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孔性、内部连通性及表面形态对骨质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钙生物陶瓷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的生物活性材料,由于其成分与骨的无机组分基本相当,是目前公认的最具前途的硬组织修复材料,将该材料制成多孔结构,更有利于新生骨组织生长所需的物质交流,促进新生骨形成,因而成为近年来生物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与组织的响应关系角度出发,评述了近年来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孔性、孔和孔间的内部连通性及孔的表面形态对骨质再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钛金属材料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新型低弹性模量的β型钛合金在保留传统钛合金材料固有优点的基础上,完全去除了细胞毒性元素,基本上相当于人骨组织的弹性模量.文章综述了各种钛材料表面形态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材料的表面形态是影响生物结合的因素之一,它与成纤维细胞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同钛合金表面形态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也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成纤维细胞对钛合金的亲和性随其表面形态粗糙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钛不同的表面改性,钛合金材料表现出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也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对各种细胞因子和酶类的表达方面.并介绍低弹性模量钛合金表面规则微形态的作用,展望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原子力显微镜对红细胞表面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玮瑗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5,14(4):232-234
扫描电镜已不能满足细胞精细结构研究的需要,原子力显微镜克服了扫描电镜在这方面的不足,并在生物领域得到应用。本实验就是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红细胞损伤,可观察到被内皮素损伤的红细胞的三维图象,发现金属硫蛋白有保护红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钛金属材料表面微观形态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个世纪以来,科研人员有目的地探索钛金属材料所具备的生物和理化性能及其植入机体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金属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在替代与修补人体硬组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钛及钛合金又因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受到特别重视,已被 相似文献
5.
人工材料表面形态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吸管实验技术这一细胞力学手段研究人工材料表面形态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形态聚合物表面,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具有不同的黏附特性,细胞与多孔膜的黏附比与无孔膜和纤维的黏附大;细胞与多孔膜的黏附力随多孔膜孔径增大而增加,当孔径较大时(150-500μm),细胞与多孔膜的粘附力明显增加(P<0.05);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纤维的黏附力纤维直径增大而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选择特定孔径的聚合物泡沫或特定直径的聚合物纤维制成组织工程化肌腱支架,有助于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关于磷酸钙陶瓷诱导成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许多学者试图从材料的结构特征方面去阐明磷酸钙陶瓷诱导成骨的机制。
目的:综述结构特征如何影响磷酸钙陶瓷的骨诱导活性。
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谷歌学术数据库中1997年1月至2015年3月关于磷酸钙骨组织工程的文献,排除观点陈旧和重复的文章,最后对60篇文章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磷酸钙陶瓷的结构可分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宏孔、孔洞或管道及颗粒间的间隙等;微观结构包括微孔、颗粒大小、表面粗糙度、比表面积等。结构特征的中各个参数都以一定的方式影响磷酸钙陶瓷的生物活性,使其诱导成骨能力发生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但是骨诱导活性的优化并非仅仅依靠结构设计就能达到目的,因为磷酸钙陶瓷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样也会影响其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因此,磷酸钙陶瓷结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地与其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完美契合”,以获得最佳的骨诱导活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多孔材料磷酸钙骨水泥粉末中复合纤维蛋白胶是否能有效改善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加速其在体内的降解代谢,促进体内骨再生,目前还未被证实。目的:构建不同配比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探索其诱导成骨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磷酸钙骨水泥与纤维蛋白胶分别以1∶1、3∶1、5∶1(mL/g)的配比复合,以单纯的磷酸钙骨水泥为对照,检测各组材料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压缩强度与弹性模量,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结构。将第3代成骨细胞分别接种于4组材料表面,以单纯培养细胞为空白对照,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黏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1、3∶1复合材料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5∶1组复合材料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表面较单纯的磷酸钙骨水泥致密而光滑,孔径随着纤维蛋白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3∶1、5∶1复合材料组压缩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1∶1、3∶1、5∶1复合材料组弹性模量高于对照组(P<0.05)。4组材料上的细胞黏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表明纤维蛋白胶的加入克服了磷酸钙骨水泥脆性较高的缺点,同时也保留了其促进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背景:目前微弧氧化和渐热处理是常见的两种钛种植体表面化学成分改性方法。
目的:观察纯钛表面微形态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与不同表面处理的钛片:纯钛组、微弧氧化组、碱热组、微弧氧化碱热处理组共同培养。
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观察微弧氧化碱热处理组表面附着细胞呈扁平的多边形,且有更好的伸展,成骨细胞中β1整合素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 < 0.05)。提示微弧氧化碱热处理组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和β1整合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纯钛表面形貌及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HNO3、热H2SO4/H2O2、热H2SO4/HC l处理纯钛片30 m 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试样的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HNO3组表面形貌光滑,平整;而H2SO4/HC l、H2SO4/H2O2处理方法可获得粗糙的表面,其中H2SO4/HC l处理后的表面孔隙更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三组钛片表面的主要成分均为钛、氧和碳,H2SO4/H2O2组的碳含量最低,而H2SO4/HC l组碳含量最高。HNO3组和H2SO4/H2O2组表面除了T iO2还存在T i2O3、T iO、金属T i等多种物质,而H2SO4/HC l组表面只存在T iO2。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基因转录水平了解12条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对大鼠肝再生的调控作用。方法用搜集网站资料和查阅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上述基因,用大鼠基因组230 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再生肝中的表达情况,用比较手术和假手术中基因的表达差异性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结果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491个与肝再生相关,其中226个基因之间有742种直接作用关系。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介导的酶联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谷氨酸;抗原受体介导的,整合素介导的,脂多糖介导的,Notch、Osmosensory、Smoothened、Toll、Wnt等12条信号通路中与肝再生相关的上调基因数和下调基因数,分别为26和23、164和54、59和51、5和1、22和14、21和10、1和1、4和11、23和11、32和17。肝再生中基因上调表达次数和下调表达次数分别为188和128、464和190、308和207、13和5、88和46、123和50、2和1、20和43、148和30、174和62。结论除Osmosensory和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肝再生中作用较小,Smoothened信号通路作用减弱外,其他9条信号通路在肝再生中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8,12(2):142-142
据2008年1月17日《自然》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最近在动物模型中发现一种涉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传导的全新周期性信号方式。这种信号能协调皮肤干细胞活动并控制毛发大量再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亲代雌性小鼠在一定时期内自由饮用200mg/L含氟水,使母鼠血氟浓度增高.借助组织形态学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母鼠受高氟因素作用对子代甲状腺形态、功能以及对胚胎甲状腺发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母鼠受孕后开始受氟化物作用,其胎(仔)鼠血甲状腺素(T_4)水平和甲状腺滤泡细胞增高度(H)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亲代母鼠孕前度及孕期长期慢性氟暴露,其胎(仔)鼠在部分取材时间内其T_4和H与对照组有差别,但其变化无明显规律;氟对胚胎甲状腺的发生发育在时间上无明显延迟作用,仅使部分腺体的滤泡成熟次序发生改变.上述结果提示:母体氟暴露对子代甲状腺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营养组合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bic anemia,AA)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线粒体形态及跨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100只,适应性喂养1w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再障模型组及不同剂量的营养组合物组。采用皮下注射乙酰苯肼100mg/kg,次日X射线2.0Gy照射后,于试验第5天环磷酰胺80mg/kg腹腔注射,第15天重复以上步骤但不给予射线处理,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以铅砖屏蔽施以假照射及单纯等量生理盐水相应部位注射为正常对照组。试验第7天开始,营养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每天灌胃,分别给予1445.55,963.7,674.59mg/(kg·d)营养组合物,直至第45天,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观察试验小鼠的骨髓象、透射电镜观察骨髓造血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①骨髓透射电镜显示,再障模型组小鼠造血细胞内线粒体数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线粒体肿胀变性,呈空泡样变或髓样变,嵴不清楚或消失,内质网及核模有不同程度扩张。而各营养组合物组与再障模型组比较,此类细胞内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线粒体肿胀变性显著减轻。对照组骨髓造血细胞线粒体结构无明显异常。②各营养组合物组骨髓造血细胞随着营养组合物剂量的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呈量效关系,抑制细胞的凋亡,而再障模型组细胞膜电位明显降低。结论营养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AA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线粒体数量和结构,抑制跨膜电位下降及细胞凋亡,此可能为其治疗A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等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质代谢、骨生物力学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与运动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切除双侧卵巢周围脂肪组织,手术组、运动组摘除双侧卵巢,摘除卵巢1周后运动组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共训练12周。12周后,进行股骨骨密度、生物力学、骨代谢、组织学检测,Western blotting检测股骨组织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Osterix及Smad1/5/8蛋白表达。 结果 手术组、运动组血钙、血磷、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浓度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运动组上述指标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运动组骨密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运动组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运动组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能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运动组高于手术组(P<0.05)。组织学显示,运动组骨质疏松程度轻于手术组,骨组织内BMP-2表达量多于手术组。手术组和运动组BMP-2、Runx2、Osterix及Smad1/5/8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运动组上述蛋白表达高于手术组(P<0.05)。 结论 中等强度运动可改善去卵巢大鼠股骨的骨密度、生物力学性能与骨代谢,这一作用可能与BMP-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es)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滴形态以及脂滴表面蛋白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利用200μmol/L油酸(OA)刺激小鼠原代肝细胞12 h后,加入0、20、50、100μmol/L白藜芦醇,培养12 h后,采用Bodipy493/503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内脂滴的形态和数量;采用Folch法抽提细胞内脂类,采用定量试剂盒测定甘油三酯(TG)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脂滴表面蛋白perili-pin、adipophilin、TIP-4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采用20、50、10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后均能够降低原代肝细胞内的脂滴大小和数量,定量分析显示细胞内TG含量明显降低,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但以50μmol/L浓度效果最为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够降低原代肝细胞中perilipin、adipophilin和TIP-47的表达水平,其中以perilipin下降最为明显。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肝细胞内中性脂肪的储积,以50μmol/L浓度效果最为显著。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脂滴表面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脂滴的储积。 相似文献
18.
19.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对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标本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其对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染色和S-P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285例前列腺电切标本。结果 (1)高频电流的高温作用致边缘组织收缩、细胞变形,体积变小,核染色质浓染;腺体变形、靠拢,出现假结构和细胞异型。(2)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核仁改变不明显。(3)高频电流的高温使细胞抗原受损,前列腺上皮特异性抗原(PSA)弱表达或不表达。结论 无论是组织学、细胞学还是免疫学,前列腺电切标本均与手术切除、穿刺标本均有不同,诊断时应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1):3440-3444
背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牙齿松动、牙槽骨形态异常情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牙周疾病的概率有所增加。
目的:分析正畸牙移动对牙槽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纳入62例正畸治疗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18-30岁,正畸治疗6个月后,利用三维锥形束CT机扫描患者上、下颌骨前牙区、后牙区、中切牙牙槽区,以及两侧中切牙与侧切牙牙槽间隔的骨密度。
结果与结论:正畸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牙齿坚固,未见异常动度,牙龈颜色呈现健康的粉红色,质地坚韧而不活动,探诊时无出血情况。正畸治疗前,上颌不同牙槽间隔牙槽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6个月后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同一牙槽间隔正畸治疗6个月后的骨密度低于治疗前(P < 0.05);下颌牙槽骨密度变化与上颌一致;上颌牙槽骨正畸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均高于下颌牙槽骨 (P < 0.05)。表明正畸治疗修复后可能出现下颌牙槽骨密度降低高于上颌牙槽骨的情况,但对整体正畸效果无明显影响,不影响牙槽骨形态和健康状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