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万森 《中医研究》1995,8(1):14-16
《金匮要略》“相搏”病机探陕西710004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万森主题词《金匮要略方论》,%相搏“相搏”病机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的一种杂病病机。现对其作初步探讨,以进一步理解张仲景的病机思想。“相傅”释义“搏”,《辞海》释义为“搏斗;拍击...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主治:“少腹肿痞”,由热毒与营血瘀结肠中而致肠痈之方。原方量大而力峻,而临床病情错综复杂,或祛邪唯恐伤正,或病体不胜药力,或药轻而痼疾难愈。笔者临床上应用大黄牡丹汤外敷主治疗肿瘤,取其外而无药峻克伤正气之虑,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4.
大黄甘草汤是《金匮要略》所载,适应“食已即吐者”,用于荡涤肠胃实热,缓急和胃,泻下而不伤正。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大黄甘草汤外治皮肤病,获得满意疗效。现选用此方对一些常见皮肤病或西药久治不愈的医案,汇报于下,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并阐明了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金匮要略》对有关"黄疸"病篇的论述,内容更是广泛,详细地阐述了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发黄证候。现我就学习《金匮要略》后对有关黄疸病证,进行归纳分类,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匮》半夏厚朴汤证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平 《天津中医》2002,19(2):29-30
《金匮》半夏厚朴汤证,俗称为“梅核气”,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古今学者均认为其证为七情郁结,气滞痰凝,上逆于咽喉所致。辞书均认为多见于癔病、慢性咽炎等病。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此病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为探明病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讨古今中外文献,分析发病机理;以方测证;临床治疗映证等方式,相互论证。探明胃食管反流是半夏厚朴汤证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金匮》腹痛治法浅识孙炜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情报中心文献检索室200032)关键词《金匮要略》,腹痛,治则《金匮要略》有关腹痛的辨治,无专篇论述,散见于“腹满寒疮宿食病”、“血痹虚劳病”、“妇人妊娠病”、“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篇章,凡20余...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金匮要略》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和脉证的有关论述,将其归纳为治痹六法:发汗祛湿法,轻清宣化法,助阳逐湿法,益气固表除湿法,温经行痹法及祛寒除湿通痹法。  相似文献   

9.
<正>《伤寒杂病论》其收录方剂组方简单,疗效确切,后世称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金匮要略》是其中治疗杂病的部分,被后世医家称为治疗杂病的典范。笔者初入中医之门,每遇疑难之病例,必翻阅经典,以求解答。每次翻阅,都对经方有更新的认识。现列举《金匮要略》治验两则,以兹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0.
论《金匮》对古代“治未病”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维武 《中医研究》2001,14(2):20-22
1 古代“治未病”思想趋利避害乃是所有生物的天性 ,原始人时 ,医学尚处萌芽状态 ,病既不易治 ,只好避其致病因素 ,因而形成了最原始的“治未病”观念———一种自发的的“避邪”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 ,治未病就并不是纯医学的概念 ,也并不是来源于某位医家的发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 ,几乎就同时有这种治未病思想的表达。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 ,有与防病相关的“洒”、“盥”等字。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 ,有“乡人禹步三……曰 :‘病□□已 ,徐去徐已’”约即乡人们模仿禹王步态而作舞 ,以健身防病。又据史载 ,炎帝“因时…  相似文献   

11.
养生的目的是预防疾病发生,争取健康长寿。中医认为疾病是否发生取决于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双方力量的对比,若正气充盛,人体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协调,则邪气不易引起发病;若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或致病邪气作用过于强烈,超过人体防御能力,则致病因素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故《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若人能养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 )中剂型丰富 ,制剂精详 ,现将其略述如下 :汤剂是中医的常用剂型 ,是用不同类型的液体与药物煎煮而成的 ,有吸收快 ,能迅速发挥疗效 ,便于加减等特点。汤剂所用的“水”除清水外 ,还有甘澜水、泉水、井花水、水酒合煎水、马通汁、麻沸汤、清浆水、潦水等几种。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 ,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作为赋型剂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型。有吸收缓慢 ,药力持久 ,体积小 ,服用、携带、储存较方便等特点。早在《内经》中已有了对中药丸剂的记载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 ,最早提出用蜂蜜、糖、淀…  相似文献   

13.
桔梗汤治血痹证案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玲 《河南中医》2001,21(4):8-8
桔梗汤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曰 :“咳而胸满振寒 ,脉数、咽干、不渴 ,时时出浊唾腥臭 ,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为肺痈 ,桔梗汤主之 ,亦治血痹。”观古今之人用桔梗汤治疗肺痈常见 ,而用之治疗血痹证却少见记载。探讨桔梗汤“亦治血痹”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价值 ,很难说对血痹证的治疗不是一种裨益何为血痹 ?巢元方氏《诸病源候论》曰 :“血痹者 ,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 ,邪入于血而痹 ,故为血痹。”由于邪气侵入人体闭阻血脉的部位不同 ,可有不同的见症。由于心主血 ,肺主气 ,朝会百脉 ,所以血痹证又与心…  相似文献   

14.
杨宝元 《中医研究》1996,9(1):29-30
消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分析河北063000唐山建设医院杨宝元主题词关节炎;类风湿性/中医药疗法,%消痹汤/治疗应用1994年以来,笔者用自拟“消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性12例,女20例;年龄18~65岁...  相似文献   

15.
畅达 《山西中医》2010,26(6):1-5
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的辨证论治体系不仅为后人树立,临床辨证的典范,更重要的在于他所创建的临床思维方法成为我们永远效法的思维程式。祖国医学的思维方法,不但具有医学思维普遍的规律性,也更具有东方文化思维的特色。中医的著名典籍毫无例外地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和记载了前人临床思维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分析和研究《金匮要略》具体汤证认为,仲景临床思维的方法和特点是:①病为纲,证为目,病证结合为《金匮要略》辨证大法;②二向思维从阴阳高度整体上把握病情;③多端性思维为临床辨证提出多种思路;④层次分析思维法有利于复杂病证的辨析;⑤类比思维法简洁援比,借已知之情推求未知之理;⑥排他思维法排除相邻无关病证,即可破疑解难;⑦比较思维以两相对举比较,辨真别疑。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金匮·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篇对小便不利的辨证论治颇为周样,治法方药变化多端,现作初步归纳如下。一、辨明寒热虚实,治分温清补泻小便不利虽病位在肾和膀胱,属膀胱气化不利,与肾、肺、脾、肝、三焦的水液运行,吸收排泄,通调蒸化功能失司有关,但其病机还有寒热虚实之异,因此治有温清补泻之别。《景岳全书·癃闭》:“凡癃闭之证,其因有四,最当辨其虚实”。《诸病源候论·淋病候》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固也”淋与癃,皆以小便不利为主证,可谓言之中的。《金匮》云“风湿相搏,骨节疼痛……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4年4月至1997年5月对34例因出血、溶血致严重贫血患者,应用自拟生血汤,疗效满章。兹简述于下:1一般资料本组34例,多系特困无力输血患者,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50~60岁5例,20~45岁24例,3~10岁5例;症型上消化道出血17例,下消化道出血6例,不完全流产出血6例,蚕豆病溶血5例;化验Hb50g/L1例,40~459/L30例,30~35g/L3例(系血止、溶血控制后指数)。2治疗方法自拟生血场。药用炙黄茂24~689,红参9~24g,土炒白术12g,在警12g,炙甘草6g,淮山药24g,莲米18g,炒枣仁12g,龙眼肉18g,熟地18~48g,阿胶12~…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3个方面阐述《金匮要略》中不寐的相关证治,探究张仲景治疗不寐的辨证选方思路。该文指出,《金匮要略》中涉及的不寐实证主要包括湿热蕴蒸、胃失和降证,湿热蕴结、上扰心神证及气血郁滞、气机痹阻证,分别以甘草泻心汤、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和枳实芍药散加减治疗;不寐虚证主要包括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心肺阴虚、热扰心神证,心阴不足、虚热内扰证及肾气虚衰、气化失司证,分别以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肾气丸加减治疗;不寐虚实夹杂证主要包括湿滞阳郁营卫失和证及心阳不足痰浊内扰证,分别以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瓜蒌薤白白酒汤首见于<金匮要略>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原文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对于"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的理解,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但是,又都不甚恰当,笔者试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