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运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 ,均有完整资料记录。其中男 46例 ,女 34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8岁 ;病程 3周~ 1a者 36例 ,1a~ 3a者 2 9例 ,3a以上者 15例 ;腰部疼痛 ,单侧下肢疼痛 6 2例 ,双侧下肢疼痛 18例 ,伴下肢麻木感 2 1例。2 治疗方法2 .1 点按、 、揉、弹拨、拿法患者取俯卧位。先用点按法施于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承山、殷门、委中穴。每穴约 1min,以患者感觉酸麻胀为度 ,再沿足太阳膀胱经自背…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 1 987年至今 ,单用传统医学的手法治疗急性胃脘痛患者 40例 ,止痛效果较理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中 ,男 1 6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69岁 ,最小 2岁 ;病程最长 2h ,最短 1 5min。2 治疗方法2 1 取 穴 以背部脊柱及两旁沿膀胱经顺序而下龟尾。2 2 手 法 提捏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摩法。2 3 操 作 患者取俯卧位 (个别患者不能俯卧 ,采取坐或半卧位亦可 ) ,医者先用一指禅推法从其背部脊柱 (督脉 )及两旁膀胱经顺序而下至龟尾 ,往返 4遍~ 5遍 ;然后重点按揉肝俞 (双 )、脾俞 (双 )、胃俞 (双 )、三…  相似文献   

3.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5人,其中男性6例,女性29例;年龄21~60岁,病程6个月~22年。2 治疗方法2.1 点按腰背部 医者从患者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脊椎及俞穴5min,力量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2.2 点揉胸腹部 自下而上开三门(京门、章门、梁门),点中府、云门穴3min,然后向心推揉任脉,反复5~7次。之后再重点点关元、石门、气海、中脘穴,最后多指向右上方推揉胃底部,并作振颤运动。2.3 点揉四肢 沿上肢阳明、太阴经作点揉法,然后用拇、食、中3指指腹点按第1、2指的第一指关节掌侧面5min;沿下肢阳明、太阴经作点揉法,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点按…  相似文献   

4.
急性腰扭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较重,且逐渐加重,继而影响功能活动,笔者4年来采用针刺合谷穴透后溪穴,患者再予配合功能活动,辅以*香止痛膏外贴患处,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9例,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15~35岁21例,36~50岁34例,51岁以上4例。扭伤部位均平2~4腰椎部位。其中双侧19例,右侧22例,左侧18例。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患侧上肢合谷穴透刺后溪穴,双侧扭伤者取双侧。穴位常现消毒后,取3~5毫针迅速碾转刺入合谷穴治掌骨透过劳宫直接后溪穴,以患者感到较…  相似文献   

5.
点揉疗法治落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110例中 ,男 47例 ,女 6 3例 ;2 0岁以下 30例 ,2 0~ 5 4岁 80例 ;睡眠姿势不当 6 0例 ,猛转头所致 2 1例 ,感受风寒 15例 ,原因不明 14例 ;病程 1~ 2 d。治疗方法 首先点按风池 ,用拇指指端逐渐用力按压风池穴 ,待穴区出现酸胀得气感时 ,再点向深部做环形揉动0 .5 min,移指用指腹沿颈项疼痛部位 (条索状 )向下按揉至肩井穴 (手法同风池穴 ) ,点按肩井穴时 ,嘱患者前后左右缓慢转动头颈 ,如此反复至疼痛减轻或消失。然后顺肩背和上臂 (根据痛射部位 )用手轻叩 3~ 5遍 ,最后点揉落枕穴。治疗结果 治疗 1次即转动灵活 ,无痛感…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1993年1月~1998年1月,用头针配合双针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期)34冽,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4例住院患者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40~50岁8例,51~6O岁15例,61~70岁8例,70岁以上3例,最大78岁;发病时间最短0.sh,最长10do这些病例均以偏瘫为主要表现,治疗次数最多的60次,最少4次。2治疗方法2.1选穴上肢瘫痪取肩仍、曲地为主穴;配穴:外关治谷。头针取对测项领前斜线2/5。下肢瘫痪取环跳、足三里为主穴;配穴:风市、阳陵泉、悬钟、解溪、大冲。头针取对侧项领前斜线1乃。面部瘫痪及运动性失语…  相似文献   

7.
推拿治疗顽固性呃逆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玲 《河南中医》2001,21(5):57-57
笔者自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7月采用推拿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 2 5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5例中 ,男 17岁 ,女 8例 ;年龄在 16~ 5 8岁之间 ,病程最长者 3周 ,最短者 5d。2 治疗方法①患者取仰卧位 ,医生坐于右侧 ,按、揉缺盆穴 ,以酸胀为度 ,每侧 0 5min ;然后按、揉膻中 0 5min ;再用摩法治疗腹部。摩法操作及在腹部移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 ,以中脘穴为重点 ,时间 6~ 8min。②患者取俯卧位 ,医者坐于右侧 ,用左手掌推法 ,自上而下在背部膀胱经路线治疗 3~ 4遍 ,重点在膈俞、胃俞 ,时间约 6…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腰痛、股神经或坐骨神经部位的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近年来,我在临床上运用按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80例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2岁;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达4年;有外伤史者60例,其它原因11例,不明原因9例。80例病人中,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X射线片及CT报告综合分析诊断。2治疗方法2.1按摩法使患者俯卧于按摩床,医者站于左侧,先检查出病变部位的压痛点及臀部、腿部的过敏点,然后沿脊椎两侧从背部到腰骶部用双手掌反复按揉数遍,在腰骶椎两侧用手掌根部反复按揉5~6遍。在病变部位压痛点的对侧腰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指针点揉阳溪穴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咳嗽患者运用指腹点揉双侧阳溪穴,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点揉15~20 min,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结果:显效25例占67.6%,有效10例占27.0%,无效2例占5.4%,有效率为94.6%。结论:指针点揉阳溪穴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用艾灸治疗过敏性紫癜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96例均为皮肤科住院患者 ,其中男 5 0例 ,女 4 6例 ;年龄 4~ 72岁 ,平均 2 8岁 ;病程 2天~ 2周。单纯紫癜 87例 ,关节型紫癜 4例 ,胃肠型紫癜 5例。双下肢皮肤淤斑淤点 88例 ,四肢皮肤淤斑淤点 5例 ,躯干部、四肢均有淤斑淤点 1例 ,下肢伴有血疱者 2例。血常规检查均无明显改变。2 治疗方法 取合谷、曲池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温和灸 ,每次 15~ 30 min(每穴 5~ 7m in) ,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次 ,6次为一疗程 ,连续治疗 2个疗程。3 护理方…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 1988年以来运用推拿治疗腰椎滑脱症 2 3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中 ,男 9例 ,女 14例 ;最大年龄 62岁 ,最小 3 0岁 ,平均42 3岁 ;病程 3浕以上 3例 ,1浕~ 3浕 12例 ,1浕以内 8例 ;有外伤史者 (扭伤、闪伤、摔伤 ) 16例 ,原因不明者 7例 ;L4滑脱者 9例 ,L5滑脱者 14例 ;Ⅰ°滑脱者 17例 ;Ⅱ°滑脱者 6例 ;本组病例均经X线片确诊。2 治疗方法2 1 滚扌  揉 患者俯卧位 ,腹下垫薄枕。医者用轻柔的滚扌 法、揉法放松患者腰背及下肢 ,约 10min。2 2 点按经穴 取患者双侧天宗、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1期内原发性病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8~49岁9例,30~46岁11例。病程6月~2周。均有明显大便带血或便后出血量较多,无痔核脱出。其中伴有大便习惯不正常、便秘或泄泻者7例,伴有情绪异常10例,多以易激动、易思虑、睡眠不佳为主。2 治疗方法 运用推拿手法中的点穴、按揉等方法。百会穴按压300次共3分钟;长强(尾闾)穴揉按300次共3分钟,会阴穴按压300次共3分钟,三阴交揉按200次共2分钟,神阙穴揉按200次共2分钟。还可配合选取关元、气海等穴。手法轻重以中度为宜,每日下午施术1次,1周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3.
腰肌劳损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韧带筋膜等筋膜软组织损伤,约占慢性腰痛患者一半以上,以体力劳动者多见。我们通过对47例腰肌劳损患者临床观察,针对该病部位和发病特点,逐步摸索出运用推、压、揉、拨动等手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 本组47例,男43例,女4例。年龄约在20~60岁之间,其中30~40岁23例,约占60%,病程最短一年,最长三年。治疗方法: 俯卧位:用掌根推、揉、压背腰部膀胱二侧线数遍,拇指挤压腰部两侧,点压三焦俞、肾俞、大肠俞、环跳穴、多指捏掌揉拨腰部两侧肌肉,搬推晃动腰部,掌根揉压推按腰部。下肢:手掌揉,多指揉压及点压殷  相似文献   

14.
针刺手三里穴配合推拿治疗落枕8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本组 81例为 1997年以来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7例 ,女 2 4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35岁 ,病程最短 4h ,最长 1周。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患侧手三里穴 (在曲池穴下 2寸 ,曲池穴和阳溪穴连线上 )。两侧患病取双侧手三里穴。2 2 针刺方法 患者取坐位 ,患侧手臂平放于桌面 ,以 1 5寸毫针快速直刺手三里穴进针 1~ 1 2寸得气后 ,用提插泻法运针 ,同时嘱患者前后左右缓慢活动颈部 ,每次运针1min ,每 5min运针 1次 ,留针 15min。2 3 推拿手法 针刺得气运针后 ,先以滚揉等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 ;然后用拿法拿风池、肩井、天宗等…  相似文献   

15.
自1987年7月~1989年7月,我们试在74例患者手三里穴处注射安痛定治疗肩周炎,获得良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4例患者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40~50岁49例,>50岁25例,病程1个月~9年。诊断标准:肩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痛,患肢上举、旋转、后伸、外展均受限,患侧手三里穴处有较明显的压痛点。全部患者均符合此标准。治疗方法取患侧手三里穴,注射前先按揉3~5分钟,寻找准确的压痛点后,消毒,直刺行针,待得气后缓慢推入安痛定(山东新华制药厂出品,每支2ml,批号:870314-1)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本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双手麻木17例,双脚麻木21例,手脚均麻木34例。2 治疗方法 针刺:上肢取曲池、手三里、外关、八邪;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八风。均施泻法。双手麻木者取上肢穴,双脚麻木者取下肢穴,手脚均麻木时上下肢穴均取。同时配合艾盒薰灸或神灯照射。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5天。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治疗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30岁4例,~40岁10例,~50岁5例,51岁以上2例;工人11例,干部7例,其它3例;左侧7例,右侧14例;病程最短半月,最长18个月;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10次,平均6次;结果痊愈14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100%。方法介绍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者患侧前外方,按下列方法分步进行治疗。第一步按揉点穴拨络法医者用拇指腹按揉三角肌、肱二头肌、三头肌、肱挠肌、旋后肌及桡侧伸腕肌2~3遍。继而点压云门、尺泽、列缺、肩髃、肩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然后在肱骨外上髁、肱桡、桡尺关节处作拨络手法,以松解软组织粘连。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 1 995年以来 ,用推拿配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68例 ,收到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8例中男性 1 8例 ,女性 50例 ;年龄 1 8~ 58岁 ,平均3 8岁 ;病程 1周~ 3年。临床以上腹部疼痛、胀满不适为主证 ,均经胃肠钡餐或胃镜检查确诊。治疗方法推拿手法 :1胃脘部 :患者取仰卧位 ,医者站于患者侧面 ,先抹腹部 ,自剑突下至脐上 ,继而摩腹 (胃脘部 5~1 0 min) ,然后沿任脉用一指禅推法于上脘、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依次往返推之 ;摩全腹 ;然后揉足三里。2背部 :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 ,医者先用一指禅推法沿脊柱两侧足太阳膀…  相似文献   

19.
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是指胸椎关节棘突间关节因外力作用或长期处于不正常体位而导致的单个或多个关节发生轻微的移位。其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 ,胸闷不适 ,重则前屈、后仰活动受限。临床上发生功能紊乱的关节以 3~ 5胸椎较多见。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手法按摩治疗本病 5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0例中男性 1 8例 ,女性 32例 ;年龄 2 1~ 50岁 ;病程 2天~ 6个月。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 ,双臂放于躯干两侧 ,全身放松。术者位于患者左侧 ,先在背部及脊柱两旁采用点、按、推、揉等手法施术 1 0 min,以缓解背部肌肉痉挛。然后让患者做深呼…  相似文献   

20.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由慢性损伤等因素引起大腿前外侧皮肤有感觉异常或疼痛,常为单侧性,无肌肉萎缩及反射改变。笔者采用针刺谢阳穴为主治疗本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一般资料60例患者,男18例,女42例;年龄:30-40岁36例,40-50岁19例,50岁以上15例;病程:半年以内51例,半年以上9例。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取患侧谢阳穴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0.5~1寸。中等刺激,至得气感出现。留针15分钟。隔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隔3~4日进行第二疗程。治疗结果痊愈:全部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