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宇鹏  杨鲲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2,23(8):721-724
目的 观察大鼠延髓背角(MDH,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Ⅰ,Ⅱ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终末与γ-氨基丁酸(GABA)能和甘氨酸(Gly)能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 包埋前GABA或Gly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合包埋前CGRP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结果 GABA或Gly阳性产物广泛分布于神经元胞体、胞突和树突内,CGRP阳性标记主要见于无髓和薄髓轴突内。约53%和51%的CGRP阳性轴突终末分别与GABA和Gly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其中的多数为轴-树突触,轴-体突触较少。结论 含CGRP的初级传入纤维直接与MDH浅层内的GABA能及Gly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大核(NRM)的投射。方法 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结果 将FG注入NRM,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内可见FG逆标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Ⅰ、Ⅲ层内较少;延髓背角Ⅰ层和脊髓背角Ⅰ-Ⅲ层可观察到FG逆标并呈PKCγ阳性的双标神经元。结论 延髓和脊髓背角浅层向NRM投射的神经元含PKCγ,提示PKCγ在向NRM传递痛信息的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隐核(NRO)的投射。方法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观察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隐核的投射。结果将FG注入NRO,在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内可见FG逆标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Ⅰ、Ⅲ层内较少;延髓背角Ⅰ层和脊髓背角Ⅰ-Ⅲ层可观察到FG逆标并呈PKCγ阳性的双标神经元。结论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向NRO投射的神经元为PKCγ阳性神经元,其在向NRO传递信息的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鼠延髓背角(MDH)内脑啡肽(ENK)阳性结构的突触联系。方法 免疫电镜技术。结果 ENK阳性胞体较少,呈小型圆形和梭形,主要分布于MDH的Ⅱ层;ENK阳性终末主要见于Ⅰ层和Ⅱ层外侧部。ENK阳性结构主要形成四种联系;ENK阳性终末与阴性终末紧密接触,但未见突破联系;ENK阳性终末与Ⅰ层的阴性胞体形成对称性轴-体突触;阴性终末与Ⅱ层的ENK阳性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ENK阳性终末与Ⅱ层的ENK阳性树突形成对称性轴-树突触。上述阳性或阴性终末均主要含圆形小泡,有时可见少量扁平小泡、椭圆形小泡和大颗粒囊泡。结论 MDH内的ENK阳性终末与ENK阳性或阴性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5.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RKCγ阳性神经元向孤束核投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利平  李辉等 《医学争鸣》2001,22(23):2171-2174
目的:观察延髓和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方法:荧光金(FG)逆行追踪与PKCγ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结果: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将FG注入孤束核后,在延髓和背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阳性;FG/PKCγ双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结论: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将躯体和内脏伤害性刺激信息向孤束核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向孤束核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延髓和脊髓背角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 方法荧光金(FG)逆行追踪与PKCγ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 结果 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将FG注入孤束核后,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内可见FG标记神经元;部分FG标记神经元呈PKCγ阳性,FG/PKCγ双标神经元也主要见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Ⅱ,Ⅲ层及脊髓的外侧脊核. 结论延髓和脊髓背角的PKCγ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将躯体和内脏伤害性刺激信息向孤束核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蛋白激酶C的γ亚单位(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中缝苍白核(NRP)的投射。方法采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结果将FG注入NRP,在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内可见FG逆标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延髓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交界处,Ⅰ、Ⅲ层内较少;延髓背角Ⅰ层和脊髓背角Ⅰ-Ⅲ层可观察到FG逆标并呈PKCγ阳性的双标神经元。结论延髓和脊髓背角浅层向NRP投射的神经元是PKCγ阳性神经元,提示其在向NRP传递的信息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与背索核的投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麻醉大鼠用颈髓背索逆向刺激和腰髓背角细胞内或细胞外记录的方法,在腰髓背角Ⅱ一Ⅳ层记录到52个单位,其中32个单位的反应符合逆向反应标准,为背索突触后(DCPS)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中有15例在逆向反应后间隔不等的时间出现一至多个突触后反应,提示某些DCPS神经元接受来自背索核的下行支配,其余21个单位仅产生突触后反应,可能为背角中接受DCN下行投射的中间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用HRP逆行追踪结合抗GABA的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对外侧丘系核(NLL)向下丘中央核(ICC)的GABA能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双侧外侧丘系背侧核(DNLL)及同侧外侧丘系中间核(INLL)和外侧丘系腹侧核(VNLL)均可见到大量HRP单标,GABA单标及HRP/GABA 双标细胞。其中HRP/GABA双标细胞在同侧VNLL最多(41% ),同侧INLL为21% ,同侧DNLL为8% ,对侧DNLL为29% ,各亚核双标细胞占投射神经元的比例:同侧VN-LL为70% ,同侧INLL为63% ,同侧DNLL为51% ,而对侧DNLL为75% 。对侧INLL及VNLL未见HRP单标及HRP/GABA双标细胞。以上结果表明,双侧DNLL、同侧INLL和VNLL存在着大量向ICC投射GABA能神经元。本研究提示NLL通过GABA能投射向IC施加抑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m)GABA纤维终末与腹外侧眶皮质(VLO)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18只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于VLO微量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48h后,应用包埋前HRP组化和GABA免疫组化双重标记电镜技术观察大鼠SmGABA纤维终末与VLO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结果:光镜下Sm内有大量GABA纤维终末及少数阳性神经元,电镜下可见GABA纤维终末与HRP标记的阳性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间构建了对称性和(或)非对称性突触。结论:形态学上证实了Sm内GABA纤维终末与VLO投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发生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1.
王丹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2,23(24):2213-2216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阳性超微结构在大鼠延髓背角内的定位分布及其突触联系。方法 用PKCγ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在电镜下观察。结果 PKCγ阳性胞体和突起密集地分布于延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Ⅱ层与Ⅲ层交界部内呈中等密度,Ⅰ层,Ⅱ层外侧部和Ⅲ层深部的阳性胞体和树突较少见;PKCγ的阳性反应产物主要聚集于胞膜和树突膜的内侧,其他部位较稀疏;PKCγ阳性胞体和树突多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非对称性轴-体和轴-树突触联系。结论 大鼠延髓背角内有PKCγ阳性胞体和树突,它们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突触联系。本研究的结果为PKCγ参与外周伤害性信号的处理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包埋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包埋后免疫金电镜技术,研究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内P物质受体(SPR)免疫反应神经元与GABA能终末的突触联系,SPR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胞膜下,双重标记电镜结果表明,约有46%的  相似文献   

13.
大鼠海马内谷氨酸神经元与GABA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免疫电镜双标研究[朱长庚,蔡秋云,刘庆莹等,解剖学报,1995,26(1):44]采用免疫电镜双标法研究正常大鼠海马内兴奋性神经元(以Glu为递质)和抑制性神经元(以GABA为递质)之间的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脑出血后延髓内脏带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Fos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守信  宿长军  林宏  饶志仁 《医学争鸣》2000,21(11):1341-1345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延髓内脏带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Fos表达。方法 尾壳核局部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用抗Fos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延髓内脏带内Fos蛋白表达及其与TH阳性神经元的共存。结果 有大量的Fos阳性细胞出现在延髓内,它们主要局限在延髓内脏带内,并以孤束核(NTS)与延髓腹外侧区(VLM)较为密集。NTS和VLM内Fos/TH双标细胞占T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干中缝核群EP3受体阳性神经元向脊髓背角的投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脑干中缝核群前列腺素E受体EP3亚型(EP3R)阳性神经元向脊髓背角的投射。方法 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EP3R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结果 将FG注入一侧脊髓背角浅层,FG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脑干中缝核群、巨细胞网状核α部(GiA)、延髓网状结构、外侧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EP3R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PAG、脑干中缝核群和网状结构。FG标记并呈EP3R阳性的双标神经元主要见于脑干中缝核群和GiA。结论 脑干中缝核群和GiA向脊髓背色投射的部分神经元含EP3R,前列腺素E2可能通过EP3R对这些下行投射神经元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元祥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20):1825-1827
目的 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γ-氨基丁酸(GABA)阳性神经元与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亮氨酸-脑啡肽(Leu-ENK)、β-内啡肽(β-END)和强啡肽(Dyn)阳性终末的联系。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染色结果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可见直径较小的GABA阳性神经元主要散在分布于PAG的内侧区和腹外侧区。GABA阳性终末在PAG各区的密度均较高。以小型为主的少量Met-ENK,Leu-ENK和Dyn阳性神经元见于PAG的各区,但未见β-END阳性胞体。Met-ENK,Leu-ENK,β-END和Dyn阳性终末也主要分布于PAG的内侧区和腹外侧区。Met-ENK,Leu-ENK,β-END和Dyn阳性终末围绕在GABA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垢周围并形成密切接触。结论 PAG内含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piate-like substances,LOS)的阳性终末与GABA能神经元形成密切接触,提示可能对GABA能神经元的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陈鹏,李金莲,李继硕. 解剖学报,2001;32(2):109-113] 目的观察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 (PAG)和小白蛋白(PV) 的共存关系,以及前强啡肽原(PPD)样和前脑啡肽原(PPE)样阳性终末与PAG和PV共存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和三重染色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在Vme内可见大量PAG样和PV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吻尾方向上几乎在其全长出现,多为大的假单极神经元. 许多PAG样阳性神经元同时呈PV样免疫反应,双标细胞占全部标记细胞的95%以上.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少量PPD样或PPE样阳性终末围绕在PAG样和PV样双重标记的Vme神经元胞体周围,并与之形成密切接触. 结论在面口部本体感觉信息由V me向更高一级神经元传递的过程中,PV可能和谷氨酸一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Vme 神经元还可能接受中枢内强啡肽样和脑啡肽样神经终末对它的调控. (甄志强)  相似文献   

19.
20.
用直接GAB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树鼠句听觉中枢GABA阳性神经元及终末的分布,结果显示:GABA阳性细胞和终末广泛分布于听觉中枢的所有核团,即:听皮质(AC)、内侧膝状体(MGB)、下丘(IC)、外侧丘系核(NLL)、上橄榄核簇(SOC)、蜗神经核(CN)。但各核的GABA阳性细胞在数量、形态及染色强度上有所差异。数量最多为IC,其次为蜗神经背侧核(DCN)和蜗神经腹前核(AVCN),AC、MGB、SOC较少。GABA染色强度以IC和CN最深,AC次之,MGB、NLL、SOC则较淡。此外,GABA阳性神经元在每个核团中的定位都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