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机体天然免疫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具有感应胞内核酸作用的蛋白质,其中受到广泛关注且已经得到确认的是一种被称为cGAS的蛋白质。cGAS全称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即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cGAS能感应入侵宿主细胞的病毒性或细菌性DNA,通过重要分子cGAMP、STING的相关作用,产生大量的干扰素以及其他种类的细胞因子,进而发挥重要的抗病毒作用。本文就cGAS-DNA感应通路以及cGAS与抗病毒免疫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功能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是一种介导胞内DNA诱导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接头蛋白,在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入侵病原体的DNA,将信号传递给STING,导致TANK连接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和干扰素调控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磷酸化,从而促进Ⅰ型IFN的上调表达,进而抑制病毒复制。文章介绍了STING分子的结构、转导通路以及分子调控机制,重点概述STING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病毒对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以期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胰酶异常激活而出现以严重炎症和腺泡细胞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临床上最棘手的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征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等特点,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最近研究发现,虽然胰蛋白酶原激活可能是AP的"扳机点",但持续的炎症反应是其发病、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AP病因及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聚焦于免疫炎症反应,而IFN基因激活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作为DNA感受通路下游关键的接头分子,在感受基因组不稳定性和免疫防御方面起着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胞质中的游离DNA可通过DNA感受器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cG AS)激活STING,进而启动机体的免疫反应。该文就STING信号通路与AP免疫炎症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病毒感染后通过信号转导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 GAS)识别病毒DNA,与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相互作用,介导产生1型干扰素(IFN1)。维甲酸诱导基因1(RIG-1)受体识别病毒RNA,通过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引发RIG-1信号通路,激活IFN1。STING不仅可以作为DNA病毒信号通路蛋白,还可与MAVS相互作用,参与RNA病毒信号通路。然而,登革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RNA病毒的蛋白酶通过与STING相互作用逃逸免疫系统监视,抑制IFN产生。本文对STING与MAVS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RNA病毒通过STING逃逸免疫系统监视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病毒逃逸天然免疫调节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病毒感染后通过信号转导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 GAS)识别病毒DNA,与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相互作用,介导产生1型干扰素(IFN1)。维甲酸诱导基因1(RIG-1)受体识别病毒RNA,通过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引发RIG-1信号通路,激活IFN1。STING不仅可以作为DNA病毒信号通路蛋白,还可与MAVS相互作用,参与RNA病毒信号通路。然而,登革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RNA病毒的蛋白酶通过与STING相互作用逃逸免疫系统监视,抑制IFN产生。本文对STING与MAVS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RNA病毒通过STING逃逸免疫系统监视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病毒逃逸天然免疫调节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据Otsuka R 2020年2月11日(Sci Rep,2020,10(1):224.doi.org/10.1038/s41598-019-57088-1)报道,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调节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研究发现,衍生自小鼠iPSCs的胸腺上皮细胞能调节机体对皮肤移植物的免疫反应,并延长移植物的寿命。胸腺位于胸骨后,是产生T细胞的重要器官之一,T细胞能够控制机体免疫反应,包括器官免疫排斥等,同时还与免疫自身耐受性直接相关;其还能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将机体自身产生的抗原视为非危险物质。诸如胚胎干细胞和iPSCs等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其通常能作为机体组织移植的替代来源,但当移植供体器官或组织时,移植物就会被排斥,并最终被受体免疫系统破坏,对于多能干细胞衍生的细胞或组织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再生医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功调节宿主对移植物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I)在固有免疫抗病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产生与环状GMP-AMP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信号通路对胞质内非我DNA的识别以及对下游激酶TBK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的活化密不可分。STING作为此条信号通路的核心部分,其本身的修饰和稳定性对机体能否正确有效地产生免疫应答至关重要。STING本身的功能调控机制主要分为3种:一是通过泛素化修饰促进或抑制STING信号通路;二是通过磷酸化调节STING信号通路活化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三是对STING-TBK1复合体稳定性的调节。STING功能调控机制的认识为病毒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腺苷(adenosine)是机体本身所存在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有着较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免疫系统中,腺苷能够抑制机体中的许多免疫反应。近年来,许多实验发现,经腺苷处理了的人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有部份T细胞会丧失与绵羊红细胞(SRBC)形成玫瑰花的能力,而另一部份T细胞(主要部份)仍保持着与SRBC形成玫瑰花的能力。前者被  相似文献   

9.
非洲Burkitt淋巴瘤(BL)是疟疾流行区儿童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疟疾,尤其是慢性疟疾.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氯喹等抗疟药与原虫DNA形成分子复合物,由于其抑制免疫反应,更增加了机体对肿瘤的易感性。非洲BL发病的另一因素可能是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V),BL是EBV基因组所携带的肿瘤,患者血中有高滴度的EBV  相似文献   

10.
正据Kusebauch U 2016年7月28日[Cell,2016,166(3):766-778.]报道,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和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等科研人员开发出人类SRMAtlas(Human SRMAtlas),即靶向识别和可重复地定量预测的人类蛋白质组中所有蛋白质的高度特异性质谱检测方法汇编目录,包括许多剪接变异体、非同义突变和翻译后修饰。利用一种被称作选择性反应监控(SRM)的技术,研究人员利用166 174种已被充分了解的化学合成蛋白质特征性肽(proteotypic peptide)开发出这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HLA-DQA1和-DQB1等位基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不同个体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易感性的差异与个体的免疫特性有关,而后者主要取决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是MHC的基因产物,是首次发现的与疾病有明确关系的遗传系统。HLA复合体作为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基因群,与抗HBV免疫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特殊的HLA基因型可能影响着HBV感染的慢性化和免疫反应的强弱。作者利用PCR/  相似文献   

12.
风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作为一种“急性相蛋白”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近年来发现,CRP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积极地参加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风湿性疾病,血清CRP水平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 R)是一种介导芳香烃类化合物毒性反应的蛋白质。另外,它也参与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目前Ah R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Ah R能以配体依赖的方式调节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向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辅助性T17细胞(T-helper 17 cells,Th17)分化,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并能抑制GVHD的发生。本文试图阐明目前已知的关于Ah R的生物学及Ah R调节免疫反应的机制,并对未来研究Ah R在人类免疫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对皮肤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最初认为皮肤是单纯屏障器官,后来意识到其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器官,如今发现皮肤既是免疫反应的效应器官同时又是主动参与启动和调节机体许多免疫反应的器官,与此同时人类对皮肤损伤修复材料的探索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含硫酯键蛋白(thioester—containing proteins,TEPs)在线虫和人类等许多后生动物中均有发现。这类蛋白质作为补体系统的一部分和通用蛋白酶抑制剂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就TEP蛋白在两种双翅类昆虫免疫反应的作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主要识别来源于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结构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抗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早在果蝇体内发现TLR,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13种TLR,在人类至少发现10种TLR,包括TLR1~ 10.  相似文献   

17.
孙平  魏正萍  付萍 《现代免疫学》2024,(1):61-64+7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也被称为Ⅰ型IFN特征性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过度免疫应答和Ⅰ型IFN的过量表达为该病的主要特征。在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核酸感受器对于病原体及体内核酸的过度反应是导致患者体内Ⅰ型IFN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调节体内过度免疫反应及Ⅰ型IFN的过量表达对于缓解病情有重要作用。自噬作为调控机体稳态的重要过程可以抑制Ⅰ型IFN应答。该文就选择性自噬受体三方基序蛋白21(tripartite motif 21, TRIM21)、干扰素基因刺激物(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 STING)、 p62通过介导多种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节因子的自噬来影响Ⅰ型IFN应答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内源性气体分子,能舒张血管、参与免疫反应和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广泛参与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的生理和病理调节[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干扰素刺激因子(STING)及其相关免疫抑制因子CCL22、IDO、IL-10在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ING对CSCC肿瘤微环境的调节作用及对肿瘤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58例宫颈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宫颈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HR-HPV阳性的CIN Ⅱ9例及CIN Ⅲ9例作为癌前病变组,HR-HPV阳性的CSCC 20例作为CSCC组。用Western blot检测在各宫颈组织中STING蛋白水平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STING、CCL22、IDO、IL-10 mRNA在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病变组织中STING蛋白的表达量较正常宫颈组织明显增加(P0.05),且其在正常宫颈、CIN Ⅱ~Ⅲ、CSCC中的表达呈现逐渐上升趋势。STING、CCL22、IDO、IL-10 mRNA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宫颈均明显上调(P0.05),且其表达量随病变进展而增加。在宫颈病变组织中,STING mRNA的表达与CCL22 mRNA、IDO mRNA分别呈正相关,与IL-10 mRNA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宫颈癌中,STING表达的上调,可能通过促进CCL22、IDO的释放,加剧肿瘤微环境中局部免疫的失衡,从而参与HR-HPV致癌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HBV感染慢性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仍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自然感染率高 ,转归差异大。成人感染 HBV后 ,绝大多数能产生活跃的抗病毒细胞免疫反应 ,完全消除病毒 ;新生儿获得性感染则绝大多数由于对 HBV免疫耐受、免疫功能不全等形成慢性感染。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及病毒逃避免疫攻击的能力决定着 HBV感染的发生、发展和转归。1 机体对 HBV感染的免疫反应及异常1.1 机体抗 HBV免疫反应。机体对 HBV感染的免疫反应以选择性免疫反应为主 ,该类反应由 B细胞、浆细胞、CD+ 4 T细胞、CD+ 8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 ( APC)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