例全切除的患者中有1例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充分利用适当的手术间隙,保护好下丘脑的结构和穿通动脉,可以降低下丘脑损伤的发生率并提高肿瘤的切除率,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斌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王先祥 《安徽医学》2009,30(10):1160-116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湿微切除颅咽管瘤的于术入路和技巧。方法回顺性分析59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于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采用翼点入路32例,额下入路27例,经终板人路9例。术中充分结合内镜所采集的信息,肿瘤全切除40(67.8%)例,次全切除14(23.7%)例,大部切除5(8.5%)例。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增大。结论翼点和额下入路仍是日前切除颅咽管瘤的主要入路,术中应充分打丌脑底各池、合理应用各手术间隙。通过内镜可充分了解肿瘤周削姓微镜所小能商视刮的重要结构,为全切肿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并探讨一种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该入路是切除三脑室前部及三脑窒内颅咽管瘤的最佳入路,术野暴露清楚,直视下操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罗斌  黄楹  李冰  孙梅 《海南医学》2010,21(11):60-62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7例鞍上直径在2.5-4.8cm的颅咽管瘤患者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发迹内做6.5cm左右皮切口,铣出面积约(3×2.5)cm^2的椭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利用不同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术中15例病人肿瘤全部切除,2例次全切除。术后7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9例病人视力改善。结论与传统翼点入路及眶上锁孔入路相比,额外侧锁孔入路切口小、创伤小,能提供足够的鞍上区手术空间,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充分,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上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手术中避免垂体柄和下丘脑损伤的方法。方法:对12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翼点入路,2例患者胼胝体-穹隆间入路,1例经额底入路。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死亡1例。无病例死于垂体柄和下丘脑损伤。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显微外科严格沿肿瘤分离、辨认垂体柄和下丘脑结构以及保留穿通动脉是避免颅咽管瘤手术垂体柄和下丘脑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