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内经》札记(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前些日子,收拾书箧时,翻出过去学习《内经》的笔记,经过一番整理定名为“读《内经》札记”,写出来以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请予指正。关于《内经》书名问题《内经》这一书名,在现有的史书中,最早见于西汉末年刘歆所撰的《七略》;本书虽已亡佚,但《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  相似文献   

2.
《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五十二病方》、《流沙坠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等出土文物及《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有关方药方面的文献进行综合剖析和论述,使《伤寒杂病论》成书前的方药及其方剂中“辨证施治”法则的具体运用等状况得到较深入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对《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直接来源及间接继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学术界多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今本《针经》(《灵枢》)《素问》即《内经》之见,并认为《黄帝外经》散佚已久。而考察历代史志可知,随着《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渐失记载,《黄帝素问》《黄帝针经》两个系统的传承脉络日益清晰,至《清史稿·艺文志》所载书目,《素问》《...  相似文献   

4.
《阴阳大论》与运气七篇大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阴阳大论》与运气七篇大论的关系 ,宋林亿等作《素问》新校正时首次提出 ,云 :“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 ,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 ,犹《周官》亡《冬官》 ,以《考工记》补之之类也。……是《素问》与《阴阳大论》两书甚明 ,乃王氏并《阴阳大论》于《素问》中也。要之 ,《阴阳大论》亦古医经 ,终非《素问》第七矣。”可以看出 ,林亿等认为运气七篇大论是王冰采《阴阳大论》之文以补《素问》第七卷。后世学者亦多从林亿等所论。据现存有关文献记载 ,《阴阳大论》之名首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云“撰用《素问》、《九卷》、《八…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书渊源于《内经》、《难经》。仲景自序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相似文献   

6.
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创立了辨证论治法则,为后世温病学说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就《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作一概述。一、阐明了温病主证及病因张仲景“勤求古训,搏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在《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  相似文献   

7.
<正>带下,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论云:"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亦谓:"妇人之病,因虚、积冷……此皆带下"[1]。近代严鸿志《女  相似文献   

8.
《素问》之名首见于现存文献中张机《伤寒杂病论》的自序中,作为《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了中医学二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历代医学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素问》阐释发挥,探微析奥,多有新意。但纵观现存研究《内经》的二百多种文献,无出王冰之右者。王氏注本自问世以来,历久不衰,至今仍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通行本。探析王冰注释《素问》的成就与特点,对于今天整理研究中医文献有重要的借鉴作用。l重新编次,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最早注释《内经》者为齐梁间的全元起,其书名《素问训解》,南宋时已佚。王…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首次明确将胸痹作为独立疾病提出,  相似文献   

10.
《伤寒杂病论》察鼻辨病特色浅述王恒照王艳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关键词伤寒杂病论中医诊断望诊1.鼻中干燥,衄至先兆征诸自然,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推诸人身,其病欲作,亦必有先兆外见。故鉴此,仲景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与《素问·热论篇》以及《灵枢·百...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为后世誉为众法之宗,方书之祖,是治疗杂病的典范。其所论妇人三篇,则是最早的妇科文献,对妇科学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本文就此略陈如下。一、承前启后,妇科鼻祖在《金匱》之先,无专论妇科文献可查,《内经》散有片段,仲景序文中《胎胪药录》亦仅载其名。《胎胪药录》等虽无可查,但从其序文“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  相似文献   

12.
温病质难     
温病源流:温病一名,首先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民疠温病”,“温病乃作”的记载。温病又名热病,《素问·热论》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或  相似文献   

13.
神阙穴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阙穴又称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近年来笔者对该穴进行探讨,现概述如下。1历代医家对神阙穴的认识神阙穴始见于《素问·气穴论》,但最早提出“神阙”二字的是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素问·气穴论》曰:“藏俞五十穴,……齐一穴,……针之所由...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  相似文献   

15.
河间学术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元处士,金·河间(河北河间县)人,故人称其为刘河间。约生于宋大观4年(公元1100年)。 河间承接《内经》,阐发火热病机,证治主用寒凉,不只名噪于当时,且对后世中医理论之嬗变发展影响亦甚大,因被推为金元四大家主火派的开山。河间一生撰著颇丰,传世之作有:《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素问玄机原病式》2卷,《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3卷,《黄帝素问宣明方论》16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等。以上诸书,除《图解素问要旨沦》外,统被明·吴勉学校编为《河间伤寒六书》。笔者拟据该书对河间学术思想略予窥探,文不尽言、言不尽意处,尚望博雅补正。  相似文献   

16.
<正> 十三、任脉会阴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载:“下阴别一。”王冰注谓本穴。《甲乙经》始名会阴。属任脉。《甲乙经》卷三谓:“在大便前小便后两阴之间。”考“会”,有会合之义(其义详前释)。“阴”,阴、阳之阴(其义详前释),在此指前后二阴。此穴正当前、后阴会合之处,故名会阴。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报》2017,(3):383-385
《伤寒杂病论》是对《黄帝内经》的医经思维和《汤液经法》的经方思维继承与融合,其中"伤寒"之名及时间医学的观点均源于《黄帝内经》。但近代部分中医名家否定《伤寒杂病论》序文的真实性,继而否定《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的密切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句仗、语法之争;(2)声韵、引文之辨;(3)浑说、详说之论;(4)余、我之论。  相似文献   

18.
《伤寒杂病论》是对《黄帝内经》的医经思维和《汤液经法》的经方思维继承与融合,其中"伤寒"之名及时间医学的观点均源于《黄帝内经》。但近代部分中医名家否定《伤寒杂病论》序文的真实性,继而否定《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的密切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句仗、语法之争;(2)声韵、引文之辨;(3)浑说、详说之论;(4)余、我之论。  相似文献   

19.
麻黄加术汤     
正本方出自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改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  相似文献   

20.
喻嘉言在他的《医门法律》中指出: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是故前人立教,必使之先读儒书、明易理、素、难、本草、脉经而不少略者何?盖非‘四书’无以通义理之精微:非易无以知阴阳之消长,非《素·难》无以识病,非《本草》无以识药,非《脉经》无以诊候而知寒热虚实之证。圣贤示人,略举其端而已。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在《黄帝内经》中,己经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初步基础。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