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盆腔肿块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观察24例经临床、病理及手术证实的结核性腹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腹盆腔肿块在超声显像上有几点主要特征:(1)肿块边缘不光滑,形态不规则,与周围脏器广泛粘连。(2)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3)内部回声呈低回声或中等回声。(4)肿块呈囊性或实质性或囊实混合性。(5)肿块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增强。(5)肠系膜根部或大血管旁可见肿大低回声或无回声淋巴结。(7)肿块与脏器无关连。(8)合并腹水时,可见腹膜均匀性增厚,回声增强。(9)彩色多普勒不能探及血流。结论:结论性腹盆腔肿块超声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Kikuchi?Fujimoto病(Kikuchi?Fujimoto disease,KFD)多模态超声特征,探讨多模态超声对KF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6例KF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模式包括常规二维超声(ultrasoun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超声弹性成像(elastography imaging,EI)、三维超声重建(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3?DUS)等多模态超声检查形式。所有病例均经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①常规US:36例KFD中单侧颈部30例(其中单侧多枚多区域淋巴结肿大者27例),双侧多发6例;3例单发,33例多发;多广泛累及颈上、颈中、颈下或锁骨上淋巴结群(颈部Ⅱ、Ⅲ、Ⅳ、Ⅴ区),呈簇状分布或串珠状排列,未见明显融合,形态饱满,少数为类圆形,36个淋巴结平均最大横径(T)(10.5 ± 4.1)mm;平均最大纵径(L)(19.8 ± 7.1)mm;T/L平均0.70 ± 0.36。其均有完整、清晰的边界回声,其中30例周围组织水肿、回声增强(83.3%),内部为不均匀低回声;31例可见淋巴门回声(86.1%),5例淋巴门结构显示不清或消失(13.9%)。②CDFI及CEUS:CDFI显示KFD内部多为淋巴门型血流,信号丰富。血流Adler分级Ⅱ~Ⅲ级,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0.60 ± 0.08,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0.85 ± 0.12。CEUS成像模式下,在增强动力学模式方面,20例为离心型增强,13例为弥漫型增强,3例不典型改变;在增强的均匀性方面,多为弥漫非均匀充盈型,内可见小片状坏死组织无充盈区域。③EI:36例KFD病灶质地中等偏硬,弹性应变率比值(elasticity strain ratio,ESR)2.05 ± 0.78;④3?DUS:KFD内部可见粗细不等的网状条索样结构立体分布。结论:KFD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模态超声检查有助于全面把握KFD信息,综合评价其相关特点,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管状腺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总结用于鉴别诊断管状腺瘤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乳腺管状腺瘤的超声图像、病理及临床资料,归纳总结乳腺管状腺瘤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28例(84.8%)乳腺管状腺瘤表现为BI-RADS超声分类3类结节的典型图像特征。主要超声表现包括:结节边缘光整(28/33,84.8%)、椭圆形(29/33,87.9%)、椭圆形伴分叶状改变(9/33,27.3%)、平行生长(33/33,100%)、低回声(31/33,93.9%)、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条索状高回声(20/33,60.6%)、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18/33,54.5%)。结节周围组织回声无改变,腋窝均未见异常肿大的淋巴结。结论:乳腺管状腺瘤超声图像符合BI-RADS分类良性病变特征,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条索状高回声和椭圆形伴分叶状的征象与病理改变相关,对鉴别诊断乳腺管状腺瘤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分析这些图像细节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18例(24个淋巴结)浅表淋巴瘤患者进行检查,常规超声观察淋巴结的大小、淋巴门、彩色血流信号等情况,超声造影着重观察淋巴结的增强模式。结果:常规超声显示23个淋巴结(95.8%)内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23个淋巴结(95.8%)可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24个淋巴结中,22个为快速弥漫性增强(22/24,91.7%):包括16个“雪花状弥漫性增强”(16/24,66.7%);4个“非向心性弥漫性增强”(4/24,16.7%);2个“向心性弥漫性增强”(2/24,8.3%);2个为部分增强(2/24,8.3%)。结论:超声造影有效提供了淋巴结内微循环情况,增强模式有一定特征性,对浅表淋巴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管春玲 《当代医学》2010,16(21):88-89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肿物中,均肿块位于腹壁切口处肌层内者10例,皮下脂肪层内者4例,肌层与壁层腹膜之间2例。肿块最大为4.8cm×3.5cm,最小为1.3cm×1.5cm,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内部多呈不均质低回声,无包膜。9例患者经期检查:肿物内部呈不均匀的低回声,均见一个或数个小的液性暗区,3例患者经前检查内部可见不均匀高回声,肿物外周有不完整的强回声环1例低回声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小钙化灶)。12例肿物后方回声增强,4例后方部分回声衰减。2例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物内部可见点状和/或条状血流信号,血流信号较少,为低速高阻的动脉血流。结论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腹壁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任美杰  王萍 《中国病案》2012,13(3):76-77
目的探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的淋巴结超声表现。方法对12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其大小、轮廓、髓质一淋巴结门等情况总结其特点。结果本组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多为单发存在,仅1例可探及3枚淋巴结,淋巴结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内部呈均匀一致低回声,或无回声,可有髓质一淋巴结门存在,且回声增强。部分淋巴结内可见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猫抓病性淋巴结炎不具典型特征,但仍然是浅表淋巴结疾病旨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就诊的480例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恶性者均进行组织病理活检,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良性者对症治疗后跟踪随访。结果 342例淋巴结肿大为良性病变,B超表现为淋巴结L/S≥2,呈大小不等的低回声、低弱回声,中央淋巴门结构未见移位,髓质回声增宽,CDFI表现为淋巴门型血流,RI>0.6;138例淋巴结肿大为恶性病变,B超表现为淋巴结L/S<2,呈多发性肿大,髓质回声消失或移位,皮质回声不均匀和不对称性,CDFI表现为中心型或周边型血流,RI<0.6。B超诊断良性淋巴结肿大的符合率约87.1%(298/342);恶性淋巴结肿大的符合率约为75.8%(138/18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根据肿大淋巴结L/S比值、内部回声变化,CDFI血流分布形态特点及RI比值等诊断提示淋巴结良恶性病变,且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淋巴结肿大患者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目的 探讨胸部结节病CT的特异性与诊断价值。(2)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3)结果 CT显示14例两侧肺门、纵隔广泛性对称性淋巴结增大。增大淋巴结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无浸润性改变,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性强化。9例显示肺实质异常,其中6例兼有淋巴结增大。典型改变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微结节(4例)、小结节(7例)和肺间质纤维化(2例)。(4)结论 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点,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意义。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48例乳腺癌患者269个腋窝淋巴结,对其二维(2D)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所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并获得病理诊断的淋巴结269个,其中良性增大淋巴结103个,转移性癌淋巴结82个,正常淋巴结84个。2D表现:良性反应性增生(36个),表现为皮质均匀增厚,淋巴门血供呈树枝状增多。良性脂肪浸润(67个),表现为淋巴结回声增强,边界欠清,血供不丰富。转移性癌淋巴结结构不清。血供丰富而紊乱。结论依据2D及CDFI表现特点,有助于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结节病累及纵隔淋巴结的增强多层螺旋CT (MDCT)强化特征及解剖分布,提高对结节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9例结节病增强MDCT表现,回顾性分析增大纵隔淋巴结大小、形态、强化特征及解剖分布。结果 39例病例中,33例 (85%)增大淋巴结呈均匀强化,6例 (15%)呈均匀强化合并环形强化;增大淋巴结常优势累及纵隔10R区 (37例,95%),10L区 (35例,90%),2R区 (27例,69%), 7区 (27例,69%),5区 (23例,58%)。结论 增强MDCT能显示增大纵隔淋巴结强化特征及优势解剖分布,有助于对结节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马桂玲 《当代医学》2011,17(32):78-7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疾病的患者进行彩超颈部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良性组以中央型为主,边界光滑、走行规则,中央向边缘逐渐变细,无扭曲表现,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恶性肿大淋巴结以周边型和混合型为主,淋巴结呈融合现象或分叶状,内部可见走行迂曲不规则的血管,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缺乏淋巴门样的规则血流。结论彩超在颈部肿大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倪土  苏冬明  张文智  张旭 《浙江医学》2022,44(16):1781-1783,1787
目的探讨浅表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30例自2015年8月至2020年10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9例同期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灶位于上肢9例,下肢2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边界清晰26例(86.7%),内部均匀低回声22例(73.3%),合并钙化1例(3.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0级5例(16.7%),Ⅰ级9例(30.0%),Ⅱ级13例(43.3%),Ⅲ级3例(10.0%)。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9例均表现为均匀性高增强,增强顺序为离心性增强6例(66.7%)、团状增强3例(33.3%)。结论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常见病灶位于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通常表现为类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较少发生钙化,彩色血流信号可丰富也可不丰富;均匀性高增强,离心性增强、团状增强是超声造影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550例临床和病理确诊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 550例患者中419例(76.2%)伴颈部淋巴结转移.主要转移区域为Ⅱ区,占95.9%;转移淋巴结大小(横经)为5~56 mm;转移淋巴结的形态多趋向于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淋巴结的纵经与横径之比(L/T)<2.0,占86.9%;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质的低回声占86.9%,液化坏死者中央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淋巴结门结构消失占74.0%,淋巴门结构呈偏心性、模糊不清占21.7%;转移淋巴结的边界大部分较清楚;血流分布主要为混合型;RI值较高,平均为0.70.结论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部位、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结构等方面有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根据二维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2例(129枚)颈部淋巴结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组,比较两组淋巴结的纵横比、髓质是否偏心或消失、回声类型、血供分布、造影增强模式及造影剂分布均匀度等超声指标。结果良性组纵横比多大于或等于2,皮质和髓质均匀对称性增大,无微小钙化,血供分布多为门型和无血流型,造影多为淋巴门和髓质先增强,呈离心性充盈;恶性组纵横比多小于2,髓质偏心或消失,部分淋巴结实质呈高回声,伴有囊性变和微小钙化,血供以混合型和边缘型血流为主,造影多呈非淋巴门和髓质先增强模式。两组间上述超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淋巴门和髓质先增强模式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各项指标的阳性预测值也较高,但阴性预测值较低。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可以提高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探讨其超声影像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行超声检查的受检者经病理证实或随访治疗证实的28例浅表淋巴结结核病例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发病部位、二维图像及血流特点等方面分析其超声表现及特点。结果本组28例浅表淋巴结结核共55枚肿大淋巴结中21枚皮质回声增宽,呈均匀低回声,髓质强回声变窄;19枚相互之间有融合,内部回声不均匀,髓质回声消失,部分可见强回声钙化斑;14枚可见无回声区;1枚可见条索状低回声与皮肤相通。结论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能够较好地显示不同类型的浅表淋巴结结核的声像图特点,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肾脏肿瘤的造影特点,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病变或可疑肾脏占位病变的患者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13例肾脏肿瘤超声诊断中,14.8%呈强回声(与肾窦回声相等或更强),33.3%强弱回声混杂,40.7%中等回声(与肝相似),3.7%中等偏低回声(介于肝肾回声之间),7.4%弱回声(与肾实质相同),30%肿馏内部回声均不均匀,瘸内见到智状结构,36.7%有中心性或偏心性液化囊变,20%肿块内有斑点状钙化,60%肿增周边有弱回声晕。肿瘤边界多数清楚,少数不清,1例肾癌术后局部复发,表现肾窝内形状不规则不均匀的低回声团块。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纵隔常见的淋巴结病变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 总结经手术、淋巴结活检或临床治疗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与相互鉴别要点.结果 44例最终结果分别为: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结转移癌16例,结节病5例,淋巴瘤9例,巨淋巴结增生4例,艾滋病淋巴结肿大2例.淋巴结结核是最常见的淋巴结炎性病变,以形态多样、钙化、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为典型特点.淋巴结转移瘤是最常见的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原发灶淋巴引流区优势分布、液化坏死明显、增强呈薄壁环形强化是其重要特征.淋巴瘤CT表现以累及范围广,病变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为主.结节病以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病灶多数不融合且境界清晰、密度均匀、均匀强化为鉴别要点.巨淋巴结增生具有血供丰富、常累及单个淋巴结、呈肿块样增生等特点.结论 胸部CT检查是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的首选方法,病灶形态特点、分布、强化及临床表现对诊断及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切开植入法制备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模型,并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评价移植瘤及转移淋巴结生长特征。方法 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只,采取切开植入法及穿刺针植入法分别将VX2肿瘤组织植入同一只大白兔左、右下肢肌肉丰富处制备荷瘤兔,比较该两种方法肿瘤生长情况。再选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作为实验兔,采用穿刺针植入法及切开植入法中成功率更高的植入法,将荷瘤兔肿瘤组织移入实验兔左侧胸壁第3乳头乳垫内,常见超声技术观察原位乳腺癌及转移淋巴结生长情况,约6周取出乳腺癌及淋巴结病检。结果 3周左右荷瘤兔下肢可触及肿瘤,切开植入法接种成功率为100%(5/5),穿刺针植入法接种成功率为60%(3/5)。实验兔移植后1~2周可触及肿瘤组织块,成瘤率为93.3%(14/15),超声显示左侧胸壁第 3 乳头处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彩流信号,弹性成像示肿瘤较软,超声造影示肿瘤呈向心性不均匀增强,部分可见充盈缺损。约6周触及淋巴结,转移率为64.3%(9/14),超声显示腋窝可见类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淋巴结,淋巴门结构消失或移位,周边可见点棒状彩流信号,弹性成像示淋巴结较软,超声造影示整体呈向心性不均匀增强。结论 采用切开植入法成功制备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模型,成瘤率高,较易转移,各种常见超声技术能便捷的探查移植瘤及转移淋巴结的生长特征与变化过程,是较理想的乳腺癌转移淋巴结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多系统受累的非干酪性肉芽肿性慢性疾病,个别患者难以治疗[1]。结节病最常受累肺及淋巴结,以肺门、纵膈淋巴结多见,外周淋巴结受累文献少有报道,且受累淋巴结易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其他肉芽肿性疾病相混淆,临床误诊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超声医师对其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18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淋巴结的长径/短径(L/S)值、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L/S值分别为2.03±0.22、1.46±0.26。淋巴门处髓质主干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良性为(10.52±3.36)cm/s,恶性为(16.56±4.27)cm/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良性为(5.93±2.52)cm/s,恶性为(4.35±1.86)cm/s。阻力指数(Re-sistancwe index,RI)分别为0.52±0.13、0.75±0.11。良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皮质相对变窄,恶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则减低,髓质偏离中央。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较丰富、规则,多呈树枝状分布;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呈不规则紊乱血流信号。结论:通过对淋巴结超声测量的L/S值分析,结合淋巴结内部回声、CDFI和频谱分析,对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价值,可作为淋巴结诊断的首选方法,并为进一步穿刺活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