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Keller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疗效.方法对我院1978年1月-1995年12月间因(足母)外翻住院并行了Keller矫形术的病人进行随访,共随访到70例(118足)有效病人.术后时间为5~24年,平均9年,对(足母)趾及前足部症状改善,畸形矫正程度,足趾功能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通过负重足印观察比较Keller矫形术对前足负重点的影响.结果 Keller手术后病人(足母)趾及前足症状改善,(足母)外翻及叠趾畸形、矫正满意者98足,手术优良率为83%.并发症主要为(足母)趾麻木,(足母)外翻复发或未矫正,(足母)内翻,(足母)抓地力量弱,第二趾屈曲挛缩等,部分病人需要再次手术.结论 Keller手术通过(足母)跖近节趾骨截骨及(足母)跖趾关节成形,以达到(足母)外翻矫正的目的.对年龄较大、(足母)外翻严重,或同时合并(足母)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近节趾骨截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Lapidus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分析。方法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对11例[足母]外翻患者行Lapidus手术,其中男3例(3足),女8例(8足);年龄56~72岁,平均(64.2±3.0)岁;左侧6例,右侧5例。矢状面不稳定8例,水平面不稳定3例;均为第1跖楔关节不稳所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ne scale,VA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行走功能、疼痛感、跖趾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0±3.0)个月。[足母]外翻畸形得到矫正,术前症状基本消失,术后复查X线片证实第1跖楔关节已达到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不愈合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所有伤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无感染及伤口不愈合发生。VAS评分从术前(5.0±1.4)分减少为术后(3.1±1.2)分,AOFAS评分从术前(52.3±6.1)分增加为术后(73.7±5.6)分。有2例术后负重行走时出现转移性跖骨痛。结论Lapidus手术治疗第1跖跗关节不稳导致的足母外翻疗效可靠,但术中要尽量恢复第1跖列的长度,保持融合时足弓的角度,避免转移性跖骨痛出现。  相似文献   

3.
背景:野外翻是最常见的前足畸形,越来越受到矫形外科医生的重视,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如何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目的: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跽外翻患者47例(61足),男5例(7足),女42例(54足);年龄20-78岁,平均52.2岁。比较手术前后[足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角纠正程度。采用AOFA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足母]外翻角由术前42.6。减小至12.9°,平均减小29.7°。第1、2跖骨间角由术前18.4°减小至8.9°,平均减小9.5°。AOFAS评分由术前49.9分增加至术后86.2分,平均增加26.5分。并发症发生率10%。结论: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躅外翻可以获得较好的短期临床结果,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Austin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Austin手术治疗拇外翻5年以上长期随访结果,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利用Austin手术治疗拇外翻患者438例,其中91例176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1年,平均7.8年;男12例20足,女79例156足;年龄23-81岁,平均47岁。术前、术后2周、术后5-11年摄负重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近端关节固定角(PASA)、远端关节固定角(DASA),并观察其变化。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7年在足底应力测试仪上对18例患者36足测量足底应力,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根据Maryland第一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优126足(71.6%),良39足(22.2%),可11足(6.3%),优良率为93.8%。HVA较术前纠正14.2°(t=3.207.P〈0.01),IMA较术前纠正7.5°(t=2.304,P〈0.05),PASA较术前纠正8.3°(t=1.976,P〈0.05),DASA较术前纠正0.4°(t=0.216,P〉0.05)。术后第一跖骨头下负重增加,第二、三跖骨头处应力明显减少,第一至第五跖骨头下负重应力值趋于均匀。结论Austin手术截骨方法简单、稳定、不愈合率低、操作易掌握,是治疗第一跖趾关节无骨关节炎的轻、中度拇外翻患者的一种较好的、疗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MIS-TLIF(100例)和TLIF(86例)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178例患者获得随访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术后5 d和3、6、12个月腰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MIS-TLIF组明显优于TLIF组(P0.05,P0.01)。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MIS-TLIF、TLIF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腰痛改善均优于TLIF组。  相似文献   

6.
(口止母)外翻是足部的常见疾病,我院自1982~1992年,38例严重(口止母)外翻采用Keller手术方法治疗随访到25例共42足,其中双足17例,单足8例,左2例,右6例。对术前后X线片分析,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一、本组25例严重(口止母)外翻,男4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5。年龄最大71岁,最小34岁,平均46岁,外翻疼痛病程最长38年,最短10年。第一跖骨头内侧发生疼痛性(口止母)囊炎42足,外生性骨赘42足,第2、3跖骨下胼胝20足,第2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ejaculatory ducts,TURED)与精囊腺镜下射精管内切开术治疗射精管梗阻引起的无精子症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性回访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住院行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射精管梗阻病人59人,其中 A组27人,行经尿道射精管口电切术(TURED);B组32人,行精囊腺镜下射精管内切开术.术前体检双侧睾丸正常,附睾穿刺可见成熟精子.经直肠彩超(TURS)提示双侧精囊腺均存在,同时合并射精管扩张、精囊腺囊肿等射精管梗阻的证据.精液常规均未发现精子,pH<7.1,精浆生化结果提示果糖含量明显减少.术后2~3月回访复查精液分析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在附睾炎的发生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方面,B组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术后复查精液分析各项指标及受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囊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射精管梗阻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9.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高位肛瘘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17例高位肛瘘患者分别用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切除组,62例)和肛门外瘘管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旷置组,55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复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切除组高位单纯肛瘘37例,高位复杂肛瘘25例;旷置组高位单纯肛瘘39例,高位复杂肛瘘16例。切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15-20(17±2)d,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病例。旷置组患者的治愈时间25-55(35±8)d,6例(10.9%)复发脓肿性肛瘘,其中1例(2.6%)术前诊断为高位单纯性肛瘘,5例(31.3%)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对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两种方法比较,χ2=6.23,P=0.01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χ2=5.06,P=0.0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9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47例)和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治疗,47例).以JOA评分对临床...  相似文献   

11.
(足母)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前足疾病,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女性,常随年龄增长而呈加重趋势,由于畸形和疼痛,常需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的手术治疗早在18世纪末已广泛兴起,随着各种术式的广泛开展及对其效果的追踪评价,大多数手术方式由于弊大于利被淘汰,而一些术式被证实有效,且经过不断改良与完善,已融入现代治疗方法中,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软组织修复手术、截骨术、关节成形术及关节融合术,手术方法的合理选择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与股骨头清理植骨术治疗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L2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治疗中度(足母)外翻的最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取小切口剥离收肌止点,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滑囊及骨赘,治疗中度(足母)外翻患者16例(22足).结果 随访0.5~2.0年,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足母)外翻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 本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改良Wiltse入路微创小切口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经改良Wiltse入路微创小切口组(A组)和Sextant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关节融合术治疗僵硬性平足畸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09年4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诊断为僵硬性平足畸形患者36例(50足),其中男20例(29足),女16例(21足);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7.5±4.5)岁。均行三关节融合术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影像学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0例(39足)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6~50个月,平均随访(28.5±4.2)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AOFAS评分及平均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saltzman位后足力线、正位X线片上距骨第2跖骨角(talar 2nd metatarsal angle,T2MT)、侧位X线片上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1例出现切口浅表皮肤感染,多次换药并口服抗生素后伤口愈合;2例出现距舟关节骨不愈合,经治疗后恢复良好。5例患者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出现足部其他部位疼痛,保守处理后缓解。结论三关节融合术治疗僵硬性平足畸形短期疗效明显,但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矫治(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 方法 2005年4月-2007年9月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足母)外翻63例115足.其中男7例8足,女56例107足;年龄21~46岁,平均32.8岁.双足52例,单足11例.第1、2跖骨问角10~21°,平均16.3°:(足母)外翻角25~42°,平均34.20.均无跖趾关节炎.病程1~28年,平均14.6年结果 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10~14d,无伤口不愈合、化脓性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足母)外翻角为13.0~23.3°,平均16.6°;第1、2跖骨间角为3~9°平均5.9°.根据温建民等疗效评定标准:优94足,良19足,差2足,优良率98.26%. 结论 改良McBride手术矫治(足母)外翻畸形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行走时间早、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伸直性僵硬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松解和股四头肌成形术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伸直性僵硬的疗效。方法1993年4月~2004年3月共对45例膝关节伸直性僵硬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行股四头肌成形术(A组),27例行关节镜下松解术(B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7~19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按照Judet疗效评定法:A组优8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平均增加58°;B组优2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6.3%,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平均增加70°。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股四头肌成形术相比,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膝关节伸直性僵硬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估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17例31足,男3例5足,女14例26足;年龄49~77岁,平均53岁。患足均存在严重的足母外翻,同时伴第2~5跖趾关节脱位、半脱位及僵硬性锤状趾或爪形趾。比较患足术前、术后X线片上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及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改变情况结合马里兰足部评分(Maryland foot score,MF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5个月。患足外形及步态均明显改善,行走时疼痛消失。术后第1跖趾关节骨不连1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无切口感染、足趾缺血性坏死、足趾畸形复发、跖底胼胝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足MFS评分、VAS评分、HVA、IMA术前分别为(38.42±7.81)分、(8.13±1.15)分、(39.48±6.44)°和(14.74±2.46)°,末次随访时为(82.42±5.05)分、(1.61±0.92)分、(15.23±2.19)°和(9.68±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能有效矫正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5例肱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平均41岁。分别采用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从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7.8个月。后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结论后外侧手术入路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较好和安全的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