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马齿苋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芳  丁志建  刘俊 《中草药》2004,35(7):791-79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结肠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文献报道炎症介质的释放、氧自由基的损伤与其发生密切相关。马齿苋又名马舌菜或马齿菜,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全草。其性味酸寒,入心、归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肠止痢、凉血止血的功能,素有“天然抗菌素”之称。本实验探讨马齿苋对大鼠UC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齿苋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芸  董蕾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727-2730
目的:考察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马齿苋高(10 g·kg-1)、中(5 g·kg-1)、低(2.5 g· kg-1)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0.5g·kg-1)从造模后第3天开始灌肠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评分,测定结肠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马齿苋中、高剂量组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大便性状,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害,降低大体形态损伤评分,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论: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粘膜损伤,减少MPO含量,减轻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3.
王倩  范文涛 《河南中医》2013,33(8):1327-1328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损伤、修复、增生可引起基因突变及细胞癌变,因此,炎症性肠炎的早期干预是预防癌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药马齿苋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其可通过抑制白介素-6的作用,进一步抑制ZL-6STAT3通路,实现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栗嘉淇  尹磊  郑威  宋孟霜  张希  孔兵  许枬 《中成药》2024,(1):232-237
目的 优化六神曲多糖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醇提时间、液料比、水提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检测体质量、粪便性状、粪便隐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并结合结肠长度、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及脾脏CD4+、CD8+、Treg细胞比例考察多糖的肠道保护作用。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8%,醇提时间2 h,液料比44∶1,水提时间2 h,多糖得率为18.457%。与模型组比较,六神曲多糖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1),DAI评分及CD4+/CD8+、CD4+Foxp3+Treg升高(P<0.01),结肠长度增长(P<0.01),结肠黏膜受损较轻,腺体排列基本规则,杯状细胞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较强的六神曲多糖。  相似文献   

5.
自拟马齿苋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主要侵犯远端结肠、直肠乃至全结肠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以腹痛、腹泻、粘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缓慢,反复发作,不易根治.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笔者用自拟马齿苋汤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1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齿苋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是以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腹泻伴粘液脓血便、低热、贫血、消瘦等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1 ]。自 1997年以来 ,笔者采用马齿苋汤内服 ,鲜马齿苋煎剂灌肠治疗本病 3 2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 2例中男 19例 ,女 13例 ;发病时间最长 15 a,最短 4a,发病年龄 2 2~ 5 6岁 ;其中腹痛 12例 ,大便带粘液者 9例 ,带脓血者 5例 ,有里急后重者 6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内服自拟马齿苋汤药物组成 :马齿苋 3 0 g,白花蛇舌草 2 0 g,党参 12 g,茯苓 10 g,白术 10 g,乌梅 10 g,附子 10 g,干姜10 g,黄柏 10 g,大黄 6g…  相似文献   

7.
王美丽  林冰  魏爱萍 《光明中医》2010,25(7):1207-1207
采用荆防马齿苋汤(秦艽、荆芥、防风、马齿苋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总有效率95.7%。提示本方有免疫调节、提高肠道机能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用水作为溶剂,果胶酶作为催化剂,提取肉桂中肉桂多酚,不同工艺条件的比较,初步探讨出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择提取的温度、pH值和果胶酶用量、提取时间,作为工艺的四个因素进行L9 (34)的正交试验,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肉桂中多酚的含量,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0℃,pH为6,加酶量为0.15%,提取时间为2h,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率达15.49mg/g,较水提法提高了20.92%.结论:该实验确定的工艺方案可为含多酚的药材类的提取提供依据,也为生产厂家提高肉桂多酚的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力  张欢 《陕西中医》2010,31(11):1549-1551
目的:观察马齿苋水煎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结肠黏膜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组(西药组)、马齿苋水煎剂灌胃组(中胃组)、马齿苋水煎剂灌肠组(中肠组)、马齿苋水煎剂灌胃联合灌肠组(中胃肠组),给药14d,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d、给药14d时分批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制作冰冻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在UC活动期抑制炎症反应和缓解期促进组织修复等反面,马齿苋水煎剂可以取得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相当的作用,但是受到给药方式的影响,其中灌胃较灌肠作用强,但是不及灌胃联合灌肠。结论:马齿苋水煎剂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MH腹腔注射结合3%DSS自由饮用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模型.方法 适应性喂养1周后,30只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6只,模型Ⅰ组8只,模型Ⅱ组8只,模型Ⅲ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按15,20,25 mg,/kg腹腔注射0.4%DMH,每周2次,继而连续自由饮用3%DSS 2周为1循环;连续3个循环.第9周末将全部小鼠脱椎处死,截取全部结肠(回盲部-肛门),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Ⅲ组全部小鼠在造模过程中死亡.肉眼见模型Ⅰ组小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模型Ⅱ组小鼠结肠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异常.镜下见模型Ⅰ组小鼠结肠可见腺体萎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模型Ⅱ组小鼠结肠可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异常.结论 0.4%DMH 20 mg/kg腹腔注射结合3%DSS自由饮用复合法,可以成功复制渍结相关癌变模型,该方法简单易行,与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较为相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马齿苋黄酮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马齿苋黄酮的抑制脂肪堆积和抗氧化能力.方法 用前脂肪细胞模型及羟基自由基抗氧化模型测定马齿苋黄酮体外影响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及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结果 高浓度马齿苋黄酮(>200 μg/ml)极显著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当马齿苋黄酮浓度大于0.061 mg/ml,随浓度增加,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增强;浓度为0.119 mg/ml时清除率达50%,相当于0.130 mg/ml的维生素C溶液.结论 马齿苋黄酮有较强体外清除羟自由基能力,高浓度(>100 μg/ml)时具有显著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马齿苋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子娟  郑毅男  向兰 《中药材》2007,30(10):1248-1250
目的:研究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用波谱解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齿苋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五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齿苋酰胺A(1)、马齿苋酰胺B(2)、马齿苋酰胺E(3),以及橙皮苷(4)和咖啡酸(5)。结论: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溃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 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72 例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 例。治疗组给予消溃方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2 组疗程均为1 个月。治疗1 个月后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 评分变化,观察2 组治疗前后Baron 内镜评分、Geboes 评分以及外周血IL-6、IL-10、IL-17、CRP 水平变化,观察2 组治疗前后肠道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DA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IBDQ 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中医证候、DA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BDQ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Baron 内镜评分、Geboe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外周血CRP、IL-6、IL-17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外周血CRP、IL-6、IL-17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大肠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77.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溃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调节炎症因子以及肠道菌群的平衡,减轻肠道黏膜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出愈肠宁方(黄芪多糖、黄芪皂苷、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组成)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最佳给药方式,为其制剂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UC模型,实验分为阳性组、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等6组,其中给药组按给药方式分为灌胃组(Ⅰ)、灌肠组(Ⅱ)、黄芪组分灌胃+苦参组分灌肠组(Ⅲ)3组,分别观察治疗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计算结肠肠重系数、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肠黏膜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Ⅱ、Ⅲ组均能明显改善结肠黏膜组织损伤、降低肠重系数(P<0.05,P<0.01),并显著降低TNF-α及 MPO水平(P<0.01),而Ⅰ组仅能降低TNF-α水平(P<0.01)。结论 愈肠宁方对该模型有较好的疗效,3种给药方式中以Ⅲ组效果最佳,为该方的制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对UC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成功诱导UC模型后,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混悬液0.42 g·kg~(-1)·d~(-1),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新麦纤散混悬液1.5,3,6 g·kg~(-1)·d~(-1),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评估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F-κB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分别观察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和血清NF-κB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新麦纤散组DAI评分减少,血清NF-κB水平降低(P0.05),新麦纤散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新麦纤散对UC大鼠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重芪结肠靶向微丸(PA-CTPC)中黄芪总多糖和重楼皂苷Ⅰ、Ⅱ、Ⅶ、H的含量测定方法;评价PA-CTPC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PA-CTPC中黄芪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Ⅶ、H的含量;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A-CTPC高、中、低剂量组(0.4、0.2、0.1 mg/g),采用4.0%DSS溶液自由饮用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形态、病理损伤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评价PA-CTPC对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苯酚-浓硫酸法测定3批PA-CTPC中黄芪总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158.33、151.20、156.70 mg/g;HPLC法测定3批PA-CTPC中重楼皂苷Ⅰ、Ⅱ、Ⅶ、H的平均总含量分别为49.56、50.00、50.13 mg/g;PA-CTPC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UC模型小鼠一般状况,降低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血液中IL-6、TNF-α、D-LA、DAO水平,升高IL-10、IL-4水平。结论:建立的PA-CTPC中黄芪总多糖和重楼皂苷Ⅰ、Ⅱ、Ⅶ、H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行,可用于PA-CTPC的质量控制。PA-CTPC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与调控炎性因子表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观察鸦胆子药渣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DSS自由饮水建立UC小鼠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5-ASA,200 mg·kg-1),鸦胆子药渣低剂量组(25 mg·kg-1),中剂量组(50 mg·kg-1),高剂量组(100 mg·kg-1),通过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形态,组织学改变,以及通过ELISA法测定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1β、IFN-γ水平。结果 鸦胆子药渣能够明显改善DSS导致的小鼠体重下降,DAI评分和组织损伤评分的升高;以及通过鸦胆子药渣各剂量治疗后,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FN-γ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结论 鸦胆子药渣能有效缓解UC模型小鼠结肠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γ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心宝丸肉桂浸膏带式干燥工艺,并将干燥效果与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热风循环干燥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输送带速度、浸膏进料速度、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肉桂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干燥的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循环干燥的对比试验,采用HPLC测定干燥前后肉桂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肉桂浸膏最佳带式干燥条件为进料速度18 L·h~(-1),输送带速度为15 cm·min~(-1),一区温度为120℃,二区温度为70℃。在此最优条件下,肉桂收率为93.18%,肉桂酸含量为0.35%,明显高于其他干燥方法。结论:带式干燥所得提取物收率及含量都较高,适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20.
肉桂挥发油G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肉桂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为肉桂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特征数据。方法采用GC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以广东、广西等不同产地以及基地栽培肉桂为基准,对其挥发油进行主成分比较分析,从中提取主要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计算。色谱条件: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Crosslinked Mehyl siloxame,30m×0.321 mm,0.25 μm);柱温100℃,程序升温以20 ℃·min-1升至140℃,再以2℃·min-1升至200℃;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FID)温度300℃,流速为0.4 mL·min-1,分流比为50:l。结果从规范化种植基地以及广东、广西等不同产地样品GC指纹图谱中归纳出11个主要共有峰,构成肉桂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并对各样品相似度进行比较。结论建立的肉桂挥发油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特征明显,相似度评价科学客观,可作为肉桂质量控制和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